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发微博的我,成了职业通天代 第634节

  而对edgar来说,他很看重游戏局数。

  他搞不懂,凭什么这些骂声里,有关扣马的那么少。s5msI也是,s6世界赛也是,被骂的永远是队员,跟其他队反过来。

  edgar没觉得赛前喊话,是什么不正确的事,他只觉得观众煞笔,逮着这件事骂,不去想想到底是谁送掉了第一局。

  确实,crown输的就很自然。

  这不是假话。

  edgar虽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一直够以身作则。

  金晶洙忽然觉得周围的气温下降了,四顾一圈,看到斜前方的edgar监督正抱着胸假寐,不由得露出笑。

  毕竟,这世上,大家都挺讨厌很装的人。大家也分得清鼓舞士气和是不是在开玩笑。

  大部分网友好像懂了。

  “是,但他严格遵守纪律,也够勤奋。”

  在他眼里,不同位置的队员,对同一件事,有着不同的判断标准。

  沃日,韩网那边疯了。

  回到办公室,阳光从窗外斜照进来,edgar坐在老板椅上,说:“这样的赛事到底有什么意义。”

  对一个c位来说,没太大关系就是他的原罪。

  他喜欢强调队伍的整体优先于队员。

  怎么哪都是青一儿啊,我感觉皇冠实力就这样,对线永远打不过同期最强的那批中单。他强在纪律性,听指挥,不送。

  edgar收起笑容,第n次分享自己的执教经验:“正是因为他清楚自己能留队的原因,不然我早把他踢了。只要他老老实实坐在电脑前,我就没那么生气。”

  啊啊啊啊,青宝的妖姬好帅。

  回韩国的航班上。

  动态底下。

  但因为这样的艺术被骂,当事人也要玩得起。

  冒犯,或许是一种艺术。

  想着昨晚论坛的声讨贴,说三比一的比分预测没错,金晶洙就想笑。谁能想到,edgar第一次出圈,会是以这样的方式。

  或者说。

  理性讨论,crown是不是青一儿。

  3:0或者3:1……

  正因为会产生不同的想法,才需要教练来糅合。

  “是。”

  “别安慰了,我们只是没有更好的选择。”

  怎么疯的。

  这傻蛋。

  平时总装自己第一,看不起这看不起那,结果洲际赛被群嘲。

  所以。

  edgar用手指扣着桌面,发出咚咚的声音,“老实讲,以他的对线水平只能勉力支撑起高强度的对局——除了维克托特别强的那个版本。”

  哈哈。

  同样的时间内,如果一个人打了200场而另一个人打了400场,他只会选择后者。

  当然,前者可以变得更好,只是后者有更高的可能性做到更优秀。

  说到这,edgar感慨:“从那场半决开始,我们研究LgD也研究了大半年,但你看,我们算是看着Penicillin在进步。这就是努力的价值。”

  这次洲际赛。

  edgar印象最深的,就是Penicillin对换血上的处理,他总能让对线节奏按照他想要的方式进行。

  有时候。

  看到Faker、Penicillin这样的人,edgar也会怀疑自己的执教方针是不是有问题。

  他觉得sKT夺冠那年,论纪律性不如他们。

  LgD夺冠那年,纪律性也不如他们。

  可人家就是能拿冠军。

  因为像Faker、Penicillin这样的人,就算拿到弱势对位,也有不小的概率把对局节奏握在手上。

  老实讲,crown的加里奥是一般。

  可这版本,如果你打定主意牺牲一点对线强度,那它就是最好的选择……之一。

  问题在于。

  像加里奥这样的英雄,理应不存在天敌,偏偏Penicillin拿到妖姬后,能靠着换血压制,让加里奥出不了塔。

  他也相信互换英雄,Penicillin最少能找到一波无伤的游走回合,跟打野打出配合。

  他看过LgD的比赛。

  Penicillin很会处理兵线回合,能在密集的比赛信息里,抓到自己想要的节奏。

  念头转过几圈,edgar坚定道:“但我还是觉得,五个训练有素的选手组成的团队,才是联盟的未来。

  就跟星际一样,无数次修正过程,复刻式的胜利。”

  “你跟他们说,休息一天。明天2点,我会坐在训练室里等。”

