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之摄影系大导 第344节

  他静默片刻,走回办公桌,一边翻阅报纸,一边手指摸了摸手机边框。

  终于,他拿起电话,屏幕亮起,一串熟悉的号码拨了出去。

  IDG资本,熊晓鸽。

  京城,建国门外。

  熊晓鸽正半躺在办公室老板椅上,阳光暖暖地透进来,办公桌上也摊着早报和几页打印出来的项目分析。

  标题赫然是:《火星救援》带来的中国影视业估值增长与市场前景分析。

  手机震动,他低头看了眼,嘴角挑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接通:

  “陈总,怎么想起来找我?”

  “熊总,没忙吧。”

  “没,现在美国互联网那边泡沫太大了,硅谷一堆上市公司都要砸下来了,忙也没用。”

  “那不正好转头看内地嘛。你看这边,电影票房动不动上亿,多有前途。”陈天桥语气半真半假,也不含糊,“之前熊总说,星宸影业的吴总对盛大文学有兴趣?”

  “怎么,陈总不继续深耕游戏领域了?IDG对于游戏这块还是蛮感兴趣的.”

  “嗨,游戏终究是小道。”

  陈天桥摇着头说着,这话倒是让熊晓鸽有些玩味起来了。

  谁不知道陈天桥就是靠游戏起家,又是靠游戏成为的首富,如今却看不起游戏本身这.

  不过熊晓鸽没继续说点什么,也应了下来:“行,我知道了,但时间可能得晚点。”

  “嗯”

  电话挂断。

  熊晓鸽放下手机,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建外大街车流如织的早高峰,又看了看办公台面上垒起来的报纸,眼眸微眯。

  陈天桥都有所察觉,他们专门做投资的哪能看不到内地影视圈的潜力。

  这些年,电影的年均增速超过30%,远远超过了GDP增速,这可是一个行业腾飞的征兆啊。

  只是虽然前景可观,但在投资电影仍是高风险行为,尤其是在中国。

  “在中国,投资电影,只能投资导演”

  熊晓鸽喃喃自语。

  电影的高风险他可太清楚了,因为IDG早就有计划想要进影视娱乐试试水,行业分析这几年都没停过。

  高风险最主要是中国电影成本回收渠道过于单一,主要是靠票房收入,版权收入很低,海外发行渠道更是缺失。

  目前内地只有几个导演的电影能弥补这一点。

  “再看看吧,后面或许可以找吴宸帮个忙”

  工作日,除了周一逆跌外,周二还是保持了“正常”跌幅,票房报收3800余万。

  但哪怕是“正常”,也照样让同行集体眼红。

  要知道,这在以往,已然是许多国产影片“首日票房的天花板”。

  院线打算继续提高排片,还特意小规模开了个会。

  京城,一家多功能会议室内,投影仪前,几位地区大区经理正拿着排片表轮流发言。

  “昨天我们尝试将垃圾时间的场次也提供给了《火星救援》,观众依旧能吃,.”

  “从50%调高到56%?”

  “合理,我们这边也想加。大家齐心协力.”

  “感觉可以延长到五一,等五一过后再慢慢调回去。”

  发言桌旁,几个院线代表交头接耳。

  话音未落,会议室门口有人快步而入,在其中一家院线主管耳边低语了几句。

  主管点点头,重新举起手,压下众人议论:

  “刚刚收到消息,有同行已经把意见递到了局里去了。”

  顿时,会议室里的气氛一滞。

  有些原本在小声商量加场的人,脸上浮起一丝不自在。

  果然,一场电影卖得太好,也不是所有人都高兴。

  如今利益受损方可谓是集体哭爹喊娘,其中就数陆训喊得最狠.

  而就在院线小规模会后第二日,几则带着情绪色彩的“联名信”在圈内悄然流传:

  “目前部分院线排片比例严重失衡,个别影片甚至占据近几乎所有黄金时段。”

  “我们不是反对影片质量高的作品占优势,但也要给其他国产影片一条活路。”

  “要防止一片独大,打击百花齐放的局面,建议排片比例不得越过50%红线”

  “.”

  中影大楼,韩三评的办公室。

  秘书敲门而入,将这些文件与传言小声转述。

  韩三评正低头看一份影院报表,听完后,只是“呵”地一笑。

  50%这个关卡其实一般也就国营院线会比较遵循这个不成文的原则,其实一旦到50%,基本上就是黄金场次都让出来了,其余电影只能见缝插针安排在了一些冷门时间场次。

  而这个比例继续往前提的话,就是要把冷门时间场次都给撤掉。

  “局里有反应吗?”

