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不,赖着不走,还一边阴阳怪气…
把行业不景气归咎于内地观众不买账。
为什么不承认除了内地,其他市场也不买账呢?
连自己的本土市场都不买账哎!
在自己的本土市场被好莱坞打趴了一声不吭,转头把锅甩给内地观众…
后来,还上了营销手段:把内娱说得一文不值,港台演员就算是龙套演员,也能给吹出花来…
踩一捧一!
车保罗,一个特型演员,也能被吹成老戏骨。
咳咳…
沈言道:“他们爱咋咋地…咱不管,老老实实拍咱们的电影!”
景恬很感兴趣:“…那你觉得是谁的错?”
沈言耸肩:“…反正不是我的错!”
“你跟甄子旦合作过吗?”
“没…但我跟甄家班合作过…”
“《大人物》?”
“对…甄家班负责动作设计还有很多大场面…”沈言评价一句:“很专业,以后应该会继续合作!”
“那你也不站队嘛?”
“不是都说了嘛,这个事跟我无关…”顿了顿,沈言补充一句;“你也别说话,吃瓜就好!”
“…哦~”
景恬点了点头…
热芭好奇:“我怎么感觉恬恬姐很关注这个事?”
沈言乐了:“…你的感觉是对的,这个项目差点就成了恬恬姐的项目,但是跟《天才枪手》冲突,所以,陆总选择了撤资…”
几个人聊了一会,文牧野还有齐玉坤走了过来…
……
文牧野,不用介绍,《我不是药神》的导演,他是很合格的工业化剧情片导演。
就是很擅长类型片叙事。
齐玉坤,《心迷宫》、《暴裂无声》的导演。
他的电影看起来很有阶级叙事的感觉,却没有像《盲井》《盲山》那样愤世嫉俗的感受,而是心下像被一块大石头堵住,想说什么,又无言;想沉默,又觉得无法沉默。
哦,《热搜》最大的问题是选了周東雨…
生生把一部水准线之上的商业电影演的寡淡无味!
反正无论如何都是那张脸那个表情,也没有太多波动…
哦,找他俩来执导《天才枪手》,真的是因为这两人通过了试镜!
顺便也有收集癖作祟。
“咱们差不多十天就结束拍摄了”
沈言随意道:“不急…反正我之后也不会去请假!”
齐玉坤问了:“咱们这部戏啥时候上?”
“后期要是做的足够快,就暑期档,不够快…就明年!”
文牧野有点纠结:“确定能过审?”
“呵呵,不能过审的电影,我压根不会拍!”
齐玉坤:“其实,我原本以为这个题材要做成文艺片的!”
“没有必要…商业化、快节奏才是我们的目标。”说到这,沈言想起什么:“咋了?你想去电影节?”
第319章 结束拍摄(14)
学院派嘛…
肯定对电影节有崇拜情绪的!
实话实说,《天才枪手》这个题材本身也很适合做成文艺片…
教育资源不公平,阶级差距、贫富差距…
都可以展开讲讲!
问题就在这——很多东西不太适合展开讨论。
张艺某之前宣传《长城》的时候,有记者问他‘为什么不拍深刻的东西…’
他直接怼了一句‘深刻?现在谁还敢深刻?’
沈言想了想,然后道:“你要是想参加电影节,我可以给你推荐几个投资人…”
“真的?”
“反正有钱人很多,让他们被别人骗,不如投资几个好电影…继续加油吧!”
沈言说的是实话…
《心迷宫》、《暴裂无声》虽然没赚多少钱,但也没有亏损太多…
电影《热搜》真的亏损了不少!
逼得爱奇艺放缓了影视投资,尤其是电影投资的计划…
想了想,他说了个事:“你们要是有想拍的东西,可以拿给杨思维,她认识不少老板…”
“谢谢言哥。”
“言哥,我有个剧本,一直想拍…”齐玉坤立刻道:“叫《殡棺》…讲述了…”
沈言打断他:“先别说故事,你找人拉投资,最重要的两件事:什么类型?大概需要花费多少成本…这些要先说!“
“啊?”
“首先这个片名,就注定不太好卖…很大概率是文艺片,那你就要考虑一下市场前景…你要知道《钢的琴》才卖了800多万的票房!”
