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谁小鲜肉,我是天王 第269节

  找点水军对冲一下差评…

  豆瓣开分7.8分…

  不过现阶段网上口碑对电影的影响并不是特别大…

  主要还是看前期宣传以及卡司阵容。

  路演还是很重要的。

  现场估计有记者,提问了:“那你们的票房预期是多少呢?”

  “今年环境比较特殊,好莱坞进口片数量暴涨,但我对《电话》还是有信心的,我觉得票房破亿不成问题!”

  “仅仅只是破亿?”

  沈言无语,反问:“类型片票房上限,你们没调查过吗?目前为止,国产惊悚片最高票房是去年的《孤岛惊魂》…那电影的票房好像是九千多万,我感觉我已经很大胆了,怎么感觉你们好像不太满意…”

  “主要您之前的电影一直创造票房奇迹…”

  “票房破亿已经算奇迹了…我们这部电影成本没到 2000万!”

  ……

  就在主创团队跑路演的时候。

  旺达影城。

  此时是下午三点,通常来讲,这个时间段属于影院比较冷清的时段。

  不过,杨晓文很惊讶的发现影城居然一堆人在排队!

  杨晓文,网络影评人…

  最开始在豆瓣写影评,后来,很多报纸、杂志联系他,提出转载的要求…

  干脆转行做了兼职的影评人…

  这几个月,他先后写了《爱》、《我愿意》、《新天生一对》、《夺命金》、《双城计中计》、《桃姐》、《大追捕》的影评…

  没错,他的影评集中在国产片!

  好莱坞大片不香吗?

  你以为他不想看…

  谁踏马愿意在电影院煎熬两个小时…

  有些电影的桥段尬的他都想抠脚!

  这不是…大部分的好莱坞大片并没有在国内投放公关资源嘛,很少有媒体会刊登相关报道!

  除非是现象级的,或者一些自带狗粮的媒体…

  这次来看《电话》,也是在群里接到了任务——要求:公正客观…

  然后他就带着‘公正客观’的心态来了!

  剧情简介已经告诉了观众大部分剧情:讲述了女主角搬进一座房子,并接到了来自过去的陌生电话。

  前半段虽然节奏相对缓慢,后半段开始发力,造成一个个小高潮,确实不错!

  回到家,他立刻写了影评:

  先说观感,提到科幻片,就有软硬之分,通俗来说就是影片是重在“科”,还是重在“幻”,很明显《电话》就是重在“幻”,以电话作为推进神奇事件开启的工具,联结两个不同时间的主角,故事就此展开。

  过去与现实交汇且相互影响的题材并不少见,摆弄时间的悬疑片早已形成几种成熟类型。

  往上追溯,还能挖出《黑洞频率》,《蝴蝶效应》等同类经典。

  这条脉络的时空悬疑片不以硬科学为背书,由几条基本规则构成基本体系。

  与其他探究时间的硬科幻题材电影相比,《电话》更像是借助科幻的背景设定来玩小成本恐怖题,而无论是电影的画面风格还是运镜都说明了一切。

  《电话》的观影过程,观众很容易就能明白并接受这些规则。

  两个时空中,时间永远呈单向的线性推进,人不能在时间和空间里跳跃。

  死去即永远出局。每一次蝴蝶效应触发的改变,都会瞬间更改当事人的回忆,除了主角柳施施——杨蜜不存在记忆更改的问题,因为只有她改变未来,未来不能改变她。

  不要去想合不合理,《电话》的世界就是这么运转的。

  接受它,才能完全沉浸在这个暗黑的故事里。

  反社会人格精神病患英淑(杨蜜)在1999年打了几通电话给朋友求救,接电话的却是2012年回到老宅的书妍(柳施施)。

  通话发生时,她们生活在同一栋乡间豪宅,只是中间隔了十三年。二人电话粥煲成好友,书妍通过播报未来使英淑相信了二人所处的奇特境遇。

  时间差唤起她们改变命运的希望。

  先是好友互助,得知书妍的父亲死于火灾后,英淑自告奋勇提出救其父一命。

  瞬间,书妍这边改天换地。她从短发的干练打扮变成长卷发淑女样,冷清卧室变成受父母疼爱的公主卧房。

  下楼到花房,父母尚健在。英淑的义举让这个家庭免于父死母病女离家的命运,安安稳稳地从1999年共同活到2012年。

  为了报答英淑,书妍主动提出为她“算命”,却从新闻查到书妍被巫女继母杀死在宅邸中的噩耗。

  投桃报李,她立即告诉了英淑,嘱她死期当晚要格外小心,这样,英淑的命运也被改变了。

  怎么也没想到英淑是反社会人格,天生的杀人狂…

  夸一下杨蜜,狰狞狂妄的杀人魔,连吃炸鸡的样子都那么瘆人。

  演的非常好,刚开始还遮遮掩掩,畏惧警察,后来便放开胆子屠杀,进入忘我境界。周围世界像纸折出来的冥界,屠刀所到之处一地碎屑。

  柳施施演的也不错。

  农村的肃杀景象,无论警察还是柳施施的亲友都像待宰的鸡一样脆弱…

  个人感觉,《电话》这个电影,就是沈言灵感一现写下的一个服务于恐怖片的概念;

