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吧友都这么说…”
“我看看!”
接过手机,沈言大致翻看了一下讨论帖,然后找到了新影联、星美院线包括万达院线的数据记录员…
新影联给出了 480万的单日票房;
星美则有580万,旺达870万…
哦,今年的院线排名,万达排第一,星美第三,新影联位置下降一格,排名第六…
万达的份额能占到13%~19%之间…
那就是4578万~6692万…
这个区间有点大!
沈言也不好肯定…
不过新影联能占到 9%左右,那就是5333万…
估计到不了5500万!
所以,他摇头:“大概率到不了…毕竟这是部青春片,观影狂潮也就前几天…”
陈旭无语,抢过来手机:“人家是专业的,都有数据统计!”
“我也有预测的数据支撑啊!”
“你就没准过!”
“谁说的?”沈言很生气:“我之前哪次说错了?”
“你哪次说说对了?每次都差两三百万!”
“…那是误判了新影联的市场份额…”
“反正我不相信你…”陈旭摆手:“我刷微博去了!”
“…最近有啥新闻呢?”
陈旭:“李霜降儿子驾车打人事件…听说15岁就开车了…”
“…牛逼!”
沈言能说什么?
想到之后李霜降儿子还干出了论剑的事情…
只能说惯子如杀子!
“听说…”陈旭正准备说几句自己的见解,沈言的手机震动了一下…
“多少票房?”
“5680…跟我预测的差不多!”
“→_→”
陈旭没有说话,这个眼神看他…
沈言辩解:“我是保险一点…我总不能说今天铁定能超过5500万吧…我又不是…”
“那咱们首周过两亿了?”
“…嗯,估计媒体那边差不多发通稿了!”
……
这回沈言预测对了,几大门户网站,娱乐版头条‘《我的少女时代》首周四天,累计票房2.04亿!’或者‘上映四天收入过两亿,《我的少女时代》成票房黑马!’
新浪的标题则是‘《我的少女时代》首周四天过两亿,微博话题超过500万!’
嗯,强行将电影大卖跟微博营销绑定在一起…
当然,《我的少女时代》宣传、营销确实是以微博作为重点,然后向外扩散的…
光是砸在微博的宣传费用就接近 800万!
雇佣了大量水军带节奏…
效果当然很好!
但你要说《我的少女时代》大卖全靠微博营销…肯定说不过去。
但不管怎么样,电影大卖是不争的事实…
第220章 风暴 (24)
首周过两亿!
这个成就只有冯晓刚达成过…
——《让子弹飞》首周票房1.8亿。
而且《非诚勿扰2》是周三上映,首周五天,票房2.1483亿元…
《唐山大地震》首周四天,票房1.6亿!
此外,首周破两亿的还有《内在美》,但那个电影是周二上映,首周其实是六天…
业内这把没话说了。
《我的少女时代》并不是多复杂的电影…
只能归结成沈言无与伦比的的人气!
微博上,一群大V开始了讨论。
于東有点心酸的表示‘《窃听风云 2》排片降低…票房收益没有达到预期…
我还是很难过的!
但《我的少女时代》的大卖,证明了我的观点:堆砌大明星的做法显然已经落伍了.
如今电影人陷入“怪圈”,开拓市场时,首先想到的是采用当地的知名演员,而不是关注创作本身。
其实良性的做法应该是在电影故事中寻找突破,因为“电影回到原点,是故事以及对艺术的表现力,这才是最重要的。”《我的少女时代》起用的是新导演,这点我要向新锐制片人沈言多学习…’
黄忠磊则说了“非常高兴看到国产电影出现《我的少女时代》这样的电影,口碑后开始转化成票房!预祝票房过五亿!”
