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喊过了!”
这时,一个细脚伶仃的小女孩出现在门口,怯怯地道:
“芳姑,我来了...”
她看到李安平和杨倩影两个漂亮的陌生人,就有点自惭形秽,捏着衣角站在门口。
李安平看了李小小一眼,这是个苍白而干净的小女孩。
细细的脖子顶着硕大的脑袋,身材瘦小,显得有点营养不良。
身上穿着陈旧的校服,校服上写着“海宗一中”。
尺寸并不合身,紧紧箍着身子,袖口都有点褪色脱线了,显然穿了很久。
不过倒是洗得干干净净。
李芳芳拿出两个大碗,把锅里的米饭盛了两碗,又盛了两大勺鸡肉. .
“回去跟你奶奶一起吃吧。回头把碗洗干净给我送回来,我就这几个碗。”
“哦,谢谢芳姑。”李小小开心地端着两个大碗走了。
李芳芳这才端起碗吃了起来,吃了一口就惊喜地道:
“安平,你不是主持人吗?平时还当厨师?这手艺可以啊!好吃!”
这里也有电视和网络,李芳芳对外面的情况也有所了解。
只是天天教学内容太多,没多少时间关注太多罢了。
李安平没说什么。
李芳芳也专心对付碗里的鸡肉,快速地吃了起来。
杨倩影小声道:
“我想捐点钱,可以吗?这里的小孩太可怜了。”
李安平也很想帮助这里的小孩子们。
问题是怎么捐?
红会?
别开玩笑了!
前世有某美美。
这个世界的红会自然也好不到哪去。
是狗,就改不了吃屎。
那么,直接给小孩家里钱?
不出意外,这也是没用的。
给多了不合适。
给少了不起作用。
而且,村民们十有八九根本不舍得花,会小心地存起来。
李安平轻声道:
“教育是最重要的。比起直接给钱,我更想给这些小孩一个走出去的机会。”
杨倩影点头。
认为李安平说得很有道理。
那就投点钱,改造一下这座小学?
杨倩影打量着这栋木制建筑。
李安平问道:
“芳姑,李家村小学就你一个老师吗?”
李芳芳头也不抬地道:
“县里给我们村三个编制。可李家村太穷了,根本没老师愿意来。”
“外面进村的路你也看到了,开车都不好进,一般我们都骑摩托,非常费劲。而且50公里太远了,有个头疼脑热的,去县医院都来不及。”
“唔,真好吃!安平,你可以开饭店了!”
李安平明白了。
归根究底,还是这里太穷。
怎么能让这里富裕一点呢?
没矿,没资源。
难道要发展旅游?
我一个普通人,哪有这能力啊?
或者,抄首诗?
不过,海宗县的景色一般。
就算能炒火一段时间,也持续不下去。
李安平看到碗里的松茸炖鸡,突然想起了一个现象级的纪录片。
《舌尖上的华夏》!
这部纪录片,当年在地球上创造了一个收视率奇迹。
在这部纪录片之前,没人能想到,一个讲美食的节目,居然能引起这么大的影响力。
李安平心中有了大体的方案。
建议当地政府发展松茸养殖产业。
同时利用《舌尖上的华夏》把海宗县的松茸炒起5.9来。
只要山里产的松茸等菌类能卖出去,当地经济就能变好。
经济变好了,路就会变好,学校也会变好。
在外面打工的父母们自然有机会回家工作。
这些留守儿童也不会那么可怜。
不过,说来容易,做来难。
鬼知道当地政府干不干人事啊。
李安平也没当救世主的爱好。
他只能做到自己能做的,剩下的,他也管不了。
一群小孩吃完之后,心满意足地回家了。
“老师再见!”
“大哥哥再见!”
李安平拿起手机,给国家旅游局的贺征打电话:
“李老师,您有事?”
“国家旅游局有没有兴趣拍一部宣传各地传统美食的纪录片?”
“啊?宣传各地传统美食的纪录片?”
贺征晕了。
这几个词连在一起,怎么就那么让人觉得不靠谱呢?
美食?
还纪录片?
这种片子能有人看?
千寻З⒈贰⑧㈠四①三九
如果不是李安平打来的,他都想挂断电话了。
他试探地问道:
“李老师有什么计划?”
李安平道:
“这样,我给剧本和分镜,国家旅游局投资+组建团队,咱们先拍一季,试试效果。”
李安平没办法直接用【视频助手】生成视频。
原本的《舌尖上的华夏》里面,出现了很多普通人。
否则,万一被人发现没有这些人,那就不好解释了。
反正台词、剧本、分镜都在自己脑子里,找人拍出来就是。
贺征不敢自作主张:
“好,我马上汇报给肖局长。”.
第112章 美食纪录片有什么看头!山体滑坡,小学没了!
贺征敲门进入会议室:
“肖局,有点事,得跟你汇报一下。”
众人停下会议。
肖毅问道:
“怎么了。”
贺征道:
“刚才李老师打来电话,想邀请咱们拍一部宣传各地传统美食的纪录片,他想用这种方式,推动一些城市的旅游业。我仔细问了,他想先拍一季,总共7集,预计投资1400万。”
美食?
记录片?
众人交头接耳:
“美食纪录片?这能行吗?”
“谁知道啊?听起来似乎很不靠谱。”
“怎么拍?难道是做饭?这有什么看头?”
“就是,我从没听说过这种记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