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法兰的王国密探群体鱼龙混杂泥沙俱下,但核心人员,尤其是有官职的核心人员素质都不差。
换做是普通法兰密探,此刻估计都要酒馆连开十天香槟了。
别怀疑,法兰人就是这样的。
可这俩人却是丝毫不敢懈怠,仍旧要确保万无一失,哪怕只是做无用功。
格雷勒班沉默了。
他原本觉得圣联不过是虚张声势,可经德旺贝这么一提醒,心里也泛起了嘀咕。
“行,我叫人来问问。”格雷勒班终于下定决心,抬手敲了敲桌子。
一个穿着黑色呢绒背心的侍应生快步走过来,躬身问道:“先生,需要加点什么吗?”
“找个安静的包间。”格雷勒班将报纸夹在腋下,“德旺贝,你先去等着。”
这种情况在圣联不少见,不过是商人们找个安静地方搞交易罢了。
尤其现在外来客商涌入,这种情况更明显。
侍应生眼中闪过一丝了然,点头应道:“好的,先生,这边请。”
他领着德旺贝穿过喧闹的大厅,来到咖啡馆后院的一个小房间。
没等多久,格雷勒班就领着一个穿着丝绸,指甲里却有铁屑的男人推门进来。
这便是工坊方面情报的负责人,代号老橡子。
“工坊那边,发条机车的进度到底怎么样了?”格雷勒班没绕圈子,直接问道,“报纸上那些胜利,是真的吗?”
老橡子脸上露出一丝苦笑,拉过一把椅子坐下,压低声音说:“大人,报纸上的话,您听听就好。
莱昂纳多确实造出了精密车床,加工零件的效率是快了不少。
但您知道,圣孙坚持的《朝圣管理法》实在太拖后腿了。
快不了的,反正我看的那个工坊,速度可以说相当慢了。”
格雷勒班松了口气,端起桌上的咖啡喝了一口,语气里带着几分惋惜:“莱昂纳多倒是个天才,可惜了,不能为法兰所用。”
德旺贝却没放松:“就算如此,咱们也不能掉以轻心。
假如他们故布疑阵呢?你们都知道这群圣联枢机有多狡猾。”
听了德旺贝的话,格雷勒班心里的不安又冒了出来。
他思来想去,还是拍了下桌子:“不行,我得亲自去看看,光听汇报我不放心。”
“老大,这哪儿行啊?”老橡子连忙劝阻,“现在查得严,您要是去了,万一被圣械廷的市民举报就完了!”
“举报?”格雷勒班嗤笑一声,“我可以伪装成是你的小跟班,这些愚蠢的小市民,怎么可能认出我?
况且,事不关己,我就不信他们敢冒着风险去举报。
我太了解他们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他们懂这个道理。”
他顿了顿,眼神变得锐利起来:“至于藏在人群里的密探,你以为我认不出来吗?
咱们法兰的密探有什么习惯,圣联的密探又有什么特征,我一眼就能看出来。
真遇到了,直接杀了或者逃跑就是,难道还怕了他们不成?”
见格雷勒班态度坚决,老橡子也不敢再劝。
他沉默了半晌,才缓缓点头:“那我去安排,明天一早,我带您去看看。”
“记得多看几个工坊。”德旺贝知道老橡子的对外身份是法兰投资人,多看几个工坊合情合理。
“好。”既然做了,那就痛快到底,老橡子一口答应下来,“今天下午可以吗?”
“可以。”格雷勒班爽快地答应了,“能快尽量快吧,越早弄清楚,咱们也好越早做准备。”
第1153章 最后的问题
不多时,换了一身仆从行装的格雷勒班跟着老橡子走出了下榻的绿日旅舍。
吃过午饭,外头的太阳正烈。
南泽湖的水汽在阳光下散得一干二净,空气里只剩下啤酒馆和面包房飘来的甜香。
手搭凉棚,格雷勒班抬头看向太阳,对身后的德旺贝吩咐道:“你去各秘密骑士那边留个消息,让他们也不要掉以轻心,我晚间没回,立刻转移。”
格雷勒班口中的秘密骑士,其实并非真正的骑士,而是洛伦佐王室机要局的直属官职名。
在整个圣联,目前已经有四位秘密骑士潜入,圣联内还有两位秘密骑士一直都在。
每个秘密骑士,下属都有一个包含了各种功能小组的小队以及大量的线人。
“是。”
刻意佝偻着背,格雷勒班双手拢在小腹,装作老橡子身后的小跟班。
不得不说,他的伪装技巧相当高超,穿着跟班装就跟真跟班一样,神态动作语气根本看不出区别。
乘上马车,拐到河边,坐上前往下游工业区的渡船。
差不多半小时后,他们才成功到达调查的第一家工坊。
望着比法兰大了一圈有余的圣联工坊,格雷勒班瘪了瘪嘴。
法兰的城市,由于要交堡地税,外加土地私有,价格十分昂贵。
至于圣联这边,土地圣有,但凡是圣联自主建设的工房,土地几乎不要钱。
所以一个个修的又大又宽敞,不像法兰那边狭窄得跟厕所一样,还得住人。
“前面就是第一家工坊,由一位老兵创立。”老橡子压低声音,手指了指前方一栋红砖建筑。
在篱笆青草之间,一座建筑拔地而起,大概四五米高,门口挂着“康沃金属制品工坊”的木牌。
没等他们走近,一个穿着褪色黑色军装,胸前佩戴着发条齿轮项链的男人就快步迎了上来。
“欧德欧克先生,您可算来了!”
