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摄影师廖拟推荐的。
廖拟算是饶小志的御用摄影师,跟饶小志、郭凡、陆洋关系都不错…
他说话了,郭凡就去试镜了一下,然后让杨庆做了导演!
沈言这次退居制片人…
主要演员刘得华+马伊利!
首映礼来了一堆明星、导演还有媒体。
毕竟马伊利是正经京圈成员,而且,前段时间的周一见声浪还在…
刘得华…一直以来都是大明星!
《误杀2》的成本是7500万人民币,刘得华片酬1000万+10%的票房分成…
其实,刘得华的片酬应该是2500万左右——他的片酬跟作品有关。
《富春山居图》、《盲探》、《风暴》都不算大卖…
后来《追龙》、《拆弹专家》的大卖,让他的片酬涨到了4000万港币,在担任邱礼涛执导的电影《扫毒2》的监制和主演时,刘得华总酬劳合计3000万港币,他以票房分成替代固定片酬的模式成功降低了该片制作成本,最终赚了差不多一个亿港币!
《扫毒2》和《拆弹专家2》连续大卖13亿+票房后,刘得华片酬大涨,一度升至6000万港币——《红毯先生》、《焚城》都是这个价!
但是《误杀2》,他也是监制…
《误杀》这个系列,就是刘得华主扛票房…
所以,基础片酬+票房分红模式。
……
“《误杀》,从一开始我们就是冲着系列片打造的…第一部,在大家不那么看好的情况下,我们拿了5.8亿的票房,这几年,我们一直在思考第二部应该怎么做…”
“想过好几个悬疑犯罪类型,都比不上第一部让人惊艳…”
“去年,以前的同学给我发了好几个视频,校园霸凌的视频,然后我就去找了电影局还有教育部,这个类型可不可以拍…他们说了一堆话,然后我就把背景放在了东南亚,找来了杨庆,我们查了很多资料,然后做了《误杀2》的剧本…”
“我们上学时候,学校也有很多校霸之类的…我问了很多以前的同学,他们说一上大学,霸凌情况几乎就没有了,一旦出了事,就叫校园刑事案件!”
“大家可以看看快手短视频,里面有一堆真实的校园霸凌…”
“我找了几个给华哥看,华哥也很气愤,然后我们尽可能地把剧本弄得挺血腥的…很直白的拍了一些校园霸凌的事迹…”
《误杀2》正式上映前,沈言上台分享了一下《误杀2》的项目由来…
郭凡、杨庆、刘得华包括马伊利也分享了一些感想…
说的都挺好的。
电影开场…有些阅片经历的感觉不是很对。
开场镜头:直接拍一帮坏孩子霸凌小麦(赵金麦饰演),涂胶水,用脚踹,怎么恶心怎么来…
非常直白的暴力!
包括之后刘得华报复坏小孩,也是一锤子一锤子砸死的!
非常血腥…
就感觉一点也不像《误杀》第一部。
《误杀》第一部靠着剧情引人入胜!
怎么第二部,完全抛弃了第一部的优点?
然后,电影结尾,饰演小哑巴的赵金麦从箱子里爬出来之后,不是放飞了鸽子,而是把鸽子的头拧断…
并且对着镜头来了一个库布里克凝视…
没错,整部戏都是小哑巴的一次策划!
一个九岁就敢拿刀捅死继父的女孩,怎么可能是软弱的被霸凌者?
她这么做,只是为了逃离这个地方,逃离她的妈妈!
杀四恶女、设计假绑架、刘得华赴死、小哑巴逃脱,这一套计划,是小哑巴设计的,她是主谋!
所以,校园霸凌只是诱因——很惨然的,蒋依依饰演的刘得华的女儿,其实是小哑巴挑选的。
她被“高中欺凌”四恶女长期欺负,她找到的解决方案是蒋依依和她的爸爸…
她被欺负,她跟蒋依依一起玩,蒋依依就一定会被欺负,然后就会失控,然后就出了大事。
当然,也有可能蒋依依被欺负,然后小哑巴故意接近她…
跟《默杀》不太一样的地方——校园霸凌的镜头就两个,没有那么多…
毕竟校园霸凌只是诱因!
而且,这些镜头用得太多,会给人一种噱头和卖点的感觉…
卡在审核线上的一部作品——很多剧情都偏血腥,配合画面镜头和音效将氛围营造得很恐怖,镜头突袭次数很多,确实感官上很刺激!
同时还叠加了诸多争议性很强的元素,比如校园霸凌、家暴和QJ幼童等等。
……
“其实,最一流的悬疑片,是用专业的心理学知识,把我们带进凶犯的内心情境,让我们跟随镜头抽丝剥茧,最终感受到心灵层面的恐怖与震撼;比如希区柯克的《惊魂记》,希区柯克先带观众进入了主角诺尔曼的房间,给我们看了很多动物标本、裸女和被侵犯的女人的挂画。”
“第二流的则是反差式的剧本构造,将观众代入到一个受害者的世界,再瞬间把受害者的形象推翻,让我们的心头猛然一颤;”
“《误杀2》算是第二种类型,但我们不能直接拍,所以,最后留出了一点发散性的空间…”
电影放映结束,剧组主创登台,杨庆说了《误杀2》的最终呈现…
“这些是你自己总结的?”
