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能工业时代 第602节

  这一战,联军主攻,更是拿出了自己的最高水平。

  首先,他们拿出了一款结合红热魔眼和战斗机相结合的新型魔能飞行器,称呼为侦察机。

  其作用是在低空飞行时,准确识别炮兵位置,并进行精准定位。

  同时,他们还通过‘铺设稻草’这种简单手段,进行消音,从而减少坦克噪音,让帝国误判了联军的主攻方向。

  真正开战,联军是在凌晨浓雾的遮掩下发动进攻。

  首先,是2800门魔能野战炮的精准打击和覆盖式轰炸。

  帝国的堑壕和防御工事被炸的七零八落,很多都是集火炮击,士兵死伤惨重。

  这一刻,也暴露了帝国的弱点,因为长期保持正面压制,无论是堑壕,还是防御工事,其实都不如联军的质量。

  在炮火下,更是没能起到多大的防御效果。

  再是,超过1000架战斗机横空而过,虽然都是一代机,比不上帝国的质量和火力。

  但是,绝对的数量压制下,直接抢占了制空权。

  然后才是正面战场的攻击,超过五百辆坦克,以每公里21辆的密度,平推帝国的防线。

  仅仅是首日,就摧毁了帝国超400门魔能野战炮。

  坦克碾压之后,还有机枪旅跟随,一位位身强体壮的战士,端着重机枪,对着堑壕内扫射,进行补刀。

  更是以每小时1.5公里的速度推进,远超之前堑壕战时的攻坚效率。

  这一套战术,是不是很熟悉?

  没错,帝国之前就是这么对付联军的!

  炮火洗地,空中压制,钢铁洪流,集群冲锋,步坦协同……

  这些全是帝国之前用过的战术,联军面对的时候,用钢铁的意志和远超的强者数量去阻拦。

  可现在呢?

  当局势翻转,帝国士兵面对曾经的战术时,才感觉到恐惧,甚至爆发了大规模逃亡和投降事件。

  仅仅四天,亚眠战役结束,这一战,联军彻底探知了帝国虚实,同时,也是全面反攻的开启。

  此后,断断续续的一月间,联军在索姆河,阿尔贝等地持续进攻,不断打开局面,逼得帝国军往后溃退上百公里。

  ‘皇帝攻势’所占领的土地,尽数丢失,甚至,逼得帝国退守构建的‘兴登堡防线’。

  新神历318年9月12日,光辉帝国独立开启了圣米耶勒战役。

  圣米耶勒,位于卢特提亚城以西,算是帝国攻势的突出位置,常年威胁卢特提亚城往外的铁路和公路线。

  光辉帝国顶住了联军内部的压力,抽掉了大批军力,集结了近55万人,配备3000门野战炮,700多辆魔能坦克和1500辆飞行器,对圣米耶勒形成南北包夹之势。

  这是近5比1的兵力差距,也是绝对的实力碾压。

  光辉帝国之所以非要独立指挥,独立作战,就是要向旧大陆的诸国,展示自己无与伦比的实力。

  这也是话语权的争夺!

  而战争的结果,虽然是胜利了,但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帝国本身就因为兵力不足,准备撤离了,所以,在钳形攻势形成之前,就选择了边战边退。

  同时,还系统性的破坏了防御工事,使主要占领区域军事价值大减,且还得耗费更多的时间和人力去修复。

  这一战,光辉帝国还暴露了指挥僵化,情报失误,追击迟缓,后勤补给速度慢等等弱点。

  他们终究没经过大规模战争洗礼,各方面都不成熟,且,内部各异族之间矛盾严重。

  不过,肉眼看见的战争潜力,也足以让各国心惊肉跳。

  此战之后,光辉帝国立刻汲取教训,开始和联军紧密接触,联合,并学习他们的经验。

  同时,联军新三巨头又酝酿出了新的作战计划,也就是圣康坦运河战役。

  毫无疑问,战争到现在,帝国已经由攻势转为防御,而‘兴登堡防线’就是帝国经营了整整四年的纵深防御体系。

  其间,堑壕和各种防御工事不计其数,还布设了多重铁丝网、反坦克壕和混凝土堡垒群。

  而圣康坦运河段更是其核心枢纽,控制着通往哈布斯帝国本土的铁路。

  这一战,毋庸置疑是极为关键的,联军已经做好了苦战鏖战的准备,

  帝国这边,也有明显的军力和物资调动。

  然而,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这一战堪称是摧枯拉朽般的推进。

  帝国空军仅仅剩下300架飞机,在数倍于己的围剿下彻底崩溃。

  帝国又没有联军的高端战力,在失去制空权后,是真的面对魔能飞行器毫无办法。

  这些一代战斗机甚至敢于低空飞行,用机枪扫射。

  然后才是坦克集群冲锋,且直接分成了三波。

  第一波碾压铁丝网,并填平反坦克壕,

  第二波,步坦协同,并清扫战壕内的士兵,

  及至第三波坦克,则是纵深穿插进入帝国的炮兵阵地,逐一摧毁。

  当然,这一战最艰难的地方,还是在圣康坦运河上架设桥梁,保证军队的通过。

  原本,联军内部都以为这是一场恶战,会成为反复拉扯的战场。

  然而,当帝国丢失了制空权后,基本上就威胁不到运河了。

  联军这边又是魔法,又是次元袋,又是大批工兵,又是船只配合,愣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架设好了桥梁。