这便是工坊主康沃斯特里,他是前黑帽军军械军士。
后来因为腿部残疾而退役,不过他似乎给自己换了一条发条弹簧腿。
尽管不再需要拐杖,可走起路来总是嘎吱嘎吱地响。
“来来来——”
他热情地拉着老橡子往里走,眼角余光扫过格雷勒班,顿了顿,也没多问。
低下头,格雷勒班紧跟着走了进去。
就在老橡子与康沃斯特里交谈时,他便趁机打量起工坊。
宽敞的工房里,阳光透过高窗洒进来,照亮了空气中浮动的铁屑。
十台脚踏式弹簧锤车床整齐地排在两侧,每台车床旁都站着一个工人。
他们的脚踩踏板,有节奏地踏动着木轮,铁锤便不断抬起,敲打细小的螺栓与穿孔铁片。
地面靠墙处整齐地摆着几个木筐,墙角还有水缸与工具栏,一切都是整整齐齐。
“老橡子,这工坊……用了朝圣管理法?”格雷勒班凑到老橡子身边,声音压得极低。
这些工人有条不紊地装卸毛坯、打造螺栓,效率比法兰很多百年工坊都高了。
老橡子连忙摇头,用细若蚊呐的声音道:“没有没有,这家工房没采用朝圣管理法……”
一边走,他一边给格雷勒班解释。
圣联的很多工房,都是老兵们拿着退伍金集资开的。
他们不懂什么管理,都是将军队中的习惯带到生产中来。
格雷勒班松了口气,可心里又暗暗心惊。
要不是圣孙拖后腿,以这些工坊的效率,机车能不能造出来真不好说。
“走,下一家,去看看用地朝圣法的。”
格雷勒班压下心思,老橡子和康沃斯特里寒暄几句,便匆匆离开。
第二家工坊在工业区边缘,名叫“红铁工坊”。
这家规模比康沃工坊还大些,门口停着好几辆运零件的马车。
工坊主是个戴圆框眼镜的中年人,叫帕维尔,是技术神甫出身。
他一见到老橡子就热情地迎上来:“欧德欧克先生,您来得正好,是不是有新订单了?”
“哎呀,好说好说,这不是来考察了吗?”老橡子熟练地应付寒暄着。
跟着帕维尔走进工房,同样是宽敞的工房,同样是车床,甚至是同样的热烈欢迎与高高的窗户。
但看着看着,格雷勒班便觉得不对劲,甚至停下了脚步。
明明没什么差别,可这里的工人就是速度更快。
他们像是流水一般,几乎没有什么多余的动作,用不了几秒便打出一个螺栓。
几乎没有停顿,立刻就有人将其推送到下一个工作台。
看似没有区别,可同样时间内却是运送了好几筐零件。
“这,这是怎么一回事?”格雷勒班粗略算了算。
这里一个工人五分钟内加工的零件,比迪特里伯特工坊多了近三分之一!
看到这副场景,老橡子也慌了。
他的额头渗出冷汗,连忙拉过帕维尔:“帕维尔先生,您这工坊……怎么比之前听说的快这么多?”
帕维尔脸上露出骄傲的神色,推了推眼镜:“还不是靠圣孙的《朝圣管理法》。
一开始股东们都反对,说太麻烦。
又是培训工人动作,又是改工资制度,头一个月产量还不到过去一半,差点把工坊逼到绝路。
可我信圣孙,坚持让培训师来教,纠正工人的打磨姿势,还搞了差别计件工资。
你看现在,不仅效率比以前高四五成,废品率跟原先比都降了百分之五!”
他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报表,上面密密麻麻记着每天的产量,兴奋地和老橡子一行解释起来。
在他看来,他这是向投资人展示实力,可不知为何越听两人额头冷汗越多。
格雷勒班站在原地,只觉得后背发凉。
“欧德欧克先生,我突然有一件事需要和您商议。”格雷勒班忽然卑微地勾着头,对着老橡子低声道。
尽管没正面表达,可老橡子已经明白了。
他脸色惨白,跟帕维尔打着哈哈:“哎呀,我这的确有一件事,得考虑考虑。”
帕维尔以为两人要商议订单,自然是给他们带到了一个僻静角落。
跟着格雷勒班快步走出工坊,两人绕到旁边的小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