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车尾即将完全退出时,一辆黑色轿车突然从侧方疾驰而来,伴随着刺耳的刹车声,在距离贝塔车尾仅剩几厘米处刹停。
贝塔踩住刹车,右手同时探向扶手箱,取出手枪别在后腰。他从后视镜观察了一下那辆黑色轿车,深吸一口气,推门下车。
黑色轿车上走下一个短发男人,寸头,夹克,黑色运动鞋,透着某种让贝塔熟悉的气质。
男人确认两车没有相撞后,举起双手做了个安抚的手势:“抱歉,没撞上。我们各走各的?”
“Yeah。”贝塔简短回应,不着痕迹地扫过对方的面部轮廓。
男人点点头,看了贝塔一眼,转身上车离去。
贝塔站在原地看着黑色轿车消失在街角,当他转身回到车旁,手重新搭上车门把手的瞬间,记忆闪回,他想起这个男人是谁了。
伦敦街头,那个穿着橘色针织衫,在警察围堵下轻松脱身的男人。马蒂尔达当时还问过贝塔“那个人是杀手吗?”
贝塔快步走回仓库门口,视线扫过空荡的街道,地上几道新鲜的刹车痕迹,证明刚才并非幻觉。
贝塔的面色逐渐阴沉下来。
这种巧合太过蹊跷,那个男人已经第二次出现在他的视野里,一次在伦敦街头目睹他放倒警察,一次在这里险些发生车祸。
这种巧合的概率几乎为零,职业直觉让他有些隐隐不安
但眼下还有更要紧的事。贝塔扫视了一圈四周,缓缓将车倒出仓库,遥控关闭卷帘门。车子驶离仓储区后,他并没有直接前往目的地,而是在拐过两个街区后靠边停车。
下车后,贝塔跑步穿过小巷,抄近路潜回仓库附近。他藏身在一栋废弃厂房里,默默观察仓库周围的每一寸空间。
60分钟的蹲守中,他的视线不断在手表和环境之间切换,确保没有任何可疑人员或车辆出现。直到确认安全无虞,贝塔才悄无声息地撤回。
回到车上时,他的衬衫后背已经被汗液浸透。
——
纽约的交通永远像一锅煮过头的意大利面,黏稠而缓慢。即便是贝塔这样杀人不眨眼的职业杀手,此刻也只能无奈地接受这座城市的交通规则,耐着性子跟随车流龟速前行。
正当他略微走神时,左侧投下一片阴影,刺眼的红色反光映在他的侧脸上。贝塔下意识转头,一辆艳红色的凯迪拉克凯雷德并排停在一旁。熟悉的糖果色涂装,让他愣了一下。
视线缓缓上移,贝塔与凯雷德副驾驶座上的女孩四目相对。
马蒂尔达百无聊赖地窝在“草莓将军”的副驾驶座上,手指不停地折腾着车内的一切。
手机锁屏键按了又按,空调旋钮转到最冷又转回最热。最后,她的注意力落在了车窗升降键上,玻璃随着她的动作起起落落,发出轻微的嗡鸣声。
当一辆银灰色的丰田凯美瑞缓缓并入相邻车道时,马蒂尔达漫不经心地瞥了一眼。就在与驾驶座上那个陌生男人四目相对的瞬间,她的手指僵在了按钮上。
某种难以名状的熟悉感如电流般窜过脊背,那张蓄着胡茬、戴着黑框眼镜的陌生面孔,却给她一种诡异的亲切感。
马蒂尔达向前探身,几乎要把半个身子伸出窗外,试图从那个陌生人眼中找出答案。车窗框在她腰间留下浅浅的压痕,但她浑然不觉,只是固执地盯着那个让她感到莫名在意的司机。
贝塔刻意避开马蒂尔达灼热的视线,但那道目光穿透车窗玻璃,让他如芒在背。
他假装漫不经心地瞥了三次,终于在第四次时,看到马蒂尔达几乎大半个身子都悬在车窗外,短发在风中飞舞,像只快要掉出来的猫,随时都可能从车窗里摔出来。
他无奈地转过头,对上马蒂尔达探究的目光。
女孩双手扒着窗框,整个人几乎挂在车窗外,直勾勾地盯着这个“陌生司机”。直到那个陌生司机突然抬手,冲她比了个标准的中指手势。
马蒂尔达瞪圆了眼睛,看着对方左右手交替竖起中指的熟悉动作,恍然大悟。
“萨”她差点脱口而出,又硬生生把后面的音节咽了回去。
