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佳辉饰演的楚帆虽然只是一个电车厂的工人,面对香港富豪屈臣氏家族却不卑不亢,富家千金罗娜也为了和他在一起离家出走。
和那个年代流行的琼瑶阿姨的言情剧,各种富家子弟爱上贫女抑或富家女爱上穷小子的桥段如出一辙,当时不觉得突兀,充满了浪漫幻想。
经历了几十年的时代变革后回头再看到这样的电影桥段,觉得很假很幼稚。
《乘风破浪》要残酷一点…
不但六一在找黑社会老大、香港地产商黄志强报仇时被杀死,连最后主角徐正太都被抓进监狱判刑六年,而徐太浪的妈妈则产后抑郁跳楼自杀。
对阶层固化、命运的抗争显得有些悲观无力。
更现实一点!
缺了浪漫主义情怀、缺少了和命运抗争的奋斗…
即便有那句‘我就像这个世界,这个世界是不会变的!’——出自杨德昌《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下一句,主角就说了‘这个世界是会变的!’
而且,《乘风破浪》有一点跟《夏洛特烦恼》很像,就是个人眼界!
徐正太看不清趋势、六一也看不清趋势,即使徐太浪告诉他们不要开录像厅,要开电影院,不要囤BP机,可是他们一样坚持自己的选择
就好像大春:即便真有这么一个人,穿越回到97年,极力告诉你想尽办法买房,你也不会因房致富。
思维是脱离不了时代的窠臼的。
哦,沈言快速写完《乘风破浪》的剧本,然后发给赵丽影…
后者有点懵。
直接飞来了象山:“这是给我演的?”
沈言也愣了一下:“对呀,小花!”
“为什么找我演?”
“…你合适啊!”
赵丽影斜眼看了看他:“你该不会对我有什么想法吧?”
沈言翻了翻白眼:“你接不接?不接我就找别人了!”
“…我肯定接啊,你的电影,好多人想上都上不来,我怎么可能拒绝?”
赵丽影果断同意了,接着问:“那这个徐太浪找谁?”
“沈滕啊…这个剧本我让郭帆做导演,最多一个月拍完,演员嘛,就用《火星救援》的演员…还差两个女性角色,佳依…我给热芭打个电话,松子找陈尧,都是自己人…”说到这,沈言盘算了一下:“拍完《火星救援》,咱就做《乘风破浪》,12月初开机,争取一月完工,然后接着进组《杉杉来了》…时间来得及!”
“你不找施施嘛?”
“…施施是北京人,她身上缺少女中小镇女孩的气质…你不一样!”
赵丽影半信半疑,不过她反应很快,立刻Get到了这句话的精髓:“所以,你是说我土?”
“…不是土…是淳朴!”
“淳朴…”赵丽影嘀咕了几下,然后反应过来:“不还是说我土嘛!”
“淳朴和土是两个概念…”
……
赵丽影来得快,去的更快…
带着剧本就走了。
然后沈言在微博更新了动态:“拍摄《火星救援》时候,他们问我‘喜剧领域有没有想尝试的’,我随口说了‘想尝试一下父子关系’…然后想到了演滕哥的爸爸,然后想到了陈可欣导演的《新难兄难弟》,我准备按照那个电影框架打造一部新电影,就叫《乘风破浪》…明年春节档,咱们不见不散!”
嗯,他直接说了模仿《新难兄难弟》的叙事结构!
没错,已经确定春节档上映!
这下已经定档的几部电影不爽了——《西游记之大闹天宫》、《澳门风云》还有一部《前任攻略》…
原本大家都跟院线谈好了…
你这突然宣布定档春节档?
关键,现在是11月初,距离春节档(1月31号)也就四个月时间了。
《乘风破浪》…有这么快?
沈言的粉丝挺高兴的,他们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反而道:“《扬名立万》从立项到杀青,才用了二十天,言哥一向兵贵神速!”
“对的,《乘风破浪》虽然不知道故事是啥,但有滕哥,肯定是喜剧…喜剧电影本身就很简单。”
“言哥既然决定春节档上桌,那肯定就没问题!”
……
肯定没问题,国内几大特效公司、后期制作公司基本都在《火星救援》剧组…
到时候让他们分担点人马制作《乘风破浪》的后期…
不过,先要搞定《火星救援》。
《火星救援》太空舱的戏份结束了,不过郭景飞、雷佳音包括李光洁都没有离开——他们三是《乘风破浪》的演员。
抽签决定角色!
郭景飞演六一,雷佳音则是罗力,至于李光洁,他扮演黄志强。
还有一个小马,沈言找了董子建。
就当回报一下花姐!
其余演员,沈言让纪翔招募…
言哥分配角色后,就继续拍摄《火星救援》…
沈滕已经完全进入角色!
对了,他最开始问了一个问题‘如果真的遇到这种情况,航天局会倾尽全国之力救他嘛?’
沈言直接找了航天局的顾问,后者立刻回答:“肯定会啊,且不说太空探索的意义就在于给拓展人类生存空间,给人类寻找更好的未来,也就是人类花钱拯救自己的未来,对宇航员见死不救与这个宗旨是根本违背的。”
“咱们单说这个事的意义,你想想,有一个人,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在火星一呆就是大几百天,自己生产吃喝,还开车搞了火星地表一百日游,这对航天来讲实在是意义重大!”
