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师说你初中升高中数学考了95,高一数学前三次也都有九十多分,就最近两次大幅度下降,甚至还有一次没及格,你知道为什么吗?”
男孩不说话,显然他自己知道的。
陆峰拿出昨天被没收的字条给他,
“你们现在处于青春期,市面上很多书籍电影对你们产生了影响,有一些原先没有的思想跟感情开始萌芽我很理解。
我不是要阻止你把这些思想跟感情抛弃掉,因为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我想让你把它们先保存起来。
你现在是高一,还有一年多就要高考了,你得现为自己的将来铺好路,才能给这份感情一个稳定的保障。”
男孩儿眼神迷茫,显然有点不太理解。
陆峰说:
“你是希望你喜欢的人跟着你吃吃苦,还是想让她跟着你享福呢?”
男孩似懂非懂,陆峰继续说:
“其实也不只是你,你们两个要一起努力才好,你们的将来也才会更好。你回去好好想想我说的话,是要为了现在断送未来,还是要为了将来暂时放下现在。”
陆峰也不知道自己这么处理对不对,会不会有不好的影响,反正他是做了自己认为对的事情。
两天之后男孩主动来找陆峰,
“庄老师,我想好了,先以学习为主,好好读书,争取考上大学。我跟她都商量好了,我们一起努力,最好能考上同一所大学。”
陆峰很满意这样的结果。
也叮嘱张老师有时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要知道年少时的爱恋是很疯狂地,管得太紧反而会产生逆反。
张老师不太明白,他认为采取强硬点的措施才是正确的。
不过睡觉陆峰是教导主任呢,而且它的方法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也只能‘听命’行事。
早恋的现象在附中不是个例,自从这个事情在老师们中间传开之后,各班的老师都开始注意。
陆峰接到的情书更多了,从初一到高二,每个年纪每个班,至少有一对。
毕业班的工作本来就多,现在又增多了一项,陆峰是一个头两个大。
同样的处理方式不一定对所有人都有用,有一些学生性格叛逆的很,这样的情况只能跟家长沟通。
家长也有管得住管不住的,管不住的就需要家校共同管理。
有时间的家长每天上下学接送,没时间的家长老师在门口盯着,这种方法道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总之,能保证学生不走到最坏的那一步是底线,起码不能让他们走到不可回头的地步。
第65章 新时代新气象
【今日试卷得分:100分,奖励创口贴100片】
【今日试卷得分:100分,奖励棉签100包】
【今日试卷得分:100分,奖励医用酒精100瓶】
···
最近奖励的都是些关于医用方面的东西,有些陆峰给宋向阳拿去卖,有些不能给。
陆峰这边能给的减少,宋向阳摊上的货不够卖,在想要不要跑沪上进货。
陆峰建议他还是别冒险,可自己手上能拿的货都拿了。
低头看自己身上穿的毛衣,灵机一动有了想法,
“向阳,你看我这毛衣款式怎么样?”
宋向阳疑惑,陆峰又叫来图南筱婷跟顺顺,
“你看孩子们这身上的衣服,从外套到裤子,还有里面的毛衣,可都是你黄阿姨自己做的。”
宋向阳立即明白陆峰的意思,隔天就拿了两本图册过来。
“黄阿姨,庄老师跟孩子们的衣服很多都是您自己做的,我看过了,做工非常好。
如果您愿意的话,按照这上面的样式给我做一些,我给工钱。”
黄玲有点懵,昨天陆峰跟她说了这事,她还以为宋向阳不一定会来找她,没想到还真来了。
黄玲翻开图册看了看,有些犯难,
“向阳,这上面有好多款式跟图案我都没做过,万一做的不好卖不出去怎么办?”
“黄阿姨,您尽管做,卖的事情交给我,我自有办法。”
“什么办法?”
黄玲好奇,陆峰在一旁笑道:
“他们这些个摆摊的,生意好不好可不是全看货好不好,还得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巧嘴。”
黄玲明白了,开玩笑说:
“就是要会胡说八道呗,哈哈哈~”
“黄阿姨,这么说你答应了是吧?”
黄玲点头,问:
“宋莹手工也不错,能叫上她一块儿吗?”
“当然好啊,我现在就去跟她说。”
宋向阳跟黄玲一起来林家找宋莹,能额外有份收入宋莹当然高兴,自然也很爽快的答应了。
宋向阳走后宋莹问黄玲,
“玲姐,你说我们要不要叫上阿妹一起做?”