  所谓的监督,不全是因为职位。

  edgar在三星待了15年。

  从星际时代,他就有提前等的习惯。

  他觉得威信就是从这些小事中建立起来的。

  屏幕里。

  论坛最新帖,还在阴阳怪气三比一的比分无比正确。助手退出办公室,却在想:监督什么都好,就是太在乎资历了,总想表现出前辈的一面,难免会被人觉得霸道。

  至于所谓的执教方针,助手更愿意认为,这是没有选择的选择。

  如果2年前,edgar能物色到Penicillin、Faker这样的领袖和天才,所谓的训练有素更像是伪命题。

  只要能赢,管理层和观众不关心赢的方式。

  就像现在。

  韩网观众铺天盖地的吹捧Lz。就像曾经吹捧smeb一样,把Khan吹成了世界第一。

  他还记得上周约训练赛,edgar监督嘲讽Lz教练组不作为,说什么版本了,还把上野地位拔得这么高,让下路牺牲发育。

  还说Lz这么玩下去,下路迟早失去打伤害的嗅觉。

  他敢说,如果放出这番评价,edgar监督又要被群嘲。观众可不信一个输家说的话。

  逆版本?

  输了的人才是逆版本。

  赢了的,只会被观众送上王座,成为下个钦定的天才少年。

  连续的失利,还不能让我们警醒吗?是时候把那些放去LPL的选手买回来了。

  腐朽的LcK,青训根本没机会得到成长,连Khan这样的人才都要去外面历练。

  应该建立更公平的人才梯队,让那些新人有条件上台比赛。

  为什么Lz这种磨合不到2个月的队伍,能拿出最优秀的发挥。因为Lz的管理层大胆启用新人、以老带新。

  洲际赛的失利,逼得韩网观众反思。

  毕竟这不是俱乐部跟俱乐部的比拼,而是赛区跟赛区的比拼。这都输了,肯定是选拔机制出问题了。

  当晚。

  有韩媒撰文:“……自s4起,LPL每年都会从我们这里买人,从教练、分析师再到选手。我们要被挖空了。”

  “……为什么我们赛区的新人只能在LsPL出道,因为那边不缺比赛打,对新人的待遇也更好。”

  “……据调查显示,很多选手选择留在LcK,最大的原因是离家近。”

  “很遗憾,除了sKT,其他俱乐部的投资力度不如LPL,这才是青黄不接的最大原因。”

  很快。

  这篇讨论洲际赛失利的文章,引起了韩网热议。

  因为这是明摆着的事。

  这2年。

  越来越多投身联盟电竞的选手,只能去打城市争霸、去打LsPL。跟中国相比,韩国实在太小了,容纳不了那么多选手追梦。

  论投资,很多LcK的俱乐部,还不如一些甲级联赛的战队投入多。

  拿Rox举例。

  他们打上LcK后,训练环境并没有得到大的改变,因为缺少金主接手。而同时期的Qg,不想加大投入,第一时间就会选择变现,把席位卖出去。

  “谁都知道提高待遇就能留住人才,问题是,谁来提高待遇?”

  看过这篇文章。

  edgar吐槽道:“电竞就是个无底洞,变现手段少之又少,空有赛事流量,却全被拳头吸走了。战队能分到什么?一些奖金?”

  edgar经历过星际、DnF,对这些事看得很清楚。

  说实话。

  他都不知道LoL还能火几年。

  加大投入四个字,上嘴皮碰碰下嘴皮就出来了,却需要老板们实打实的掏出真金白银。作为战队经理,想额外申请经费,光报告都不好写。

  “是啊,观众哪里懂,被文章带一带,就觉得迟早要完。”助手感慨:“听说今年,LgD也盈利了。”

  “那家伙确实受欢迎。”

  助手知道edgar说得是谁,毕竟前段时间售空套票的事,他们也聊过。

  “其实,这种文章多一点也不是坏事。”edgar屁股很正,他也希望上面多给经费。

  另一头。

  阿布出了机场,见自己的动态下面没几条留言,赶紧追上秦浩。

  “你能不能回复一下?”阿布伸出手机:“我艾特你了。”

  秦浩摸出手机,才发现阿布了一条微博。他放了几张截图,有写满的笔记和深夜围坐的偷拍照,并配文——

  这就是我们的成果。

首节 上一节 634/84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