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考开始的激情岁月 第390节

  这几乎是可以预料到的一件事儿。

  因为,伴随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对半导体材料的要求也会日益提高。

  陈国华之前没办法去布局这些,只因为他本来就分身乏术,咋可能有时间去忙活这些事儿呢?

  但光刻机的配套设备也快要出来了,意味着上亿次、十亿次运算速度的集成电路计算机快要出现了。

  一旦出现了这样超高性能的计算机,那么陈国华就要开始为通信技术做准备了。

  电脑都出来了,还不赶紧开发应用起来?

  如果在这个时候,直接连通大西北、白云城、魔都、西南等地方的通信网络,嘿,领导层绝对会高看他一眼。

  要知道,通信技术在军工领域的作用,绝对是无敌的存在。

  甚至可以说,未来的战争,其实就是信息化战争。

  因此,通信技术要是搞好了,部队的协同能力将会大大提升。

  可能敌人还在想着利用什么电磁波干扰器之类的武器来捣乱,结果内地这边却已经用上了更高层次的无线技术,还有反干扰技术等等。

  这不就是妥妥的降维打击嘛。

  林兰英瞪大了眼睛,旁边的邱宗岳只觉得脑瓜子有点疼。

  听不懂啊!

  有点痛苦。

  “陈主任,您是说石墨烯?还有氮化硅和碳化硅?您有没有相关的技术资料?”

  “林博士,您也太瞧得起我了吧?我可没有这些技术资料.”

  “啊?大家都说你对很多材料都很有研究,我还以为.”

  听到林兰英的话,陈国华对那些传他谣言的人,有些恨得牙痒痒的。

  真是好家伙,咋这么能传呢?

  “林博士,那我下次抽时间学习一下,然后看看能不能用数学工具进行推导”

  “材料相关的研究,也可以通过数学办法来推导的吗?”

  这可真是让林兰英长见识了。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华罗庚作为内地首屈一指的顶级数学家,他应该能够做到更多吧?

  陈国华闻言,摇摇头道:

  “林博士,并不是所有的一切,都能够利用数学工具来进行推导的,但数学作为所有学科的基础,推导一下相关的技术,其实很耗费时间精力的.”

  “而且,我也不敢保证,我自己推导出来的技术,就一定是对的,只能够说,我也会进行一些小的试验推动我的这些技术发明.”

  有句话叫科学的尽头,就是玄学。

  被陈国华这么一忽悠,林兰英都有些相信了。

  这一点,其实跟当初北美把小男孩和胖子投放到广岛长崎这俩蘑菇蛋,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

  在那个时候,全世界都没人能够相信,以人类渺小的身躯,居然能够做到比肩神明的伟力。

  如此巨大的破坏力,可不就是神明之伟力才能够做到的嘛?

  而数学也的的确确是所有学科的基础,陈国华本身的数学能力也很强,加上最近的数学界,陈国华的名字可谓是彻底响彻了起来。

  作为科研工作者,林兰英即便是半隐士状态,也从身边人的聊天中,得知了陈国华的大名。

  所以,现在才会被陈国华给忽悠住的。

  跟林兰英聊完天之后,陈国华也思考了不少。

  目送着对方离开,陈国华转身也回了实验室。

  今天要进行的是光刻机光源的主要元器件之一,干涉滤光片的相关实验。

  作为一种光学仪器之一,光学滤光片通常被认为是选择性地透射不同波长的光的器件。

  “我们都知道,光学滤光片使用诸如玻璃等材料平面的基板来实现,这样的基板被整体染色或具有干涉涂层.”

  实验室内,陈国华正在给众人进行技术讲解:

  “基于透射和反射来设计二向色或干涉滤光片,堆迭高折射率和低折射率材料层以形成多层。”

  “有意选择在所关注的波长区域内具有低吸收的材料,吸收滤光片通常由染色或有色玻璃或着色明胶树脂制成,并通过吸收特定波长而衰减光来进行操作.”

  “对于介质二向色滤光片,反射和透射是反向耦合的.”

  就在陈国华孜孜不倦地搞着科研的时候,莫斯科这边,赫鲁已经暴跳如雷了。

  原因也十分简单,那就是陈国华写出来的那几篇论文,传到了盖尔范德、亚历山德罗夫等莫斯科数学家手中之后,舆论彻底爆炸了。

  他们这一群人都很想去见证一下这样的奇迹,所以提交了申请,希望可以前往白云城。

  然鹅,众所周知,现在莫斯科跟白云城这边的关系,可不太好啊。

  在这样的背景下,盖尔范德他们这些人,居然还想去白云城?

  好家伙,这不是打他赫鲁的脸嘛?

  “把他们都给我关起来,一个都不许他们离开!”