“说白了,真有那种情况,你在火星上吃的土豆,然后拉出的屎也是珍贵的研究资源!”
沈滕有点尴尬:“…不至于吧?”
“怎么不至于,真要有这种情况,肯定倾尽全力救助,这个事还有难以衡量价值,对整个社会和后人的激励作用!”
第522章 杀青(13)
这个是事实!
如果真遇到这种情况,航天局肯定会不惜一切代价拯救…
单纯从功利角度来讲,宇宙是人类最终的边疆,鼓励和吸引富有勇气智慧和信念的人类强者飞向宇宙,并不止在象征意义,而在事实上有助于解决实际问题如能源土地矿产粮食。
此外,一个宇航员能在负重伤的情况下,只身一人存活于外太空一年半载,完美地利用自己所学知识和身边一切能够使用的资源,战胜孤独和所遭遇的一切困难,可见其内心是多么强大!
你要知道,整个火星计划的最终目的是探索星际移民的可行性,而大飞以一己之力,将整个计划往前推进了一大段,甚至还探索出了火星农业的可行性,其收获几乎比前几次火星探索计划的总和还多。
花个花几百亿营救他,这简直不要太划算。
所以钱根本不是问题,问题是能不能成,只要有可能成功,航天局会不计代价去营救。
他能平安重返地球,相当于创造了人类历史上一大奇迹,价值不可估量。
他能活下来,其意义之重大,绝对不亚于阿波罗登月!
甚至更重要,登月的象征意义比较大…
大飞则证明了:人类可以移民火星,甚至在很多人的有生之年就能实现。
还有一点,保护宇航员的安全和返回,本身就是载人航天的目的之一。
科学研究不是载人航天的唯一目的,载人航天最终是要让人类可以在宇宙间自由航行、在宇宙的其他地方长期生活和繁衍。
救援本身也就是载人航天的训练和发展的一部分,既然本身就是目的,也就无所谓投入多少代价的问题——除非你根本就不想搞载人航天…
所以,救不救不需要考虑,唯一需要考虑的就是时间!
时间线,叫火星日,火星太阳日,等于24小时39分35.244秒,与地球一天的时长很接近。
大飞需要解决水和食物的问题!
饮水很好解决:可以使用登陆舱下降段用剩的联氨来制造,但食物短缺就成了头疼的问题。
队友留下来的食物可以支持大约360~400天左右。
下一次火星登陆是四年后,所以,大飞还需要平白制造超过三年的口粮…
于是大飞克想到了便便…
“天问三号”在火星表面的计划滞留31火星日,但是在18火星日出现意外,所以六名宇航员在这18天时间里留下了大量排泄物。
呃,准确地说是利用便便来种植马铃薯…
其实,便便是不能被直接用于给土壤增肥——即使是新鲜的排泄物也很难被植物的根系直接吸收,事先需要有一个漫长的发酵过程,农业上称之为腐熟。
哦,原版的《火星救援》并没有腐熟的过程,很正常,论及种地,美国人跟我们差远了!
大飞的身份不止是植物学家还是农学家…
所以,有腐熟的过程…
只不过没有拍特写,而是给了沈滕带着鼻塞讲解的镜头,毕竟太恶心了!
一边干活,沈滕一边讲解自己的工作:“必须要提醒一句,人体排泄物最大的问题倒不是农业上的,而是对火星环境可能会造成的不可预知的影响。
因为每个人体内都有不同的微生物,包括寄生虫、细菌、病毒。即使是一个健康人,体内的微生物未必会对本人造成影响,但是一旦进入了全新环境,谁都不知道它们会为了适应环境而产生怎样的变化,这也是为什么宇航员的排泄物需要被小心地封存起来。”
“我在想,如果我回到地球,下一批“天问四号”的宇航员会在火星遇到大肠杆菌变异出来的外星怪物也未可知呢!”
“啧啧,我养出了异形!”
对了,关于开头的火星风暴…实在没法修改!
航天局建议改成了陨石天降!
毕竟火星的大气非常稀薄,其气压相当于地球大气压的0.6%。所以火星上再强烈的“风暴”,其威力也就相当于地球上的清风拂面。所以吹翻火箭,打昏大飞的风暴根本不可能存在。
相比较而言,由于火星的大气层比地球薄很多,陨石不能完全的在大气层中被烧毁,陨石天降的概率比火星风暴的概率大多了…
但一旦改成陨石天降…
主要冲突可能变成如何应对突如其来的天外来客或自然灾害,这将完全改变角色的心理和行动逻辑。
《火星风暴》中的冲突在于如何在极端天气下生存,改成陨石后,冲突可能转移到如何避免或减少陨石撞击造成的伤害。
这就不对味了…
最终改成了复合型灾难——尘埃电暴尘埃电暴导致通讯天线短路,与地球失联:
带电尘埃吸附在太阳能板,发电量骤降;
队员紧急修复时,一枚螺丝被静电弹射(类似微小“闪电”),击穿大飞的太空服生命监测系统,误报“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