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天下 第1041节

“就是给个说法。”桓温毫不隐瞒地说:“也只是说法。别说是找不到,就是真的找到了……”比了一个抹脖子的手势,用眼神示意骞建同该懂的。

“末将懂,完全懂。”骞建同知道自己作为都护的其中一项任务,谁特么敢来表明自己是某个属国王族后裔,能隐瞒就直接做掉,无法隐瞒的只好搞一次海难。他想知道的是:“兵部对都护府周边列国,可有要求?”

骞建同先前是从将军府离开,直接来到兵部找到桓温。

将军府那边的态度就是没有态度,徐正明明白白地告诉骞建同,天竺都护府想干什么就去做,前提是自己能兜得住,要是干了却要本土擦屁股,进入敌对状态的那些敌国肯定是要灭掉,但骞建同只有卷铺盖回本土一条路能选。

“要求?”桓温用诧异的眼神看着骞建同,看得骞建同一阵阵的不自在,才说道:“不与将军府决议产生冲突的前提下,兵部只有一个建议。”

桓温说的是建议,不是命令,也不是要求,原因是兵部没有向部队发出命令的权限。

骞建同做出倾听状。

“你知道,大汉的南边正在大肆以奴隶更换奴隶。”桓温说的是南洋猴子得到无数差评,后面中枢提议用阿三取代,已经进入到实际操作阶段:“不但要维持对本土的输送,能够增大数量的话,都护府也能获利嘛。”

骞建同一猜兵部也是重视这个。

汉帝国的兵部更像是一个军队的后勤部门,他们牵扯到的生产相关远比军事相关要多得多,桓温虽然是兵部尚书,可实际上就是一个仓库大总管和运输大队长。

要是想着当硕鼠,盯着军需干中饱私囊的事,这个官职自然毫无疑问会是一个美差。

可对于中饱私囊没有想法,渴望的是率军征战,那么兵部尚书当起来则未必有多么舒服了。

就是因为兵部尚书没有多少军事的权利,桓温才兼任了将军府的中丞一职。

将军府那边对天竺都护府是什么样的交代,只要不会对兵部造成致命的困扰,桓温的倾向是着重将军府的决议。他会是这样的态度,也是因为兵部除了划拨资源之外,还真没有会与将军府产生冲突的地方。

“天竺都护府有一支下辖海军?”桓温其实不是在问,他说那么一句是在为后面的话做铺垫:“暂时还没有商议出会是多大的规模,维护航线安全必然还是能够做到。”

名称是叫都护府,但要是有三个常备军的兵力,以汉帝国常备军的实力,一个拥有三个常备军的都护府,实际上都比那片大陆的一些大国要强大了。

有三个精锐的常备军,再加上一支战舰比谁都先进和强大的海军,不是瞧不起阿三大陆上的哪些国家,是瞧不起当前那边的所有国家,天竺都护府要是无视影响,诸如牵扯到萨珊和罗马的神经,完全有能力发动在阿三大陆上的灭国之战。

“航线?”骞建同瞬间知道桓温说的是什么,不敢有什么保证,像是不经意那样地随口说道:“不知道安南都护府的海军有什么规模。”

安南都护府的辖区是是整个半岛,比起天竺都护府的海岸线要长得多,同时安南都护府是从平蛮校尉部来了个华丽变身。

之前的平蛮校尉部就有一支庞大的海军部队。既然平蛮校尉部扩充成了安南都护府,那么不管是陆军还是海军肯定也是统属安南都护府,可不像新成立的天竺都护府是重新搭配部队没底子。

“告诉你也无妨。”桓温笑呵呵地说:“不是同时成立南洋都护府了吗?那边的海军只是留下必要的一部分,其余调配到了南洋都护府建制之下。”

骞建同并不知道这个消息,他的脑海里面瞬间就出现了司宏壮跳脚的画面。

“明白了。”骞建同脸上有着明显的高兴,答应下来:“维护大汉是天竺都护府的职责。”

既然安南都护府的海军规模消减,肯定是会加强天竺都护府的海军力量,要不阿三洋就会出现海上军事力量空缺状态。

中枢才不会忽视掉阿三洋,一旦汉帝国不重视,就会让其余势力有窥探的心思,那是绝对不被允许的事情。

“很好。”桓温也是笑了起来,说道:“你能那样想,是最好了。”

骞建同不傻,他能猜测到桓温是在提点自己。

要清楚的知道一件事情,天竺都护府将会成为离汉帝国本土最远的一处势力范围,要是在其它地方可能也就那么一回事,但天竺都护府却是离新发现的非洲大陆不远,尤其是汉帝国想要前往非洲大陆必然是其中的一个中转点,那么就显得特殊了。

汉人发现了非洲大陆,知道那边有着大量的土著,不知道多少人派遣捕奴队,甚至是干脆组建了捕奴船队。

作为天竺都护府的都护,骞建同稍微提供一些保护或是方便,就是在卖那些有利益牵扯的人面子和人情,或许这个会成为骞建同就任天竺都护府都护最大的收获?

