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之摄影系大导 第337节

  韩三评忍不住叮嘱,要是吴宸下场那场面可就不一样了。

  吴宸身后牵扯的人不少呢。

  回去路上,自然又碰见一众媒体,记者上来第一句就是:

  “吴导,对冯小钢炮轰香江观众一事,您怎么看?有香江影评人说你从不用香江演员,是对香江的演员有歧视”

  “胡说,瞎扯,没有这种事。”

  媒体见状,有点兴奋,还以为吴宸要爆猛料了,只见吴宸表情平静,似笑非笑:“对了,我要说一下,《南京!南京!》立意有问题”

  话音未落,记者们一愣,随即忍不住笑出声。

  傍晚,夕阳西下,整个京城被映的一片霞红,当然红了的还有看到了报道的陆训,忍不住疯狂破口大骂:

  “吴宸,你混蛋.”

  与此同时,八一厂那边也传来了消息。

  明震江打来电话:“吴导,您要的资料找了一些,现在联系上几位传令兵出身的老兵了。

  黄殿均老爷子,吉林人,1936年参加东北抗联,是第二军第二师曹师长下的传令兵,参加了抚松、大蚊子沟、白家堡子、三道庙等战斗.

  袁士焕老爷子,川军,161师483团.

  宫建老爷子.

  王员保老爷子.”

  明震江说着目前已经查找到了传令老兵,一个个都是七八十多岁高龄了。

  “他们得知要拍一部抗战时期的故事都异常激动,说只要你有需要,他们赶过来都行.”

  “可别,可别!”吴宸一听,连忙说道,“这些老前辈可别折腾,我亲自过去拜访几位老爷子就行。

  明厂长,地址发给我,距离首映礼还有些时间,我想趁着这个空档过去了解一番.”

  明震江一时间也没想到吴宸居然这么着急,但也连忙点头应了下来。

  明震江笑了笑,赞许道:“行,那我让人联系安排时间,有些路可能不好找,也让厂里熟悉情况的同志陪你过去”

  “好,谢谢明厂长。”

  对于这番好意,吴宸自然没有拒绝,否则一些路程,可能让他来找,得找到什么时候。

  很快八一的安排就下来了,率先去的是吉林靖宇县,黄殿均老爷子所在的地方。

  “我也去,我想陪着你一起去,说好的,有空你要带我到处看看,现在我跟着你.”

  刘伊菲拉着吴宸的手,笑盈盈地望着他。

  “嗯,你当记录员行了吧。”

  吴宸笑着揉了揉刘伊菲的秀发,后者嗔怪地瞅了吴宸一眼,随即兴冲冲地准备着

第424章 命可以没了,情报不能丢

  翌日清晨,京城的天色尚未大亮,薄雾轻笼着整座城市。

  吴宸和刘伊菲早早搭上了飞往吉林靖宇的航班。

  飞机掠过云层时,刘伊菲望着舷窗外茫茫白云,忍不住瞥了一眼身旁带着耳机的吴宸,随即悄悄地伸出手指戳了戳他的手臂,小声问道:

  “师弟,你是不是在听许巍的歌?”

  吴宸摘下耳机,有些讶异地看向她:“你怎么知道?”

  “诺!”刘伊菲指了指脚下,笑嘻嘻地道,“你踩着我鞋了,还踩得特别有节奏,这节奏嘛.应该是《蓝莲花》,我没猜错吧?”

  吴宸闻言顿时忍不住轻笑起来。

  这姑娘总是那么有趣。

  “我也要听,分我一个耳机”

  “拿去拿去!”

  音乐缓缓流淌,刘伊菲靠在椅背上,半晌后忽然偏头问道:

  “师弟,你怎么突然想到要用传令兵的视角来拍战争片了?”

  吴宸略作沉吟,声音平静而认真:

  “因为他们普通而真实。战争的苦难,英雄能代表一部分,但更多的痛苦、挣扎,只有普通人最明白”

  刘伊菲听得怔怔出神。

  飞机抵达长春龙嘉机场后,八一厂派的向导早已等候多时,一行人随即驱车前往靖宇县。

  东北三月的风依旧凌冽,道路两旁树木枝干光秃,远处连绵的山峦泛着苍茫的灰色。

  抵达黄殿均老爷子家门口时,已近下午时分。

  屋外坐着一位身躯佝偻的老人,脸上的皱纹如树皮般纵横交错,却目光清明,望着远方的群山。

  “黄老爷子,我们来看您了!”

  吴宸等人打着招呼,将带来的礼物放下。

  屋内闻声走出一位五十来岁的男子,正是黄老爷子的儿子黄贵青。

  “您就是吴导吧.欢迎欢迎,快进屋坐,喝杯水。”

  屋内的黄殿均显得异常激动,颤巍巍地握住吴宸的手,声音都有些哽咽了:

  “事务局的人跟我说了,你们想拍我们那时候的故事我们做的这些事,还有人记得,我就是死了也值啊!”

