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这种东西,别看它小到看不见,但发作起来是真要命。
很可能一个看着不重的伤口,就能带走一名战士宝贵的生命。
陈铭知道后,直接去医院逮着这些伤员就是一顿骂。
“给老子装什么他娘的英雄好汉,别看只是小伤,要是不治疗严重了就得截肢,到时候你让战友抬着你上战场吗?”
“与其在这里扭扭捏捏,不如等伤好了之后,多宰几个鬼子抵药钱。”
在陈铭一顿反向激励,道德绑架,责任转架的语言艺术之下,不愿意用药的伤员们乖乖配合了治疗。
开玩笑,陈铭以前可是团长政委一肩挑的干部,政委张正则都得向他学习。
治一治这些不愿意用药的伤员还不是简简单单?
陈铭的这种“粗暴关怀”广泛存在于敌后战场的医院当中。
伤员们集体沉默配合治疗,因为他们知道,每片药都沾着同志们的血。
处理完医院的事情后,陈铭接着处理缴获的物资。
重要设备比如机床,工业设备已经在送往总部的路上了,等待总部的统一统筹处理。
其余的像铁,汽车,油料,火炮等等物资,一部分上缴,剩余的则留在了独立支队。
毕竟是独立支队缴获的物资,对于能打的部队,多点资源倾斜很正常。
好刚要用在刀刃上,集中力量干大事。
像兵工厂需要的原材料,陈铭统一把东西批给了兵工厂,鼓励兵工厂加大生产力度,生产出更多的武器弹药打鬼子。
其中陈铭最关心的是火箭炮的生产。
这次武城外的首战,火箭炮成功展现出了巨大的威力,是独立支队压箱底的底牌。
大同一战,独立支队完整的拿下了鬼子的大同糖厂,缴获了整套的制糖设备。
意味着以后他们可以拥有一个稳定的糖来源,不用冒着危险从鬼子手上零星缴获,从地下黑市高价购买。
有了稳定的原材料供给后,意味着火箭炮的生产速度能大大提高。
陈铭准备搞的火箭营已经有了先决基础。
除了大同糖厂外,大同机床厂,大同电厂,大同石墨厂,大同轧钢厂的设备同样非常重要。
机床厂提供大量机床,增加兵工厂的设备数量,提升生产效率。
大同电厂提供动力源,产出稳定的动力供给兵工厂的生产已经日常使用。
大同轧钢厂及配套设备可以提供钢铁等材料,保障原材料的供给。
大同石墨厂提供关键部件,比如电刷和电极,防毒面罩滤芯,火箭弹耐高温喷嘴和鼻锥等。
可以做润滑剂减少枪械,坦克,汽车等设备的机械磨损,尤其适用于高温高压环境。
还能支持冶金和兵工厂的生产。
例如炼钢炉电极,铸造模具生产武器,耐高温石墨保证武器制造所需高温环境。
除此之外,石墨厂还能生产电池电极,为军用通讯设备,手电筒等提供电池能源,保障战场联络。
可以说,当初陈铭以为没多大用的石墨厂,价值竟然不必其他任何一座工厂低,用途广泛竟然是一座关键的工厂。
“到底还是吃了没文化的亏啊,要是石墨厂出了什么意外,老子大腿都能拍肿。”陈铭感叹道。
“报告首长,这是我们兵工厂的炮弹生产方案,请你过目。”
陈铭的办公室内,兵工厂负责人贾工敲门进来汇报道。
大同的石墨厂缴获了两台500吨级的压力机,贾工得知消息后高兴的直接睡不着觉。
因为这意味着他们可以自己生产炮弹,不仅局限于迫击炮炮弹,可以生产步兵炮炮弹,山炮炮弹甚至于重炮炮弹。
同时还能制造炮弹引线接触片,确保引信的触发可靠,意味着兵工厂生产的炮弹,哑弹率将会大大降低。
就连鬼子《蒙疆矿产报告》中都称高纯度石墨制造的炮弹引信接触片为“防哑弹神器”。
陈铭看着高兴的贾工,就知道又有好消息了,接过报告看了起来。
“有把握吗?”看完报告后,陈铭开口问道。
“只要设备到齐,原材料充足供给,我敢保证,每天能生产出这个数的山炮炮弹。”贾工伸出了三根指头。
“三发?”
“是三十发,每天至少能生产出三十发山炮炮弹,或者一百五十发迫击炮炮弹,亦或者一百发步兵炮炮弹。”贾工激动的说道。
能生产出山炮和步兵炮的炮弹,对于兵工厂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意味着以往打一发少一发的步兵炮和山炮炮弹,以后可以稳定供给了。
“很好,需要什么我全力支持,你说的这个500吨级压力机,我不敢打包票两台都搞到手,但最起码也保证搞一台回来。”
陈铭笑着开口说道。
两台压力机,以陈铭如今的面子,不说两台都搂回来,但一台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至于其他需要的设备,搞回来也没多大难度。
毕竟独立支队现在掌握着大量的原材料供给地,还有武器弹药的优先供给的待遇。
就近原则,武器生产放在四分区非常合适。
不然大老远的运输原材料过去,生产出来再大老远的运回来,人力物力财力总不能这么浪费吧?
