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雀开始七十二变 第381节

  这兰若寺,金碧辉煌,恢弘大气,却分明就是一座大号……

  内城!

  那死去的一张张贪婪脸孔,而今剃掉了头发,披上了袈裟,端坐佛前,口念阿弥陀佛,一肚子珠光宝气。

  却浑然不知,额头印堂上……

  死气已生。】

  …

  【第四十年,兰若寺越发兴盛。

  寺中僧众衣锦戴金,气色红润,开口“世尊”,闭口“菩萨”,个个妙相庄严,好似伽蓝降生。

  盖因兰若寺之名,早已传遍天下。

  每日入寺上香,供奉香油,解瘟除疫的名额,都要竞价角逐,千金难求。

  不少各地来的香客,为了这名额,甚至会在寺外大打出手,流血殒命。

  这十年间,你道行渐长,也习惯了佛光梵音,已能飞入寺中。

  于是,在来兰若寺二十年后,你终于见到了名扬天下的“树菩萨”——

  一棵有数百年道行的老槐树。

  槐树妖冠盖如伞,高有百丈,虬根如蟒,阴气森森,与金碧辉煌的兰若寺……

  格格不入。

  它很好奇,为何寺外妖魔众多,而独你能飞进来?

  当然是因为你……

  心中无佛!

  你心中淡笑,与它交谈,渐成朋友。

  从它口中,你得知了它与兰若寺的因果。

  千年前,一个老和尚负经于此,立寺传法,意欲普度众生。

  那时候,兰若寺只茅屋三间,和尚二人,槐树一棵。

  槐树懵懂几百年,由种子生根发芽,历经风雨,日夜听经,终是生出灵智,成了树妖。

  寺里的和尚本欲除妖,却被时任方丈所阻,言众生有灵,本无善恶之分,当以佛法教导,引其向善。

  于是,兰若寺里多了个“树和尚”,听佛法,诵心经,生长枝叶,梳理地气,偶尔帮信众治伤疗病,解瘟除疫,传为佳话。

  叶子绿了黄,黄了枯,枯了又绿。

  寺里的小和尚长成大和尚,大和尚变成老和尚,老和尚烧成舍利子,又有小和尚长成大和尚,大和尚又变成老和尚,老和尚又烧成舍利子……

  人来人往,生死无常。

  而它受佛法熏陶,早已看淡生死,专心梳理地气,救助信众,不理俗事。

  一晃就不知过了多少年。

  寺中僧众对它的称呼,也由“树师弟”也变成“树师叔”,变成“树师祖”、“树祖师”,直到——

  “树菩萨!”

  那时候,兰若寺已殿阁数百,门庭如市,香火鼎盛,信众如织。

  它解救的信众,不知何时,已尽数成了绫罗绸缎,再不见桑麻草履。

  于是,槐树妖称病,言大限将至,法力渐溃,难以解瘟除疫……

  那几年,兰若寺的香火,着实衰败不少。

  直到那些往日在它面前,毕恭毕敬,口称“菩萨”的僧众,摘下伪善,出言逼迫。

  又有不得救治的权贵大户,大开杀戒,欲四散瘟疫,波及天下,叫苍生受罪……

  槐树妖近千年沐浴佛法,从来只会救人治瘟,不会杀生,更恐因果,罪孽。

  便,妥协了。

  于是,兰若寺的香火又恢复过来,远胜往昔。

  所谓“树菩萨”,也成了僧众们谋财取利的工具,替人解瘟除疫,治病佑生,昼夜不息。

  它生性良善,觉得有愧苍生,便不惜损耗本源,汲取瘟病疫气入体,舍己救人,终是超出了承载极限。

  粗壮的虬枝里,早已灌满了疫气,翠绿的树叶里,已无庇佑之力。

  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闻者伤心,听者流泪。

  可你,

  不信佛。】

  …

  【第五十年,老槐树快死了。

  或许便如它自己所言,日夜解瘟除疫,吸取病气,早已超出了极限。

  它的虬枝变得臃肿,树皮破烂,流淌脓液,枝叶落尽,光秃秃的,很是难看。

  但兰若寺的和尚,还不放过它,用金箔贴遍树身,用碧玉雕叶,挂于枝上,又遍点檀香,遮掩臭气。

  佛经上说,瘟疫源于人心,一旦五阴炽盛,六欲横流,则劫气生发,自有灾祸降临。

  老槐树千年行善,从未沾染荤腥,救死扶伤无数,却落得如此下场……

  会不会,它的“救死扶伤,舍己救人”,其实也是一种痴念,六贼不净?

  你生性凉薄,于是冷眼旁观。

  这一日,恰逢佛诞,兰若寺举办水陆法会,八方来贺,大吹法螺……

  是夜,山崩地裂,疫气蔽空三千里,恢弘如兰若寺,尽数成了废墟。

  周遭百里,一应妖魔,皆受波及。】

  【你死了。】

  ……

  “……”

  刘晟呼吸停滞数息,方才重重吐出一口浊气。

  这次失败来得太突然,措不及防。

  翻看面板上的推演文字,这段变故,毫无征兆。

  不过,既然知道老槐树会在那个时间点爆发,避开就是。

  于是,他稍作休息,就继续推演……

  结果又死了几十次。

  无论火鸦是事先离开兰若寺,还是选择向兰若寺和尚告密,亦或是与其他妖魔联手,攻杀老槐树……

  最后都一一失败!

  在这几十次失败的推演经历里,槐树妖都是无敌的,尤其是体内存有大量瘟疫病气,无人能挡。

  怎么办?

  刘晟沉思许久,将几十次推演经过的文字反复揣摩,心头忽然一动:

  “或许可以这样——”

  ……

  【第一年,你钻开蛋壳……】

  …

  【第五十年,老槐树快死了。

  它虬枝臃肿,树皮破烂,叶子掉了个精光,但兰若寺的和尚还不肯放过它……

  它千年行善,解瘟除疫无数,却落得如此下场,或许它的“救死扶伤,舍己救人”,也是一种执念,从而引来六贼,招致劫数?

  你飞入兰若寺中,向它道明。

  众生有生死,一饮一啄,皆有定数,强求不得。

  该死的人若不去死,死的,就是不该死的人。

  若这佛法,是要好人遭罪,坏人享福……

  那灵山诸佛、菩萨、罗汉、伽蓝、比丘众,岂不都是坏人?

  不都说,菩萨低眉,金刚怒目,为何一定要做菩萨,就不能去做金刚?

  老槐树默然,旋即伸出虬枝,将你裹住,拉入树心中——

  然后,扯动地气、山根,破散树干枝叶……

  山崩,地裂。

  疫气蔽空三千里。】

  …

  【第五十一年,你在树心中沉睡。】

  …

  【第一百年,你在树心中沉睡。】

  …

  【第二百年,你在树心中苏醒来。

  当年旧事浮上心头,让你恍然大悟。

  槐树妖受你点化,顿悟“杀生为护生,斩业非斩人”之理。

  兰若寺众僧,与诸权贵、大户、妖魔,皆被六欲迷眼,根器不净,三毒入体,罪孽深重,无可救药。

  唯有打入轮回,受十八地狱之苦,方得解脱。

  为偿你之因果,将你拉入树心庇护,以身化灾,将方圆百里,化作鬼域。

  这千年树心,乃是其一身精华所化,生机浓郁,故能抵挡灾劫,护你周全。

  可成也树心,败也树心。

  这树心护你周全,却也成了囚笼,难以挣脱,须得内外合力,才能破开。

  可从哪去找外力?

  你陷入沉默,随后努力尝试,感应外界。

  终于感应到了……

首节 上一节 381/4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