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女来时不纳粮 第781节

  最震撼的是歇利,难不成普利亚诺真的是因为……自杀的吗?

  “霍恩冕下。”奎瓦林第一次仰起头,直视这个年纪不大的少年。

  “你提出了这个问题,应该有解答才对吧?”

  “有的,当然是有的。”

  当霍恩的声音响起,所有的僧侣仿佛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纷纷抬头。

  绝望与巨大迷茫中的僧侣们,期望甚至是恳求般望着霍恩。

  他拆掉弥赛拉教的危楼,起码得还个安置房吧?

  霍恩扫视了一圈四周:“如果真有这个魔鬼,即使它可以欺骗一切感官和思想……”

  站在教堂的最中央,年轻的教皇高高举起了食指。

  “但有一件事是魔鬼无法欺骗的!”

  从马赛克花窗最中央的一小块透明玻璃中,刚好有一束阳光照在霍恩的指尖。

  “那就是‘我在怀疑我被欺骗’这个事实本身!它必然是真的!

  简单点来说,我意识到的内容可能是假的,但‘意识到’这个活动本身是真实的。

  魔鬼可以操纵篡改思考的内容,却无法操纵篡改思考的活动。”

  就像一束光打在一只动物身上,在墙面印出了一个影子一样。

  对于动物来说,它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因为根据角度远近的不同,影子可以有多种形态。

  但它知道自己是存在的,因为墙上有影子。

  光就是魔鬼的欺骗,动物就是人,影子本身就是思考。

  仿佛一道炸雷在耳畔响起,原先笼罩在弥赛拉教头顶的乌云迅速散去。

  是啊,怀疑是真实存在的。

  只要他们怀疑思考,他们就可以证明自己最基础的存在。

  因为任何思考都无法脱离思考者单独存在,尽管只是一个思维主体的存在,就已经很让人感动了。

  望着声浪渐渐涌起的人群,罗克鲁瓦焦急地左右看看,朝着剩余六名辩手低吼:“难道我们就这么看着吗?”

  “你有嘴巴有脚,你走过去辩倒他啊。”

  “……”

  “啊!”忽然有一个辩手拍了一下脑门,“原来如此!”

  罗克鲁瓦立刻凑到他的身边,握住了他的手腕:“你有想法了?”

  “是,您看,从怀疑出发,无视权威与启示,通过逻辑演绎与归纳实证,证明了《圣兰良行传》是假的。

  相当于证明了,‘《圣兰良行传》是假的’这件事是真的,而不是魔鬼欺瞒出来的。

  怀疑只是起点啊!”

  “……”罗克鲁瓦怔怔地看着他,气不打一处来,可来了却又马上消了。

  到了这个地步,节奏已然完全被霍恩带跑,谁来都没有用了。

  站在椭圆辩论场的中央,霍恩的声音与纸笔记录翻页的哗啦声混在一起。

  “好了,我们知道怀疑是真实,由怀疑出发,我们可以走向理性,也就是思考中直观而逻辑的部分。

  那么我们再用怀疑与理性,对圣父进行推理演绎。

  当其他的所有都是欺骗,唯有怀疑与理性是真实。

  那么这份真实必定来自圣父,因为这是魔鬼都无法欺瞒的真实!”

  罗克鲁瓦眼前一黑,这就证明了人是有自我的,先前的论题不成立了。

  “在这份真实的基础上,我们反推圣父的存在。

  如果圣父通过非持续的超自然干预来治理世界,这显然会被魔鬼钻空子,因为这是理性无法抵达的区域。

  所以圣父必然通过持续的自然法则来治理世界,这是理性可以抵达的区域。

  持续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亘古不变,直到创世之初都是这样,整个世界就是一个启示。

  当我们利用理性不断验证和理解自然规则的时候,就是在获取信仰与新的教义。

  我们越了解这个世界,距离圣父就越近。

  理性与经验不该为信仰让道,而应该是理性与经验组成信仰才对!”

  坎伯特尔捏紧了椅子扶手,指尖都紫了,这就已经说明了“圣父创造自然后,便放任不管”的理论。

  相当于证明了有限可知论。

  到目前为止,世界观上证明了有限可知,圣父不微操,人生观上证明了人有自我皆祭司,理应追求世俗幸福。

  建立在这两者上,价值观已然呼之欲出。

  人人都是僧侣,那人人都该追求信仰,只是这次追求信仰的方式却不是捐赠教堂、日夜祈祷。

  而是践行圣父的自然规则,理解圣父的自然规则。

  这不就是霍恩的“神工论”吗?

