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你,有一些动作完全可以交给武行替身,非要自己上!”沈言忍不住怼了她一句,施施则回了一句:“这可能是我最后一部武侠剧了,我当然要自己上咯!”
第566章 关我屁事!(13)
施施跟唐人的第一部戏是《射雕英雄传》,她演穆念慈。
那是部武侠。
大概也有点武侠情怀吧!
不过,沈言之前说的《笑傲江湖》也是武侠…
施施大概率会拍!
毕竟这是她工作室成立后的第一部戏。
不说打响招牌之类的。
她得赚钱啊…
做了工作室之后,团队就得她自己养了!
金庸剧自带热度,只要拍了,就不缺买家。
光线跟优酷做的《笑傲江湖》,令狐冲那么丑,直接就播了!
——史上最丑令狐冲,辣眼睛。
除非是平台自己都觉得不行的——滕讯自制剧《神雕侠侣》就压了七年,一直没播!
就毛晓慧和佟梦实那版…
听说金庸诞辰100周年的时候,《神雕侠侣》原本准备播出的,但是最开始的《金庸武侠世界》播的太烂了——数据稀碎,干脆停播了!
连《金庸武侠会世界》都播不下去了,更别说原本就不看好的《神雕侠侣》…
不过,《有匪》铁定是沈言出演的最后一部武侠剧了!
正常来讲,以他的人气、咖位应该尽可能的合作一些大导演。
增加自己的作品厚度之类的。
但咱实话实说,现在这个时代,哪有那么多有厚度的作品?
再说了,有厚度的角色也轮不着他。
毕竟沈言今年27,按照市场流行的话语:小鲜肉一枚!
……
截止4月2号,《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上映10天,票房破了五亿!
杨蜜捍卫了自己票房女王的宝座…
接受采访,她说了‘导演韩延找我的时候,我还挺犹豫的,毕竟之前没演过这类苦情角色!’
‘这个剧本,完美契合了苦情片三宝:车祸、癌症、治不了;女主角从头哭到尾那种…而且有点挑战传统观念,细一分析,女主角的行为让人无语!’
“但代入女主角视角,可以理解她的做法,因为我们很难会有这样一段感天动地的爱情和一个爱而不得的人,所以我们常常更加有这方面的诉求和幻想。”
“而且剧本最后十分钟的翻转挺有意思的,就是女主角宋媛媛早就发现张哲凯罹患绝症,她找男朋友、她迅速结婚都是为了完成张哲凯的心愿,让他能够放心。但最后选了殉情…我爱你,所以生命的意义全部在于你。你不在了,我的生命也没有了意义。”
“然后我就接了…”
“真的很苦,拍摄期,每天平均要哭十几条…眼睛都肿了!”
“票房预期…其实,我们拍摄的时候真没有考虑那么多,大家想的都是尽可能的完成这个故事…”
咳咳,杨蜜接拍《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就一个理由——票房!
沈言跟她说‘这电影起码能拿五亿票房’,然后她就接了。
都不带一丝犹豫!
可以理解,毕竟现阶段的电影市场就看票房,而且,那帮有概率拿奖的电影,也轮不到她…
也算如愿以偿;,《比悲伤》的票房走势非常不错,按照市场预期,起码能有7亿票房,8亿也是可以想象一下的!
不过,沈言直接告诉她‘八亿不可能,最多也就7亿,没准到不了7亿!’
“为啥?你不是特看好吗?”
“因为4月4号,《美国队长2》就上映了!”
“不至于吧…《美国队长》应该不太厉害!”
“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沈言扯开话题,聊起文章的事情…
前段时间,周一见事件爆发了!
其实,文章压根没把这事当回事!
他可是一线顶级演员,出轨算个卵子,他那个圈子,有几个真正意义的好男人?
京圈诶,一个推崇原教旨大飒蜜的团伙——漂亮、直爽,有范儿…
最喜欢传播飒蜜文化就是高小松:每每追忆飒蜜岁月,他都会呈现同一套姿势:双眼发亮,腰板挺起,下巴往上抬,45度角俯视镜头,就像在俯视观众。
告诉所有人,女人就应该成全男人的面子;懂的、办的,说到底,都是男人的事。
就那句‘你愿意让他占便宜就占吧,我们不吃亏,反正我们家是男的。’
总结:老鸨的觉悟,小弟的姿态,老妈子的担当,还要长得美。
文章是京圈排头兵,自然也深受飒蜜文化的浸染,而且他正当年,手握稀缺资源,吹牛都不是吹牛,是D调和弦。上下嘴皮一哆嗦,就能吸引一茬茬全国各地的美女围着他们转…
但文章的人设是小男人,而且多次公开秀恩爱。
这叫人设崩了!
