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雀开始七十二变 第423节

  赫然正是大虞太祖的尸骸!

  “都死了上千年了,还逞什么能呐?天下大势,王朝兴衰,岂是你一个死人能挡得了的?”

  宋应天起身走了过去,蹲在帝尸旁,伸手拍了拍帝尸的颅顶:

  “放心吧,为免你挂念,明日我便将你一众血嗣都送下去,给你做孝子贤孙,好好伺候你。”

  帝尸死寂,宛如石头一般,却渗出两行血泪。

  宋应天见状,皱了皱眉,很是不悦:

  “你说你,死都死了,还哭什么?后世子孙不争气,怨得了谁?

  毕竟这死人的面子,终究是靠活人撑的。”

  说完,他一掌拍下,“啪”的一声,将帝尸脑颅拍碎。

  余劲贯穿之下,尸骸剩余部分也都尽数碎裂成渣,沉入血池中,激起点点涟漪。

  数丈开外,吴雍看了眼浑身冒腾缭绕,眼眉浓黑,状若神魔的宋应天,连忙低下头,浑身震颤,背后冰凉一片。

  他亲自参与了“启帝陵,断龙脉”之事,可越是了解得多,对这位义兄、太尉就越发敬畏,恐惧。

  人面魔心都不足以形容其万一,甚至极有可能就是一头披着人皮的大魔!

  不然何以解释,那信手拈来的诸多魔功邪法,凶戾阴狠的众多算计?

  这全天下,就没有比此人更擅操弄人心的了!

  “雍弟……”

  就在这时,吴雍耳边响起一声轻呼,抬眼望去,正对上宋应天一双似笑非笑的眼睛,眸中血光绽放,直透人心,叫人难生抵抗之念。

  只剩下从内到外的,由身及心的臣服,皈依。

  “大哥,我在。”

  “我已得五成大虞龙气,足够将小周天星斗阵炼入体内,一旦功成,足以跳出此界五行,行走天下……”

  宋应天呼出一口黑烟,缓缓步入血池,伸手一招,悬于殿内的一百零八道青铜棺椁,登时喷吐魔气,沿着锁链汇入他体内,发出可怕的响声。

  片刻后,他的声音透过滚滚黑烟,传了过来:

  “此法一旦开始,就不得中断,前后须一百零八日,才能功行圆满。

  这京城,我便托付于你,莫要令我失望……”

  “遵令。”

  吴雍低头应了声,眼眸深处掠过一抹复杂之色。

  ——

  风在吼,天在啸,大地在震裂。

  自那日龙脉断绝后,大虞疆域内,血雨倾盆,数日不绝。

  冰雹、雷暴、飓风、地震、山塌、洪水、泥流等诸多天灾,接连爆发,毁坏良田、房屋、城镇、道路无数。

  至于人员死伤,更是天文数字,难以估量。

  “第六天,雨势变小了很多,快要停了。”

  刘晟瞥了眼院中积起的水洼,腥红水面上,涟漪点点,旁侧草木上,疯狂生长,枝叶上悬挂的水珠,颗颗晶莹饱满,同样也是血红色。

  空气中,弥漫着丝丝血雾,没有血水的腥臭,反而带着宜人的淡香,似花非花,沁人心脾。

  这次血雨的范围,无论幅员、时间,都远超之前阴神陨落时的天降血雨。

  带来的影响,也是极大,山更高,水更深,草木疯长,鸟兽强壮,各种灵物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不下于一场帝流浆。

  大虞积淀千年的国祚一朝散尽,反馈天地,影响巨大。

  与之相较,刘晟打杀蔡御庭带来的影响与后果,几乎忽略不计。

  “大虞龙脉断了,龙气奔走四方,落于草莽,点化蛟龙,之后便是人间杀戒,龙蛇陆起……”

  亭子里,杜仁朢端起滚烫的茶水,一饮而尽,吐出一道水雾,幽幽道:

  “这次的王朝兴衰,皇权更迭,没想到竟然会以这种方式,拉开序幕。”

  好在这次他们渤海杜氏,拿到了入局的门票,能参与这场“逐鹿游戏”。

  就在龙脉被断当日,一道龙气西来,落入了族中,融入一小子体内。

  如今那小子已被秘密带入禁地潜修,今后杜氏将会以倾族之力,栽培此子,以助其竞夺天下,鼎定中原。

  不过在这之前,还是要低调一些,践行刘晟这小子所言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以免落得个“为王前驱”,成为炮灰的下场。

  “杜老哥,京城那边有消息了么?”

  这时,刘晟回转亭中,端起凉透的茶盏,真气催动,登时茶沫翻滚,水液沸腾,当即一饮而尽。

  “京城……”

  杜仁朢放下茶盏,眼中浮现一抹忧色,摇了摇头:

  “自那日后,就戒严了,无论文武百官,黎民百姓,一概许进不许出,政务统统不理,只发了诏书,让各地官员便宜行事。

  我杜氏埋在京城的密探,拼死传回消息说……”

  他看了眼刘晟,缓缓吐出几个字:

  “宫中有大魔。”

第449章 天下大势,下一尊化身的目标

  “宫中有大魔?”