王长田‘它不是大餐,观众当甜点吃完也不会追究。观影过程是愉快的,观后无不适感,无骂编剧导演的冲动。这样的电影获高票房对中国电影是利好,只希望这利好不要被跟风者快速毁掉。’
宁才神‘品质、真实是打动观众的最主要因素。现在观众对港台编剧导演的情节已经不是很感兴趣了,而真实感成为近阶段俘获观众心的主要因素,《窃听风云 2》之所以输了,就是因为它讲的东西,大众不感兴趣,《我的少女时代》不一样…它就讲80后的青春…很多观众能从电影里看到自己曾经的影子…票房预计5个亿。’
马伊利也发了微博‘恭喜小弟的电影票房大卖,等着你的红包!’
沈言看到了这些,发了一条微博:“其实现阶段的电影市场,类型化极其重复,每年上映接近 600部电影,拍的是7、8个类型的电影…不但浪费了资源和人力,还让观众不满足,这等于把市场让给了美国电影…《我的少女时代》票房大卖,每个演员都有红包的,马司令也有…不要着急嘛!”
底下网友回复:‘你是不是真的拿分成?’
沈言很坦诚‘对,我个人拿15%的收益分成,另外,我们公司占了55%投资份额…这部戏赚的钱,足够我们继续开发后续的好几部戏了!’
“有哪些计划?”
沈言干脆宣告一下星火工作室之后的五部长篇计划:
国产惊悚片《电话》,月底开拍,导演郭书博、王之,主演柳施施、杨蜜;
犯罪片《误杀》,导演郭凡、饶小志,主演刘得华、刘小庆;
警匪动作片《大人物》,导演陆洋,主演吴景、沈言;
犯罪悬疑片《天才枪手》,导演齐玉坤、文牧野,主演景恬、沈言…
顺便还发了一条招募公告:青春片《闪光少女》、爱情片《北京遇上西雅图》正在筹备中,现在招募导演,我们对导演的要求就一条:没有那么多自我表达…熟练掌控镜头语言…
……
《我的少女时代》巨大的票房成功,直接让电影市场迎疯狂!
是真的疯狂。
各大电视台的娱乐资讯都有报道,用的词都是‘票房黑马’、‘票房热卖’以及‘主创团队都是80后’…
几乎是现象级讨论!
甚至连新闻联播都给了两分钟的报道…
业内的影视公司也醒悟过来——青春片原来这么有吸引力…
那还等什么?
前路都有人探测了,不跟风说不过去啊!
光线传媒立刻宣布拿下《左耳》、《沙漏》的改编权,并且启动电影改编;
呃,老王说了‘只希望这利好不要被跟风者快速毁掉。’,他自己却立刻跟风…
不矛盾,就跟他说‘保底发行上,我是比较坚定地反对!’,然后光线保底发行电影《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反正肯定会跟风的,倒不如老子自己来!
博纳心情很差…
于東一直依赖香港导演,香港导演对大陆的情况并不了解,他们也不愿意了解…
青春片最重要的是能勾起大众的回忆,这个需要亲身感受…
闭门造车,凭空想象肯定是行不通的!
看来这口热汤,他是喝不上了。
最震撼的应该是那帮香港电影人!
之前江闻、冯晓刚的电影大卖,他们还能安慰自己‘这是大导演,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而且《让子弹飞》发哥也有出演’,《武林外传》、《将爱情进行到底》大卖,他们也能解释‘电视剧版太成功过了’…
即便《重返20岁》、《内在美》大卖,他们也能解释成‘明星阵容取胜’或者‘导演陈正道作为新生代台湾导演,熟练掌握电影语言…’
到了《我的少女时代》…
你总不能说明星阵容了吧?
在业内大部分大佬看来,《我的少女时代》称得上明星的只有马伊利、佟大为还有客串出场的刘得华…
你总不能昧着良心说‘马伊利票房号召力强大’!
马伊利有个毛的票房号召力…
她都好几年没有演过电影了!
只能说构思巧妙,以及…沈言、柳施施强大的号召力!
正常来说,下一步就是邀请他俩做配角,出现在港片里…
但沈言压根不演配角!
纪翔对外公开说了‘我们沈言对剧本的要求很苛刻,一般的电影他是不会接的,也不会随便给人演配角!’
是的,公开说‘不演配角!’
然后,微博上一群‘艺术家’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