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码,观众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蠢!
然后他们牢牢把控奖项,试图拿到电影艺术的冠名权、解释权…
然后…他们的电影就跟观众脱节了!
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的电影,尤其是第六代的电影,因发现社会污点和罪恶而洋洋得意,以曝光这些不干净的东西标榜自己的愤怒和责任…
这点当然不算错,但商业电影最终需要的是美好。
电影需要一种主流价值观,这个主流现在是很多创作者看不起或者觉得老旧的东西,比如爱、幸福、家庭、正义等等…
路川导演就是典型的这类人…
家世渊博,他的父亲陆天明与姑姑陆星儿都是著名作家,可说家学渊源。
第一部作品就是‘借鉴’黑泽明的《野良犬》;
找来了江闻主演!
还入选威尼斯电影节竞赛单元。
从处女作可以判断,路川的自我定位,从来都是要走大师方向的艺术导演。
他骨子里是骄傲和清高的,喜欢史诗感、时代感与仪式感,喜欢人性深度,喜欢那些宏大命题和词汇。
或者说…内娱优越感集于一身!
最让人无语的是,他的《南京!南京!》可以过审,被骂了,还有一堆业内大佬人替他站台…
不是,《南京!南京!》一部站在日苯人角度的‘南京大屠杀’电影,居然有一堆业内大佬背书?
包括《749》局,马上找一堆“专家”开会研讨这是一部好电影,然后开始骂观众,得出结论:提高人民群众的审美水平和艺术修养的任务任重而道远!
这种环境下,任何导演都会滋生出巨婴心态——我没问题,有问题的是全世界!
就接受不了别人给他们的批评,只能无脑狂吠和自我安慰加狡辩…
但你说星火工作室买水军?
这个事就值得说道了!
星火工作室、沈言工作室包括开心麻花直接发了公告,否认请水军抹黑《九层妖塔》…
沈言直也接发了微博:“太郎,你可真看得起自己,我还买水军抹黑你?
醒醒吧,十几万人打分,平均分4.2分,还用得着水军?
你又不是徐争…另外,《港囧》的盗版源可不是我泄露的…是你的发行公司楽视影视泄露的!顺便,我已经让公司报案,这件事,我会让公安部门介入的,如果没有水军,你需要给我道歉,给《羞羞的铁拳》道歉,给星火工作室道歉…
顺便给天下霸唱道个歉,拍的什么玩意?
就这也好意思叫《鬼吹灯》?
另外,你那破玩意能卖座,真以为观众是冲着你?你要是宣传时候不傍着‘鬼吹灯’三个字,你觉得会有多少票房?”
半小时后,他又发了一条微博:“我们当前的电影圈,有相当一部分创作者已经严重脱离了群众,已经不把自己当成人民,在缺失群众视角的同时,也不想去了解群众。
它们不从群众中来,也不想到群众中去。
这样的创作者,所产出的作品必然是失败的,必然是被大众所反对的!但却能被一堆圈内的专家、教授鼓掌…我是真不理解啊!”
“更不理解《九层妖塔》…居然能拍的这么烂…真不容易,但凡稍微能靠拢原著,都不至于…”
嗯,言哥算是火力开了一半…
但对于路川来说已经足够了,立刻发了微博对骂:“我什么时候拍过烂片?《南京!南京!》拿了一堆奖,收获了国际上的认可…
不要叫我太郎!
《九层妖塔》,我们投入了大量精力,希望能够为市场、观众以及中国电影产业做出我们所能提供的贡献…从市场反馈来看,《九层妖塔》是成功的!”
这回甚至不用沈言回复,已经有网友回复了:“如果只考虑市场,那《小时代》、《栀子花开》也是成功的!
至于《南京!南京!》…我早就想骂了,国内的某些导演,生怕把战争片的大是大非拍得善恶分明,会被国外的白左老爷们批评肤浅,硬是设身处地想方设法挖掘侵略者的人性光辉,替侵略者反思,然后硬给受害者贴可怜人必有可恨之处的标签!
通过不辨善恶来彰显“深度”、来标新立异、来与国际战争片接轨…
但是抗日战争尤其南京大屠杀,是日苯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拍这种题材,你抛开大是大非不谈,学西方战争片去探讨侵略者的人性,简直是东施效颦!”
“中国历史上朝代政权更迭的战争同样也没有正义邪恶之分,战争片怎么就不能揭示人性?”
“不要扯淡,你就回答一个问题:你一个中国导演,拍南京大屠杀,不谴责日军的兽性,反而去谴责NJ市民懦弱麻木,挖掘侵略者的人性,这种迎合西方的“创新”是对的吗?骂你一句卖国贼,有问题吗?”
“另外,你不是说沈言雇佣水军抹黑你的电影吗?请把证据拿出来!”
然后…路川在微博上传了几张图片,呃,豆瓣的比较图,几个ID给《羞羞的铁拳》打了满分,然后给《九层妖塔》打了一星,还附文:“这还不明显吗?”
沈言看了这个微博,都快气笑了…
这…这不是纯傻逼吗?