  吴宸连忙轻轻拍了拍老人的手背:“老爷子,您一定会长命百岁的。”

  刘伊菲几人也连连附和。

  屋外阳光温暖,屋内众人却仿佛回到了那段冰冷、艰苦的年代。

  黄殿均老人娓娓讲述着:

  “1938年,东北抗联第一路军在濛江县召开万人抗日大会,那时候我第一次见到杨将军,个子高,嗓门儿亮,肩膀宽宽的.

  大会刚一结束,他就立刻带着我们攻打日军据点。

  那场仗打得特别舒坦,几乎没怎么放枪,我们直接摸进去,端起机关枪南头一梭子,北头一梭子,地上的血都淹没了脚面子.”

  老人说到此处,眼里泛着光亮,似乎那些岁月历历在目。

  “后来好景不长,1939年日军调了七万多兵力,疯狂围剿我们,杨将军决定部队化整为零,分散游击。

  我当时是曹师长的传令兵,责任重大,命令必须传达,经常要冒着生命危险穿越敌人的封锁线。

  有一天,曹师长有紧急命令要传出去,之前去的4个传令兵都已经一去不返了,最后将任务交到了我黄殿均头上.”

  屋内静静地听着,众人都屏息凝神,仿佛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讲到后来,黄贵青轻轻挽起父亲的裤腿,老人腿上那些触目惊心的伤痕依旧清晰可见。

  “加上额头、后脑勺,总共八处伤口,”黄贵青叹了一口气,“一辈子就留在了他身上。”

  黄殿均淡淡一笑:

  “那时候条件苦啊,吃不饱,经常只能煮煮玉米粒,谷子都没去皮就下锅了可这些都不耽误我们打仗!

  有一年冬天,满地都是战士们的尸体,我硬是一路爬过去,把情报送到师长手上。

  身后子弹嗖嗖地飞,我心里就一个念头,命可以没了,情报不能丢.”

  “老爷子,当初你是怎么挺过来的?真是英雄啊”八一厂的向导忍不住感叹。

  “那时候哪有什么英雄啊,我们都是普通人,都是咬着牙硬挺过去的,我自己都不知道怎么活下来的”

  众人听了,沉默良久。

  刘伊菲在旁边默默记录着,眼眶微微泛红,却也更专注地将老人的话一字不落地记下。

  交谈良久,黄殿均老人毕竟年事已高,有些疲累了,黄贵青便送吴宸等人出门。

  望着远处的青翠的大山,吴宸有些感慨地问道:

  “老爷子抗战结束后,就一直待在这吗?没想过出去?”

  黄贵青摇摇头,叹了口气:

  “这山山岭岭的葱郁草木,都染过抗联战友的血,父亲舍不得离开它们呀!

  他说,每年都要念叨给战友们听,让他们知道,血没有白流,咱们现在过上好日子了.”

  黄贵青说着,突然顿了顿,看向吴宸:

  “吴导,我们也不知道最后你拍成什么样,但我父亲有个请求,你的电影里,故事随便用,但千万别出现他的名字。”

  “为什么?”刘伊菲忍不住问着。

  “我父亲说,他只是活下来了,更应该记住的不是他们这些活下来的,而是那些没活下来的人。他不配名字被记住。”

  吴宸心中一震,默然片刻,微微鞠躬:

  “我懂了。但我们会在影片字幕后面注明当时的抗联番号、军队番号和师团番号,让大家知道,是谁在作战。”

  黄贵青点点头:“吴导,那就随你,父亲只是不想出现名字。”

  此后的几天,吴宸和刘伊菲几乎马不停蹄,前往川省、青岛、江西等地,走访多位老兵,做了大量记录。

  这频繁的周转,就连媒体都有些懵。

  这些天不少路人在机场里看到过吴宸。

  “奇怪了,这吴宸怎么最近一两天换个省份?不都快首映了吗,他忙什么呢?”

  “可能是去度假?”

  “度你大爷,谁家度假一两天换个省份的啊?”

  “.”

  而就在吴宸忙碌奔波之际,《南京!南京!》在金陵举行了首映礼。

  作为一部题材敏感的影片,媒体报道极多,但报道和影评却刻意避开了争议,仅强调画面、情感以及演员的表演。

  偶尔出现的一两篇有关立意的帖子也被迅速删掉。

  而令人意外的是,首映结束后,《南京!南京!》官方突然宣布:

  影片将提前一天上映,从原定的4月22日改为4月21日上映。

  业内人士都心知肚明,这完全是为了躲开吴宸《火星救援》的锋芒,但又不好意思提前太多,干脆提前一天,既保住了面子,又能多赚一些票房里子.

第425章 打压,《火星》首映礼

  大院子弟出身的陆训还是有点关系的,再加上大力投资支持的星美;

  《南京!南京!》在首映礼过后,宣传算是得到了一点小补充,不至于之前那样惨淡。

  陆训这些天看到吴宸辗转多地,似乎抽不出空再来理他,便又开始嘚瑟起来,采访逐渐跟上,试图在21日的上映前搏个势头。

首节 上一节 337/52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