其实,人设崩了也没啥,大不了换个人设呗。
但他得罪了全国大部分媒体——出事儿前文章过于狂妄,招媒体反感,拽得跟二五八万似的,处处拿大,媒体早就烦他烦的不行,然后,他自己梳了满头的小辫子招摇过市,就不能怪媒体痛打落水狗。
种种事情积累起来,文章直接Flop了!
关键最开始那几年,他还觉得自己是大牌,搁网上各种喷人…然后《陆垚知马俐》、《剃刀边缘》失利…
其实《剃刀边缘》也还可以,尤其是美术馆、地铁两场追逐,精神病院调度与电梯、浴室杀人紧张感营造上可谓足够精彩。
但…遇到了《人民的名义》!
再加上先入为主的观念,这个剧直接就糊掉了…
这事,沈言也不好说什么。
“他俩都算是我的恩人,让我咋评论?我还是吃瓜吧…”
然后杨蜜回了句:“你也不是啥好东西!”
“我咋了?我没结婚啊!”
“没结婚就可以乱撩了?”
沈言无语:“大姐…我要是没记错,是你主动的哦!”
“那你可以拒绝啊!”
“我为什么要拒绝?我又不傻!”
“…懒得理你。”
杨蜜挂了电话…
沈言也跟着挂了电话,然后跟施施解释:“杨蜜…”
“她打电话干嘛?”
“跟我聊聊《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的票房情况…她觉得能有八亿,我跟她说能过七亿就不错了!”
“啊?”施施惊讶:“为什么这么说?我刚看了票房情况,已经5.23亿了!”
沈言理所当然道:“因为后天《美国队长2》就上映了呀!”
“漫威电影…虽然是好莱坞大片,但也不至于那么大影响力…”施施不同意这种观点。
沈言耸肩,没有解释…
施施想起了什么:“你觉得周一见这个事会怎么结束?”
“…不知道…”
沈言很想回一句‘关我屁事!’,但施施明显有点伤感…
毕竟文章、马伊利之前是圈内的模范夫妻!
第567章 闲聊(23)
其实星火工作室跟马伊利签了三部电影,《误杀2》、《消失的女人》以及《拯救嫌疑人》…
那从商业角度来讲,沈言肯定是站在马伊利这边的。
而且马伊利那句‘恋爱虽易,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还是引发了大量讨论的。
对了,一堆网络电影也过来蹭热度,《周二见》、《周三见》之类的…
那帮搞网大的,确实挺没下限,当年王寳强离婚,好几部网络电影官宣开机,《宝宝别哭》、《宝宝,加油!》…
冯晓刚导演的《我不是潘金莲》上映之前,网络上至少出现了十五部跟“潘金莲”有关的网络电影,诸如《她不是潘金莲》、《潘金莲是我》和《潘金莲找棍记》等…
而且,网大为了吸引观众,会邀请日苯女演员加盟…
没错,就你们想象的那种女演员!
——网络大电影还没有严格的审查标准,因此很多传统电影不敢拍的题材就会在网络大电影中实现,比如恐怖惊悚、丧尸题材、赌片、打情色擦边球等。
这个叫草莽阶段…
哦,说回施施,沈言立刻安慰了几句,然后说了后天一起看《美国队长2》…
……
《美队2》堪称漫威最佳!
其实,美国队长这个角色很不好弄——历来高大全角色最难塑造,因为过于不合人性,容易给人以虚假的感觉。而有缺陷的人物成为英雄的情节,因为更能引发观众对自身的感情投射,这种“反英雄”的套路,变得更受欢迎。
《美队》第一部里的美国队长斯蒂夫·罗杰斯,人物形象、品行无可挑剔,但总感觉能力有限,且性格沉闷,让人觉得“太假”。
《美队》第二部,巧妙解决了此问题,未用诡异花招,而是借助反乌托邦与“牺牲”素材。
一方面,通过时代变迁让美队产生格格不入感,降低高大全带来的疏离;
另一方面,以各种反转反反转让观众怀念美队的始终如一,其软肋也消解了完美的无聊——软肋就是巴基。
最后,通过“信仰之跃”,在生死攸关时美队选择牺牲与信任,完成宗教仪式般的升华,树立真先知形象,其煽动力十足…
人的“神性”一定来自于人性,只有把人性塑造好了,才能成功的解释“神性”如何立足。
《美队2》能把一个高大全到虚假的角色,成功的刻印到观众心里,罗素兄弟确实有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