  “韩董,暂时没有,局里什么话也没说。”

  韩三评笑笑,挥了挥手示意其出去。

  局里的反应在他意料之中,若是纯属引进片引起投诉,可能还会受理一下,但是一半都是国产制作的,甚至导演和主角都是内地的,能受理就怪了。

  只要不是排片率太过分,估计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民营院线也要吃饭的,况且这么高的排片,不可能持续时间很长,拖一拖也就过了。

  与此同时,吴宸一行人正在前往洛杉矶的国际航班上。

  国内媒体的报道不断:

  “据悉,吴宸已经率队前往洛杉矶,《火星救援》全球公映在即.”

  “吴宸回应院线排片事件,对此事并不知情,相信院线安排有其合理性.”

  “国际视野!科幻大作《火星救援》将在本周末于北美主流影院上映,登陆超3500+影院”

第433章 北美上映

  《火星救援》的全球宣发,特别是几大票仓的宣传已经进入上映前的轰炸期,影评、媒体、观众的期待早已借由网络与全球同步的宣传节奏铺天盖地传来。

  尽管像日本、韩国会晚北美两天上映,但是首尔,三清洞街头的影院外,数张《火星救援》的韩文海报在玻璃墙上铺展开来。

  地铁里的车站广告、百货商场外LED滚动屏上,都陆续播起《火星救援》的韩语字幕版预告。

  韩国媒体报道不断,夹杂了一点克制性的崇拜。

  韩网上的讨论更显复杂。

  Naver与DC Inside的几个主流论坛上,热帖纷纷:

  “吴宸这个导演,是中国最强没错了吧.”

  “不管怎么说,我已经无法直视我们国家的导演了。”

  “就是不太甘心啊,这种电影,要是是我们韩国拍的,该多好。”

  “.”

  作为一个崇拜强者的国家,吴宸这种国际大导加国家大片,对韩国而言是降维打击.

  只是崇拜之余,也有点泛酸,终究吴宸是中国人,并不是韩国导演。

  日本这边的宣传也是如火如荼。

  而此时,洛杉矶,中国大剧院前。

  环球影业派出的黑色林肯车平稳驶入剧院外围的封锁线,一路闪烁的镁光灯已经亮起,红毯中央几位身着正装的影评人与摄影师已经就位。

  车内,吴宸坐在右侧,身旁是身着一袭黑色礼服、盘发精致的刘伊菲;后排是姜闻,而副驾驶上是杰森·布朗姆。

  车外是日落西斜,好莱坞大道上泛着金边的橡树与亮起灯光的霓虹招牌。

  姜闻望着车窗外,突然开口:

  “杰森,你说我们能去这个城市的另一头看看吗?我上次来,被人劝过不要去.”

  吴宸与刘伊菲对视一眼,眼眸中都是压不住的笑意。

  姜闻嘛——总能提一些出人意料的要求。

  “姜,我怕坐在车里也不安全,还是算了吧。”

  杰森·布朗姆愣了一下,连忙劝阻道,他可不想去那被这座城市遗弃的另一头,那里虽然算不上人间炼狱,但是也差不多了。

  是这个城市里繁华的另一面。

  姜闻一摊手:“那可真遗憾了。”

  “怎么,你想拍一拍那边的故事?”吴宸轻笑着问。

  姜闻连忙摆手:“可别,我可没这念头,到时候拍完片人没了,出不了洛杉矶”

  车内众人一笑。

  洛杉矶中国大剧院自然是比不上政协礼堂场内的宏大,但是首映礼办的也是可圈可点。

  很多黑人朋友们也是纷纷举着牌子欢迎。

  戴维·林登在中国票房出来后松了一口气,但是最终能不能完全放松还得看今晚媒体、影评人和观众的反应。

  场内多次泛起了小声的议论。

  “哇,电影很新鲜的感觉,而且演男主的演员,没有违和感”

  “这部科幻片真的不错。”

  “不愧是吴的新电影,很棒!”

  “.”

  观众们小声议论,放映结束后吴宸等人接受了环球安排好的媒体采访,而门外媒体区有记者拦下几位观众做简访:

  “您觉得这部片子最特别的地方是什么?”

  一位金发男士想了想,说:“我很少看到太空题材是这样拍的。

  我原本考虑到这部电影长达两个多小时,而且主角大部分时间都会被困在火星上,我对此并没有抱太大希望。

首节 上一节 344/52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