《钢的琴》挺尴尬的,要是再晚几年,市场好的话,票房虽然不一定会大卖,但至少创投会很多,筹备起来没有那么坎坷!
当年的电影创投会挺少的,《钢的琴》的导演张猛带着项目去了上影节,同场竞技还有导演韩杰,他展示的剧本,是后来被奉为新派魔幻主义的《树》,也即是《Hello!树先生》。
创投会,《钢的琴》得到了肯定,获得了最佳剧本、最具潜力奖,但却没有拉来任何投资赞助,只得到了30万元的奖励。
《Hello!树先生》则得到了贾章柯的青睐,在后者的串联下,博纳、上影共同投资了《树先生》…
沈言接着道:“…我看过一个剧本,导演说的是500万预算,要求是中日韩三地拍摄…我真怀疑他没出过国,感觉对这个事没概念,把人拉去日苯还没拍就得花多少钱…所以,首先要找准定位,做的预算不能超过500万!除非你能打动大明星免费加盟…”
齐玉坤点头:“其实,我是打算找黄勃老师的…”
“你认识他吗?”
“…不认识,您认识吗?”
沈言摇头:“我也不熟…不过杨思维应该认识…你可以问问她…”想了想,他压低声音:“你可以试试去跟景恬谈…她有钱!”
……
闫飞还有彭大魔也在剧组,最开始让他俩做副导演…
就一个感觉…累!
作为副导演,要传达导演指令,组织全体工作人员进行拍摄,而且每天的任务量也算的死死的,必须紧赶紧的拍,一点不能松懈,基本上连撒尿的功夫都没有,就中午吃完饭能休息个10分钟左右…
其实,沈言的剧组还好啦…
至少能保证一半休息时间——经常是6点开始,晚上 7点结束!
比起业内大部分剧组,强度真不算高。
而且等到网络电影兴起以后,剧组的工作强度会进一步提升。
网络电影一般都投资很小,所以要极力压缩时间,之前比如说一个月的拍摄量,在网络电影剧组只给你20天,甚至15天。
那为什么还有人干呢?
因为影视业太火爆了,从业者多且卷。
网络电影给了很多二线工作者上位的机会,一般在剧组里面有经验的摄影二把手,灯光二把手等各个部门的骨干,可以在网络电影做一把手或者直接做导演。
我给你机会了,你还不卖命?
现在闫飞和彭大魔大概也是这种心态——每天拍完戏,还跟两个导演一起总结拍摄,顺便探讨第二天的拍摄…
两个月时间,平均每天能睡4、5个小时…
但确实学到了很多东西…
他俩之前是舞台剧导演,舞台剧跟电影是有区别的,最典型的就是空间的变换…
舞台剧就一个舞台,导演更多做的是表演指导——所以说,舞台剧、话剧是演员的艺术!
……
这天,拍沈言最后的镜头,就是班克黑化…
——班克拿出GAT的宣传单,以同样的语气,同样的语言邀请准备改过自新,重新做人的琳入伙,甚至以告发她为威胁要求她作弊!
“你出国留学四年读完了又怎么样呢,还不是要坐办公室,一个月才几万,但是你现在一个月就可以赚一百万呀~”
就此,他将学业完全跟赚钱划上了等号。
底层阶级的无力展现的淋漓尽致,思维的局限性也暴露无遗…
对小琳来说:看到班克黑化是促进她自首的重要原因。
因为她喜欢班克,喜欢那个老实,上进,聪明的男孩,但直到班克威胁她和他一起作弊时她才发现,她自己亲手毁了自己的白月光。
然后她拉上自己的爸爸一起去自首了…
对的,她去自首了…
一开始见钱眼红是你,心生怨恨是你,毁灭未来是你,威逼利诱是你,临阵脱逃是你,不为所动是你,幡然悔悟还是你…
有点无理取闹了!
其实,沈言跟想过一版结局——男女主角游走在灰色地带,赚够了一批钱后创业,联合富二代同学的资源,做出了泰国的“新东方”,上市后通过各类媒体宣传和大学巡回演讲,成功洗白自己,变为了知名的教育企业家夫妇,成为了学生们心中的正面典型。
从洗衣工到CEO,你看,多么励志,谁在乎你中间经历了什么?
但不行啊…
然后文木野给了个意见:“如果在女主握住门把手时戛然而止呢?”
“留给观众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