黄玲不同意,
“我觉得还是不要了吧,阿妹那个人说话有时候不顾脑子,万一这事被厂里知道了怎么办?”
宋莹一想觉得也是,
“还是你想的周到。”
“我知道你是出于好意想帮帮他们,以后再看有没有其他机会吧。”
布料毛线宋向阳自己出,黄玲跟宋莹只收工钱。
黄玲有缝纫机,负责做衣裳。
宋莹没有缝纫机,负责织毛衣。
做衣裳比织毛衣要快一些,裁剪好了直接拼接压线就成。
一个月之后宋向阳来拿货,黄玲男女老少做了10套,宋莹织完了4件,第5件织了一半。
没办法,他们除了干这个还得上班干家务,速度已经算是快的了。
好在陆峰这边有了新货,棉裤,保暖内衣,毛线袜,可都是过冬的实用货。
教学、抓早恋等工作上的压力让陆峰有些力不从心,黄玲心疼,工作上帮不上忙,只能每天给他多做些好吃的。
可即便是这样,这个学期下来陆峰还是瘦了近10斤。
幸亏这么长时间以来坚持晨跑,身体素质跟上了。
今年春节没有去黄家,因为大哥家的二胎在黄玲爸妈那儿养着,陆峰觉得还是不要去给他们添乱算了。
其实最主要的是寒假本来就短,他想在家好好休息几天。
林家今天也没有回老家,听林武峰说他家弟弟妹妹也跑出去做生意了,忙的过年都没时间回家。
这是好事,说明个体户要崛起了。
新年新气象,宋莹之前许的愿望实现了。
春节期间,商店里每天都有足够多的肉,不用赶大早排队,不用肉票,有钱的人家可以吃肉吃个够了。
今年三家在吴家聚会,庄林两家自己带了不少吃的去。
宋莹做了一大碗粉蒸肉,黄玲炸了小酥肉,张阿妹自己做了糖醋排骨。
人多的好处就是有多少吃的都没得浪费。
新时代新气象,当地第一批营业执照名额下来了,宋向阳成了最早申请的一批个体户。
他来找陆峰,既然合法了,那位陆老板就不用再担心暴露的问题了。
陆峰说他去了沪上开拓新业务,不定期回来一次。
宋向阳只好作罢,也有了想要去沪上走一趟的想法。
除此之外,棉纺厂‘破墙开店’,鼓励工人停薪留职,转战新赛道。
此举能缓解工厂近两年人多钱少的压力,也能给工人们日常生活提供便利。
职工们是很赞成厂领导这一决策的,但是要他们放下铁饭碗去当个体户,没几个人愿意冒险。
陆峰一听说这件事就劝说黄玲,
“阿玲,我觉得你应该响应厂里的号召。”
“干嘛要响应,我在厂里干的好好的,为什么要改行?”
黄玲没有一点这方面的想法,陆峰继续劝说,
“只是停薪留职而已,你还是棉纺厂的工人。棉纺厂工作太累了,一站就是七八个小时。
自己开店时间自由,累了就可以休息,也更方便照顾孩子。这两年是有宋莹帮忙,虽然咱们俩家关系好,但也不好一直麻烦人家。”
“你忘啦,顺顺下半年就可以上幼儿园了,麻烦不了宋莹多久。再说了,宋莹也不会计较这些,她喜欢顺顺都来不及呢。”
“不只顺顺,图南马上就要上高中了,高考也就是一眨眼的事情。家里孩子多,难免会吵到他学习,你在家里看着总会好一些。”
本来黄玲还不为所动的,现在一听有点动摇了。
陆峰再加把力,
“还有,你不觉得珊珊最近来找图南的次数越来越多了吗?”
经陆峰这么一说,黄玲特意留意了几天,发现还真是那么回事。
吴姗姗隔两天就会来家里一次,有时候一天就来好几次,来一次就得待上好几分钟。
她了解自己的儿子,可架不住小姑娘上杆子找他,接触久了,就怕儿子没那心思也要有心思了。
“玲姐,你可要想好了,你这一走再回来可就难了。”
宋莹听说黄玲要相应工厂号召去开店,好心提醒。
黄玲心中是有些担忧跟不舍,但是比起儿子的未来,这些都不算什么。
第66章 阿玲小卖铺
两人虽不在一个车间,但都差不多时间进的厂,虽然没了同事这层关系影响不了她们之间的情谊,但心里还是有点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