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登基后,我被迫当了九千岁 第420节

左道奇看向城外方向,“我不走,这群苍蝇怎么会走。”

东南的儒士,与以往所见地方的儒士根本没有共通之处,骨子里流淌的,都是软弱、虚伪…

他很不喜欢。

但张维正给了自己那什么钦差身份,自己不走,可以预想这群人整日都会在南苏城外游荡,地府的秘密终究会暴露,所以,他想回去了。

姜离烟犹豫片刻,看着左道奇摇摇头,“京城我就不去了,不过…”

她面上似闪过一抹羞赧,“你回京见了太后,帮我问好。”

昔日她在宫中,太后多有照拂,两人相处很不错。

左道奇与太后,也是被她‘撮合’的。

提起太后,左道奇心中微荡,却是不动声色。

微微点头,“我记下了,请师姐放心。”

左道奇走的很急,也很隐蔽,以至于连李英莲也不知道他何时离开的。

城中之人,或许只有鬼不同最是清楚左道奇的动向。

只因左道奇离开前,曾经找他谈话。

‘你要是不老实,我便教你老实,三生石,并非不可或缺。’

鬼不同嘟囔着,“我说了我不老实了吗?”

左道奇倒是没听到,鬼不同在他心中终究是危险分子,能不接近还是不接近的好。

实际上,他都不打算让姜离烟留下的,准备让道墟帮着姜离烟蕴养黄泉就是,只是方才姜离烟的眼神让他知道,自己多半是说服不了她的。

不过万剑真君对鬼不同也看不顺眼,时常过来揍他,姜月罗又算是万剑宗的人,倒也不必担心鬼不同对姜离烟动手。

一切安排妥善,左道奇看向徐渊。

“徐师,走吧。”

第403章 爵位

与徐渊同行,基本不必担心安全问题,而且对于修行上的一些不解,还可以问他。

一路行来,算是左道奇这段时间最为舒服的时候,从走进南苏城遇到姜月罗开始,虽然不说,但他的神经一直都是紧绷着的,这会儿终于能够放松了。

与他而言,这趟东南之行,让他看到了很多不足,也收获了很多。

最关键的是,对于大晋这个伟大帝国而言,东南的薄弱之处,也终于算是有了自己的见解。

与宗师同行,自然不会如修行者一般腾云驾雾,两人只是从英雄帮借了驾不算豪华的马车,驾车而行。

长途奔袭或许算是三品宗师相对于阴神最薄弱的地方吧。

“功德加身,你收获应该不错吧?”

左道奇在驾车,心中想着事情,忽然听到身后徐渊开口。

脸上闪过一抹错愕,却还是回答道,“尚算可惜,可惜入不得阴神。”

“你倒是贪心,登楼与阴神之间的差距,可不是那么简单的。”徐渊笑了笑。

左道奇正好奇他想说什么,徐渊已经再度开口。

“我听说你是宦官出身?功德妙用无穷,补全身体残缺不在话下,倒是能帮你突破阴神增添不少裨益。”

左道奇豁然回头,却又想起了什么生生止住动作。

“徐师神机妙算。”

徐渊笑而不语。

左道奇却是心中翻腾起巨浪。

在南苏城的事情,定然是瞒不过的,他得到海量功德的事情,定然会被人知晓。

对功德了解的人,定然知道其能补残缺之身。

他心中微微激动。

'似乎…能重新做男人了,以男人的名义…'

尽管背着太监的名头让他获得元吉帝赏识,算是为今日成就铺垫了基础,但太监,终究不是什么好的身份。

只是,脱离了太监之身,朝廷的人又会怎么看自己呢?皇帝会怎么看呢?

左道奇一时间心乱如麻。

也不知道徐渊之前是否看出他不是太监,这时候的提醒也不知是有心还是无意。

左道奇都不得不考虑。

按照规矩,如今的左道奇身负钦差之名,虽只是东南巡查,但一路经行,沿途官员都得出城迎接。

只是左道奇没有这个心思,于是马车飞速,不等那些官员得到消息,便行了过去。

当然凡遇问题,文书之类的奏章,需加急送往京都。

就如此刻的含元殿,早已收到左道奇的公文奏疏。

百官莫不敢言,张维正低眉垂首,端坐太师椅,似睡非睡。

正明帝一脸肃穆,不见丝毫情绪,古井不波的眼神中仿佛蕴含着滔天怒意。

“东南糜烂,一郡家族,便敢行如此滔天凶孽,诸卿以为如何?”

寂静的含元殿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没有一丝丝响动。

南苏城的事太大了,魔修屠城之事之前虽有发生,但之前屠戮的都是县城,很少有如南苏城一般屠戮郡城,而且每次发生大案,时任皇帝皆大行政令,作出对策。

正明帝也必须如此,事关皇家威严。

故而今日一向不需上朝的宗人府宗正姬潜朙也上朝了。

百官无人开口,姬潜朙浑浊的眼神扫过所有人,继而轻声说道。

“东南之地情况复杂需从长计议,但南苏城祸事,却少不了南苏郡守岳冲的失职,闻张相昔日说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由岳冲观之,儒士这柄利器,钝了。”

此言一出,满朝骇然,百官沸腾。

如今朝堂衮衮诸公,昔年谁不是‘读书人’!

