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言打断他:“张总应该知道好莱坞有段大制片厂时代吧?”
张昭愣了一下…
沈言笑着说了一句:“电影这种东西,诞生了一百多年,真心不是靠IP和数据统计推动的,核心是靠人的创造力…而且,这世界上的电影,没什么影视发达国家没玩过的,美国的影视产业什么阶段都经历过了…没事的时候可以看看这些历史,挺有意思的…当然,如果你只是想赚钱,当我没说!”
说着话,沈言看了看时间:“我先走人了,明天一大早还得出发去横店…妮妮,我送你回去!”
妮妮立刻点头,顺便跟几个人告辞…
……
大制片厂时代,五大三小,五家大公司:派拉蒙、米高梅、20世纪福克斯、华纳兄弟和雷电华;
三小公司:哥伦比亚、环球和联艺…
五大公司都是垂直整合的结构,拥有片厂、发行网络和影院。
三小公司,哥伦比亚和环球生产、发行电影,但不拥有影院,而联艺则主要是发行公司,曾一度在一些关键性市场拥有少量影院…
五大公司控制着全美最有商业价值的影院,三小则因其发行的影片具有较高质量而被纳入了“五大”公司旗下影院优先放映的范围。
这八大公司通过各种合谋手段,互相合作,以达成对市场的垄断。
这个阶段的好莱坞电影,资本主导一切:金融势力控制制造过程,凌驾于导演,编剧,演员之上,资本中心化;
制作过程流水线化:集体创作,流水化分工。消融个人才能和创造。
还有一点打造明星!
创作不足用明星效应来弥补…
其实,楽视后来没有做成这玩意。
主演原因是楽视影业没钱了——贾悦亭太坑爹,抽干了楽视影业账面上的所有资金…
倒是阿狸大文娱执行了一段时间,当时的副总徐远翔还发表过‘阿狸影业拍戏将不会请专业编剧,并提出了所谓的“屌丝购票心理学”。’
这种思路下诞生了《摆渡人》、《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以及《古剑奇谭之流月昭明》…
然后血亏了好几十亿。
阿狸影业的市值也从最开始的800亿港元一路狂跌到了不足80亿港币…
不过,后来,阿狸影业押宝沈滕,一度扭亏为盈。
再后来,押宝宁昊、乌而善…
……
车里,沈言帮妮妮系好安全带,顺便问了一句:“你没签约楽视影业吧?”
“没有…我准备自己组建工作室。”
“挺好…楽视就是空架子…全靠张昭…”
“要不,我签给你?”
沈言看了她一眼,然后摇头:“我的工作室不签演员…”
“为什么?”
“我签了你,就得帮你找活,没法安心创作…”
妮妮点头,准备说话,沈言的手机响了…是施施!
直接打开车载电话,对妮妮做了个先不要说话的手势,然后把车子停在路边:“喂…我在开车,嗯,已经停在路边了!”
“纪翔知道我挺崇拜张艺某,所以,就让我过去了…”
“没聊啥,张导对科幻电影很好奇…问了我不少关于《火星救援》的事情…”
“他不是说过拍摄《大阅兵》的时候,亲眼见过外星人嘛…有个传闻说他被外星人夺舍了…”
西影厂一直流传张艺某与飞碟的故事…
又称张艺某的UFO事件…
两人扯了半天张艺某,然后施施才问了妮妮的事情,就是‘你怎么又用她了?还是女主角!’
“《扬名立万》这个电影本身就是沿用《中国合伙人》演员啊…除了佟大为因为要拍别的戏离开了…其他演员一个也没落下,妮妮当然是女主角咯,咋了?你有意见?”
妮妮听到了自己的名字,赶忙凑了过去,想听听施施怎么说…
“我倒没有想法,但杨蜜她们有意见,她们觉得你对妮妮不一样…还单独约她吃饭!”
“…人家在打官司嘛…”
沈言突然感觉有只手在摩挲…
瞪了她一眼…
咋了,你还想以手抚膺坐长叹?
妮妮吐了吐舌头,然后低头解开了束缚…把玩起来…
电话那头施施接着道:“…天寳挺不满的,她觉得自己演的女二号。”
“她能把女二号演好就不错了…《盲证》拍的顺利吗?”
“不太顺利…”
施施说了自己拍摄时候的苦恼,例如找不到瞎子的感觉…
吐槽了十分钟左右,沈言很耐心的听着,时不时给几句意见,其实就是片汤话,类似‘多跟同剧组的前辈们交流,’、‘可以看看差不多题材的电影,类似《闻香识女人》、《天堂的颜色》,我记得朱丽安·摩尔也演过一部盲人的电影…’
嗯,一通电话打了半个小时…
挂断后,沈言看了眼正在擦嘴的妮妮,有点无语:“你就这么急?”
“…你不想吗?”
“我还行…”
说着话,沈言发动车子…
妮妮忽然问了:“刚才的是施施吧?”
“对呀…”
“她讨厌我?”
“应该有点…”沈言煞有介事点了点头:“可能是美女之间天然的磁场不合!”
