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谁小鲜肉,我是天王 第511节

  目前为止,也就《少年时代》、《鸟人》两部电影挺火的…

  类似《模仿游戏》、《布达佩斯大饭店》、《万物理论》热度没有那么高。

  至于《塞尔玛》,那导演是傻逼,公开说什么‘我们要反思’,不好意思,美国没那么多反思怪!

  而且《燃烧》目前的票房超过500万美元了…

  热度很高!

  A24的公关策略确实猛,主打的就是金球奖——一般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同样会是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当然有例外,但重合度很高。

  只不过,用力过猛了,顺便拿到了最佳导演提名…

  哦,为什么没有最佳影片?

  因为…北美金球奖现在不接受非英语片进入最佳影片提名!

  还比不上奥斯卡,奥斯卡早些年还给《美丽人生》、《卧虎藏龙》最佳影片提名了呢。

  金球奖的架构很像英国电影学院奖,英语片和非英语片分的非常清楚。

  ……

  挂断电话,沈言道:“打听清楚了,是真的!”

  “…那有说拿奖的概率嘛?”

  “…给个提名就不错了!”

  沈言翻了翻白眼:“我都没去美国…”

  韩延立刻问:“我听说颁奖季,都要公关的,你不去…会不会有影响?”

  “不至于…”沈言解释:“有公关团队造势,几个重要的奖项我到场领奖就行…”

  “重要奖项?”

  “一般来说,奥斯卡颁奖季四大风向标,金球(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英奥(英国电影学院奖)、广播(评论家选择奖)、工会(美国各工会奖),还有十三前哨奖主要指十三个影评人协会奖…”

  “十三个协会奖?”

  “四大四小五重镇,四大指的是纽约、洛杉矶、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美国国家影评人协会奖;四小:波士顿、芝加哥、多伦多、伦敦;五重镇:拉斯维加斯、堪萨斯城、东南、达拉斯—沃斯堡、佛罗里达影评人协会…”

  “这么多?”

  “所以,颁奖季,如果旨在奥斯卡会很忙,基本上每天你都得参加一个颁奖活动…《燃烧》不用这么麻烦,我已经跟公关团队说好了,金球奖、英奥还有广播奖颁奖典礼,我会出席,其他奖项就不去了!”

  正聊着呢,沈言的手机响了,这次是纪翔…

  一分钟,挂断电话…

  纪翔就一句话‘我已经下飞机了,正在往剧组赶…有记者采访,你斟酌一下再说话!’

  至于嘛…不就是北美电影电视金球奖嘛!

  又不是那个足球的金球奖!

  那玩意,如果沈言拿到提名,那绝对是大事,电影领域…反正沈言没有欣喜若狂的感觉…

  韩延忍不住问他:“你好像不太在意?”

  “提名而已,又不是拿奖…你怎么这么高兴?”

  “我当然高兴,这是中国电影的一件大事!”

  沈言嘿嘿一笑:“我之后要去美国的,肯定要耽误拍摄时间…你还高兴的起来吗?”

  “我…这是为国争光!”

  “电影…谈不上为国争光,大部分获奖的电影都属于贫困戏剧…”

  所谓贫困戏剧,就是将人置身于绝境中审判,展现人性的荒谬,深刻,反叛,悖论,复杂多变等等,借以传达出深刻的哲学思想…

  这类电影一定是批判什么,揭露什么…

  为国争光?

  争个毛啊!

  韩延显然也是懂沈言的意思的,他挠了挠头:“要不要给你一天假?”

  “干嘛?”

  “开个发布会啊!”

  “不用…”

  ……

  好吧,沈言低估了金球奖的影响力。

  当天下午,一群媒体就包围了剧组…

  甚至还有央视的记者。

  沈言只好大致聊了一下:“首先很高兴,其次,感谢一下我的发行方A24,公关部分都是他们在做…”

  “《燃烧》,目前北美还是小范围上映,开画的场馆是428家…已经很不错了,毕竟是一部华语文艺片…”

  “票房应该超过500万美元了,如果能顺利拿奖,距离奥斯卡还有两个月,那总票房没准能超过800万美元!”

  “美国也没有那么多文艺片爱好者,《生命之树》的票房才1300万美元,我们特推崇的《怦然心动》,北美票房只有175万美元…”

  “最佳导演我肯定是没戏的,大部分提名电影我都看了,个人感觉要么是《鸟人》的导演亚利桑德罗,要么是《少年时代》的导演理查德·林克莱特…最佳影片也是这两部二选一…”

  “下个月16号颁奖典礼…我肯定要去现场啊…”

  “公关手段…我又不混北美电影圈,他们有什么手段,我上哪知道?”

