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综:狙击精英 第2节

第3章 任务完成

  第二天,这场震惊英美的刺杀事件持续发酵。

  外交部发言人用“我们正在密切关注事态发展“、“不排除采取必要措施“等外交辞令巧妙周旋,不动声色地将烫手山芋抛给了苏格兰场。

  面对汹涌的舆论压力,苏格兰场只能独自扛下这口黑锅。

  总警司站在唐宁街10号门前的临时记者会上,汗珠顺着鬓角滑落,闪光灯下,他的领带结勒得比平时更紧。

  “这是一起极其恶劣的……“他的嗓音在BBC直播镜头里略显干涩:“我们已成立特别调查组……“

  与此同时,白金汉宫外,抗议者高举“英国不再安全“的标语牌,CNN记者站在警戒线外,对着镜头进行现场连线。

  贝塔伏在楼顶,身旁的手机正播放着新闻直播。

  楼顶的风呼啸而过,吹动盖在他身上的防水布,布料在风中啪啪作响,像一面不安分的旗帜。

  即使将瞄准镜调到15倍率,最大放大倍数下,十字准星里的总警司也不过黄豆般大小,而四周簇拥的人群则如同罐头里挤作一团的豆子,面容模糊难辨。

  贝塔左眼紧盯瞄准镜,右眼余光扫视着手机直播画面。

  当总警司结束发言,副手迈步上台准备披露案件细节时,贝塔的呼吸节奏逐渐放缓,胸腔起伏的幅度越来越小,心率也随之平稳下来。

  熟悉的菱形预瞄框再次浮现在视野中,瞄准环开始以极其缓慢的速度向目标收缩。

  预瞄框最初只有指甲盖大小,在贝塔的精准调控下逐渐收缩至黄豆般尺寸,而后继续以近乎完美的匀速向内收紧。

  六十层高的楼顶,来自高空的寒流在建筑设施间肆意穿梭。

  狂风撞击着通风管道和天线支架,发出凄厉的呜咽,裹挟着刺骨寒意不断冲击着狙击点。防水布在风中剧烈抖动,像头被困住的野兽般发出“啪啪“的挣扎声。

  预瞄框的轮廓在视野中不断收束,最终定格在针尖般的大小,完美地锁定了目标的头部。

  贝塔的呼吸变得极轻极缓,每一次吐纳都精确地控制着节奏。他的食指轻搭在扳机上,等待着那个完美的瞬间,在两次呼吸之间,在那稍纵即逝的静止时刻。

  当手机屏幕上的画面切换,女记者手持话筒站在闪光灯下,以混乱的发布会现场为背景开始实时播报时,贝塔的食指扣下了扳机。

  后坐力轻轻推动趴伏的贝塔肩部。

  枪口依旧装备着消音器,“噗“的一声闷响在空旷的楼顶回荡,转瞬便被呼啸的狂风吞噬。

  0.338马格南子弹破膛而出,枪口腾起一缕青烟,弹头瞬间消失在视野中。

  贝塔保持着射击姿势,动作轻缓地拉动枪栓。一枚冒着硝烟的弹壳“叮铃“一声坠落在水泥地面上。

  在610毫米枪管的加速下,初速936米/秒的子弹划出一道抛物线,旋转着飞向目标。

  1秒.2秒.3秒.

