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打爆学霸兑换黑科技 第334节

  “你……升Ⅲ级了?”

  “升了。”

  “好啊,真好啊……”郁安邦轻轻点头,“衷心祝贺你!看到你入驻新实验室,我非常欣慰啊!”

  “老师你表情有点言不由衷……您不会怪罪我吧?”宋河弱弱地问。

  “怎么会呢?我是真的替你感到高兴!”郁安邦笑道,“好久没聊天了,去喝一杯,咱们叙叙旧?”

  “好啊老师!”宋河笑着松了口气,“喝什么?”

  “我实验室里还剩了点浓硫酸,开胃生津,带你喝两桶!”郁安邦微笑。

  ……

  宋河走进新实验楼,喜气洋洋视察每一层的搬迁状况。

  整栋楼共四层,地下一层,地上三层,空间辽阔!

  地下室幽暗封闭,暂时用于存放杂物和领来的实验动物,靠墙摆了大量恒温柜,用于保存装瓶的脑组织和各类药剂,一些暂时用不到的数据纸也捆扎整齐扔在墙角。

  一楼放了新申请过来的小超算,暂定为数据楼层,各类实验数据都在这里处理,娄景辉正在带人往墙上贴数据纸,墙壁面积大了,数据纸无需像鱼鳞一般层层叠叠,可以留出赏心悦目的空隙。

  二楼则是屠宰场,各种实验动物拉到这里为科学献身,同时各类实验设备也整齐码放在二楼,能趁着动物们尸骨未寒,及时得出数据。

  三楼,空空荡荡。

  宋河转了一圈,只在三楼看见灰尘,连张桌子都没有。

  “老实验室的东西,底下三层就放完了,还绰绰有余。”陪同老大视察的范桃开口解释,“最上面这一层我们不知道该放什么。”

  “简单啊,先改一半面积当住宿区!”宋河道。

  “住宿区?”范桃一愣。

  “茶水间搞上两间,做实验累了上来吃吃喝喝。再摆几张折叠床,通宵做实验累了,上来睡一会儿。”宋河说,“你负责办吧,我给你拨款。”

  “好!”范桃倒也利落,一秒进入工作状态,四处打量顶楼的空间,思索住宿区该怎么布置。

  宋河下楼,二楼已经开始上实验了,团队成员们忙着给一台台设备通电,从地下室的死牢里提出猴子和小白鼠,执行向科学献祭生命的流程。

  换了宽敞的新实验室,效率明显高了不少,白大褂们匆忙地来来去去,过道笔直,没有绊脚的杂物,完全不用担心摔跤。

  宋河来到一楼,站在数据墙前,开始他自己的工作。

  目前整个实验团队的运行模式,是全体成员不停做实验,搜集各类数据,最终所有汇总数据一股脑交给老大去参悟。

  眼下,数据墙上已经贴了数百张纸,折线、散点、照片、表格……数据量已足够大!

  到了这一步,接下来能否顺利出成果,完全取决于宋河的悟性!

  一把心算胶囊下肚,他聚精会神地扫读每张数据纸。

  娄景辉跟在他身后,手拿平板电脑待命。

  宋河不时俯身向前,用铅笔在数据纸上做标记,头也不回地下达命令。

  “这里合并简化一下,精确到两位小数。”

  “此处应该有错误,再核实一遍。”

  “怎么搞的?这部分数据是谁做的?刘维尔形式都搞不明白?M是微分流形,M的余切丛会是这种样子吗?”

  “太离谱了,同痕于恒等映射的辛同胚不可能是这样,你让他们把原始数据给我贴过来,我自己做建模!”

  宋河像个凶狠的老师,一份份批改试卷,疯狂圈错题!

  整个一楼鸦雀无声,娄景辉不断把有问题的数据发在工作群里,负责处理数据的白大褂们紧张地直冒汗。

  大家对老大的数学能力除了佩服还是佩服,绝对的火眼金睛,一切细微的数据谬误都逃不过他的匆匆一瞥,不但能揪出团队成员们的计算错误,甚至还能察觉到仪器设备的故障,堪称实验室活神仙!

  大家对老大很佩服,但老大却对大家挺失望。

  他真不想给这么多数据纠错,太烧脑太劳神了!

  团队还是太年轻,实战经验还是不足,磨合恐怕还要很长一段时间,毕竟做科研从来都不是易事,培养一支铁军般的团队更是难于登天!

  不知不觉,到了半夜。

  团队成员们都撤回宿舍休息了,只剩寥寥几个人还在坚守。

  实验室变得安静,静谧正适合思考。

  宋河站在数据墙前,面色凝重,眼神中却蕴藏一丝兴奋。

  他有种感觉……距离出成果越来越近了!

  不,应该说近在咫尺!

第467章 颠覆性成果!

  宋河站在满墙的数据纸前,紧闭双目。

  脑海中,海量的数据自动组合,像无数砖块拼贴在一起,形成巍峨的庞大建筑!

  数学模型构建成功!

  这个模型是根据某只小鼠特定脑区的解剖结果,构建出的信号传递回路。

  宋河睁开眼,望向面前一张数据纸,纸上是仪器实际测得的信号传递情况。

  脑海中的模型和眼前的模型相对比,问题来了!

