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幼稚!”
林克等不及,活动一下酸麻的腿脚,主动盘膝坐好,开始第二个周天。
第二次就要比上次容易得多,之前就像在对着一个空管子发神经,但现在就变成一只小蚂蚁在管道内爬,痒痒的,有感觉了!
然后是蟋蟀、飞蛾、小老鼠、蛇……内息一次比一次壮大。
到后来林克开始觉得有些“胀痛”。
他是凡人,虽然天生百脉俱通,但不可能天生经脉强壮宽大。
拓宽和强化经脉的苦是一定要吃的。
林爷爷站在旁边,孙子的天资连他都有些嫉妒——他一直袖手旁观,用神识观察着内息运转。
普通修行者若是像林克这样任由内息在经脉内横冲直撞,多少得吐口血,卧床两三天。
但这就是玉衡之体的强大之处!
只要五行平衡,奥能伤不到他的身体。
虽然经脉酸痛,可有些内息走错道了,林克甚至还能让它回个头……在经脉内“掉头”?!
林爷爷一辈子都没见过这种奇景!
很期待林克有教徒弟那一天……哈哈哈,活下去的理由又多了一个。
到第九周天时,林克开始痛苦!
仿佛有头大象被塞进经脉里!别说掉头,连钻行都困难!
林克咬着牙,一点儿点儿推着大象前进着。
他面孔用力,细密的青筋从额头、脖颈处浮现。内息已经不止运行在无形的经脉内,所过之处,身体表面跟着鼓起一个大包!
甚是可怖。
“坚持。”爷爷在耳边轻声说,仿佛晨钟暮鼓在他脑海中炸响,他的神智为之一清!
林克停下搬运,深吸一口气,低头沉思。不过片刻,他身体表面的赤红褪去,两眼也恢复清明,鼓包也慢慢消下去。身体内的内息就像从凝固的冰块化作清冷的江水,灌满空荡荡的经脉。
等他再次驱动内息,就不再像推着方块在通道内艰难前行。
而是搅动一池寒水,让内息沿着经脉流淌。
上紫府,下十二重楼,归于气海。
然而在最后关头,所有的内息注进去,却怎么都无法实现功法中“金关玉锁开天门”的景象!
仿佛就差着一丝丝……
“别急,修炼急不来,先缓缓散气,今天就到这里。九为极数,一天之内不可循环大周天超过九次。”林爷爷安慰说,他感觉到林克已接近水到渠成。
甚至那些内息放在普通修行者早足够,但他是玉衡之体,也许需要的更多。
还差着一丝,差什么呢?
凡是搞不明白的,修真界有个行话,叫“机缘”。
林爷爷手指动动,到底没能下定决心掐算。越是和自身紧密相连关系重大的事,越算不准,甚至会误导。
就在爷爷百思不得其解,林克将内息从气海中引出来,准备散去时。
一支洁白的根须忽然从上方垂下来,那如玉的末端沾着一丝深红的气息,在任何人都反应不过来的刹那,根须点在林克的百会穴上!
就像一壶岩浆倒在头顶,穿透头骨,烧进心脏!
林克来不及想【唯】为什么把混沌能量放在他头上。只觉得轰的一声巨响在心灵深处响起,整个世界都在摇晃,炸得他头晕目眩!
人也失去了对内息的控制。
失控的内息宛若暴动的洪流,疯狂的朝着入侵的深红气息涌去,双方在他体内展开一场大战。
可说起来他只是第一天修炼,内息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无法与对面抗衡,只能节节败退。而深红的混沌能量哪怕只有一丝,沿着经脉涌入,所过之处也如千刀万剐!
让他痛到极点却又动弹不得!
但内息也不是全无反抗之力,随着后退,之前九次循环中散入身体的内息纷纷赶来支援,对混沌能量展开包抄之势!
这回形式却有些不同,之前融入身体的内息返回之后,似乎带了一些别的能量,质量上虽然不如混沌能量,但每次“同归于尽”都能“咬”下一块混沌消化。
随着前赴后继,那一丝混沌能量终于被消融完毕!
第153章 辟灵海
紧接着,庞大的天地元气在他体内散开,混沌转化,他仿佛成了星露谷的另一个能量源!
身体精神同时与外界发生共鸣!
下一瞬,林克眼前一闪,被拽入一个色彩绚烂的奇妙世界。
他先低头看自己,发现自身处于一个无质无形的存在,应该只是精神进入。
这个世界并不大,但不存在“边界”,空气中游离着一抹淡淡的暖意,说不上是什么颜色,五彩斑斓的橙红?
意识向外漂移,才发觉之前是存在一颗拳头大的白玉种子内。
这颗白玉球位于空间的正中心,林克意识碰触就知道,那是《五行吐气纳息诀》的道种!
