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和土难道不算一种东西?
矿物和腐殖质。
更不要提火!火燃烧发光是化学反应,连物质都不是!”
“是啊,可古人就是那么理解的。后来理解与时俱进,木引申为生长,火引申为进步,土引申为承载,金引申为创造,水引申为变化。这些引申还在一刻不停的进化,你说是为什么?”
“哦,因为学术困境?”
“……我们不搞那玩意儿!因为物质世界是真实的,五行只是解析物质世界的一种学说,一个工具。你可以叫金木水火土,也可以叫ABCDE,甚至12345。毕竟当学说和现实发生不符,你能怎么办?调整现实吗?不,你只能去调整工具。”
“所以真正可以用于修行的五行学说,既不是古代的五行,也不是未来的五行,而必须且只能是……你自己理解的五行。”
林爷爷没说的是,在唯心主义世界观里,你固执且坚信的东西就能变成真的!
所以古人用简陋的五行学说,一样能解析世界。
因为你不是真的想解析世界,而是解析驱动世界的神秘力量,所以这是唯心的胜利。
聪明人都想的多,容易把自己送进坑里。
关于形而上的话题就此打住,林克下到地下室,准备再次修炼。可惜憋了二十分钟,简直慢如蜗牛。爷爷劝慰他不要着急,刚开始修行时就是这样,搬运时灵时不灵的。
熟能生巧。
像他们金丹真人,日常修炼已无需盘膝而坐,洗漱时随意一个念头便能瞬息完成。
可林克知道是因为什么,舒缓片刻,他在心中呼唤了【唯】。
一根沾染着丝丝混沌气息的触手伸展下来,在他额头上轻轻一碰。
林克只觉得熟悉的“轰”一声!
搬运周天就跟开了氮气加速似的,闪电般运转完整个大周天,耗时甚至比昨天缩短了三分之二!
林爷爷蹲在蒲团边沉默,百思不得其解!这不仅不科学,甚至都开始不修真了……开始的时候能这么快吗?
而且他注意到,林克的灵海快被填满三分之一。
按照这个速度,再有两天就能破境到练气二重!在这灵气匮乏的世界里,这个速度不说逆天,基本上是不可能——你口渴总要有水可喝吧?
周围都是干旱大沙漠,你却喝了个水饱!
那水是从哪里来的?
玉衡之体就可以不讲基本法啊!
【唯】悄悄缩回根须,反正……不是我。
“唯……我是不是以后只能借助混沌能量进行修炼?而且必须在星露谷?”林克在心中问。
星露谷之外可没有【唯】给他当帮手。
而且【唯】是把饭喂到嘴里,每次劈出那一丝丝混沌气息,很明显,那就是最适合他的量。
再多一点点就药丸。
【不是。】
【你没感觉吗?这种正反能量转化,才是最适合你身体的方式。】
林克沉默,他当然感觉到了,简直像拖拉机和歼20的区别!
“但这种方式有限制啊,修炼时必须用混沌能量进行正反转化……除了星露谷,我上哪儿找这种条件?”
【不必须是混沌能量。】
【我见过类似的行为,一种叫德鲁伊的精灵,能用自身奥能净化数倍被黑暗污染的土地和森林,从而获得自身实力提升,他们称之为“平衡之道”、“自然之道”。】
【你的灵力和他们的奥能性质类似,都是偏向于正能量的奥能。】
“也即是说,我也能用‘净化’的方式进行修炼?”
【不确定,等碰到后试试?】
林克,……再看看,总不能历史上所有玉衡之体的修炼方式都是错的!
他不知道,这是犯了初学者的错误。
对于刚入门的修行者,常识才是最重要的,功法次之,体质最末。想要找到同时适合自身体质和特性的功法,那至少要到筑基之后了,炼气期大家都是找一门基础扎实的功法作为入门即可。
而正反转化,是最适合“玉衡之体”+《五行吐息纳气决》的修炼方式。
或许……这也是《五行吐息纳气决》的正确打开方式。
——这门功法几千年来无人练出花儿来,肯定是有原因的。
“爷爷,一天炼气入门,两天炼气一层中期,三天大圆满!我算不算个修行天才?”
“狗屁天才,什么中期、后期、大圆满,你在搞什么鬼?”爷爷不满的吐槽说,“区区炼气一重就被你划出四个境界来,这幺蛾子整地,我金丹真人都没你这么能装相。”
“嘿嘿~不都这么吹吗。”
爷爷嘴上这么说,心里却翻了天——想他修道之初也曾被称为天才。
三十五岁弃儒入道,三年筑基,二十年金丹!
可和林克一比,又有点儿什么都不是。
要知道在清朝中叶灵气已经十分稀薄,同时代的人从不和前朝比,而现在比清朝稀薄十倍。
不仅仅是修炼速度快,问林克灵海空间时,他比划自己的灵海有“也就一间大房子大小”,满满的嫌弃。
林爷爷强忍着殴打亲孙的冲动,缓缓点头。
“是不太大。”
当年他刚开辟灵海时有多大来着?哦,刚开辟时还做不到精神进入……
第161章 blog
林克也不明白,为啥爷爷对他的态度一次比一次差,说好的隔代亲呢?