贝塔伪装成陌生人、现身纽约却不联系她和约翰,马蒂尔达虽然不明白他为何要隐藏身份回到纽约,但她猜测,这一定是他在做一件不能声张的任务。
马蒂尔达虽然憋回了名字,但她双手的动作可没停下。
马蒂尔达的双手在空中划出夸张的动作,十根纤细的手指活动两下,将双手中指高高竖起,毫不犹豫地回敬了双倍中指,还故意晃动手指,像指挥交响乐般左右摇摆,上下翻飞,让这个粗俗的手势带上几分俏皮的韵律感。
任谁看来,这都只是个叛逆少女在和陌生司机斗气。
当车窗开始缓缓上升,她收起所有表情,用食指和小指比出“打电话”的手势贴在耳边,眼神变得认真而默契。
玻璃完全闭合,她已经恢复成那个百无聊赖的普通女孩,懒洋洋地窝在真皮座椅里,仿佛刚才那场无声的对话从未发生过。
只有她微微上扬的嘴角,透露出她发现了贝塔小秘密的喜悦。
第104章 新玩具
马蒂尔达总是能轻易打破贝塔引以为傲的冷静自持。
这个早熟得不像孩子的女孩,在约翰、莱昂和他的纵容下,早已养成了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古灵精怪的小姑娘总能让他束手无策,若是换作成年人,贝塔早就用拳头让对方安静下来了。
但面对马蒂尔达,那些惯用的强硬手段全都失效。她有着超越年龄的敏锐心智,却又保留着孩童特有的任性。这种矛盾的特质让贝塔既不能像对待孩子般哄骗她,也无法像对待成人般威慑她。
车流缓缓移动,贝塔眼下还有更重要的事等着处理。一支需要测试的改装枪,一个必须完成的危险任务。
至于马蒂尔达一切都要等他把正事办完再说。
——
贝塔将车停在一片荒芜的林间空地边缘。
这里远离城市喧嚣,没有人烟,甚至连过往车辆的痕迹都看不到。炽烈的阳光炙烤着这片荒地,萎靡的树枝上,几只鸟儿耷拉着脑袋躲避酷暑,偶尔有几只飞虫在枯黄的草尖上懒洋洋地盘旋。
戴上墨镜,贝塔打开后备箱,取出伪装成肘拐的武器。他环视四周,确认没有任何异常动静后,才再次拿出备胎旁的一个黑色金属盒。
盒内整齐排列着特制的.244口径子弹,每一颗都是弹道学作用下的艺术品。
船尾设计的弹头有效减少尾流湍流和速度衰减;经过重新配重的铅芯与铜被甲完美平衡,确保重心与几何中心重合;铜镍合金的增重处理既提高了抗风偏能力,又保持了初速。子弹的发射药经过计算,与枪管长度完美匹配,确保每一发都能发挥极致性能。
贝塔取出一颗子弹,对着阳光端详,弹头在烈日下闪烁着铜色的光芒。
贝塔将子弹放回金属盒,从后备箱取出一箱红色铝罐可乐,随手将整箱饮料搁在滚烫的地面上。
贝塔按下肘拐的金属按钮,随着“咔”的一声脆响,瞄准镜与消音器的连接机构解锁。他手腕轻转,两个部件在螺纹的吱嘎声中分离。
揭开握把处的防滑胶套时,橡胶材质发出细微的粘连声。扳机组件像一把钥匙,严丝合缝地插入插槽。最后,他给枪口拧上消音器,金属螺纹摩擦的声响,在寂静的荒野中格外清晰。
“咔擦——”
随着金属管被拉开,泛着哑光黑的枪膛完全暴露在阳光下,内壁的涂层散发着工业美感。这个完美的机械装置,让贝塔呼吸都变得轻缓起来。
贝塔从金属盒中拿起一枚特制子弹。
子弹滑入枪膛时发出摩擦声,随着“咔啦”一声金属咬合的脆响,枪栓严丝合缝地闭锁到位。
贝塔把改装后的武器稳稳抵住肩窝,肘拐的金属管体传来微微的凉意。
瞄准镜中,热浪将远处的景物扭曲成晃动的幻影,十字线在蒸腾的空气里微微颤动。这把没有保险装置的凶器,需要小心的对待。贝塔的食指轻轻搭在弧形扳机上,肌肉记忆已经让他提前预感到了即将袭来的后坐力。
他缓缓吐尽肺里的空气,灼热的荒野气息随即涌入鼻腔。这一刻,所有的感官都被调动到极致,他几乎能听见自己血液奔流的声响,他迫不及待要聆听这件杀人工具,发出的第一声致命咆哮。
“啪!”
