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堡垒:我有一颗火种之心 第660节

  此话一出,肖战勇和朱子豪都皱起了眉头。

  “如今的管理制度非常顺畅,而且民众向心力也很强。还要怎么改革?”

  郑润泽看着朱子豪,点点头认可道。

  “咱们现在的制度是以军长当初给的大框架延伸出来的管理方式。

  就目前的毕方城来说完全够用。

  因为各层级管理都是忠于基地,忠于军长的人,所以思想干净,心思纯粹。

  可想要迎接即将来临的二十万人,以及军长说的一年后的大逃亡来的难民。

  现在就必须立刻改革现有的很多制度。”

  看到朱子豪还想说什么,肖战勇就制止了他。

  “老郑,继续说!”

  郑润泽点点头,竖起三个手指,说道。

  “其实大方向上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积分制度和粮票制度的改革。

  咱们现在的制度全都是建立在生产大队和生产小组协作共赢的基础上的。

  可人口的暴涨,这种制度很快就会出现不公和矛盾点。

  所以粮票制度和积分制度就需要大改,直接更新到货币制度。

  当然,还是以粮票购买力为根基,彻底打破小组,生产队的模式,采用自由劳务的制度。”

  说着话,郑润泽伸手指向前大营另一边的交易大厅的工地上。

  “比如,交易大厅的工程,咱们可以给他分成无数个小工程模块儿。

  由咱们管理层在成立一个部门,专门负责分管工程项目的拆分和招工。

  然后每个小工程的人数报出来,配上相应的货币,进行招工。

  这个部门的人在抽出相应负责人,进行审核和监工,有权利淘汰磨洋工的人。

  让整个基地的工作活动起来。

  每个人都能在工地里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喜好,选择自己适应的工作。

  这种方法,适用于任何项目,比如荒田开垦,居住区建设,城墙建设,禁区开路,水坝建设等等。

  最重要的,再单独设立一个基地贡献分制度。”

  货币改革也是李凡曾经考虑过的事情,不过并没有想这么早就推行。

  郑润泽提出货币改革的时候,李凡的心里就已经明了货币制度对于现在正处风口上的毕方城有多重要。

  等到汇聚过来,在即将建设的城外城扎根之后,毕方城的货币就能起到更大的作用。

  可是这个基地贡献分制度,李凡也听得有些迷糊。

  “这个制度是什么意思?”

  郑润泽继续解释道。

  “粮票是是满足难民们的生存需求,但是贡献分就是关乎他们的尊严和未来!”

  李凡瞬间秒懂郑润泽的意思,无非就是这个贡献分是有特权的。

  果然,郑润泽接下来说的话,印证了李凡的猜测。

  “贡献分制度,是用来统计为基地做出卓越贡献,或者勤勤恳恳的劳模的一种积分制度。

  不仅仅拥有用货币稀有物资的特权,例如香烟,书籍,乐器,茶叶,咖啡等等。

  而且以后的很多优质工作,这些人都有优先竞选的权利。

  包括子女文武堂里出来,也可以拥有特权,优先选择优质工作。

  必须让让所有人清楚,只要对基地作出贡献,就能受到尊重和特权!”

  肖战勇和朱子豪瞬间就听明白了郑润泽的意思,那就是自由市场的模式。

  这种模式的好处就是自己做多少,拿多少,全靠自己的本事吃饭。

  不会出现生产队小组里面有人磨洋工,有人就得多干的情况。

  还可以随时淘汰一些偷奸耍滑的人。

  如此一来,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让适合的人走到合适的位置上。

  而且,最重要一点,就是自由,让这些人有时间和空间去思考自己的未来。

  李凡笑着点点头,表示认可,提出了这第一项改革里面的漏洞,并加以补充。

  “提议不错,这一项改革可以推行。

  再加一条,所有进入毕方城的难民,都可以获得三天用度的货币。”

  郑润泽愣了一下,自己确实忽略了这个最基础的问题。

  “这个,这个,我忽略了!”

  李凡从冰箱里取出来三瓶矿泉水,分给三个人。

  “没事儿,你继续说还需要改革那些方面?!”

