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第105节

  到时候还能趁机拔出隐藏在山城的鬼子间谍,打击对方的谍报系统,一举两得。

  要是不来的话,那没得说,我们已经做足了诚意,是你自己不来的,到时候多给些名义上的嘉奖就行。

  “嗯,就这么做吧。”

  常凯申心里有了决定。

  国府那边怎么想的,陈铭是不知道的。

  他现在在组织着根据地内的秋收工作。

  战报送往后方后,后方的嘉奖也到来了。

  这次独立支队因为在反扫荡作战中的耀眼战绩,直接影响了日军的反扫荡,让日军的战略目的未能达成。

  独立支队获得了题着名字的一面“常胜之师”的荣誉旗帜。

  除此之外,还获得了大量的资源倾斜。

  PS:今天就只有五千字了,抱歉

第126章 部队整编,两个五步一炮

  接下来,陈铭继续组织秋收的工作。

  民以食为天,自古以来粮食就是中国老百姓最重视的东西。

  为了防止鬼子趁着秋收的时候向根据地内搞破坏,陈铭命令部队进入了一级战备状态,防备鬼子的可能的突然进攻。

  经过这段时间的休养,伤病员已经陆续归建,部队的战斗力也恢复了不少。

  同时,独立支队还开展了新一轮的征兵工作。

  靠着宣传的工作和坚实的群众基础,加上解放县城带来的声望。

  独立支队的征兵工作进行得非常顺利,各个招兵点人满为患。

  要不是陈铭下令严格限制招兵人数和条件,加上秋收农忙的时节到了。

  这次征兵工作还真没那么容易顺利结束。

  支队会议室内。

  各连队的干部全都来了。

  陈铭看着众人,朝着张正则问道:

  “这一次的招兵工作进行得怎么样?”

  “这一次想要参军的人很多,其中有老百姓,也有地方武装选拔的战士,还有改造后的伪军。”

  张正则说道,接着他又把这次征兵工作的具体数据说了出来。

  “这么多?”

  陈铭听见这个数字时有些惊讶,这才过了多久,部队一下子就扩充了这么多人。

  虽然这其中有大部分是老百姓报名参军的新兵,没有战斗力。

  可地方武装和伪军俘虏,这些是有一定的军事素养的,只要培养一下,很快就能拥有战斗力。

  “没错,咱们独立支队现在的名声可是传遍全国了,不知道有多少爱国青年想要加入我们的队伍。”

  “其中还有不少有文化的进步青年,有些人甚至从东北跑到了咱们晋西北过来参军。”

  “同时,因为鬼子的收缩,伪军们的处境也难过了起来,被我们的战士们切断了后勤,连饭都吃不上。”

  “大量的伪军选择了缴械投降,其中一部分伪军,觉得继续跟着鬼子没有前途,选择了加入我们。”

  “经过严格的政治审查和考核后,就收录到了部队的战斗序列当中。”

  张正则说道。

  陈铭听完,肯定的点了点头,开口说道:“没错,咱们现在也是打出了名声,这么多人支持咱们,此消彼长之下,小鬼子长远不了了。”

  “我看不出四五年,小鬼子就要完蛋。”

  “哈哈哈。”

  “老陈,这次来加入我们的青年中,有不少有文化的青年,我亲自考察过了,很多都有真才实学,还有几个甚至是从德国留学回来的理工型人才。”张正则自豪的说道。

  “真的?”陈铭有些不淡定了。

  这可是理工型人才啊,还是从德国留学回来的。

  要知道现在的国内大学生,绝大部分学的都是文科,理工科人才少之又少。

  每一个理工型人才,都是宝贝中的宝贝。

  没想到这次竟然一下子来了几个留学回来的高材生,这可把陈铭高兴坏了。

  “真的,我已经联系负责这方面的同志调查了,相信要不了多久就会有结果。”张正则说道。

  “好,这些有文化的有志青年的思想教育和意识形态塑造工作,老张你要抓紧一些。”

  “等培养好了后,咱们部队政治工作的水平能大大提升了。”陈铭朝着张正则说道。

  “嗯,这是我的工作,我会亲自抓的。”张正则点了点头。

  处理完这些有文化的青年之后,陈铭心里不由得感叹。

  这就是有一片坚实根据地的好处,想到与树立了一片旗帜,让想要加入独立支队的人才们能够找到独立支队的位置。

  以前驻扎在山区,小鬼子都找不到独立支队的具体位置,更别说这些想要加入独立支队的进步青年了。

  不过,在高兴有更多人才加入队伍的同时,陈铭也为这些热血的进步青年捏了把汗。

  竟然冒险跨越这么远的距离,穿越敌占区,国统区来到了晋西北,这实在太危险了。

  这些珍贵的人才,要是磕了碰了,陈铭都会心疼到不能呼吸。

  之后,陈铭开始了今天的正题。

  “这次召集大家来开会,主要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调整咱们支队的人员结构。”

