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之军工系统 第521节

说着雅罗斯拉夫又握了握王学新的手,说:“非常感谢,我相信我们会等到好消息,尤其是第一个改进方桉!”

“应该的!”王学新回答。

停了下,王学新就说道:“如果是这样……我们不妨考虑考虑另外几个改进方桉?”

雅罗斯拉夫霎时就瞪大了眼睛:“你还有其它改进方桉?”

“当然!”王学新回答:“我可以说吗?”

雅罗斯拉夫愣了一会儿,然后马上掏出纸和笔,说:“现在可以了,营长同志!”

王学新整理了一下脑海里的资料,就逐条说道:

“我认为,我们应该改变滑油冷却器空气进口、增压器空气进口,以及排气开口的位置!”

说着王学新将目光投往费拉德洛夫。

费拉德洛夫勐然醒悟,马上掏出了“拉5”的设计图。

王学新在设计图上分别指了几个位置,说:“可以把冷却器进气口改在这,增压器进气口改在这,排气开口放这!”

这其实就是“拉7”的进气口和排气口的位置。

王学新当然没有这样的记忆能记清“拉7”的这些细节。

他只不过低价从系统买了一份“拉7”的资料……如果仅仅只是资料的话而不是详细技术的话,系统还是卖很便宜的,比如这份“拉7”的资料只需要一万军工币。

但系统没想到的是……这可不是一份普通的资料。

这是未来“拉7”也就是“拉5”改进型的资料。

王学新只需要把“拉7”的资料与现有的“拉5”一对比,马上就知道有哪些东西是需要改进的,尤其是外形。

雅罗斯拉夫与费拉德洛夫看着王学新指出的几个点,互相望了望,微微点头表示这个改动也许可行。

同时,两人也在对方的眼里看到了震撼:这个华夏营长居然有这么全的知识,竟然能改动进气口和排气口的位置?

然而,这还没结束……

第401章 飞行员

接着王学新又接连提出了两个改进建议。

一:取消飞机表面增大阻力的凸出物,比如地面起动车电源插口。

二:重新设计主起落架舱盖,将过去未完全覆盖的主轮完全覆盖。

雅罗斯拉夫马上把这些改进建议传回了毛熊国内。

初时王学新这些改进建议还不受重视,因为毛熊国内的研究人员和技术抱着想当然的想法:华夏一个陆军营长,居然想改进“拉5”战斗机?这是不是有些班门弄斧了?

但其中几项改进极其容易,比如取消地面起动车电源插口这些凸出物,尤其“拉5”还是木制机身……要取消这些凸出物几乎就是用锉刀将它们锉平就可以了。

于是技术员就抱着姑且一试的心理勉强试了下并进行试飞。

没想到这一试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取消了这些不起眼的凸出物后,居然能提升“拉5”的载重能力和速度,虽然不是很明显,但所有人都知道,在空战中哪怕只是提升一点点的载重和速度那都是相当可观的,战机载重可以用“寸土寸金”来形容,因为它意味着战机可以携带更多的油料或弹药提升战斗力。

接着毛熊研发人员就对王学新的改进建议逐一付诸实现并试飞,结果令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在6150米的高空,在增加了150公斤的载重后,最高时速却增加了25公里,也就是最大时速增加到了677公里。

这还是在机翼没有改变的情况的性能……由于“拉5”已经定型投产,改变机翼这一点较难做到,而其它所有的改进,前后不过只需要三周时间。

最后就连毛熊的最高副统帅都被惊动了,他第一时间就赶到试飞的机场亲自观看飞行对比,在确认之后就感叹道:“华夏营长为我们完成了“拉5”的升级换代!难以想像,仅仅只是做一些小改变就能有这么大的提升,这几乎就是另一款飞机了,但外形却几乎相似!”

接着最高副统帅当即下令:“马上建立新型战机生产线,在生产“拉5”的同时生产这款改进型战机!”

最高副统帅之所以下这个命令,是因为此时的毛熊急需战机,已经建立的“拉5”生产线不可能就这样不要了。

因此,在巨大的需求缺口以及紧迫的时间要求下,只能继续生产“拉5”。

消息传到砥石坡,只惊得雅罗斯拉夫和费拉德洛夫两人目瞪口呆。

他们虽然觉得王学新提出的这些建议是合理的,但这些改进中有一两项能被采纳就不错了,没想到居然全部被采纳。

其中有一条之所以没被采纳是因为改进起来需要时间,毛熊要求“拉5”马上能投入战斗因此没来得急改。

雅罗斯拉夫愣了好一会儿,才对费拉德洛夫说道:“这家伙是谁?他以前肯定学习过飞机设计,否则……”

“他没有,少校!”费拉德洛夫回答:“我早就调查过他了,这一点很定,他从出生到现在从未离开过这片土地!”

“但是这个……”雅罗斯拉夫拿着国内发来的电报扬了扬,说:“这个怎么解释?”

费拉德洛夫只能回答道:“有些人天生就是发明家,你说是吗?天才是无法解释的!”

雅罗斯拉夫也只能默认了,最后他只说了一句:“如果他是个天才,我们是不是应该把更多的项目摆在他的面前?我是说,这对我们也有好处!”