第 774章 毕方不灭,涅槃同心

  郑润泽接过矿泉水,打开喝了几口,在脑海中把接下来的提议反复斟酌之后,才继续说道。

  “第二项,户籍改革!

  咱们现在的户籍制度太粗糙了。

  就是简单的登记一下姓名,特长,年龄身高体重之类的,就给分配的工作。

  我提议,重新划分户籍等级,分出三六九等!”

  此话一出,肖战勇在笔记本上记录的手一顿,朱子豪也愣住了。

  “老郑,你不会是也想搞个内城奢靡,外城饿殍吧!”

  郑润泽笑着摇摇头。

  “你们误会了,我说的户籍等级制度,并不是在城内把人分成三六九等,享受大跨度的物资待遇。

  而是提高咱们毕方城户籍的含金量。

  我的提议是,把户籍分成三个等级。

  第一,观察籍,这些难民经过伤口筛查之后,进入毕方城的初始身份,就是观察籍。

  我们在第二城墙后的位置建立一块儿观察区,提供给他们临时居住。

  他们每天的劳作和生活必须接受军事化管理,行动必须受限在一个区。

  而且,每天劳作之后必须参加心理辅导,去听毕方城未来规划的讲座,以及思想统一的学习课。

  让难民们看到在毕方城内的未来和机遇。

  还要不定期的播放毕方城从毕方军成立到现在所有的大小战役以及英雄事迹。

  给他们构建共同回忆已经荣辱与共的感知,让难民们有自豪感和归属感。”

  肖战勇记录的笔头一停,问道。

  “这是个好主意,彻底把思想统一的工作做了总结归纳,在难民们一开始就改变!

  可这个时间该定多长时间呢!?”

  郑润泽在这一点上有些犹豫,时间定长了会起到反效果,定短了,没效果。

  李凡点了一根烟,笑了笑。

  “就定2个月考核一次,不过关的,就继续保留观察籍,三次为上限,三次不过的,就赶出去吧!

  至于考核,我亲自来挑选,会给你们名单!”

  众人立马想到了毕方军的红蓝名单。

  虽然大家不知道军方红蓝名单的选拔标准是什么,可朱子豪和肖战勇可都十分清楚。

  那两个名单上的人可都是思想觉悟很高,而且忠诚拔尖的人。

  李凡已经在心里给观察籍的人定下了忠诚度的合格标尺,那就是60%。

  同时也开始感兴趣郑润泽在户籍改革上还有的后续是一些什么策略。

  “你继续!”

  郑润泽又喝了两口水,继续说道。

  “第二等级,就是临时居民籍

  考核合格之后,会根据他们的特长给他们推荐工作和住房。

  这个时候就该我前面提到的劳务部门进行重新调配和监管。

  就以咱们现有的劳动纪律进行改良精编,根据基地的工程情况,修改相配的劳动规则。

  当然,这个时候也需要人性化的辅助。

  比如成立一些同乡会,开设机能学习小组,开通爱心电台,推行老带新计划。

  让老居民带动几个新居民,尽快适应毕方城的生活节奏。

  让新人与老人之间建立新的情感羁绊,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联系。”

  此话一出,肖战勇和朱子豪的感触最深,不由得感慨道。

  “是啊,这样做确确实实可以让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更加牢固。

  就像八九零年代的农村一样,一家有难八分支援。”

  “可不是嘛,那个时候的农村人情味很浓厚,谁家有个大事小事,只要招呼一声整个村子立马就动了起来!”

  对此李凡也只是从养父那里听过一些农村趣事。

  据说,只要村子里有哪家哪户放了炮仗,不管什么时节,多晚,村子里的各家各户立马就有人翻身起床,朝着事主家去帮忙。

  这种情况,在和平时代的繁华城市是根本不可能看见的。

  反而是人与人之间变得更加刻薄,甚至是救护车的声音,可能都会让邻居跳脚大骂。

  然而,就是那个年代的人,才是最纯粹最团结的一代人。

  郑润泽缓了缓,继续说道。

  “第三份户籍等级,毕方城正式居民。

  享受完整权利的同时,也需承担公民义务,如参与民兵训练和社区防卫。

  拥有永久住房资格、选举社区代表的权利。

首节 上一节 660/68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