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天下 第155节

其实光是三千可以一再补充的部队,那已经是极为逆天的存在,刘彦不需要刻意地纠集过多其它的部队,仅是带上操作攻城器械的士兵就可以开始作战。

不过,刘彦已经清楚一件事情,趁有机会的时候多多历练由部众训练出来的事情才是正理,他不可能永远依靠系统士兵征战。

汉部的骑军抵达莱山脚下的时候,第一时间对那些四散要回去的各家族队伍进行了追击,大多是选择迫使投降,死硬不投降自然是能逮住就杀光。

东莱书院的山长,也就是那位宫陶先生,他可以从山上看到下方在发生什么,看到汉部骑兵四处追击散去的那些各家族队伍,脸上表情变得异常复杂。

“还真的是狠呐!”宫陶先生发现自己对汉部很不理解:“他们好像完全没有顾虑?”

王羽见过刘彦两面,说实话是没有太强烈的印象。他现在只担心一点,王家会不会在刘彦的报复列表?那似乎是有可能的事情,毕竟他可是宫陶先生的得意门徒,而王家最近除了没有参与各种瓜分的商讨之外,似乎对汉部的要求基本是阴奉阳违?

“走,我们下去!”宫陶先生觉得一切还能挽救,毕竟东莱书院只是在串联,可没有真的对汉部发动过攻击。

王羽却是比较迟疑,想了想只能恭顺地跟在师尊身后。

汉部的骑兵到了莱山的山脚只顾着去追击那些四散的家伙,确确实实是还没有对东莱书院发动攻击。

话说,刚才到底是有多少个家族或者代表什么的在山顶啊?负责追击的骑军拦了一批又一批,投降的人居多,因为着实是太多了,骑军在面对一些既不投降又不断废话的家伙只能干掉了事。

不知道是为了什么,宫陶先生带着人走到一半又返回山上,到了半路王羽则是直接找个了理由自己单跑。

其实挺简单的,那是因为汉部后续的步军已经开拔过来,原来宫陶先生还有足够的信心认为汉部不会攻击东莱书院,可看到有步军开拔而来就有些怀疑自己的判断力了。

步军开来,十分直接就是干出了包围山脚院落的举动,几个明面的要道则是由骑军过去堵着,情况对于东莱书院来说异常的不妙。

“看来也不过如此啊?”刘彦到了的时候,山脚的院落已经被包围,他自然也看到那些被俘虏的各家族成员:“挑出长广郡和东牟郡的那些。”

负责看管俘虏的李匡立即应:“诺!”

李匡原本就是长广郡众多家族的一员族长,只不过是上次胡人扫荡的时候被攻破了坞堡,辗转了许久成了汉部的一员。

恰恰因为李匡曾经是一个家族的族长,才会比较清楚哪些是长广郡的。至于东牟郡的有谁?李匡可以喊熟悉东牟郡那边的袍泽帮忙嘛。

区分的时候,有趣的一幕发生了,认识李匡的人开始求情,讲的是乡土情分之类的话,可就因为是认识,大家谁不知道谁?讲乡土情分是一件十分搞笑的事情,乱世之秋都仅是顾着自己,要不也不会是像现在这等一盘散沙的状况。

李匡并没有摆出拒人千里之外的嘴脸,对谁都是乐呵呵地笑着,不威胁也不承诺什么。他主要是不清楚刘彦会怎么处理这些人,该是拿什么态度?就那样乐呵呵,但冷眼旁观也就是了。

配合李匡的是陈家巨。

陈家巨是东牟郡那边的一个小家族的族长,起初就非常果决地跟随汉部迁徙到长岛,事实证明那样会得到重用,虽说是有立下一个功勋,可不就成了极为少数的军侯之一了吗?

立场坚决导致职位高低,历来都是这样。其他人有差不多的功劳,可他们的没有像陈家巨那么果决,结果陈家巨是军侯,其他人不是。

投降的人挺多,占了前来东莱书院商议的七成,大约两成半左右被干掉,成功逃亡者不足半成。

前来东莱书院的家族占了青州的四成左右,合流起来是一股强劲的力量,因此不是那么相信汉部会将他们杀死。是直至有一些人被压出去提着跪倒在地上,大多数人只是诧异汉部要怎么折磨,依然是没有人相信汉部会大开杀戒,直至那一声“斩”,刀光闪现,身体与头颅分家,才惊醒了所有人。

“他们拿着我的好处,是我给的好处,再来图谋我的产业,是我的产业!”刘彦没有狰狞着脸庞,只是带着一脸的嘲讽:“吃下我的好处,想着图谋我的产业。该死!”