第991章:南洋都护府

汉帝国的极北之地还是一片冰天雪地,南方却早已经是春暖花开。

刚从阿三大陆回到本土没有多久的伏伟,一瞬间是被天上掉下的馅饼砸得有些晕头转向,他成了一方的都护了。

老伏家是刘彦在长广郡艰难生存时期就投入汉部,比较可惜的是当时家族里面没有什么太高端的人才,导致没有族人能够混上高位。

不过哪怕是没有高端人才,老伏家还是有一些能干活的人才,随着刘彦统治的疆域不断扩大渐渐成了郡守一级的人物,就是在军方一直没有什么发展。

老伏家真正进入到一流家族是等待伏伟成了江都令之后的事了。

从此之后伏伟就得到老伏家的全面支持,只是伏伟的发展轨迹与老伏家的期望有些不同,没有从江都令的官职转入到陆军,是自成了江都令之后就被打上了水军的标签,发展圈子被限定在水军之内。

华夏自古就有“三军”之分,原先是指步军、车军、骑军,后面车军被渐渐淘汰,楼船等水师取代了车军在“三军”之中的地位。

水师在刘彻之前基本就是透明人的角色,存在但是根本没有多少人会去关注或在乎,还是因为当时的刘彻要对南方各国动手,才得到足够的关注。

随着闽越和南越的覆灭,水军又再一次进入到可有可无的状态,到后面甚至充当起了捕鱼船队。

在很漫长的一段时间里,诸夏的水师只有在国家陷入南北分裂才又会被重新重视起来,一般是以长江作为战场,很没出息地在那一条小水沟里打生打死,直至分出一个胜负,然后水师再一次成为可有可无的角色。

尽管当时的汉帝国已经不是只在内陆河流玩耍,是已经初步对大海展露出野心,可是长久形成的观念和认知依然有着绝大的影响。

老伏家对于伏伟被限定在水师圈子里自然是无比的着急,他们期盼的是伏伟能够在陆军有所发挥,爬上“征”字级别的将军高位或许是奢望,可是努力爬上中郎将这一级别还是有希望的。

事情是到汉帝国决定跨海对笈多帝国展开攻击而有所转机。

由于汉帝国的嫡系人员缺乏对水战有足够认知,许许多多原本属于东晋小朝廷的降将被重新录用和重用,身为嫡系人马又懂得水战的官员则是想屁股下面坐了火箭那样地跳级升官。

汉帝国对笈多帝国的战争,有两年多是处在海上对决阶段,涌现出了一大帮海战的人才,他们因为战功而不断升爵,总算是让原本忽视海军的那些人明白一点,不止是陆上的军功才是军功,海军立功该得到的爵位和赏赐也不会少一丝半点。

作为嫡系人员又是承担过重大作用的伏伟,他在笈多帝国的战事结束之后接任了舰队的总指挥,原先的李迈和王龛则是被调回国。

后面功勋评定下来,封侯者之中就有来自海军的将领,其中就包括伏伟、李迈和王龛。有区别对待的是伏伟继续得到重用,王龛和李迈则是被调到了相对不是那么重要的位置。

此时此刻,成为南洋都护府都护的伏伟站在船头,看着前方的不断翻滚的海浪,内心依然是不能自持。

整个汉帝国才四名都护。

李匡和司宏壮是绝绝对对的众望所归,他们一个是先期扫平西域才有了谢安轻易光复整个西域,另一个是全程参与了对笈多帝国的灭国之战。

骞建同也算是嫡系之一,只不过因为是匈奴后裔的关系,要说没有受到影响是谁都不会相信,但没人去提那茬罢了。

西骞家族还是刘彦发家之前就果断投靠,家主西骞柏辽死于出使慕容燕国,某些程度来讲是清扫了当时还叫西骞建同在官场上的最大障碍。

骞建同是刘彦麾下最早成为中郎将的其中一个,但是到了中郎将这一级别之后好像是碰到了无形的天花板,他从元朔七年就是中郎将,一直到元朔十三年还是中郎将,是整整六个年头官职连挪动一下都没有。

首节 上一节 1041/110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