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大气象师 第128节

董白眼前不由浮现起了苏哲那淡定从容的清瘦身影,眉头不由紧紧皱起,心头就像是被针狠狠扎了一下。

“少小姐,快跑吧,再不跑就来不及啦。”身边响起了士卒惊慌的提醒声。

董白蓦然惊醒,再看时,洪流已汹涌而近,眼看着就要漫过破损的堤坝,冲向她。

身后的西凉士卒们早就乱了阵脚,也不待她的命令,纷纷的爬上战马,望着上游方向狂逃起来。

董白回望大营方向,心知这洪流来势太快,自己就算飞奔前往大营示警也来不及,只会跟着大营的士卒们,一起被这大水冲淹。

“该死!”董白骂了一声,没有犹豫太多,纵马随着混乱的人群往上游逃去。

片刻之后,洪流袭至。

汹涌的水流,挟着奔雷之势,疯狂的拍向了两岸河堤,东岸本就地势偏低,再加上河堤被挖掘损坏,大水毫无阻挡,瞬间便漫堤而过,向着西凉大营方向奔腾而去。

董白一口气逃出了一里多地,直至逃上一处高地,确定洪流不会淹及之时,方才停下了脚步。

她勒马转身,回头一看,不由倒抽一口凉气,只见他们方才所在的地方,已被淹没,水深至少有一人多高。

再望远了看,汹涌的洪流已无情的漫向大营方向,余下的那八千西凉士卒被淹,已成定局。

事发突然,就算他们有马,也来不及逃跑,这一场大水淹过之后,不知得死多少人,跟全军覆没只怕也没什么区别了。

“苏哲,苏哲……”

董白脸色阴沉如冰,反反复复的念着这个令她又恨又惊的名字,就那么失神的望着滚滚大水,淹向她的大营。

西凉军大营。

天色未明,营中依旧是鼾声如雷。

张济却一夜未睡,直到此时尚在策马徐行,巡视着各处营墙。

适才董璜去而复返,把河堤处的情形告知了他,便自行回帐,倒头大睡起来。

张济得知河堤处解除了警报,不由暗松了一口气,却又担心苏哲会趁夜前来劫营,却不敢去睡,只能坚持巡视。

直到东方发白,第一缕晨光升起时,张济才放松了警惕,意识到苏哲是不会来劫营了,方才伸了个懒腰,打算回帐去休息。

“张将军快看,北面好象有什么东西正在逼近?”身边的一名亲兵突然间叫道。

张济即刻恢复了警觉,瞪大眼睛朝着北面望去,透过营栅,果然看到一片白茫茫的大雾,正在漫卷而来。

那大雾来势极快,像是有千军万马滚滚而来,却隐隐又听到其中有惊涛骇浪之声。

大雾?

北面方向怎么会尘雾来袭,莫非是苏哲那小子,率兵绕到北面来袭我大营吗?

这也不对啊,那小子应该没那么蠢,放着夜里不好好劫营,却为什么偏偏等天天亮,要从北面进攻?

这根本就不合理,那小子又不傻啊,他怎么会做这么愚蠢的决策。

张济思绪飞转,越想越觉可疑,再次瞪大眼睁,仔细的看向来袭的尘雾看去。

蓦然间,张济的眼珠子瞪成斗大,脸上涌起无尽的惊悚,仿佛看到了这个世上,最最恐怖,最最匪夷所思之事。

“洪……洪……洪水!?”

张济瞬间惊到脸色发白,连声音都变的沙哑颤抖,舌根都打起了结。

他急是翻身上马,居高再次远去,借着晨光细看,果然是涛涛洪水,正汹涌如猛兽群一般,向着大营方向漫过来。

“这怎么可能,董璜不是明明说河水水势很小,根本不足以决堤的么,怎么会又突然冒出洪流?”张济乱了阵脚,眼眸中涌动着无尽的困惑和惊疑。

左右那些值守的士卒们,早已慌了神,大喊大叫声响了一片,纷纷上马狂逃出营。

张济蓦的清醒过来,大叫道:“快鸣锣示警,叫醒他们,所有人立刻上马,弃营避逃。”

他一面大叫,一面随着混乱的士卒,一同挤出了营门,向着高处先行逃去。

警中锣声四起,尖叫声打破了清晨的沉寂,数以千计熟睡中的西凉士卒,迷迷糊糊的走出了营帐,想要看看发生了什么事。

为时已晚。

洪流来势太快,他们还还没有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时,汹涌的洪流,已漫过营墙,疯狂的扑向了他们。

水淹大营!

第一百一十一章 老天爷的照顾

洪流浪头打来,数以百计的西凉士卒,转眼间便被浪头打翻在地,还来不及惊叫一声,便被洪水吞噬。

人的惊叫声,马儿的嘶鸣声,顿时响成一片,惨烈之极。

洪流一路从北面营墙漫入,将一座座营帐连根拔起,将一名名还未睡醒的士卒淹没,无可阻挡的向腹地漫去。

此时此刻,董璜方才迷迷糊糊的从大帐里走出来,嘴里喋喋不休的嘟囔着,抱怨被吵了美梦。

当他揉完了惺忪的睡眼,睁眼一眼,瞬间懵在了原地,惊到目瞪口呆。

只见眼前漫漫洪流,卷着数不清的营帐和人马,排山倒海一般,向着自己迎头卷来。

“洪……洪流!?这怎么……怎么可能?”

董璜大吃一惊,还以为自己见了鬼一般,急是又使劲揉了揉眼睛,再次睁开一看,方才倒抽一口凉气,确信自己不是身在梦中。

惊恐之下,董璜顾不得许多,扭头推开一名正要上马的士卒,夺了战马就向南逃去。

大营早就乱成一团,前面到处是乱逃的士卒,他的战马根本无法加得起速度来,才逃出不足十余步,后面的大浪便打了过来。

“啊——”

董璜一声惊恐的尖叫,连人带马便被打翻在了洪流之中,如无根之草,随着他的大部分士卒,被洪流卷着向三户亭方向而去。

……

首节 上一节 128/116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