之前还以夸奖为主,现在主要是批评挑刺。
“搬运那么快干嘛?你赛车啊!我说的细节呢?细节一点儿没有!光快有个屁用,快能帮你找着媳妇儿?”
不快也找不着媳妇儿……
于是这一上午都在纠正,挑出新的毛病,接着再纠正……的无限重复中度过!搞得林克甚至都开始怀疑自己,我真的有天赋?
不然怎可能错这么多?
爷爷暗笑,“我研究了一辈子的东西真被你一下子学会,那我的面子往哪儿搁。”
林克虽然速度快,但也就剩速度快这一个优点了。
林克用的道法种子虽好,但也并非唯一一颗。
至少《五行吐息纳气决》这一门,算门中就有四颗道法种子。
当种子被提取出来存在容器中,可用秘术让种子之间进行信息互换。
上回捐款修白云观时,林爷爷也托人将他这些年的研究带回宗门一份。宗门的回报,是用秘法将这些年积累的《五行吐息纳气决》的研究心得送来。
从结果来看,林爷爷已经走到这门道法研究的最前沿——应该说早几十年宗门就将这门道法束之高阁,除他这一脉外再无人研究。
林爷爷的数学也极好,连林克都没注意过,林爷爷平时捧在手里的可不是什么闲书,而是物理或数学方面的专著,甚至订阅了前沿刊物《数学年刊》。
用现代化的语言和技术重新解析道法,林爷爷可不是老古董。
林克现在把主要精力都放在吐气纳息诀上,他天赋虽然强,可百万字的功法,阅读起来实在费劲。
尤其里面填充着大量无效内容——前人改完后人改,一处窍穴细节,几百条评论,前后评论者还不一致。
前面的赞同,后面的反对。
更大的问题是,前面的评论者居然还会跳出来回复!然后下面有人说“你不是死了吗?”,回复者说“假消息,狗死了我都不会死!”
“可狗都已经死多少茬了……”
还有人说,“我掐指一算,上面全是我师叔师祖,下面全是我徒子徒孙”,这不废话文学里的废话吗!
总之楼歪得极快……
林克只想说,家人们,是你们创造了史上第一个Blog。
林克只能抓紧爷爷还在的时间,把不确定的部分找一个答案。
搬运周天快不重要的,重要的是细节,偏偏吐息纳气决的细微关窍又多又复杂。他之前都是靠混沌转化那一瞬间形成的海量灵气“大水漫灌”,这样一次两次没问题,形成习惯就完球了。
对此林爷爷是赞许的,他看过,知道前辈们有多不靠谱。
而且很多问题他确实能给出建议,但不能写进功法,所以他对林克质疑询问的态度是极其赞许的。
“态度还行,有问题就该尽快问。你刚刚起步,现在差一丝,将来差一世!”
但这真是能问的?
林克小心翼翼的问,“那我想知道,那位骂人特别扎心的祖师是谁啊?可有名讳?我特别崇拜他!”
“……不该问的别问!”林爷爷有些气急的说。
我能说那个全篇口吐芬芳的人是我师娘,你的正牌师祖吗?
她不仅在功法里骂人,甚至还专门烧香找她的师祖“理论”,即便在算门也是十分炸裂的存在。
因为她虽然出身算门,却是剑仙,还是蜀山外门长老。
也是师娘告诉他,《五行吐气纳息诀》应该是被祖师爷走了狗屎运捡到的,改头换面成了开山功法。这门法诀只有配合战斗才能发挥出强大战力,与算门这群神叨叨的、只知道跑路的家伙半点不搭!
虽然师娘已离开此界,但谁知道哪天杀回来。
林爷爷也是听了师娘的建议,从第三个角度,种田,来重新诠释这门功法。
收获不菲!
只能说,假如没有林克,他该是最接近把这门功法真正练成的人。
因为是指导,林克练习不止九遍。
为了不真正引气入体,他每次搬运周天到最后,都将灵气散之于四肢而非归于灵海,多次下来,全身暖洋洋的。
爷爷简单的介绍说,这样确实可以强身健体,引气入体到极限时可以练练。
但事倍功半,不大值得投入精力。
林克一直觉得9周天太少,但9周天后全身经脉鼓胀,灵海膨胀如气球,确实不适合继续修炼。
可现在有了新方向,正配合他初学者那高涨的热情。
一直周天搬运,对经脉压力很大。
中间休息时,林爷爷也随口说些修行典故,让林克听得入迷。
一个迷人的超凡世界正向他徐徐敞开。
修炼和习武有何区别?二者是否殊途同归?超能力的原理是什么?魔法师的魔力又来自哪里?异界穿越会造成什么等等……这些话题【唯】可不会说给他听。
而林家人又很善于利用情报,信息多知道一分,就多一分优势。
爷孙俩一个教的起劲儿,一个学的开心,不知不觉已经日上三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