  “总部已经下达了文件,要求各部队精兵简政,肃正军纪。”

  “咱们支队经历过上一次的精兵简政,人员已经缩减了下来,不过还是要调整一下人员结构,现在的部队还是有些臃肿,需要甩掉包袱,轻装上阵。”

  因为上一次陈铭在决议中提出了精兵简政的建议,总部经过考虑,采纳了陈铭的建议。

  开始让下面的各部队开始精兵简政。

  可效果却不尽人意,很多部队有心精简,效果却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没办法,拉队伍的速度太快了。

  很多部队每次一拉花名册,总是能又多了一批新的人员。

  还有一些部队,则是舍不得把好不容易拉起来的部队缩减下去。

  李云龙就是其中之一,用他的话来说,“既然选择了加入八路军,那就是自己的兄弟,小鬼子还没来呢,哪有把自己的兄弟赶走的?”

  于是,在精兵简政的政策下达后,李云龙的独立团,人员不仅没有减少多少,反而还在继续扩张。

  因为过于臃肿的部队,加上部队多了大量没有经历太多战斗的新兵,削弱了部队的战斗力。

  所以独立团在这次的反扫荡作战中损失惨重,成了反扫荡作战中减员率相对较高的部队。

  而其他严格执行精兵简政政策的部队,在这次的反扫荡作战中,反倒是损失不高。

  扫荡过后,和历史上的一样,精兵简政的政策开始下发。

  要求所有主力部队的团,按照要求分为甲乙丙三种。

  甲种团三营九连,人数在2000-2500人左右。

  乙种团二营六连,人数在1200-1500人左右。

  丙种团取消营级编制,下辖五个连,人数在900-1100人左右。

  为了提升部队的战斗力,部队肯定是要整编的。

  “我决定,成立两个大队,由孔捷,何建新作为大队长。”

  “每个大队下辖五个步兵营,一个炮兵营,加上支援连,机枪连等其他单位。”

  “另外,从各大队抽调出部分骨干,新建第四大队,第五大队。”

  “第四大队大队长由王贵担任,第五大队大队长由罗简担任。”

  陈铭经过了一番深思熟虑后,定下了部队整编的方案。

  而陈铭组建的两个大队,采用了五步一炮的编制。

  陈铭还把炮兵营拆分,分配到两个主力大队里。

  之所以拆分炮兵营,也是形势所迫。

  独立支队的步兵炮不多,总共也就十二门,山炮更是只有购买而来的两门。

  其他大部分火炮还是以迫击炮为主。

  以迫击炮为主的炮兵部队,组建一个炮兵团?

  说出去多丢人啊,很难发挥出应有的战斗力。

  因此,陈铭就把炮兵营拆分成三个炮兵营。

  配给两个加强大队的炮兵营,下辖六门九二式步兵炮,十二门迫击炮作为炮火支援。

  剩下的迫击炮,一部分下发给各个营级部队作为支援火力,一部分组建一个迫击炮营作为机动支援力量。

第127章 整编完毕!

  这两个强加大队,以第一大队和第二大队为核心,加上补充一部分新增加的部队。

  孔捷资历足够,能力也足够,他当大队长没有任何问题。

  何建新原本就是第一大队这个独立支队核心大队的大队长,功劳也足够。

  对方也是当初区小队十二人中的一个,作为大队长同样可以服众。

  李有胜的第三大队,因为资历和战功的确比不上何建新和孔捷,所以不做调整,整编成甲种团继续担任大队长。

  至于罗简和王贵。

  罗简是第一大队一营营长,在打垮日军237联队时,带着八百战士在日军飞机大炮坦克轮番轰炸下,硬是坚守住了阵地。

  全营打到最后只剩两百多人,各个带伤,战功也足够。

  王贵的话,因为之前战场抗命,被陈铭立了个典型,之后一直留在了支队部。

  经过几次的作战,这次也把对方下放到了一线作战部队当中。

  如此整编下来,独立支队就有两个加强大队,加上支队直属部队。

  还有三个大队是四分区的部队。

  这还不算地方武装。

首节 上一节 105/25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