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玉阙 第753节

  地煞令主只是丹鼎谷的掌火令,玉阙仙尊的视野就高到没边了。

  一只蛆,在赤沙界妖兽横行的环境中,应该是没机会成为大妖才对的。

  毕竟,蛆只是苍蝇的幼体态,长到一定程度,直接蜕化,便能将种族天赋往上拉一大截。

  大天地曾经那么兴盛,也没出现过蛆属大妖这种逆天的玩意。

  玉阙仙尊的话似乎是戳到了陈氏筑基的痛处,这名中期修为的筑基脸都红了。

  “什么大蛆,那是蚕王!”

  说着,这名陈氏筑基就向玉阙仙尊激发了三十多枚宝符。

  嘿,吃人的人从来都知道怎么回事,也知道自己和什么东西在合作,但他们总能找到借口和理由。

  这点玉阙仙尊就不一样,他从来不找理由。

  活下去,保证自身的利益,就是最好的理由。

  “哈哈哈,所以,你们从哪找到的蚕王?”

  玉阙仙尊的身形在空中不断变化位置,他也不急于斗法,反而还有心情问东问西。

  原来,仙尊用出了他最强的杀招——袖里黑龙。

  黑龙从仙尊的大袖口中飞出,妖体一瞬便暴起如山,陈氏筑基施展的宝符砸到妖将的妖体上,基本属于按摩的力道,顶多部分宝符擦破了黑龙的蛟皮。

  观察到宝符的威能,玉阙仙尊眼睛一亮,赤沙界还是有好东西的,明明只是以寻常手段制成的宝符,基材还是木属的灵材,但效果比仙尊预期的强不少。

  其中提高威能的地方,那些承载着更强大可能性的手段,在仙尊眼中,极有价值。

  “黑龙,你对付他,不要杀了,我要活的。”

  在确信这名阻拦自己的陈氏筑基真的只有中期修为后,玉阙仙尊便把任务派给了黑龙,自己直接土遁到了陈氏地下取水场上面的地上空间。

  抬手将楚天王送给他的大妖‘六指黑尾猴’放出,玉阙仙尊催发了四极混元两仪炉,一炉便把黑尾猴的脑壳砸的东一块西一块。

  至此,楚天王放在玉阙仙尊身边,整的他左右为难的黑尾猴大妖,便不再能成为限制仙尊全力出手的阻碍了。

  这就是让自身强大的意义,在大天地攀登时,玉阙仙尊很多时候都要伏低做小,装龟孙。

  当然,小忍紫府,大忍仙尊,究极老龟孙才能成就顶级金丹,可这么搞终究是带着些憋屈。

  玉阙仙尊在赤沙界修行,不仅不龟孙,主打一手狂,反正什么都能往‘净水传承’乃至于净水夺舍上推,狂一点也没什么。

  陈氏的族长只有筑基初期的修为,见到玉阙仙尊突然杀出来时,整个人都无力的厉害。

  他一边传音让陈氏的小辈们四散奔逃,一边视死如归的冲向王玉楼,准备为族人的奔逃争取时间。

  然而,玉阙仙尊先是召唤出一只大妖,而后自己把自己召唤出来的大妖砸死,这种行为实在太离谱,以至于陈氏族长有了些希望。

  狂放无定之人,往往也是好收买的。

  “道友,我陈氏为九幽谷外姓十七家之一,门中长老马上就来,我劝你不要执迷不悟,现在跑,还来得及!

  陈氏愿意奉上百万灵砂,道友,这不比拼命来的安全?”