“不是,是我们几个开剧本会的时候,言哥说的!”
沈言默默举起话筒:“我就想装个逼,炫耀自己的阅片量…”
刘得华则道:“《误杀》这个系列,我都特别喜欢,他们的选材还有电影最终呈现的效果,让我很惊讶,原来内地真的有这么多年轻的创作者,而且他们真的特别优秀!”
“…《误杀3》,我们已经有一点想法了,估计2016年能上映!”
第601章 刘得华(23)
马伊利这次演的是赵金麦的妈妈…
她夸了下两个小演员。
“赵金麦还有文琪,这两位都是非常有天赋的小女孩,我问导演从哪找到的,他说是言哥推荐的…我就问他,言哥是从哪里找到的赵金麦!”
记者立刻问:“从哪?”
“他说《巴啦啦小魔仙》…”
沈言插话:“《巴啦啦小魔仙》是少儿向的电影,我就想着梳着两个可爱的马尾辫,俏皮活泼,纯真无邪的小姑娘如果成为让人恐慌的反派,一定很带感!”
“那蒋依依呢?”
“蒋依依本身就是知名度很高的女童星,是咱们试镜选到的,赵金麦还有蒋依依她俩都是极具天赋的女演员…”
然后,记者们问了文章的事情。
其实周一见之后,关于两人的关系有各种各样的猜测…
媒体也想搞个大新闻——一堆低调离婚的消息放了出来!
说他俩离婚的,一听就不靠谱——一堆代言、品牌找的都是他俩,看中的是夫妻关系,离婚?违约金你给?
马伊利扯了一大堆,基本都是在打太极…
直到有记者问了:“听说文章跟姚狄是在《果婚时代》时候就好上了,是真的吗?”
这就有点过分了,马伊利受不了,想骂人,沈言开口:“这种事有什么好确认的?难道精确到哪一天哪一年,就能改变整个事的性质了吗?你们居然拿这种问题询问一个妻子…稍微有点道德水准好不好?”
哦,周一见之后,很多媒体、自媒体开始深挖姚狄跟文章的时间线…
最终得出结论应该是《果婚时代》之后…
挺有意思的。
其实很多人看不上文章的就这点:真喜欢就离婚了娶啊!碰到真爱了你净身出户呗,放你走!将来赚钱了多爱孩子,观众也能慢慢接受…
但他不…
提裤子不认人的主,把童骗得整天眼冒星星的!最后毁了人家一辈子。
然后他还不要脸想留在马身边,趁资源…
反正文章彻底跟出轨这两个字联系在了一起!
……
“我准备后天去威尼斯…”
“提前一天?”
“对,你们谁有兴趣?咱们一起呗!”
首映结束,沈言、郭凡、杨庆包括饶小志、陆洋还有《误杀》的主创们一起聚餐…
饶小志问起了《燃烧》的情况…
沈言如实回答。
几个人摇头:“不去了…咱也没有电影入围主竞赛单元…”
“可以去看看电影啊!”
“看个毛,连字幕都没有,你能看懂?”
沈言叹气:“最近几年,威尼斯电影节越来越保守了,听说以前还会放点涩情片吸引观众…”
“这个我知道,戛纳也是,听说戛纳最开始完全不是威尼斯的对手,于是找了一群叁级片女演员,各种搔首弄姿,吸引了不少观众!”
这倒是事实!
戛纳的容忍度一直很高。
把电影拍成艾片尺度、用写实镜头拍女人在厨房给自己堕胎的拉斯·冯·提尔,在发表同情纳cui的言论之前还一直是戛纳的宠儿。
对了,还有一部《绿门之后》——年轻女子遭到绑架,被卖到色情俱乐部训练,随之而来的便是在观众面前展示情爱奇观…
这些都是戛纳主竞赛单元的作品!
相比之下,威尼斯要保守的多…
但也就是相对而言,要知道欧洲的一大批电影工作者特喜欢拍大尺度的戏份!
你不露一下,都不好意思说这是电影艺术。
其实…让他们是为了卖片子!
如同好莱坞主流商业影业的视觉特效一样,所谓的欧洲电影艺术做的也是制造吸引观众的卖点。
只是这些人没有足够的投资和电影背后的技术支持,决定了他们不可能打造那些耗时耗力的场景,只能依靠相对廉价的性ai、3p以及其他大尺度的卖肉戏份,来吸引观众实现盈利。
可惜,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大家用手机就能看到很多尺度更大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