第411章 分账之争?(24)
“警匪犯罪片之前是港片特许,但他们编不出好东西,感觉《无间道》之后,离开卧底,他们就不会讲故事了!”
机场候机厅,《南方娱乐周刊》采访沈言…
哦,《南方娱乐周刊》就是‘剖析香港电影七宗罪’的那家周刊!
这家周刊的行业地位很高,四大花旦就是他们叫响的!
另外, 85花——新四小花旦,也是他们叫响的。
由《南都娱乐周刊》发起的评选活动中选出来的“内地娱乐圈85后四小花旦”
——杨蜜、柳施施、杨天寳还有妮妮。
这四个从1985年到1990年之间出生的女星。
至于其他的85花,例如唐妍,压根就不在85花评选范围之内…
当然啦,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所谓的媒体杂志,越混越回去了,甚至比不上很多UP主、自媒体的影响力…
“《无间道》之后,感觉所有的香港电影都在追求精致化,精致化转型是正确方向,但…只流于表面的精致化,因为整体布局缺失…香港的编剧长项是扭桥摆段子,大的布局谋篇并非长项,所以尽管努力端着讲,但没觉得多顺溜,反而因为正襟危坐了反而不会像看过往港片一样…观众可以轻松地对明显的漏洞一笑了之。”
“《窃听风云》这个片名让我眼前一亮,我还以为麦庄要拍政治片了,毕竟香港是公认的间谍之都…没想到拍了金融…有几个普通观众了解金融?”
“香港电影工业作为整体其实基础并不雄厚,那点家底儿根本撑不住现在这样的局面,结果搞得现在的电影都神神叨叨不知所云,反倒失去了之前无厘头和市井的那种接地气的亲切感…”
“《寒战》还不错,表面是警匪片,但本质是以阴谋为骨架,权力斗争为主线的职场片,但拍出了权力斗争的残酷性,而且,隐约可以看出两方代表的势力…希望可以继续拍摄…”
“《大人物》,包括之后的《东北警察故事》其实都是属于警匪片…只不过,善恶分明…市场反馈来看,观众还是喜欢这类爆米花动作片…海外成绩也不错,北美卖了两百多万美元,欧洲的版权也出手了…韩国马上会上映…”
“对抗好莱坞…暂时没什么好办法,只能尽可能的做一些内地观众感兴趣的东西…电影这东西跟本土文化还是有关系的,好莱坞要考虑全球发行,那它们势必在创作中要考虑更多东西…”
聊到这,《南都周刊》的人问了一个问题:“您为什么自己做导演?”
“一方面,有想表达的东西…”顿了顿,沈言笑了笑:“还有一点,江湖传闻朝哥跟小鸣哥关系不好…我担心找找其它导演,他俩不肯接,思来想去,只有我上了!我跟两个哥哥关系都还不错…他们也愿意给我这个面子!”
“《中国合伙人》虽然是三大主演,但小鸣哥显然算第一主演,所以我又写了《扬名立万》,《扬名立万》主打的是群戏,但朝哥属于第一主演…”
“所以,佟大为呢?”
明明是三个人的电影,为什么佟大为不配拥有姓名?
“大先生跟我关系最好,他不在乎这些,之后我的电影只要有合适的角色都会找他…”
然后《南都》问了妮妮的事情。
“就一起吃了顿饭,原本打算送她回酒店的,结果接到了纪翔…就我老板的电话,说了楽视的人约了见面,张艺某也在…然后我们就过去了。”
“见到张艺某了?”
“嗯…”沈言接着道:“他跟我想象的不太一样,我原本以为他会以前辈的姿态指点我几句…”
“没有嘛?”
“一点也没有,你猜他跟我聊了什么?”
“聊的什么?”
“我在筹备的科幻片,《火星救援》,他对这个电影特别感兴趣,我把剧本的编年史,概念设计图拿给他看了一下,他…请教了我一堆问题!好些问题,我都没想过…他真的爱电影啊!”
“没有聊《大人物》或者《误杀》嘛?”
“没有…”沈言摇头:“而且,他看起来一点也不像六十几岁的人,很瘦…妮妮跟我说,拍摄《金陵十三钗》期间,张导每天就睡四五个小时,依然精神奕奕…”
“那你们有合作的计划嘛?”
“暂时没有…但未来的事情谁又能说得准呢?”
聊了一个多钟头,沈言最后还特意问了句:“够不够一篇专访,不行的话,你再问一点别的…”
“够了,够了…”
《南都》的记者笑了笑,正准备告辞,接到了电话…
三分钟后,他挂断,然后对沈言道:“刚刚收到消息,五大发行公司要求提高分账比例,直接给院线发了声明!”
“是嘛?”
沈言好奇:“哪五家?”
“中影、华宜、博纳、星美还有光线五大电影发行公司联合向全国院线提出“提高票房分成比例”的要求,想将分成比例由43%提高到45%…”
“博纳?你确定有博纳?”
“嗯,刚刚确定了!”
“啧啧,去年于東还说了‘坚决不涨分成’,今年就要求涨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