  具体拍摄之前,又纳入了悬疑色彩以及追加了杨蜜的戏份,大改了故事的偏侧点以达到更好的观赏效果,质量虽然算不上极佳,但也已可圈可点;至少在科幻与惊悚的把握之间,还算做的不错!

  我给四颗星,强烈推荐…

  ……

  类似杨晓文这类的网络影评人,宣传团队找了不少…

  也‘邀请’了不少业内有名的影评人写稿推荐。

  呃,《电话》的制作成本900万,宣发成本则有1500万!

  跟杨晓文这类的网络影评人不同,业内人士的推荐齐刷刷的都是‘大尺度!’

  张小北直接道‘这么大尺度的电影,听说一刀没剪…真厉害!’

第326章 首日成绩(44)

  基本上所有的影评人都在微博首发:

  “我很可惜这部电影,不是说它烂,恰恰相反,它精彩至极。相比于前辈《超时空来电》《黑洞频率》还是拍出了点新意,前者都是过去和未来互相拯救,《电话》却是救下过去本已该死的杀人狂魔。

  本可以是一场精彩的斗智斗勇,但无奈两者没能势均力敌,而是严重一边倒,就连最后本已升华而略感人的结局都显得刻意!”——周黎明。

  “跟连续杀人魔通话,也是把跨时空通话的老梗玩出了一点新意,做足商业恐怖惊悚氛围,成果不错,细推敲还是有不少一笔带过模糊不清的地方。杨蜜的表演是全片最亮眼、最惊艳的闪光点。角色的狰狞、可怖、疯癫、悲剧性呼之欲出。”——关雅荻。

  总的来说,影评人对《电话》属于优待项目。

  尤其最近没啥值得一提的华语片上映。

  《桃姐》虽然不错,但它不是商业叙事…

  能拿到7000万票房,无论是发行方还是制作方,都很满足了!

  《电话》不一样,从宣传开始,主打的就是杨蜜+柳施施…还是惊悚片…

  摆明了,就是冲着票房做的电影!

  如果是一般时候,单纯追求票房,大家会鄙视你…

  这不是情况特殊嘛——华语片被打的溃不成军。

  很多人对《电话》是不太看好的…

  尤其是看到主演是杨蜜之后,下意识的就认为:《孤岛惊魂》2.0!

  很正常,杨蜜是靠着《宫》走红的,《孤岛惊魂》又是大烂片…

  俗称黑红…

  杨蜜的黑红不是说名声臭了,而是说有一部分人不喜欢她,但有一部分人狂热的喜欢她。

  黑红这种东西跟全是黑粉不一样…全是黑子,那叫名声臭了!

  狂热粉丝这种东西不是每个明星都有的。

  总之,在很多网友看来,既然找了杨蜜,那肯定就是烂片。

  业内…也对杨蜜的效应怀疑起来——《孤岛惊魂》创下了票房奇迹,但之后的几部电影,市场表现相当平庸!

  然后…没有让杨蜜大秀身材诶…

  甚至电影里面有一段换装秀——这个很适合秀身材的!

  居然把换装过程省略了…

  这合理吗?

  你找杨蜜拍这个戏,然后让她包裹的严严实实…

  你到底懂不懂电影啊!

  然后…传来消息,院线增加了排片——黄金场排片达到40%…

  没错,《电话》的上座率很高,院线决定增加场次…

  ……

  魔都,夜。

  《电话》剧组跑完七场路演,直接乘飞机抵达上海…

  一群人正满身疲惫的靠坐在酒店休息。

  房间安排好,一群人上楼,沈言…还得留下,有个采访。

  搜狐娱乐专访。

  话说搜狐真的是…张朝阳抑郁之后,搜狐微博被新浪微博打的毫无还手之力…

  本来搜狐视频还能占据市场前三的,张朝阳选择了All in美剧…热门的《纸牌屋》和《生活大爆炸》更是以高价购买独家版权。借助美剧的影响力,搜狐视频稳居中国视频网站的前三名。

  然后涉外剧禁令来了~

  搜狐视频高价买的剧,没法播出…

  彻底Flop…

  互联网行业就是这样,一旦错失赛道,很可能就一蹶不振。

  不过,现阶段的搜狐依然是四大门户网站之一,搜狐娱乐的日均访问量在百万以上…

首节 上一节 269/56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