  玉阙仙尊没有回答,而是一边借上品飞行灵器逍遥梭在空中不断转移位置,一边操控着灵器红灯笼,开始了火烤陈氏的操作。

  还是当初用大货坊换来的红灯笼,这玩意是族长决定送给王玉楼的,仙尊一直留在身边,没有赏赐给下面的玉小将。

  此红灯笼有八十八重禁制,乃上品灵器中的佳品,带有‘红灯火’、‘流焰飞火’两个神通,流焰飞火的效果很简单,约等于召唤流星雨,砸到谁谁就不吭声——直接凉。

  但流焰飞火会破坏环境中的五灵平衡,木法、水法的效果会被大大压制,施展起来也会更难。

  玉阙仙尊只是装火法修士,不是真火法修士,所以,他仅仅使用‘红灯火’,不断的烧烧烧。

  橘红色的火光看起来温暖,实则是夺命的火蛇,所到之处,任何抵挡都难以起效。

  玉阙仙尊修的是水法,但也修火法炼道,用火,仙尊的是专业的。

  陈氏族长想跑,但红灯火蔓延之下,整片天空都被烧成了红色,哪还有让他跑的空间?

  仅仅四个回合,陈氏的族长便被仙尊烧的不说话了。

  又施展灵火把那些尚未逃远的陈氏修士烧了个差不多,王玉楼便赶忙前往时寻水等三人处支援。

  其实,他远远不用这么急。

  他一人速通陈氏族地的时候,陈氏的那名筑基后期修士和大妖巅峰蛆王,正被队伍中的其他六人围攻。

  六打二,可不会造成还被反杀的局面。

  不是所有修士都和玉阙仙尊一样懂修行,赤沙界的这些土鳖,斗法经验那叫一个足。

  他们属于一路拼杀上来的,六打二不仅打的轻松,而且还能借彼此的配合,限制蛆王与那陈氏筑基遁逃的可能。

  见地煞令主从陈氏族地的方向飞来,紫溪柔和李太炎、紫溪火,心中的压力顿时骤减。

  计划没有出现意外,陈氏族地最多有五名筑基,在众人拖住两位的情况下,地煞令主果然轻松解决了留在族地中的其他筑基。

  一切顺利的情况下,他们三人也不留手了,作为筑基后期修士,他们配合起来,实力是不差蛆王和陈氏后期太多的。

  只是适才没有必胜的把握,总是尽量留手以备不测,而今全力出手,在长久的磨合下,当即就打的蛆王不敢乱冲,陈氏筑基心生退意。

  其实,陈氏的最后一名筑基后期修士,刚刚便注意到了族地的红色火光,但蛆王毕竟是陈氏的真正老祖,他不是太愿意舍弃蛆王离开。

  毕竟,九幽谷的支援说不定马上就到了。

  可现在,他必须走了。

  留不住青山,起码留住小命吧?

  思量之间,陈氏筑基便用出了一张极其珍惜的‘雾蜃迷踪遁’宝符。

  雾气升腾,迷幻蜃气阻挡敌人的神识,借着宝符激发的雾气,可以施展水遁,从而在迷幻蜃气臂助下,实现遁逃的效果。

  “蚕王,走!”

  即便是到最后时刻,陈氏筑基都不舍得自家的‘蚕王’老祖。

  蚕王是五灵皆修的稀有异种大妖,若能一起逃离,陈氏何愁不能东山再起?

  “七星阵,拦住他们!至少留下那蚕王!”

  丹鼎谷筑基执事李太炎是小队中,除了玉阙仙尊外,见识最广博的第二人,他当即判断出了最适合众人和最适合当下局面的阻拦方案。

  在入慕容道庭疆域前,众人磨练了小半年,配合上,多种不同的斗法战阵都是练过的。

  七星阵不是傻乎乎的装什么北斗七星,而是在七个方向上锁定对方的判断空间。

  这里不是什么东南西北,而是只有北。

  正北、西北,东北、正北偏下,西北偏下,东北偏下,以及正下方。

  慕容道庭位于更北方,所以拦住北方,就能拦住对方遁逃的方向。

  便是对方南逃,也不用担心,追就是了,南方是血骨道庭,敌人是不敢闷头往南傻跑的!

  得了李太炎的提醒,众人当即就按当下站位中,最适合不同人选择的七星阵预案,就位到了六个阻拦的方向上。

  为什么是六个?