  贝塔在心中默数,瞄准镜的十字线始终稳稳锁定目标。

  第4秒-——

  “咻啪!“

  直播画面中突然传来子弹破空的短促尖啸。

  正在激情解说的女记者茉莉头部猛地后仰,“咚“的一声重重摔倒在地。

  画面剧烈晃动,背景里传来惊慌的呼喊:“茉莉!你怎么了茉莉!“

  镜头捕捉到茉莉仰躺的躯体,圆睁的双眼,眉心处醒目的血洞,脑后迅速扩散的血泊。

  一声撕心裂肺的“茉莉!“过后,画面突然切换到了新闻演播室。两位主持人强作镇定,却掩饰不住脸上的慌乱。

  贝塔缓缓舒展紧绷的肌肉,吐出一口绵长的气息。

  他利落地将退出的弹壳装入密封袋,连同手机一起塞进口袋,L115A3狙击步枪迅速折叠,收进袋子。

  依旧是熟悉的流程。

  拧开双氧水塑料桶的盖子,将腐蚀性液体倾倒在枪身和枪袋上。弹匣被卸下,剩余的子弹叮叮当当地落入双氧水的桶中。

  完成这一切后,他头也不回地走向消防通道,推开铁门,身影很快消失在昏暗的楼梯间里。楼顶只留下被化学药剂侵蚀过的装备,在寒风中等待着可能找到这里的警察。

  936米/秒的初速,4秒的飞行时间,这是一次距离高达3800米的超远程狙击。贝塔并不关心苏格兰场能否锁定这个狙击点,任务已经完成,这就够了。

  至于那把L115A3,他并非不想带走,只是实在无法通过海关严密的枪械检查,只能让它留在这座高楼上。

  贝塔这次的任务目标既非富豪,也非苏格兰场高层,而是这个名叫茉莉的女记者。她凭借出众的姿色与心机,成功攀附上多位政要,从枕边套取了不少绝密情报。

  可惜这个女人不懂什么叫适可而止,不明白金字塔顶端的游戏规则。她不仅不知收敛,还在电视台开设专栏,肆无忌惮地曝光内幕丑闻。

  这张不知轻重的嘴,最终触怒了某些绝不能招惹的人物。

  比起简单地将女记者沉入海底的常规处理方式,雇主显然有着更深层的考量,他们需要的不仅是一个人的消失,而是一场震慑人心的公开处刑。

  茉莉必须死在聚光灯下,死在千万观众的注视中,让她的死亡成为最响亮的警告。

  还有什么比在直播报道重大外交事件时,当着全国观众的面被一枪爆头更震撼的死法?这记来自3800米外的子弹,不仅终结了一个生命,更在有些人心里刻下了深深的恐惧。

  贝塔从容地离开大楼,口袋里的备用手机传来轻微的震动。

  他没有立即查看,而是像个普通游客一样,沿着泰晤士河漫步。直到站在伦敦桥的观景台上,他才借着拍照的掩护,不动声色地取出手机。

  屏幕上只有简短的单词:「Good job.」

  贝塔取出SIM卡,将卡片与手机分别抛向泰晤士河的不同位置。金属与塑料在阳光下划出两道银色的抛物线,随即被浑浊的河水吞没。

  任务圆满完成。从雇主简短的反馈来看,这次很可能还有一笔额外酬金。

  他倚靠在桥栏上,目光漫无目的地追随着远处的波光。河面反射的阳光太过刺眼,让他不由自主地眯起眼睛,这一刻,他突然想起了阿什莉。

第4章 梅娃雷克

  一名记者在唐宁街十号前被当众狙杀,还是在直播镜头下被一枪爆头,这无疑是本世纪最轰动的新闻事件之一。

  贝塔靠坐在机舱座椅上,前排乘客正外放着新闻视频,女主播的声音在客舱内回荡。他漫不经心地望向舷窗外,地勤人员正机械地装卸着行李。

  贝塔的目的地是慕尼黑,随后转往巴黎。

  他需要在巴黎登录加密账户,催促那笔迟迟未到的尾款,尽管雇主已经发来「Good job」的确认,但钱却始终没有到账。

  确认完尾款后,他将直飞米兰。

  手机突然震动起来,提示音在寂静的机舱内格外响亮。

  贝塔掏出手机,屏幕上闪烁着一个熟悉的号码:约翰·威克。

  他按下接听键,将手机贴在耳边,沉默如常。

  电话那头传来几秒凝滞的空白,随后是一个沙哑低沉的男声:“海伦走了.走得很安详。“

  贝塔依旧没有回应,只有平稳的呼吸声透过话筒传递。

  约翰·威克顿了顿,声音里带着克制的疲惫:“5月25日,森塔公墓。她一直把你当自己的孩子.你应该来。“

  通话被干脆地切断。贝塔收起手机,望向舷窗外,脸上看不出任何情绪。

  约翰·威克,大陆酒店的传奇杀手,夜魔般的存在。贝塔不愿深究他们之间的过往,但海伦……那个单纯到近乎愚蠢的女人,却让他无法回避。

  她天真得令人发笑,善良得几乎像个智力障碍。可正是这种毫无防备的纯粹,让贝塔这样的人都不得不承认:她真他妈的让人怀念。

  这份怀念像块烧红的炭,哽在喉间,咽不下也吐不出。

  贝塔绷紧下颌,试图将它强压下去,可那股灼热却顺着血管直冲脑门,最终化作鼻腔里一阵尖锐的酸涩,他眨了眨眼,睫毛下泛起一丝几不可察的潮意。

  “真是个彻头彻尾的蠢女人“

  贝塔眯起眼睛,强迫自己将视线聚焦在机翼反射的刺目阳光上。闪烁的光斑切割着他的思绪,他需要这样的锐痛,好让某个温柔的身影从脑海中彻底淡出。

  当他再次睁开眼时,所有波动都已沉入眼底。他熟练地塞上降噪耳塞,将座椅调整到一个习惯的倾斜角度,既不会完全放松,又能在突发情况下瞬间反应。

  机舱的嗡鸣渐渐远去,他的呼吸逐渐变得绵长而均匀。在3万英尺的高空,这个刚完成世纪狙击的男人,就这样像个普通旅客般陷入了浅眠。

  ——

  三万英尺之下的伦敦,此刻正陷入混乱。

  警方弹道专家组耗费4小时,终于在那栋废弃大厦的天台找到了贝塔遗弃的装备,浸泡过双氧水中的枪械早已腐蚀,所有可能指向凶手的痕迹都被彻底抹去。

  这并非警方效率低下。

  最初的弹道重建结果显示,子弹似乎来自近距离的高空移动平台,导致调查人员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当日所有直升机的飞行记录排查中。

