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考开始的激情岁月 第73节

  “书记请放心!”

  薛亚军连忙正色道:

  “我一定会盯紧生产任务,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段云平点点头,接着道:

  “对了,我记得这个安全带是一个高中生提出来的吧?”

  “是的书记,他在老白的那个设计部,名字叫陈国华,挺有才华的一个小伙子。”

  “这样的好同志,才是我们附件厂需要的人才啊.”

  正所谓闻弦歌而知雅意,薛亚军很快就知道了对方的意思。

  当即便表示,会让宣传科的同志,好好宣扬一下这次的事儿。

  如此振奋人心的大好消息,当然是要分享给大家了。

  同时,陈国华这样的小同志,也应该有点排面。

  附件厂的广播室,宣传科最美宣传员刘玉蓉同志,很快就接到了主任的命令。

  “这是最新的通知,你把上面的文字修改一下交上来给我审核,我给你一个小时的时间。”

  主任知道刘玉蓉的文字功底十分不错。

  所以把精修宣传文字的活也丢给她来干。

  只见主任拿给她的纸条上面,就只有寥寥几句话。

  大概意思就是附件厂最新科技成果三点式安全带,获得国外众多汽车厂商的争抢,大卖七千四百二十五美元。

  同时赞扬了陈国华这个发明创造者几句话。

  “主任,陈国华是谁呀?我怎么没有听说过这人啊?”

  刘玉蓉好奇地问了一句,毕竟她对陈国华这个名字,毫无印象。

  算上老厂,附件厂整整拥有三千多名工人呢。

  便是新厂这边,也有两千多号人呢。

  因此,她不认识陈国华,再正常不过了。

  “我也不认识,赶紧工作。”

  主任没好气地说了一句,双手背在身后,转身离开了。

  “切!”刘玉蓉翻了个白眼,低头看向纸条的时候,开始思考了起来。

  中午饭点,广播准时响起:

  “喂喂,尊敬的领导、同志们,大家中午好!”

  “今天是一个值得开心的大喜日子,接上级领导通知,我们第一汽车附件厂,第二设计部陈国华同志发明的三点式安全带.”

  开头的一句话,就让很多冲向食堂的工人们给惊讶到了。

  大喜日子?

  听到安全带卖给外国人,还卖了七千四百二十五美元。

  并且这件事受到了文津街领导们的赞扬和嘉许,几乎所有工人们都惊呆了。

  附件厂只是第一机械工业部汽车工业管理局下面的一个事业单位罢了。

  何德何能得到文津街领导们的赞扬啊?

  第二设计部,劳崇光、江若林、胡兴建等人,全都呆愣在了原地。

  安全带和陈国华这两组关键词,就让他们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了。

  靠!

  从春节前之前,陈国华就陆陆续续领了两次奖励了吧?

  一次黄羊肉,一次是每月食油。

  现在更绝,直接来了一个宣传科的广播宣传,名气大涨啊!