  因为,地煞令主打算给这些赤沙界的土鳖露一手。

  他祭起一只灵器青皮葫芦,开口道。

  “摄!”

  陈氏筑基借雾蜃迷踪遁施展出来的蜃雾,当即便化作一道白色的云龙,在还没完全激发开的情况下,已经被青皮葫芦灵器收摄了起来。

  躲在蜃雾中打算寻机遁逃的陈氏筑基,看的脸都绿了。

  可仙尊哪管他这的那的,当即指挥众人,便围杀了上去。

  多打一怎么不能练习斗法实力了?

  哪次大天地的究极龟孙们围攻第一大龟孙,不是多打一?

  每次都是!

  你让簸箩老人自己上,簸箩老人只会说仙王我要帮你宰了这些畜生。

  所以说,看似玉阙仙尊在玩多打一,但他也是在进行仙尊的修行,还是顶级仙尊的修行!

  “呼~呼~呼~”

  蜃雾之中的‘蚕王’,终于有些绷不住了。

  九幽谷的天人境大修呢?

  九幽谷的天人境大修怎么还不来救一救?

  救一救啊!

  然而,玉阙仙尊早早就明白了靠仙尊不如靠自己道理。

  曾经,他长久的致力于不让自己成为代价,就是为了不陷入蚕王、陈氏筑基而今的境地。

  大战起来,哪有那么多公平斗法的机会,遇上危险,任你如何折腾,大概率都没用。

  所以,不要想怎么在大战与残酷的修仙界中求生,而应该着手让自己远离最危险的局面中——这种行为的收益率是最高的。

  当然,仙尊现在再入局就没什么可比性了,这玩意具有特殊性。

  面对发了狂的蚕王,玉阙仙尊传音让其他人先料理陈氏的筑基,而后便自己对上了大妖灵蛆。

  此大妖,玉阙仙尊是有些眼馋的,他如今的丹法很精深,有信心将此大妖炼为一枚宝丹,虽然大概率比不上周缚蛟在西海炼的半步仙丹级血髓宝还丹,但起码也是顶级的宝丹了。

  如果按赤沙界的分级算,起码是个玄阶下品、或者半步玄阶上品,给黑龙吃了,能让黑龙更快恢复妖将的实力。

  蛆妖是一种幼体形态,类似的妖还有许多,它们的生长和积累,是为了‘蜕化’为更高级的形态,从而实现天赋的跃升。

  幼体形态下,它们的修行往往是修五灵,修出来的深厚底蕴是为蜕化准备的,偏偏这大蛆没有蜕化,因此,其身体可不就有些意思了吗?

  至于把蛆王炼成宝丹,让服用者吃了,是不是吃屎.反正是黑龙吃,玉阙仙尊又不吃。

  就这,多少妖想吃还没有这门子呢!

  处理蛆王不难,但考虑到不能伤了它,且仙尊能感到此时兰草真人也在看着,不是刚刚在族地内乱杀的局面了,所以玉阙仙尊选择祭起一根中品灵器层次的锁仙绳,道。

  “那妖,你若愿做我一座下灵宠,今日便饶你不死!”

  武德?

  喜欢说武德的,都是打不过的!

  然而,蛆王只是骂道。

  “你也配!”

  说着,它的身体显露出五色的灵光,白色玉皮下的血肉,似乎都蠕动了起来。

  “有趣.”

  暗中等待鱼饵钓鱼上钩的兰草真人注意到了蛆王的变化,感慨了一声,便提醒地煞令主道。

  ‘这大蛆是要临阵蜕变了,妖兽的血脉驳杂,它以蜕变前的幼体形态积累了这么多年,很难说会蜕变出

  嗯?来了!’

  说到一半,兰草真人注意到了九幽谷的天人,终于来支援了,当即便迎了上去。

  玉阙仙尊压着道体蕴养的四极混元两仪鼎中,那昂扬的出战之意,只默默看向九幽谷天人境大修来的方向,又看了眼正在蜕变的大蛆。

首节 上一节 753/83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