磨刀,是件痛苦的事情。

无论对磨刀人而言,还是对刀本身而言。

正明帝目光微不可查的扫过张维正,依旧面无表情。

姬潜朙说的事情,乃是大事,他自然不会在今日朝堂之上作出决议,于是朗声开口道。

“宗正所言乃国之大事,但事关重大,也许有个章程…”

“先帝在世时,曾在弥留之际嘱托我治理东南,朕自登基以来,夙兴夜寐,托付诸多东南宿老与众学子治理东南,却不想酿成今日大祸,东南啊…”

百官已经静默,听出了皇帝的意思。

现在就两条路,要么儒士去对付东海联盟,要么朝廷对付儒士。

在沉默片刻后,他们终于不再沉默。

让皇帝将刀架在自己的脖子上,显然是不智之事,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乃圣人名言。

第一个开口的,是如今领太傅令的郑赤霄,他依旧如以前一般火爆,如以前那般嫉恶如仇,他双手持官笏,面容严肃。

“自有大晋立国以来,东南一带便如疥癣之疾一般,驱之不散,太祖立国不易,如今却自朝廷自地方,竟糜烂至此,臣心甚痛,如今的一切,已经到了刮骨疗伤的时候,故臣以为,需磨刀,也需出刀!”

“请陛下发兵东南,以大理寺、吏部、礼部三司共核天下官员。”

他的话,说的很认真,引得百官微微沸腾。

正明帝面上闪过一抹不喜,郑赤霄这个人,为人太过刚正,圆滑有缺,这个时候说这种话,是将朕放在火上架着吗?

本就对张维正专权有些不满的他,在这一刻将这种思想加持到整个儒林。

刘喜时刻都注视着皇帝的眼色,见此连忙上前说道。

“陛下,左大人覆灭孙家,斩杀南苏郡守岳冲,当居首功,陛下之前还说要赐封他呢。”

就像是救星一般,刘喜话音落下,百官看向他眼神皆带着几分感激。

正明帝扫了一眼从始至终都未开口的张维正,“张相觉得如何?”

“老臣老了,此事陛下决断便可。”

“那便封他做个县男吧,之前昌邑缠着朕说了好几次了。”

正明帝似开着玩笑,百官却无人开口。

皇帝任命爵位,本应是大事,但今日这般情景,所有读书人噤若寒蝉,以往最善挑刺的御史台,在这一刻也掩鼓作息,不置一言。

只是,在朝廷的儒士,终究不是东南那帮奴颜媚骨的官员。

去岁刚从御史台调任大理寺卿,时年九十二岁的周检用一种莫测失望的眼神看着昔日的下属。

他眼神微微暗淡,昔日元吉帝在位,皂衣处初设,沈光仗义执言,敢于叫皇帝下罪己诏而被王卢杖毙在午门之外,从此之后,御史台上下像是被打断了脊梁一般,沉寂了太久。

周检微微先前一步,“老臣以为不妥!”

正明帝面皮不动,只是微微挑眉,面上微微带上几分尊敬,九十三岁的儒士,无论修为是否高强,都值得他尊重,“周卿觉得有何不妥?”

“封侯者皆因功封侯,自古皆然然左道奇之功,老臣以为…不够!而且左道奇…乃宫中出身。”

左道奇虽灭了孙家,斩了岳冲,但南苏城终究是毁了,功过相抵,左道奇身为钦差,何谈有功?

话音落下,周检面上闪过颓然。

相比沈光,他圆滑了太多,若是换了沈光,此刻应该不会管皇帝的心思,直接怒怼皇帝,质问其为何不治左道奇之罪!

一直稳坐高台的张维正,在此刻终于开口,“左道奇去东南,本是老夫为准备天元盛会,让其人去历练,他发现了南苏城之变,遂老夫以尚书令责其为使,此皆其人功也。”

“况昔年临朝封大宦官魏明为紫阳候,我大晋气魄,当不亚于旧临。”

周检闻言,不由默然。

从始至终,对于南苏城的事情,朝廷中知道所有消息的,其实并不多,深知其来龙去脉的,更是少之又少。

正明帝轻声说道,“周卿可还有异议?”

周检默然退回官列。

正明帝又道,“左道奇有功,朕愿赏,刘喜。”

“传令下去,封左道奇为灵县男,食千户。”

复而,他又看向百官,脸上忽然浮现一抹笑意,“左道奇之功,朕觉得区区男爵,不够,敕封时记得告诉他,若是天元盛会能夺魁,朕封他为子候。”

百官再度漠然,周检一样如此。

惟有姬潜朙,用一种探寻的眼神扫过张维正。

如今这小皇帝,对于平衡之术,似乎愈发娴熟了。

打压了张维正为首的儒,却又提拔了与宗人府有仇的左道奇。

首节 上一节 420/4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