  五十年代的名,其实跟利也是相关联的。

  在去年,也就是一九五五年,《文艺学习》刊登了‘夏可为来信’引发了关于青年的写作、职业和出路的社会性讨论。

  陈国华作为一名高三学生,自然也是参与过这个话题的讨论。

  而且他们这群高中生,还是其中的副主力军。

  不满十八岁的夏可为在来信中坦承了自己的求学现状和家庭背景,尤其是介绍了自己对文学具有浓厚兴趣,并且平时酷爱创作。

  同时,他将自己创作的关于宇宙生成的论文和部分诗歌分别寄给了李四光和诗人臧克家,目前正在创作一部四十万字的小说。

  夏可为陈述他自己面临的问题是时间紧张、经济拮据,特别是没有写作方法的‘重大困难’,希望得到大名人赵树理的帮助。

  此君之所以写这么一封信,其实就是代表了当时广大青年的一种迷惘和对名利的执着。

  一旦夏可为有名,那么意味着他创作的四十万字小说,就有可能给他带来巨大的利益。

  众所周知,作家刘绍棠在一九五七年之前,他创作的一本六万字小说《山楂村的歌声》,稿费收入便是两千元。

  十一万字的《夏天》,稿费收入是八千元。

  这个时代的作家,收入是非常高的。

  因此,夏可为这样的农村娃,想要通过创作成为一名作家,改变自己的生活现状,其实很正常。

  人人都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

  但在五十年代,当初的贫苦少年,现如今的屠龙者,赵树理却批评了夏可为这样的行为。

  名与利的讨论,才会如此广泛。

  而现在,陈国华这样的普通高中生,在进入附件厂之后,仅凭他自己发明创造的安全带,已经一步登天了。

  江若林他们很羡慕,陈国华却只能谦虚、低调起来。

  名气这东西,就是一把双刃剑。

  他不会得志便猖狂,忘乎所以,反而要谨小慎微,砥砺前行。

  “国华,别急着走,领导刚打来电话了,走,跟我去一趟。”

  主任办公室,白礼春走了出来,赶在陈国华离开之前,笑着喊道。

  很明显,他心情很不错。

  虽说安全带的专利这件事,更大功劳应该是庄炳昌、刘仁怀和华润公司等。

  但是,陈国华这位发明者也是极为重要的。

  作为陈国华的领导,白礼春的功劳,当然也不小。

  “好的,主任。”

  在江若林他们羡慕的眼神中,陈国华跟着白礼春离开了办公室。

  就在陈国华以为只是去领奖励的时候,白礼春却把他带去了食堂小隔间。

  又可以跟领导蹭吃蹭喝了?

  小隔间这地方的食物,他可是记忆犹新呢。

  不仅美味可口,关键是量大管饱啊。

  附件厂食堂小隔间,传说中领导的小食堂。

  此时,小隔间的桌上摆满了香喷喷的食物,肉类居多。

  陈国华扫了一眼,便发现了煎鱼、红烧肉、油焖大虾、炖鸡等几种菜。

  全是硬菜啊,他最喜欢了。

  今天来的领导,不仅仅有一二把手,还有庄炳昌和刘仁怀两位专家,更有两位其他兄弟单位来的领导。

  能上桌的众人当中,就数陈国华职位最低、年龄最小。

  饶是如此,却被一二把手分别敬了一杯酒,可谓是出尽了风头。

  只不过,陈国华高兴之余,尽量少喝酒,少出风头。

  全程下来就是‘都是领导的功劳、听组织的安排’等恭维和尊敬。

  如果领导目光不在他身上,那他就一直奋力干饭,憨笑、傻笑应对。

  这顿饭吃了一个多小时,大家都十分满意。

  酒足饭饱之后,陈国华还领到了两张肉票。

  要不是食堂还没准备好卤肉,他都准备带回家了。

  得知卤肉要明天中午才准备好,他便准备明天再过来了。

  回到九十八号院的时候,前院的王大妈、范秀丽、官志萍等人,全都闻到了陈国华身上的酒香味。

  也就是王大爷这个嗜酒的酒鬼不在家,否则的话,只怕要上前唠几句。

  即便这样,王大妈她们还是羡慕地说了几句。

  她们还想打听一下,陈国华是在哪里喝酒了。

  可他却故作喝醉了,踉踉跄跄地从她们面前经过,根本没有搭理她们。

  三小只看到她们大哥回家了,本来还满肚子怨气呢。

  然而见她们大哥都站不稳了,全都化为了担忧,赶紧上前搀扶他回家了。

  到家之后,关上门,陈国华立马便清醒了过来。

  拿出两张肉票,展示给她们,表示明天有肉吃。

  “二姐,真是肉票诶,太好了!”

  陈小敏看到肉票的时候,已经两眼放光了。

  现在已经三月底了,距离元宵节也过去快一个月了。

  这期间,能吃上肉的日子,也就寥寥几天罢了。

  毕竟京城目前只是每月每人供应六两猪肉和五两牛羊肉而已。

  对于正在长身体阶段的三小只来说,或者对于这个年代的所有人来说,能吃上肉,真的是一种幸福。

  “别摇我,我知道了。”

  老二也十分开心,让两个妹妹安静下来之后,她便跟她大哥好奇地打听了起来。

  肉票是怎么来的?

  还能是怎么来的?

  自然是附件厂奖励的呗!

  到了晚上,王大爷等几名从老厂下班回来的工人,侧面帮陈国华证明了肉票的来源问题。

首节 上一节 73/104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