  暴跳如雷的赫鲁,直接下达命令,让人把盖尔范德、亚历山德罗夫等人都给囚禁起来。

  下属倒是很认真地执行命令了,但第二天,很快就出现了大事儿。

  那就是有更多的数学家都直接沉默地请假了。

  尽管好像没有发生什么事儿,可是这些人集体请假,可不就是在向赫鲁表达自己的不满嘛。

  如果只是几十个数学家这么搞,赫鲁就当没有看到。

  可伴随着时间的推移,人数已经开始上升了。

  并且不仅仅是数学界,就连物理学界等其他科学家们,也都纷纷表达了自己的不满。

  很快,赫鲁就不得不迫于压力,再次接见了那些数学家。

  “盖尔范德,我想问问你,为什么你就这么想要去白云城?那个陈国华召开的数学报告会,真的这么有吸引力?难道你们不知道我们现在跟白云城、京城的关系不好吗?”

  此时此刻的赫鲁,看到盖尔范德等数学家们,心中跟吃了苍蝇一样难受。

  但压力全部都在他这边。

  如果他一意孤行的话,只怕真的要成孤家寡人了。

  莫斯科的数学家们也并非铁板一块,但如果赫鲁用强的话,还是有很多人愿意请假的。

  只要这些科学家们不去工作,那么跟北美这边的比赛,就很容易落后一截的。

  胜负欲如此之强的赫鲁,怎么可能想要输给肯尼迪这个混蛋呢?

  再说了,那个什么不就是妥协的艺术嘛,跟这些固执的数学家们聊聊天,唠唠家常,也是挺好的。

  所以,此时的赫鲁,只能够强忍着内心的不满,努力挤出一副笑容,跟盖尔范德等人聊天。

  “书记同志,我们当然知道这些,可是我们只有五四年的时候,参加过一次国际数学家大会,两年前的那次也没有参加”

  盖尔范德如是说道:

  “我们的数学研究,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什么进步了,可是您也知道,北美那边”

  北美那边的数学家们,那可是经常都有新鲜血液的注入,活力十分旺盛。

  只因为全球有很多人,每年都选择移民前往北美。

  即便如此,人家北美那边,还是赶走了诸如埃尔德什这样的顶级数学家。

  所以说,人家北美那边压根儿就不缺这样的数学家们。

  比如周炜良,比如卡拉比等数学家们,他们都是在最近十多年内移民到北美的。

  而且按照现在的趋势,未来还会有更多人前往。

  莫斯科这边厉害归厉害,但好像有一种后继乏力的感觉。

  除了这一点之外,盖尔范德他们之所以那么想去白云城参加报告会,更多是因为这一次的报告会,绝对会吸引很多人前往。

  有见识的人,不会不知道,陈国华写出来的这些论文,对庞加莱猜想到底有着怎样的影响力。

  不管是前往那边见证奇迹,还是在那边跟同行交流,激发灵感,亦或者是带学生们前往见识一下世面,那都是非常有必要的一件事。

  反正说来说去,盖尔范德他们这一群人,也不是纯粹为了一己之私欲,更多是忧国忧民。

  听到这里,赫鲁有些理解了,但又无法完全理解。

  “那个陈国华的论文,真的有那么厉害?”

  见赫鲁有些松动,盖尔范德当即便趁热打铁地说道:

  “书记同志,您也知道上个世纪末最伟大的数学家庞加莱,对吧?”

  “庞加莱提出了一个猜想,这个猜想就是任何一个单连通的,闭的三维流形一定同胚于一个三维的球面。”

  赫鲁闻言,差点没忍住要翻白眼了。

  好家伙,这样的数学题目,拆分开来,每一个字他都可以听得懂,合在一起,他哪里懂是什么意思啊?

  盖尔范德也意识到了什么,当即尴尬地干笑了一下,然后说道:

  “简单来说,其实就是一个闭的三维流形就是一个有边界的三维空间。”

  “单连通就是这个空间中每条封闭的曲线都可以连续的收缩成一点,或者说在一个封闭的三维空间,假如每条封闭的曲线都能收缩成一点,这个空间就一定是一个三维球面.”

  “而陈国华的论文就是从五维空间及以上的证明论文,以及四维空间,还有三维空间的众多数学工具.”

  “打个比方,就好比庞加莱说了,能不能建一栋大厦呢?陈国华就是在前任的基础上,直接把大厦的整体都建造了出来,目前就差一个封顶的口子”

  “所以说,陈国华他就是这么厉害,而这个封顶的口子,也正是我们的机会.”

  如此简单的解释,赫鲁当然是听明白了。

  可越是这样,他内心就越是嫉妒。

  罗科索夫那个酒囊饭袋,怎么还没把陈国华给干掉呢?

  只要干掉了陈国华,所有这些问题,不都迎刃而解了吗?

  内心如是想着的赫鲁,决定先稳一稳盖尔范德他们。

  “这样,这件事太过重要了,你们先别急,我记得报告会是九月才开始对吧?”

  听到赫鲁的话,盖尔范德等人顿时点点头。

  亚历山德罗夫忍不住提醒道:

  “书记同志,是九月四号,已经不到十天了。”

  从莫斯科前往白云城,如果是坐飞机的话,那也要转机,少说要一两天。

  坐火车的话,那就更长时间了,至于说坐轮船?

  呵呵,估计要赶不上了!

  赫鲁嘴角疯狂抽搐,心中暗骂不已:混蛋啊,要不要这么直接?

首节 上一节 390/104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