被砍了脑袋的人不多,只有七个人罢了,只是真的让所有被俘的人吓了一大跳。

李纯和王校是站在了刘彦一侧,他俩脸上带着比较明显的庆幸,互相对视的时候却是能够从对方的眼里看到警惕。

知道刘彦为什么知道东莱书院在这边在举行会议吗?就是李纯和王校先后透露。

“你们之中有人也从我这里获得过好处。”刘彦看向了被甲士围住的那些族长,“呵呵”笑了几声才说:“或许……我也应该将你们处死?”

立刻就有人瘫倒在地上,裤裆也是瞬间湿了。

汉部一直在大批量出售食盐,可以说是来者不拒的那种贩卖。食盐在任何时代都不缺销路,毕竟人可以不需要其它商品,可盐巴必定是要吃,汉部这边的食盐价格公道,能过来购买又有谁不买?

“可、可是……我们的货物是付账……付账了的。”说话的家伙有点口吃,他小心翼翼地看着刘彦,说道:“是公平交……交易。”

“没错。”刘彦好像还不是一个多么严格的领导,至少是还没有学会强词夺理,他点着头:“所以还活着,不是吗?”

按照刘彦的意思,这些家伙就应该全部杀掉,杀谁都不算是理亏,谁让他们想要图谋汉部?可是吕议给出了一个或许更好的意见。

吕议的意见是,杀了太便宜也太简单,不如从这些家伙身上获取足够多的好处,也许还能吸收掉一批,对于接下来的征战会起到助力。

刘彦同意了,这一次征战也许是让青州爆发全面的战事,那么能够利用自然是要利用,就好像已经过来东莱书院,可留下时间让那个叫宫陶先生的家伙逃跑。

是的,刘彦没有攻击山脚的院落,没有攻山,就是在等那个叫宫陶先生的家伙逃跑。

青州需要乱起来,但不能是刘彦亲自动手造成动乱,那是不是给石碣面子,只是一种必然的低调。

宫陶先生有能力聚集起青州四成家族,那就有足够的人脉引乱整个青州,由他来开启青州的乱局,带来足够多的盟友进攻刘彦,符合刘彦的利益。

千万不要忘记一点,刘彦没有太多的时间可以浪费,不可能一家又一家的进攻,那只能是尽早发生决战。

一开始就进行决战是刘彦渴望产生的,为此他愿意待在某个地方,给予对手时间,然后来一场围攻战。

此时此刻的吕议就茫然一点,到底是什么给刘彦那么大的底蕴,愿意被包围,愿意打一场以少战多的战役?

无它,刘彦有三千可以不断“复活”的战士,他需要的就是建立一个防御力足够的营寨,建造足够多的兵营,然后……呵呵呵!(未完待续。)

第168章:席卷青州的开端

刘彦此前向长广郡和东牟郡的众多家族征召了家中非嫡系旁支,那么长的时间过去,那些非嫡系旁支早被同化……,唔,没有接受同化的,基本上处理掉,再换来一批。所以从某些方面来讲,刘彦的“圣母”是在大局上,并非单纯为了某个阶层。

那是一个旁支代主的战略布局,就像是必须占据并防御辽1东狭隘半岛那样,都是属于整体战略布局的一部分。

刘彦挥师西顾,到了用上那些早先布局的时刻。

被斩首的那批族长,会有原先家族中的旁支回去,他们将会有坚强的后盾推动上台,对于不同意者该是拉拢或是直接血腥清除,那就又会是另外的事情。

之所以是先过来将东莱书院打散,追捕那些要逃的人,不过是为了一系列的事情争取时间。

要深切的知道一点,没有手机、电话、电报……等等便利通讯手段的年代,一旦人被分散了,想要即时的联系上基本是痴人说梦。

宫陶先生带着少量的亲信门徒跑了,是汉部刻意地放跑,他们估计是会跑到认为安全的所在,潜伏上一小段的时间?那么就没有可能针对这次事件做出快速且有效的反应,等于是失去了先手。

刘彦会趁这一段时间先解决长广郡和东牟郡内部的麻烦,大概就是一个快刀斩乱麻的方式,用最短的时间恢复对两郡绝对的统治,再来就是向东莱郡动手。

汉部这一次是占领东莱书院,不是毁灭东莱书院。这么一个花了数十年时间建立起来的书院,看着挺不错,为什么要毁掉呢?

其余没有被杀的各家族成员,他们被驱赶进山脚的院落关押,接下来吕议会一个接着一个“讲道理”,愿意归顺自然是最好,不愿意归顺也无所谓。差别就是归顺了的可以立刻利用起来,不愿意归顺则是过一段时间才能利用。

首节 上一节 155/110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