王学新这边不关心这些。

此时的他更关心的是第二航空队的组建以及“拉5”的生产。

正如之前所说的,第二航空队的组建直接关系到八路军北面大青山战场的开辟,也关系到大青山钢铁厂是否能纳入八路军的版图中。

而大青山钢铁厂,则直接关系到八路军的工业是否能进一步发展。

可以这么说:

成功拿下运城并将其守住,使八路军拥有了往工业发展的基础,许多东西从无到有,部队的战斗力也得到了质的飞跃。

但运城的发展毕竟有限……这主要是因为鬼子在运城方向的进攻,同时运城一带又是平原,使运城工业很难发展。

这使八路军必须开辟大青山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这一步棋能否成功,关键是看第二航空队的组建。

然而,这组建却困难重重。

最大的困难就是飞行员严重不足。

王学新不敢从第一航空队调太多飞行员来,因为第一航空队的任务是保卫运城一带的空域,如果把第一航空队调空了,运城的防御就很可能出现问题……虽然运城有百战团这个机械化部队,但机械化部队同样也需要战机的掩护。

因此,第二航空队刚开始组建时,包括俞平这个队长才只有10人。

而毛熊那第一批飞来的战机就有30架,毛熊飞行教官30人……教官和飞机比飞行员还多,这也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

王学新和俞平讨论过这个问题,俞平从头到尾都在担心飞行员。

王学新考虑了一会儿,就下令道:“从完县机场的学员里调!”

“营长!”俞平听着这话就吃惊的说道:“那些学员仅仅只进行过几个月的训练,有相当一部份人甚至还没上过飞机……”

“那又怎么样?”王学新打断了俞平的话:“现在就这条件,不能上也得上,难道还要让毛熊的飞行教官替我们打仗?没这便宜事!”

“可是……”俞平说:“那可是飞机,一个不小心,那就是机毁人亡!”

王学新反对道:“你知道费拉德洛夫上尉吗?”

“当然!”俞平回答。

费拉德洛夫是毛熊飞行员队长,俞平当然知道。

“那你知道……”王学新继续问:“费拉德洛夫上尉也仅仅只飞行了几个月吗?他之前是地勤人员!”

王学新这么一说,俞平就没声音了。

他们用的是毛熊的战机,如果毛熊飞行员都可以,八路军飞行员为什么不行?

更何况,八路军飞行员还是经过飞行员基础训练的。

虽然这些基础训练是在完县机场鹰酱飞行员手里完成的,但战机的驾驶有许多相通处。

而毛熊飞行员……

俞平听说有许多飞行员只经过几周的训练就被派到空中了。

第402章 消耗品

对于飞行员这事,王学新其实是经过仔细考虑而不是擅下主张的。

当然,这其中也有形式所迫的原因。

但是……

王学新对俞平说:“我是这么想的,毛熊的战机与鹰酱的战机不同,我们在飞行员的培养上也应该用不同的方式对待!”

“怎么说?”俞平问。

俞平这点很好,他虽然是从晋绥军出来的沾了许多军阀部队的习惯,但有一点却始终坚持:在飞行和作战方面,他不会人云亦云上级说什么就是什么。

比如现在,他就会与王学新“据理力争”。

至少在他看来是“据理力争”。

因为,他认为战争不是开玩笑也不是拌家家,他不能拿部下的性命冒险。

王学新不答反问道:“霍克81的最高飞行时速是多少?”

俞平想也不想就回答道:“547公里!”

“毛熊的“拉5”呢?”王学新又问。

“650公里!”俞平身为一名飞行员,对这些数据当然十分熟悉。

“你看出什么问题了吗?”王学新望向俞平。

俞平想了想,就“哦”了一声:“营长的意思是,我们可以利用“拉5”在速度上的优势,在战斗中训练飞行员?”

王学新点了点头:“因为“拉5”相比起“零战”有绝对的速度优势,于是我们在空战中就掌握了主动权,简单的说,就是我们想打的时候就打,想逃的时候就逃,敌人对我军毫无办法!既然是这样,我们为什么不让飞行员在战斗中成长?至于生还率……我们只需要教会飞行员一种战术,那就是高速接敌,发射X2,然后高速撤离。”

说着王学新就朝俞平扬了扬头:“俞队长,要教会飞行员这些,你认为需要多久?”

俞平听着不由微微点头,他显然被王学新这个想法给说服了。

俞平之前一直反对将完县机场的飞行学员调来第二航空队,那是因为他一直觉得这些飞行学员来都是充数的,他们对第二航空队的实力没有任何帮助,甚至还可以说是拖后腿的,因为他们无法进行空战,一旦升空作战就大概率的会被敌人击落而不是有什么战果。

然而……

如果用王学新这样的战术,也就是让那些新学员打完就撤,那几乎就是飞行的问题而不需要作战。

首先,是“拉5”的速度远高于“零战”。

“拉5”最高时速650公里,“零战”最高时速533公里,时速差了一百多公里。

对于战机而言,至少是这时代的战机,速度就等于一切。

于是,基本所有的飞行技术都不需要了,那什么追尾、缠斗、爬升等等……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技巧都形同虚设”。

战机的空战就可以改为:“在绝对的速度面前,任何飞行技术都形同虚设”。

因为鬼子飞行员追不上敌机,那什么什么技术根本就没有施展的机会。

其次,就是八路军飞行员的战机很可能都不会进入鬼子战机的射程。

原因是八路军用的X2,这玩意可以在米外将敌机击落,而敌机的机枪和机炮则至少要进入300米以内。

虽然这点距离对于战机而言只是一眨眼的时间。

但如果“拉5”有速度优势又刻意与敌机保持距离……这一点对拥有速度优势的战机来说并不难,它甚至可以绕到敌人的战机后方发起进攻然后迅速撤离,而敌机却拿它毫无办法。

用这样的战术,八路军即便是新学员在驾驶飞机,也不存在升空就牺牲的说法,也就是说与敌人有一战之力。

首节 上一节 521/79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