  劳动就是践行自然规则的过程,研究就是理解自然规则的过程。

  所以在圣道宗的教义下,追求劳动的高效、研究的可靠……这就是人的价值所在。

  在此前提下,压制劳动与研究,降低信民理解圣父道途的事物或人,不就是魔鬼吗?

  他们对这些魔鬼应该怎么办呢?圣道宗同样有说法——“圣战”与“审判”啊!

  完了,理论闭环了,一切都连上了。

  这短短八年,还真让他们把这个东拼西凑不知所云的圣道宗,给圆回来了。

  圣联不仅完成了对神本宗的解构,甚至在废墟上还完成了初步的建构!

  这必然导致大批信仰崩塌的教士,投向圣道宗的怀抱。

  不能再让霍恩继续下去了,在他完成建构之前,必须叫停他的讲经活动。

  说真的,坎伯特尔想到要动用武力,但没想到第一天结束,就要通知丁香走廊那边的军团动用武力了。

  不过得想想,究竟该怎么叫停霍恩的讲道……

  还没等坎伯特尔想好,便听到“咚!”的一声。

  “哪个僧侣倒下了?”

  “不对,好像是教皇!”

  “哪个教皇?”

  “格兰迪瓦冕下!”

  “不好,格兰迪瓦冕下晕倒了,快叫医师!”

第1035章 道理辩不过,就用别的

  第一天的大公会议,在格兰迪瓦被担架紧急抬走中结束。

  至于这场大公会议的结果,则是仍然悬而未决。

  虽然从现场的情况来看,霍恩基本是完成了对神本宗的批判和新圣道宗的建立。

  这仅仅只是在一天之内完成的。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观重建。

  存在论、认识论、实践论三论中,也只剩下实践论的具体过程没有构筑了。

  接下来,大的方向与纲领已然确立,只需要完善细枝末节的教义即可。

  但这一切发生的太快了。

  要知道,过往的一场的大公会议往往要开一两个月,多的甚至有十几年。

  在此期间,代表教义厘定的多重赞成反对方会在此期间合纵连横,一点点争取每条教义的变化。

  但霍恩一天之内,就完成了颠覆性的教义构建。

  先用《圣兰良行传》造价颠覆了教会统治的合法性,再用食人魔寓言颠覆了超凡启示的真实性。

  太快了,僧侣实在承受不住。

  相当于霍恩制定了一条新的规则,需要所有僧侣去适应接受它,这是需要时间的。

  基本可以判定的是,霍恩已然占据了极大的优势。

  在思想层面被霍恩说服了,但屁股还是在最后一刻控制住了教士们的脑袋。

  在场的主教与修道院长们,和多方底层教士代表反复商议,最终得出了一个折中的结果。

  “由于圣联一方提出的教义过于颠覆性,有太多的新理论,所以需要更多的时间让在场的僧侣教士思考理解。

  同时由于格兰迪瓦教皇的病情,大公会议暂时休会七天,七天后再继续进行。”

  事实上霍恩还是有些意犹未尽的,但对手都倒下了,他不好骑脸输出,只能作罢。

  不过,这期间霍恩也不准备闲着。

  他特意在波隆大教堂侧面的应经馆设置了讲堂,每天为聚集春泉堡的僧侣讲解。

  至于试图反驳霍恩的学者或僧侣同样可以来,反正大门敞开。

  当然,风车地圣道宗那几个,自然是屁颠屁颠跑来找霍恩。

  霍恩倒是没拒绝,尽可能团结能团结的力量嘛,光靠圣联单打独斗可不行。

  别看这些底层教士好像没什么权力,在未来,他们就是潜在的合作派啊。

  按照霍恩老家那边的历史,这个时候早该市民们联合起来驱赶主教与贵族。

  之所以现在莱亚地区还是这副样子,不就是因为市民们与贵族们力量差距太大吗?

  在破除了思想上迷障后,只要再把武力配发到位,剩下的只有武装暴动了。

  内战、千河谷战争,风车地战争,莱亚境内的贵族与教会力量已经空前弱小。

  莱亚已经彻底沦为帝国中最薄弱的一环。

  圣联内部正在完成工业化与产业改革,干涉莱亚王国,法兰王国必定出手。

  对此,霍恩与参谋僧侣们推演过,最终得出结论是局部占优,总体国力消耗不一定能胜过法兰。

  况且,霍恩自己看来,最好还是让他们自己救自己,而不是一味等待圣联这个救世主。

  圣联能给他们提供的只有批判的武器与武器的批判。

  不过霍恩这边准备大展宏图的时候,格兰迪瓦那边就不太好过了。

  春泉堡郊外的一间王室行宫内。

首节 上一节 781/91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