“水军”这样做未必是水军,也有可能是因为他们有眼睛啊!
突然觉得跟这种人撕挺没意思的…
只回了一句:“我以前不太懂什么叫巨婴心理,现在懂了,行吧,你赢了!不用回复我了,已经报案了,你很快会收到公安部门的调查信息!”
第708章 他应该感谢我!(13)
所谓巨婴心理,就是指指成年人心理发展滞后,情感和行为模式停留在婴儿阶段的心理现象。
表现出来的特征:自恋,认为自己是最牛逼的;偏执分裂:对挫折容忍度低,常陷入非黑即白的极端思维,情绪易失控且归咎于外界。
怎么形成的呢?
原生家庭影响:父母过度溺爱或包办代替,剥夺个体独立成长机会!
将他推到了一个不属于自己的高度…
路川…就是典型!
家学渊源“艺二代”的一个代表人物。
他出作品的时间,刚好渡过了电影制片厂体制的转型阵痛期,又恰好面临着中国内地巨大的电影市场缺乏电影导演的时期。
这个阶段的观众可选择的电影极其有限,观影阅历更是无从谈起,所以在那个时候,电影但凡能够上映,只要不太离谱,几乎可以名利双收!
故而这个阶段的电影导演相较于后一代的电影导演而言,实际上是没有经历过充分的市场竞争,反而被时代宠坏了,电影不被观影认可,却认为是观众审美低下,见到后来居上的电影从业者作品,亦满口酸气…
再加上身边一大堆攀附者,必然会肯定他,拥护他,他自然觉得自己是对的!
三部电影,《羞羞的铁拳》口碑最好…
但喜剧嘛…‘大导演’一般看不上!
这帮人对开心麻花电影的轻贱和鄙视,正是他们这些学院派电影人的普遍立场。
百花奖提名的《满江红》直接跳过沈滕这个主扛票房的男一号,去提名中戏科班毕业的男二号。
有名言的‘麻花低质强碱性搞笑片,雄霸中国电影市场,是文化的悲哀。’
你看,动不动就中国电影的悲哀、文化的悲哀…
完全一副专家、教授的姿态…
你觉得他们是天龙人,明晃晃地跟广大观众的审美喜好对着干?
真不是…
他们的圈子很小的,根本接触不到一般的观众…
长年在圈子里混得风生水起,参加笔会、集体采风、专业研讨会、作品品鉴会,通过换稿、内部推荐占据文艺版面,著作等身、名声斐然。
如果没有互联网,他们可以这么生活一辈子的!
然而,互联网来了,扭转由体制把控的舆论场,大众品评效用正在反作用于传统文艺圈。
电影的好坏,不是你们圈内人说的算的。
尤其是商业电影!
路川会管这些吗?
他会认为是自己实力不够?
肯定不会啦…
他坚定地拒绝一切批评与教育,坚定地认为说他差的,是有人带节奏故意黑他!
至于沈言:最开始觉得他是坏,后来觉得他大概只是蠢,现在觉得他可能因为长期在精神状态和认知能力上遭受挑战而对他抱有最低限度的人道主义怜悯…
一种对傻逼的动保主义怜悯——纯粹就是菜!
举个例子,你让他拍魔童设定下的哪吒。
剧情大概是这样的:哪吒从来不想改变自己身份只觉得生物爹生物妈对不起自己,直到自己踩烂了师姐的裙子看见美丽的双腿幡然醒悟觉得世间如此美好我得不断上进…
然后在他,他师姐,他师兄三角的畸形的爱里不断觉醒,摆烂,觉醒,摆烂;
师父挂了,他在和师姐聊天;
父母挂了,他在和师姐吵架,最后师姐为了“救苍生”死在自己眼前,他突然嗷的一声说我不干了,然后一拳干碎反派…
最后的结局,他,他师姐,他师兄用燃冬镜头抱在一起的背景里,走向让谁都摸不到头脑的结局…
《魔童之749局》!
……
《唐探》剧组,艾伦还有乔衫进组了,紧着带他俩的戏份先拍…
艾伦遭罪了——设定里唐仁精通莫家拳。
莫家拳专攻下三路。
不过人家莫家拳也是门正经拳法,有歌诀曰:“拳行如虎势,脚踢似龙威。身灵步活力,长短劲俱齐。”
到了唐仁这取其精华”浓缩成了三招“撩阴、锁喉、抠眼”…
镜头对准巷子,艾伦、小沈阳、乔衫三人组把王寳强、沈言堵住了…
然后就是一场大战。
“南派莫家拳,承让!”
小沈阳直接掏枪:“承认尼玛啊,承让,把他们套起来!”
“咔!好,过了,我们休息一下,然后转场!”
陈思成很满意,然后几个演员都跑去吃水果去了…
泰国水果真多!
沈言挺喜欢吃山竹、菠萝蜜的…
艾伦则跟魏翔、乔衫还有小沈阳唠上了。
“我是真服气,他居然认为没几个人看过《鬼吹灯》小说…”
沈言好奇,问了句:“什么?”
“路川,他说没几个人看过《鬼吹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