  沈言真的不知道A24用了啥公关手段…

  其实奥斯卡允许公关,可以理解,毕竟电影的好坏是非常主观的东西,也非常容易受到他人的意见所左右,因为它没有评判的标准。

  一部质量过得去的电影跟另一部质量不错的电影…

  《肖申克的救赎》PK《阿甘正传》…

  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导演(《蓝白红三部曲之红》)PK罗伯特·泽米吉斯导演(《阿甘正传》)…

  孰好孰坏?

  奥斯卡又不同于欧洲的那些电影节,它是由几千名评委投票产生结果,所以在舆论上对这些评委的投票进行影响就存在可能。

  所谓的公关,手段无非是:发布相关公关稿件,尤其是一些著名影评人的文章,接受电视采访,参加各种电视节目,参加各种奥斯卡前哨奖。

  新兴的手段主要就是增加网络声量。

  这些动作的目的都是为了左右投票人手里的票。

  不过,沈言怎么也没想到《新闻联播》居然也给了两分钟的报道…

  “我国著名导演沈言凭借电影《燃烧》斩获第71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男主角、最佳导演、金狮奖三项大奖之后,拿到了第72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电影类最佳导演、最佳外语片提名…”

  甚至还给了沈言的采访镜头…

  “挺高兴的,这个不仅是我个人的荣誉,也是中国电影得到认可的象征!”

  “请大家关注之后的颁奖典礼!”

第644章 又有瓜(44)

  “金球奖算是奥斯卡前哨…但它跟奥斯卡不一样的,而且我们这次没有大量公关,只是小范围的砸钱,主要针对影评人…”

  “所谓的公关,主要就是营造舆论态势,通过发布公关稿件、接受媒体采访、参加电视节目和前哨奖活动,电影制作方努力提升影片的公众认知度和好评率,最终影响评委的投票倾向。”

  “那你们花了多少钱?”

  “听说已经花了300万美元了…”

  剧组聚餐,算是给沈言庆功…

  大家对公关挺感兴趣,沈言就大概说了一些。

  万倩插话:“那可不可以理解成拿钱买奖?”

  沈言想了想,然后道:“你可理解成竞选,就是抬高自己,贬低对手。平均来讲,耗费都在千万美元以上!确实是金钱游戏…”

  “那有没有特别水的奖?”

  “有啊,98年,哈维·韦恩斯坦砸下500万美元为《莎翁情史》公关,收买了大批学院成员为其游说,甚至不惜违反奥斯卡规定,私下举办派对邀请多名评委到场,在面对指责时他狡辩说这些评委们只是“恰巧在场”。最终《莎翁情史》击败了《拯救大兵瑞恩》获奖…还让格温妮丝·帕特洛拿了奥斯卡最佳女演员,当年跟她竞争的凯特·布兰切特、梅丽尔·斯特里普还有费尔南达·蒙特内格罗、艾米丽·沃森…”

  韩延:“费尔南达·蒙特内格罗《中央车站》的表演堪称教科书级别!”

  万倩:“…艾米丽·沃森《她比烟花寂寞》…那个电影我看过…”

  “对,”沈言点头:“《她比烟花寂寞》原名叫《Hilary and Jackie》…那个电影属于传记片,我二婶特别喜欢,因为是关于大提琴的…我也看了好多遍!”

  “你会拉大提琴嘛?”

  “会一点…但我主攻小提琴…”

  纪翔来了句:“哈维·维恩斯坦真过分!”

  沈言摆手:“他的手段只是针对电影…《公民凯恩》,你们知道吧,当时的媒体大亨威廉·赫斯特,恼怒于《公民凯恩》对自己的影射,不仅发动旗下所有宣传机器封杀该片,在给制片厂砸钱企图销毁该片不成后,甚至针对导演奥森·威尔斯采取人身攻击,不惜在后者的宾馆房间中安排未成年裸女,企图令导演身败名裂…

  多亏好心警察提前告知,威尔斯才得以全身而退。可惜,《公民凯恩》最终饮恨当年的奥斯卡…”

  “威廉·赫斯特?赫斯特集团的创始人?”

  “对,《嘉人》、《时尚芭莎》、《时尚先生》都是赫斯特集团旗下的杂志!”

  “那届奥斯卡是啥?”

  “不知道…”

  其实是《青山翠谷》…

  六十多年过去,《公民凯恩》依然是经典,《青山翠谷》,乏人问津!

  聊到晚上十一点…

  纪翔举杯:“不管怎么样,我们祝你旗开得胜!”

  “谢谢…”

  ……

  尽管知道不太可能最佳导演奖,沈言还是挺高兴的…

  不过,直播的时候,很多粉丝问他‘为什么不去金马奖?’

  “不想去呗…巩利都能输给一个不认识的女演员,我去干嘛?”

  “任何一个地区的电影奖项都和这个地区的整体电影水平有关,反正我不认可!”

  “这不是很扯淡嘛?”

  “而且弯弯的文艺片,他们自己都不看…我不跟他们一起玩,有没有问题?”

  “不说这些了…”

首节 上一节 511/56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