  刘晟看向一脸凝重的杜仁朢,点了点头,不置可否。

  那可不仅是大魔,而是绝世凶魔,一头妄图吞噬天下的绝世凶魔。

  没见人家连大虞龙脉说断就断?

  就更不用说当年的发鸠山一百零八凶,或许就是人家一手炮制出来,借以布局天下的抓手。

  连师父武嵩这等天骄豪杰,都被他算计得亡命天下,奔逃数十年,不得安宁。如今灵潮复苏,其手段、实力,谋划,恐怕比之前更强百倍千倍。

  要对付这等凶魔,或许只有一次机会,得仔细谋划盘算好。

  在这之前,就让其他人,先去试探垫背,权当是为王前驱吧。

  当然,杜氏作为他的姻亲,也得适当提醒一句,免得他们去作死。

  于是,他便捡了些宋应天的关键信息说了出来:

  “杜老哥要小心了,若我所料不错,那大魔乃是当场太尉宋应天,此人心机深沉,手段毒辣,而且修炼有……”

  等他把话说完,杜仁朢已是一脸凝重,眉头凝蹙如峰,沉声道:

  “听你这么说,那宋应天所图甚大,京畿一带,我杜氏便先不去了,等其他人探路之后,再说打算。”

  之后,他又说起“龙气”之事,提及当日龙气四散天下,其中一道飞去晋州,疑似落于晋王府。

  隔壁兖州、辽州、冀州、扬州等地,也均有散落,怕是不久之后,各地便会龙蛇陆起,烽火连天。

  各地蛇蛟争渡,欲要成那鼎定天下的真龙,怕是少不了几十年的人间浩荡。

  “一朝英雄拔剑起,又是苍生百年劫……”

  刘晟叹了口气,没再说下去,大虞将亡,这是他早在穿越之初,就判断出来的,早就料到会有这一日。

  他能做的,就是在这场大劫中,保护好自己的亲人,爱人,友人。

  这也是他这几日,甘愿冒着路上天灾频发,把阿婆、玉娘母女、老贺祖孙,阿彪,五蛇等,都接到幽州来的缘故。

  毕竟,晋王府得了一缕龙气,怕是越发不可收拾,阿婆他们再呆在晋州,怕是不安全了。

  尤其是晋王那老阴逼,竟然有阴神实力,而外界基本不知。

  水月庵地宫中,围攻他的五大阴神里,白莲教的金池法王,可不就是他另一个身份。

  这还是他从卧虎寨的闻人灵几人口中得知的秘辛。

  这笔账,他迟早要连本带息地还回去。

  “你和雁丫头的婚事……”

  这时,杜仁朢开口,说起另外一件事。

  在见识过刘晟的实力后,杜氏已经认可了他。

  尤其是杜仁朢,虽出生门阀,却没有世族的腐朽气,看不起人,更是一力促成这桩婚事。

  刘晟对此也不反对,毕竟都把杜冰雁吃干抹净了,也该给个交代。

  不过,这桩婚事,是娶亲,不是入赘。

  所以,他在幽州另外置了产业,并打算将赤鳞卫、卧虎寨,当做聘礼,交予杜氏去打理。

  经过从清源洞遗迹出来后的一系列事,他发现相较于经营势力,他更喜欢斗战搏杀。

  主要是他又要收割灵蕴,又要推演升格化身,还要寻找合适的化身目标,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再去兼顾经营势力。

  而且,随着灵潮复苏,个人武力值的上限越来越高,伟力归于个人,经营势力的性价比,远不如提升个人的实力。

  更重要的是,虽然他不想承认,但他终究出身乡野,底蕴不足,身边没有足够可靠的人手。

  如果给他一百年,或者数十年时间,夯实基础,慢慢经营,或许还能尝试一二。

  可马上就要天下大乱,烽烟四起,若要参与群雄逐鹿这场游戏,班底、势力早就该搭配整合好。

  他已落后太多,哪怕有蛛形化身,控制傀儡,也过于浪费,反不如选择一方势力联手,各取所需。

  毕竟,人间太小,他的目标终究是踏上星空古路,进入洪荒仙界。

  “这事和我阿婆说。”

  刘晟眨了眨眼睛,稍作沉默,问起另外一件事:

  “上次托杜老哥打探的事,有消息了么?”

  他如今身体“余量”还能再添两尊化身,是时候把缺少的补齐,毕竟一尊化身,可以加持六项天赋,提升巨大。

  当然,寻常妖物,他已看不上眼。

  须得是有特殊天赋,或血脉强大,升格潜力巨大的那种,这样才能丰富他的战术体系,应对不同强敌。

  如今杜氏基本一统幽州,这种费心劳力的事,当然要拜托他们。

  “已经派人四处打探,幽州境内的名山大川,各处险地,都会一一搜寻,一旦有所发现,便会知会你。”

  杜仁朢点了点头,这件事他已经交给杜兴衡去做,目前进展顺利,综合各方的消息,已经锁定了一头老妖:

  “青崂山那边,有一老妖,朱发有角,狮头牛身,乖张警觉,总能避人耳目,疑似为妖神白泽的血裔……”

  白泽,传说中的上古妖神,乃妖中智者,通晓万物,熟知鬼神,驱邪避凶。

  其血嗣后裔,想来也应该继承了类似的天赋能力。

首节 上一节 423/4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