  当坦克通过桥梁,平推到河岸东边,就已经代表着防线失守。

  这一战,联军往前推进整整150公里,帝国军被迫放弃波拿巴帝国的全部占领区。

  至此,战争在持续了四年时间后,拿破仑家族终于再次收回所有丢失领地。

  然后,联军三巨头也是越战越勇,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又在最短的时间内,谋划了决胜一战——默兹-阿尔贡攻势。

  其战略目标,就是切断帝国撤离的核心铁路枢纽,迫使帝国军在包围圈中崩溃,继而投降。

  此时的战场,已经推进到了原卡洛林王国所在的区域,重点就是默兹河和阿尔贡两地。

  默兹河东岸是典型的高地陡峭,阿尔贡森林密布,再加上帝国经营的防御工事,是真的不好打。

  这一战,三大巨头是全力以赴,各自分派了区域,并且调集精锐师团,在新神历318年的9月26日,打响了战争的第一炮。

  战术还是那个战术,无论是帝国,还是联军,都已经用战争和伤亡,证明了战术的可靠性。

  然而,这一次的战争初期并不顺利。

  波拿巴帝国和撒丁王国都推进的相对顺利,但光辉帝国的军团又掉链子了。

  因为信息不畅,情报不准,光辉帝国长时间炮轰已经撤离的空阵地,毫无作用。

  又因为新兵过多,训练不足,步坦协同直接给玩脱了。

  坦克开过去了,士兵还没跟上,就给了帝国反击的机会。

  再加上阿尔贡森林地形复杂,帝国构建了密集的机枪阵地,交叉火力网,直接将攻击给挡住了。

  直到新神历318年的10月,光辉帝国已经损失惨重,这才停止了攻击,就地进行整编和训练。

  直至月底,这才以惨重代价撕开缺口,推进至阿尔贡森林以北。

  此时,这些远征军已经伤亡高达7万,是光辉帝国自参战以来,最大的损失了。

  不过,在突破防线之后,就是帝国军的末日。

  最主要的铁路运输被切断,帝国在西线的补给彻底断绝,残余的军团全线崩溃。

  直至新神历318年11月4日,联军向帝国提出了35条停战条款。

  同日,帝国基尔港海军舰队的水兵还爆发了起义。

  10月底,帝国就发布了‘最后决战’计划,要求舰队遭遇撒丁王国的海军时,以自杀式攻击,保全军人荣誉。

  这被水兵认为是集体自杀行为,所以,他们以破坏轮机、熄灭魔能池等方式抵制作战命令。

  而帝国高层选择了强势镇压,帝国宪兵介入,抓了不少领头的水兵。

  结果导致6000人的水兵举行游行,要求释放被捕同伴,继而遭到宪兵枪击,造成不少伤亡。

  而这,终于触碰了水兵最敏感的神经,直接夺取武器库,控制军舰,并解除军官武装。

  这是帝国第一次起义,但不是最后一次,消息传开,就像是炸锅了一般,各地争相举起反抗旗帜。

  甚至,就连帝都,都有工人和士兵组织起了武装罢工。

  至此,帝国彻底陷入内外交困的阶段,霍亨索伦四世被迫宣布接受停战协议。

  于是,新神历318年11月10日,双方在波拿巴帝国的贡比涅森林中,一节火车车厢内进行谈判,并与凌晨五点,签订了停战协议。

  后世学者将这一协议称呼为,《贡比涅停战协定》,也预示着这场席卷整个赫尔卡位面,旷日持久的大战,终于结束。

  讽刺的是,协议是凌晨五点签订,规定是中午十一点正式生效,留出的六小时用来通报前线。

  可就算如此,期间,还是有数千士兵因为消息滞后而丧生。

  协议生效当日,西线战场,从卢特提亚城至阿尔贡森林的炮火彻底沉寂。

  时间似乎过去很久,又似乎只是过去一瞬,有无数士兵在沉寂中走出战壕。

  他们灰头土脸,他们眼神呆滞,他们丢下武器,嚎啕大哭。

  整个旧大陆,从西海岸线,到大陆中部,万里河山,恍如废墟。

  这一战,从新神历318年8月8日开始,到11月11日结束,整整持续了九十九天,

  于是,有学者将这一段时间的战争,称呼为联军的‘百日反攻’,

  也预示着这一场战争,以帝国战败而告终!

  ……

  深渊138层,

  消息通过特殊的方式传入洛依的耳中,他一个晃神,就被深渊豺狼人领主给打飞了。

  宛如流星坠地,砸出一个巨大的坑洞。

  也是这时,红龙维吉尔赶忙俯冲而下,以强悍的身躯,撞碎了接踵而至的攻击,

  他发出咆哮:“洛依,你搞什么啊?专心点,这可是在和半神厮杀,你想死不成?”

  洛依木然抬头,道:“帝国战败了!”

  “什么?”

  “我说,帝国战败了!”

  下一瞬,红龙维吉尔也是动作一顿,然后,结结实实的挨了血族亲王的血红利爪。

  他也和洛依一样,划出一道弧线,宛如流星砸在大地上,又是一个更大的深坑。

  奇异的,两个坑还连在一起。

首节 上一节 602/661下一节 尾节 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