  直到痕迹科专家第二次复核数据时,一个令人窒息的真相才浮出水面:那颗致命的子弹,竟是从3800米外的60层商业大厦顶端射出的。

  当弹道分析报告呈递至军情六处时,整个案件的性质骤然改变。

  一个能在3800米外精准命中眉心的狙击手,这样的威胁等级已远超普通警方的调查范畴。

  随着红色档案袋上的封条被利刃划开,这起案件正式从苏格兰场移交到了情报部门的特别行动处。

  监控名单上,一个代号被慎重录入系统。

  梅娃·雷克将一头利落的金棕色长发束成高马尾,38岁的年纪丝毫不减她锐利的锋芒。

  身着战术夹克与修身运动裤,脚踏轻便作战鞋,她整个人都散发着干练的气息。那双灰蓝色的眼睛如同精准的扫描仪,总能第一时间捕捉到关键细节。

  作为特别行动组的组长,她站在那里就自然形成的气场,让每个组员都不由自主地绷紧了神经。

  梅娃·雷克站在贝塔曾经使用过的狙击位上,双手紧握高倍望远镜。3800米外的唐宁街10号前,那个鲜红色的人形靶牌在风中微微晃动。

  呼啸的楼顶狂风将她的马尾辫吹得凌乱不堪,几缕金棕色的发丝不断拍打着脸颊。她眉头紧锁,反复调整着望远镜焦距,最终不得不俯身趴在冰冷的混凝土楼面上,试图获得更稳定的观察角度。

  然而即便如此,那个醒目的红色靶标在视野中依然模糊不清,靶子的头部在最高倍率下仅如一枚硬币大小,勉强能辨认出上面贴着的数字编号。

  梅娃放下望远镜,脸色阴沉得可怕。

  在唐宁街10号门前,当着苏格兰场最高长官和全球媒体的镜头,那颗来自3800米外的子弹精准洞穿了目标的眉心。

  鲜血在直播画面中喷溅的瞬间,这起案件就已超越了普通枪击案的范畴,它直接撼动了整个英国的国家尊严。白金汉宫和威斯敏斯特的催促电话接连不断,但调查却始终停滞不前。

  梅娃双手撑在栏杆上,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这根本不是人类能做到的射击。“她对副手说:“那个枪手.强得不像人类。目前世界纪录是3500米,使用.50口径反器材步枪。但那是在中东沙漠,恒定的温度、稳定的气流、毫无遮挡的视野,狙击手花了整整三小时才完成射击。“

  梅娃凝视着脚下的城市:“60层,240米,这是狙击手的制高点,也是弹道的起点。从扣动扳机到命中目标,这颗子弹要经历2.35摄氏度的温差变化。“

  “而这里.“梅娃望向远处被雾气笼罩的伦敦天际线:“每栋建筑都在扭曲气流,泰晤士河的湿气让弹道像穿过糖浆。3800米.在这样的环境下还能一枪毙命.这不是狙击手,这是台精密的杀戮机器。“

  她转身面对副手,指尖在虚空中划出一道下坠的弧线:“这不是简单的平面弹道计算,而是要在三维空间里预判温度、湿度、气流对弹头的综合影响。而那个疯子,计算完成了所有变量计算,打出了这记'不可能'的狙杀。“

  “法克!”

  约翰·威克、海伦,出自电影《疾速追杀》

第5章 老赖

  贝塔的航班降落在巴黎戴高乐机场,但他没有多做停留,径直走出航站楼,来到附近一家提供付费电脑服务的咖啡厅。

  他走到柜台前,用一口流利的法语对店员说道:“Bonjour,请给我一杯冰咖啡,另外还需要一台付费电脑。”

  贝塔的举止自然得像个地道的巴黎人,店员头也没抬,随手递给他一张磁卡和一杯冰咖啡。

  他刚转身准备离开柜台,余光却捕捉到一个推门而入的男人,瘦削、疲惫、金发,带着几分孱弱的气质。

  两人的视线在空气中短暂交汇。

首节 上一节 2/8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