  二者按理说应该是一样的,但却严重不同,有大面积的波动!

  通常情况下,这些波动会被视为误差,忽略掉就好了,还能做出漂亮的论文图片。

  但,这样的对比,宋河已经进行了上百次!

  小鼠脑区的预测模型和真实情况不符合!

  食蟹猴脑区的预测模型也和真实情况不符合!

  如果说小鼠和食蟹猴的脑子太复杂,产生解剖误差或测量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不符合的数据只是误差而已,勉强还说得过去。

  但,实验团队并非只做了小鼠和食蟹猴的数据测量,还额外做了线虫和蠕虫、以及相晓桐团队培育出的变异脑组织的测量。

  秀丽隐杆线虫,神经元只有区区302个,神经胶质细胞只有56个,简单到不能再简单,但预测模型和真实情况也不符合!

  蠕虫的运动只有四种模式,前进后退摇摆和转向,依靠95个肌肉细胞的75个运动神经元控制,大脑仅有6400个化学突触,但预测模型和真实情况还是不符合!

  相老师团队提供的变异脑组织,数据就更为直接了,有时仅仅百来个神经元构成的简单组织,“误差”却大的离谱!

  到现在,情况已经非常清晰!

  预测模型和真实情况之间的“误差”,无疑就是神经肽导致的!

  只要把所有误差的规律搞明白,就能做出神经肽工作的模型!

  目前全世界的公开论文里,还没有一份清晰透彻的神经肽模型,一旦做出,绝对是能拿顶刊封面的重磅成果!

  宋河深吸一口气,他上过几次顶刊了,但封面还一次没拿过,说不期待是假的。

  他转身走向电脑,实验室给他配的电脑连接了小超算,算力强的爆表,基本上任何数据都能秒出答案。

  敲击键盘,输入心算过的数学模型,一个接一个。

  整整两小时,宋河往电脑里输入了上百个数学模型。

  这些模型如果让普通科研团队来做,每个模型至少需要三五个数据分析师头发挠秃做一整天,上百个模型就是小半年过去了!

  好在宋河心算能力逆天,速度狂缩,短短几天解决,而且保证绝对正确!

  模型输入完毕,下一步便是误差分析。

  用小超算的算力,根据突触解剖结构的预测模型和实际测得数据之间的差别,求出每个模型的误差模式,并将不同物种的误差进行对比,最后再将所有模型的误差进行对比,探寻规律!

  回车键一敲,屏幕上海量数据滚动,小超算疯狂吃电,结果井喷!

  宋河脸色紧绷,额头隐隐见汗,又往嘴里补了一把心算胶囊,顺便拉过旁边小制氧机的管子猛吸!

  氧气供应中,大脑熊熊燃烧!

  他注视着小超算给出的结果,一动不动整整半小时,终于浑身一震!

  数据相当奇怪,如果神经肽是沿着相邻突触来回传导,那么完全不可能出现这样的误差模式。

  但,如果神经肽并不仅仅沿着突触传导呢?

  如果神经肽可以跳过几颗神经元,空降到远处的脑细胞上呢?

  【检测到生物顿悟,由铂金81级升至铂金86级!】

  系统提示在眼前一弹,宋河倒吸凉气!

  还真是这样!

  离谱,本想研究个中规中矩的结果出来,怎么搞出如此大的颠覆性发现!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于大脑的共识是,信号只能通过相邻神经元的突触传导,就像手拉手传纸条,假设每根突触是一支手臂,那么脑细胞的沟通方式就是从一个手心传到另一个手心。

  但现在,这一共识将被颠覆!

  脑细胞不仅仅可以手拉手传纸条,还可以把纸条揉成纸团,传球一般向远处的脑细胞直接扔过去!

  宋河思路刷新了,带着全新视角去看所有数据,豁然开朗!

  他打开新文档,激动到手指颤抖,命名为“神经肽论文初稿”!

  ……

  次日,清晨。

  六点半,实验室陆陆续续有白大褂进入,吃完早餐的团队成员们来上工了。

  但,一进实验室,他们便看到白板摆在门口,上书两个大字:

  “开会!”

  白板前面还放了几十个小板凳,于是团队成员们纷纷落座,茫然地等待。

  一边等,大家一边互相聊天。

  “今天开会要讲什么内容?谁有风声吗?昨晚谁留下来了?”

  “不知道啊,我晚上没走,五点钟睡醒下楼一看,白板已经放这了,老大已经不见了!”

  “我说……是不是实验进度有问题啊?”有人忧心忡忡。

  一句话顿时引发大家的焦虑,众人开始往坏的方向联想。

  “我听说数据组天天出错,老大每天花好几个小时纠正错误?”

  “数据组太不像话,错这么多还怎么搞研发?”

  “你行你上啊!你为啥去养猴子心里没数吗?还不是因为数学不好没选上?”

  “我喜欢猴子!我天天和猴子舌吻!”

  “锅也不能都让数据组背,实验组也有份儿啊,仪器故障了都看不出来,傻乎乎地往下递错误数据纸,最后还得老大亲自验看才指出问题!”

  “总之情况不妙啊,这几天不都是一大早来了就干活吗?哪有大清早来了不干活等开会的?”

首节 上一节 334/66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