经过消音器处理的枪声在林间沉闷地炸开,像一根树干被突然折断。栖息在树荫下的鸟群被惊起,翅膀拍打树叶的“唰唰”声此起彼伏,黑色的剪影慌乱地掠过天空。
贝塔保持着射击姿势,透过高倍瞄准镜,模糊看到第一发子弹完美打偏。子弹擦过他瞄准的那棵树的树干,消失在远处的荒野中。
出人意料的是,这个职业杀手脸上出现一抹孩子气的笑容,他像得到新玩具的男孩般,爱不释手地抚摸着武器的每个部件。
几秒钟后,深吸一口气,调整情绪,贝塔重新进入状态。
他再次举枪瞄准远处树干上的树瘤,右手紧握防滑握把,左手轻旋瞄准镜的调节旋钮,修正了0.5个密位。
随着枪栓“咔啦”一声拉开,第二枚特制子弹滑入枪膛。
当枪托再次抵住肩窝时,瞄准镜中浮现出一个红色的菱形预瞄框。
贝塔的呼吸逐渐变得绵长均匀,预瞄框随着他的心跳节奏缓缓收缩,从硬币大小逐渐变成针尖般的精确光点。
荒野的热浪在这一刻仿佛凝固,整个世界只剩下那个微微颤动的红色光点,和指尖传来的扳机阻力。
“啪!”
第二声沉闷的枪响划破寂静。
子弹在空气中撕开一道无形的轨迹,几乎是枪响的瞬间,远处树干上的树瘤便炸开一朵木屑组成的花,飞溅的木屑在阳光中形成一片薄雾,缓缓飘散。
贝塔保持着射击姿势,右眼盯着瞄准镜,左眼微微眯起。一抹满意的笑容在他嘴角蔓延开来。
他缓缓放下武器,眺望着远处那棵作为目标的树木。
贝塔从后备箱取出测距望远镜,镜筒中的绿色数字,随着手臂的轻微颤动不断跳动。最终,数字稳定在982米。
这支经过改装的武器配合特制弹药,虽然弹头初速预估在980-1030 m/s区间,略低于轻质弹头的1060m/s理论极限值,但在超远程精确射击中,却展现出独特优势。
重弹头凭借卓越存速能力,在飞行过程中保持近乎完美的速度衰减曲线。与普通弹药常见的“断崖式掉速”不同,这种特制弹头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马拉松选手,能够以稳定而持久的姿态穿越千米距离,最终精准命中目标。
这正是贝塔需要的。击中整个头颅与命中一只耳朵,完全是两个维度的难度。前者只需借助菱形预瞄框的辅助就能完成,而后者则需要近乎神迹的运气加持。
贝塔很清楚,五天后那决定性的一枪,将面临怎样的挑战。
当十字线锁定那个玉米须发型、酒糟鼻的老头时,子弹最终会穿透耳垂还是眉心,已经超出了纯粹技术的范畴。
但无论如何,那一刻到来时,他都必须毫不犹豫地扣下扳机。
第105章 遇袭
梅娃穿过巴塞罗那普拉特机场停车场。
远处,一辆黑色雷诺SUV,静静停放在巨型广告牌投下的阴影中。随着距离拉近,汽车空调压缩机运转的嗡鸣声逐渐清晰。
当她走近副驾驶位置时,深色玻璃缓缓降下,露出车内三张陌生的面孔。
驾驶座上的光头男子侧过头,一道狰狞的疤痕从太阳穴蜿蜒至耳后:“代号?”
“旅人。”梅娃简短回应。
光头微微颔首,示意她上车。
后排两名男子先后伸出手:“斑马。”“猴子。”
梅娃与他们逐一握手,却在听到下一句话时转头盯住其中一个人:“我还是习惯叫你'蘑菇'。”
这个代号,只在影子部队那段隐秘服役过程中使用过。
光头司机适时插话:“都是自己人,不然也不会一起去收拾比安卡那个黑猩猩。”
他伸出布满老茧的手掌:“我是领航员。”
引擎轰鸣声中,车辆缓缓驶离停车场。
“简报很简单。”领航员说道:“比安卡带了五个精锐来西班牙,走的是正规入境渠道。西班牙方面没有提供任何支援。”
轮胎碾过减速带,他继续道:“目标是豺狼。你提供的情报里有他的照片,法国转给德国后,全球通缉令刚发布,西班牙这边就有人举报,发现了他的踪迹。”
“比安卡小组的武器配置,是标准六人战术小组,四把HK416突击步枪,一把雷明顿M870霰弹枪,一把MP7冲锋枪。每人标配手枪,步枪弹270发,冲锋枪弹120发,霰弹40发。另有五枚震撼弹和一枚进攻型手雷。”
车辆驶入高速公路,领航员补充道:“他们计划先切断电源,再利用夜视装备实施突袭。虽然他们火力、人数都占优势,但我们知道他们在哪,而他们对我们的行动一无所知。”
他顿了顿,侧头看向梅娃:“你有什么要补充吗,旅人?”
梅娃的目光从窗外收回:“没有。什么时候行动?”
“今晚,2点45分。”领航员说道:“这是比安卡小组的行动时间。我们只需要等他们进入豺狼的庄园后,再跟进伏击。”
“庄园?”梅娃微微皱眉。
领航员轻笑一声:“对,庄园。豺狼买了个葡萄园,他确实挺有钱的。”
梅娃沉默几秒:“你们和豺狼很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