席卷天下 第254节

桓温开始有些理解汉军士卒为什么总是能够保持高昂的士气,小兵兵就是那么容易被感动,卖力作战有奖赏,能够获得与之功劳匹配的待遇之外,还有一个为了救自己不惜做出努力的领袖,难道不值得效死?

估计再有一个时辰左右天色就会变暗?要是在往常到了这个时辰,作战双方已经应该准备罢战,等待又一个黎明再来一场酣战。

说夜袭?军事史上的夜袭真心不多,也仅是少部分的士兵发动夜间攻击,毕竟能够夜间视物的人也就那么多,难道要明晃晃地举着火把夜袭啊!

今天不同,指挥石碣赵军的是一个根本不在乎死多少,又是死什么的人丁零杂碎,翟斌要的只是胜利,不管那个胜利最终会让多少人丢掉小命。

“没错!一直打,必须将汉军那些该死的步卒驱赶回去!”翟斌不是没有遭遇到质疑,可他能够任性,一切只因他有石虎的密令。哦……他已经公开了石虎给的手札,密令变成了空开的旨意。他恶狠狠地盯视着那些敢于发出不同意见的人,通常是羌族人和氐族人,又是鄙视又是嘲讽:“汉军只会杀掉士兵,陛下却会杀死你们的家人,也许连血亲、街坊邻居也会一同干掉。”

夷三族、诛九族的事情石虎又不是没有干过,尤其是不止干了一次,导致翟斌那么一吼,那些石碣赵军的将校们脸上肌肉立刻变得无比僵硬,一个个双目里也满满都是怒火。别误会,怒火不是向着石虎而去,他们没有这个胆子,是怨恨作为接替指挥的翟斌。

那一刻,可以说所有石碣赵军的将校都在怀念王鸾这个晋人指挥官。在王鸾担任指挥官的时候,他们可以鄙视、嘲弄、甚至是直接反驳,王鸾出身晋人的原因通常是会息事宁人。最为主要的是,他们可以拒绝王鸾明显是让他们送死的命令,对待翟斌这个拥有石虎命令的丁零杂碎他们只能憋屈地选择服从。

认识到只能死磕的那一刻起,他们内心也不是没有安慰,至少他们的卖力作战会得到超乎想象的恩赏,再来就是已经有其它位置的友军对青州展开攻击,他们的付出不会没有价值。

石碣赵军的将校们带着各种各样的心情各归本位,他们需要继续支撑下去,一直坚持到夜幕的降临。

………分…割…线………

悲剧,本来是码了一章三千字的,码另一章到一千字真的是精力不济,只好合起来了。感冒好之后会恢复两章。(未完待续。)

第270章:决战时刻(上)

丁零也是杂胡,要说起来石碣赵军中的羌人和氐人是万般不乐意被一个丁零杂胡所高压指挥,但耐不住军中的羯人站到了翟斌那边。

当狗腿就要有狗腿子的觉悟,主人信赖于谁就要老老实实的听从命令,要不主人发怒可是会有难以想象之后果,尤其是那个主人正处于疯狂的状态。

三千左右被集中起来的杂胡轻骑出击了,他们不存在什么队形,幸亏是懂得面对强弓劲弩的时候选择散布比较开,每一骑都是间隔五米左右,然后对汉军的步阵发动了冲击。

阵阵的口令声在汉军的步阵中被喊出来,每一声都会让一部分的强弩兵射出弩箭,每次弩箭的发射总是能够覆盖一个区域,就是因为敌军轻骑散布比较开,弩箭的消耗有些过度浪费。

杂胡轻骑的卖命冲锋被一波又一波的弩箭阻击,战场一再上演人仰马翻的一幕,每被干翻了一批,下一批杂胡轻骑依然是全速突进。

“有点像是猪突战术。”

“呃!君上,猪突战术是?”

刘彦没有回答,但他看杂胡的进攻方式真的很像是二战倭军使用的猪突战术。

倭国有一个成语叫作“猪突猛进”,这个成语其实就是华夏文明成语中的“猛虎下山”,两个成语的意思其实就是一样的。

所谓的猪突战术就是分波段式的突击,这种突击根本就是无视伤亡,冲起来有如猛虎一般,不管前面死多少人,后面的人都是前仆后继地向前用最快的速度推进。

“曾经的秦军就是依靠这种方式战胜了六国。”刘彦不是在胡扯:“散布的波段式冲锋,秦军认为这个是很好的突进队形。”

说白了,猪突战术就是波段式冲锋,秦军时代有强弩兵跟随推进,倭军时代则是步炮协同。秦军用这种战术推平了六国,倭军则是用这种战术先干服了老毛子,后面倭军又用这种战术啃下了大半个天朝。

一波接着一波地消耗,尽管杂胡轻骑死伤惨重,但是对汉军的弩箭消耗更多。先前汉军还能用七支弩箭干掉一个敌人,现在却是二十支弩箭才能射掉一个杂胡轻骑。

想想看,按一千名强弩兵来算,一轮就是一千支弩箭,十轮就是一万,一场战事起码会射出二三十轮,那就是两三万支弩箭。除了强弩兵之外,弓箭手外加连弩手,一场战事下来会用掉多少箭?

杂胡轻骑用的时间比较长,损失掉约五百骑进入到强弓的射程,而之前的晋人奴兵是损失数千才进入到汉军强弓射程,虽说一个是骑兵一个是步兵,但也能明显感受到出散布冲击的区别。

桓温还带着骑兵在己方步阵的后翼,看到敌军已经进入到强攻射程,迟疑道:“我们……出击?”