道种像恒星系中的恒星,外围还环绕着几样东西。
最外层是几颗小圆球,林克碰触其中一颗红色的,脑海中便出现“升火Lv5/5”,原来是技能球。
他又在稍微靠内侧的位置找到了一个外型不一样的,看起来像一只小小箱子,上面印着十字图案——小急救箱,代表专业技能“急救”。
此外空气中还飞舞着几种不同颜色的亮片,仿佛蝴蝶,若隐若现,很自由的在空间的任意地方出现,组合。散发出殷殷五色灵光,分别是水蓝、土褐、火红、金黄、木绿,仿佛五块彩色拼图。
其中水蓝色的亮片最大,火红次之,其它仅有指甲般大小——这是他的五行属性,水火稍长,别的仅是萌芽。
林克想了想,明白了这是传说中的内视视角,这就是他刚刚开辟的灵海。
灵海原来是这样吗?
这么大点儿空间哪里像海了?
虽然没有边界,但能看到所有的颜色等只在一个小区域内移动。
从【唯】点脑门到灵海开辟,不过一瞬间的功夫。林爷爷刚觉察他内息紊乱,想要走火入魔,转眼就灵海开辟成功,炼气一重!
也即是说,从今往后,林克已经可以被称为炼气士了。
【你开辟灵海成功,灵海+2!】
内息归于灵海,转化为灵力储备起来——这将是他未来最重要的能量,一切玄妙皆出此门!
林爷爷松开手,本来他以为最困难的一关,居然就这么过了。
让他愈发觉得,算命人犹如坐井观天,从未真正见过世界玄妙……这也是他毕生所追求的。
林爷爷不求长生,也不求飞升,他只想留下有用之身,看一眼真实的世界。假如看过之后发现,过去算的十中有一二准确,那这辈子也就值了!
《五行吐气纳息诀》之所以被称为筑基之下天下第一,当然有其独特之处——
普通追求修行速度的功法,体内循环只走任督二脉,被称为“小周天”;
而真正的门派核心功法不允许有明显缺陷,搬运线路涵盖十二正经,被称为“大周天”;
这么划分的话,吐气纳息诀应该被称为“全周天”,因为运行线路不仅囊括十二正经,奇经八脉,甚至还包括四肢百骸。也即是说,在一次循环中,全身每个角落都要走遍!
这种搬运对精神和时间的消耗,普通人坚持不下来。
灵气能运行至身体的每个细枝末节,长久坚持下去,自然会身强力壮。
但也就是身强力壮而已……筑基之后,轻松可以做到。
对修行者,肉身力量并不重要。
成为炼气士的那一刻,林克就能用灵力举起数百公斤重物体,也即是说,背包单重的限制已经可有可无了!
练成阳神后,神魂随时可以脱体而出,身体有如衣裳。
所以吐气纳息诀被认为大而无用的点就在这里。它强化的,是大家都看不上的。
无数人觉得不可能,毕竟是算门开山功法,不可能一点儿玄奥都没有?不信邪的去练,可直到筑基也没发什么奇特之处,只有身体是真的好!
扛大包上山腰,一口气不费劲儿。
就……很难评。
反正只是炼气期,晚几年不算耽误。
吐气纳息诀也不愧为开山功法之名,因为循环了身体每一处,深知其中优劣冲突,加上算门之人善于测算,它为算门后续无数功法的研发打下坚实基础。
想想也合理,作为上古流传下来的功法,简单而又复杂再正常不过。
道家最早的修行功法是这样的——“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
统共十六个字,凡人直指成圣!
最简单而又最复杂。
完成引气入体后,气走全身,林克不言自明的知道了这具身体的素质。
很差……作为健身房常客,本不该这样才对。
这部功法既然叫做《五行吐气纳息诀》,除了引气入体外,还有五行。这三者在识海中都有:功法种子、灵海空间和五行亲和属性。
其它各种技能只是附属品,距离核心都还飘很远。
“刚刚你进入内视,看见灵海了?”见林克醒来,浑身带着晶莹的灵光。林爷爷咂咂嘴,心说这天赋真是服,搁谁不嫉妒。
“不要自傲,还只是凡人,要筑基才算正式踏上修行之路。”
据说按唐代以后的炼气期功法,标准都是十二重。
而吐气纳息诀是上古功法,只有九重。
“九”代表极数。
算门历代祖师也曾想扩展,像十二重关那样,将一些筑基期的特性提到炼气期修炼。
可这部功法编织得密不透风,内外一切都做到极致,竟无一丝增删可能!
越是钻研越是钦佩,越是敬重越是惶恐。
以至于不仅成了算门注释最多的功法,还惶恐的暗中达成共识——可能自古至今,并无一人“真正”练成吐气纳息诀……
表面上没有记录,但留在种子里的注释,却有不同祖师多次提到,“假如后人真的练成,请烧香默念XXX告知,必有重谢!”
哈哈~
林克看到注释一笑了之,算门历代祖师都没参透,他不认为自己会成为那个例外。
大世界天选之子无数,他肯定不是其中之一。
没有炼气期后续功法也不担心,爷爷还在呢,将来必有安排。
“吐气纳息诀九重,每次突破都会带来资质提升,你对毒性的抵抗力也越来越强。”
“筑基是突破凡人极限,重筑登仙之基的过程,相当于脱胎换骨。筑基之后,人相当于拥有了一具全新的身体,什么疾病都不药而愈。”
“到那时你再回头看,会发现此时介意的都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