“对了,现在能造150毫米榴弹炮的炮弹吗?”陈铭开口问道。
相比迫击炮,步兵炮,山炮的火炮,他更关心重炮的炮弹。
实在是大黑粗太对陈铭胃口了,有了重炮后,步兵炮迫击炮看起来也就那样吧。
“报告首长,目前榴弹炮炮弹还在技术攻克中,暂时还不能生产。”贾工回答道。
“不过咱们从鬼子工厂里俘虏了很多鬼子的技术人员,他们掌握了一些钢材的生产技术。”
“只要把这些技术搞到手,咱们就能自己生产优质钢材,造出火炮了。”贾工补充道。
“嗯。”陈铭点了点头,“这点我会和敌工部的同志们沟通,让他们重点攻坚改造鬼子的技术人员。”
PS:我的运营官大人居然把我禁言了,可恶的权限狗!快给我解开!
第204章 来自2009年的回忆录(必订!)
处理完兵工厂的事宜之后,政委张正则找上了陈铭。
“老陈,这是这次作战,战士们立功的具体情况。”
张正则拿来了一沓文件,详细记录了这次大同战役以及周边地区作战的战功记录。
“拿下阳高县的那支先头部队,带队的连长升营长,调到何建新部。”
“突击进大同的部队,表现突出的,该表彰表彰,该提级提级,带队的干部调回支队部学习一段时间再做安排。”
陈铭开口说道。
“除了两百人拿下县城的那支部队,还有其他表现突出的战士或者部队吗?”陈铭继续问道。
这次参与作战的部队以及人数众多,陈铭只记得住表现特别突出的。
比如两百人拿下鬼子县城的先头部队,斩首的特战大队和神枪手大队,率先突击进大同并控制各重要设施的部队。
其余的部队,陈铭真没那么好的记性全记住。
都说贵人多忘事,不是他们健忘,而是需要他们处理的事情太多了,不重要的事情根本没精力记住。
“有的,还有不少呢,主力部队有很多表现优异的战士,比如有一个名叫王铁的战士枪法特别准。”
“这次在大同战役的大大小小战斗中,他累计击毙了超过二十名鬼子。”
“嗯,不错,调入神枪手大队吧,级别提一级,物质奖励按标准给。”
“还有一名侦察兵,长途奔袭侦察到了集宁鬼子的那八百人的部队,专业素养突出。”张正则说道。
“调入特战大队吧,具体的职务让段鹏来安排,他熟悉这方面的工作。”
“好。”
“还有这名战士.”
张正则将这次所有能够得上陈铭亲自处理,表现突出的战士或者干部都点了出来。
陈铭经过思考后,营级以下的干部基本上都是提一级,担任更高的指挥位置锻炼基层能力。
营级及大队级(团)以下的干部,基本都调到了陈铭的指挥部学习,为以后加担子打好基础。
至于荣誉称号,表彰这种事,都统一安排,由政委张正则主持,陈铭确认没问题后直接授予或者上报上级授予。
“对了,这次战斗,还有一支队伍表现得也很突出,不过不在我们这次的指挥系统内。”
“是冀中根据地的一支县大队,在我们打完大同鬼子增援时,主动投入了阻击战。”
“带着县大队的战士,硬是挡住了鬼子一个大队两天的时间,表现很突出,但伤亡确实不小。”
张正则补充道。
“哦?这支部队叫什么?打得很有韧性啊。”陈铭开口问道。
以一支县大队的武装,就能挡住鬼子一个大队两天的时间,这样的韧性足以让陈铭惊讶。
不是所有部队都有独立支队这样的武器装备和训练度,打鬼子的一个大队像砍菜一样。
陈铭严格限制了部队的编制,精兵简政,奉行集中力量干大事,部队招兵的要求非常高。
因此独立支队战斗力强,消耗的资源相对较少,能缴获更多的武器弹药,甚至可以在其他部队缺枪少粮的情况下辐射周边部队。
实现带动更多部队强起来的任务。
而张正则所说的,对方只是冀中根据地的一支县大队,人数顶多三五百,居然能顶住鬼子一个大队两天。
这样强大的韧劲,已经勾起了陈铭的兴趣。
“那支县大队是武义县大队的干部叫李赤水,外号李大本事。”张正则说道。
“李大本事?”陈铭奇怪的开口说道。
没想到不仅有李云龙,周卫国,居然连李大本事都来了。
“这是冀中五分区的队伍,李大本事这个外号是干部们对他的褒奖。”张正则说道。
“嗯,等回头问问,看他愿不愿意来咱们部队吧。”陈铭开口说道。
“嗯。”
李大本事的队伍,按照原先的情况,是掩护总部撤退的时候牺牲了。
牺牲后才追授的冀中五分区独立团的番号。
番号因牺牲而永存,寓为永不磨灭的番号。
不过这一次陈铭奇袭大同,鬼子的大扫荡被迫破产,总部顺利转移。
李大本事的队伍自然不用再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