李匡摇头道:“那是错觉。”

“……?”桓温有些没有听懂李匡说的是什么意思。

汉军的步阵已经开始在调整阵型,左右两侧的盾墙列为一排一排,随后一个又一个“口”字型的小盾阵出现,下一刻这些小盾阵的盾墙上突然伸出一杆又一杆的长矛。

事实上杂胡轻骑进入到汉军强弓射程才算是倒霉的开始,强弩射击间隔有些长,强弓的射击频率则比较快。杂胡轻骑进入到汉军强弓射程开始,他们的推进不再那么顺利,根本就是海浪碰上了焦岩,每一波海浪都会被焦岩牢牢地抵挡下。

石碣赵军那边,翟斌发现杂胡轻骑敢死进攻有效,再次进行了增兵。并且他命令战场上的其余石碣赵军,务必挡下其余的几支汉军。

除了派遣援军,翟斌还尝试性地命令营盘中的弓箭手对汉军步阵进行抵近,不过却是被强弩一阵覆盖,刚刚移动过去的石碣赵军弓箭手在下一刻丢下数百具尸体屁滚尿流地溃散。

整个战场的注意力基本是被汉军步阵与骑兵的较量吸引过去,其余几支在交战的骑兵因为人和马体力的消耗,事实上他们打得很像是有气无力,基本都是稍微接触就分离,不像一开始碰撞上就是一阵激烈的厮杀。

杂胡轻骑终于是冲击到汉军步阵一百步的距离,可他们没有来得及欣喜就突然间像是进入噩梦,那是密集和快速到令人战栗的连弩兵终于上场。

连弩兵发射弩箭与泼下大雨几乎没有区别,他们是分成了小队应付各自的方位,一旦有敌军进入划定的区域就是一阵接着一阵的弩箭覆盖,被覆盖的区域会在下一刻变成插满了弩箭的丛林。

作为敢死队的杂胡轻骑到了这个阶段其实已经损耗超过一半,生出了逃奔的心理。可他们估计是还在犹豫不决的时候,后面的援军突了上来,稍微有些犹豫不决降低马速的人竟是被后方射翻,导致只能继续往前猛冲。

整个战场其实就是一个立体式,不止是冲在最前面的石碣赵军被箭射,只要是进入射程的石碣赵军其实都是在强弓劲弩的覆盖之下,差别就是汉军弓弩兵需要应付的区域太多,比之前的覆盖力度小了一些。

【简直可怕!】翟斌发现自己的手在抖:【羯人是怎么成为中原霸主的?羌人和氐人是怎么在中原繁衍的?】

按照翟斌的实际想法,胡人能够进入中原简直就是他1妈几代祖宗猛烧香,中原就一直地方性的割据势力都有如此威猛的强弓劲弩,作为曾经中原的统治者晋国又是该强大到什么样的地步?而就这样胡人竟然能占据中原,那一定是有什么地方不对劲。

恐惧让翟斌变得癫狂,再来就是因为局限性的关系,他已经偏执到认为只有解决汉军的强弓劲弩才能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认定无论是多大的代价都要消灭看去就是孤军深入的汉军步卒。

组成阵型的汉军正在痛快地屠戮不断上前送死的胡人,后方的汉军其实也没有闲着。

先前涌出营盘在战场进行搜寻的汉军辅兵,他们用最快的速度寻找己方伤员,导致战场上就是一幕担架兵来来回回抬着伤兵奔跑的画面。

在汉军辅兵和伤员的理解中,前方的袍泽就是为了他们才面临那种危险境地,不少感情丰富的汉军士卒早就是感动到痛哭流涕,他们心中发誓必将为这个值得卖命的集体流尽身上最后一滴血。

“我们的步军,准备的箭矢够吗?”桓温在心惊肉跳:“他们至少发射五万以上的箭矢了吧?”

不止五万,从参战到推进至石碣赵军的营盘前沿,再到后面应付敌军的冲击,汉军步阵中的弓弩兵发射出去的箭矢已经达到七万。

七万支箭大部分当然是没有射中目标,成了插在地面上的一个点缀,但也消灭了至少八千的敌军,等于是差不多每九支箭射死了一个敌军。他们的战果大部分是在面对晋人奴兵时取得,后面应对石碣赵军的骑兵,浪费掉的箭矢比较多。

桓温话音刚落,组成阵型的汉军步卒突然没有再发射箭矢,让他脸上表情一僵,错愕想:【我不是乌鸦嘴吧?】

汉军步阵的强弓劲弩一停,石碣赵军立即发出震天的欢呼之声,那些原本在外围迟疑的石碣赵军,看到敢死轻骑真的冲了上去,总算是心下松了一口气,也发动了属于自己的冲锋。

没完没了又是能够大区域覆盖的箭阵真的是太可怕了,敢死队的三千杂胡轻骑死得只剩下不足五百时,他们总算是真的冲了上去,并且是开战以来第一次有胡人用射出去的箭碰到汉军的盾墙。

“果然!”翟斌一阵大笑,显得极度的意气风发:“上,再上!”

石碣赵军一个白天投入的军队已经超过三万五千,打下来观察战场估计还有一万七千左右?

汉军投入战场的军队是两万二,八千部族是属于一人未损的状态,骑兵部队损耗了三千左右,那么战场之上的汉军就是还有一万八左右?

首节 上一节 254/110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