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考开始的激情岁月 第323节

  按理说这样的人,不应该如此不专业。

  难道是太过轻视他了?

  有人跟踪自己,那么陈国华接下来的购买鸡蛋或者老母鸡的事儿,就不得不作废了。

  并且他还不确定,家里是否有什么监听设备。

  唉!

  难搞!

  算了,稳妥起见,还是回城里,拿粮食去跟邻居换鸡蛋吧。

  毕竟如此一来,对方绝对拿他没办法。

  何况,这也只是小事儿罢了,谁家还没个小媳妇坐月子之类的事儿呢?

  毕竟现如今可是人多力量大的时代,国家都鼓励生育。

  嗯,之前那个北大校长,说是不要生那么多孩子,应该施行人口计划生育。

  但此事并没有引起大家的反思,反而是驳斥了他的观点。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坐月子的小媳妇,可不要太多。

  回到城里之后,陈国华就从家里拿着粮食,去了邻居家,换了十个鸡蛋回来。

  到家之后,他又去了一趟地下室,确认了一下这边的粮食库存。

  “那些人应该不知道这些吧?”

  稳妥起见,陈国华还是将堆放在最里面的粮食全部换成了麻袋装着的沙子。

  就连冷库里藏着的那些肉,也都被陈国华给清空之后,重新进行伪装。

  从表面上看,还是那么多肉。

  但只要拿掉一部分,就很容易看出里面的漏洞了。

  忙活完这些事儿之后,他又在两处房子,里里外外都检查了一遍。

  这个时代的监听设备,绝对不可能是钢笔这样的小物件。

  因此,想要搜寻确认有没有什么监听设备的话,还是蛮简单的。

  “呼,还好,家里没有这样的设备,不过稳妥起见,我还是得制作一个干扰器才行”

  想到这里,陈国华就回到座位上,开始进行设计了。

  五十年代的窃听设备,一般来说,都是利用无线电波等超波形式进行声音传递。

  比如北美和北方这两个地方,他们互相之间的一些监听设备,都逃脱不掉这样的技术。

  以及陈国华所知道的一件事,最近这一两年,关于长波发射电站的事儿。

  这玩意儿的技术,也是无线电波,只不过它是超长波罢了。

  超短波的形式,意味着设备本身可以变得很小,比如火柴盒大小之类的设备。

  这样的玩意儿,用于窃听的话,绝对是获取情报信息的最佳利器。

  而超短波干扰器的技术原理,其实就是利用发生器产生的电磁波,向目标通信设备发送干扰信号,从而达到干扰通信信号的目的。

  在本子上面写写画画的陈国华,很快就整理出来了干扰器的大概图纸和原材料。

  “唔,还得买一台收音机才行”

  陈国华看着自己面前的纸张,有点头大。

  这个时代的很多物资,都十分紧缺。

  如果他还是材料科研所的主任,这点事儿,根本就不是事儿。

  除了收音机之外,还需要有铜线、电容、电感等电子元件,这些东西,全都是限制级别的玩意儿,一般人还真的搞不来。

  如果现在要搞来这些东西,通过正常途径去获取的话,那根本不可能。

  可如果不是正常途径的话,那就只剩下偷或者‘借’了。

  “算了算了,怎么越来越邪恶了呢?以后有机会的时候,肯定会在空间里面存储一点这些原材料”

  陈国华懊恼不已地想到,有些后悔,如果当初他还是材料科研所的主任时,偷偷摸摸地顺一点点这些原材料。

  当成是损耗的话,那么他现在也没必要因为这些东西,搞得自己极为难堪了。

  “或许他们真的没有在我们家安装什么监听设备呢?”

  乐观的想法占据了上风,但陈国华在接下来的几天,还是继续把家里的一切,都给翻了个遍。

  他得再三确认,家里真的没有监听设备才行。

  否则的话,太恐怖了。

  不提被别人听到什么有用信息,光是别人每天晚上,听着他跟于沫离小两口唠嗑,说些体己话,就足够让他浑身冰冷了。

  确定了家里没有监听设备之后,陈国华这才彻底放心了。

  饶是如此,家里的一切情况,他也是小心再小心。

  魔都照相机厂,办公室内的张亚民厂长看着手里的信,叹了一口气。

  然后把信件递给了对面的吴邵英。

  “陈国华这个年轻人,真的是太可惜了,唉!”

  吴邵英看完信件之后,也跟着说道:

  “确实啊,之前他们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就拿出了高级单反照相机,现在都十二月份了,居然没有任何进展?”

  “直到现在,我才知道,原来中科院的那些专家教授,能力也很一般啊”

  “还是陈国华最厉害,绝对是搞科研的一把好手,结果却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两人感慨万千,但都没有深聊,就是怕被人听了去。

  信件是从魔都照相机厂走出来的向叔宝写过来的,简单说了一下最近的情况。

  得知陈国华还没重返材料科研所,张亚民和吴邵英两人都不由扼腕叹息。

  众所周知,八月份的时候,向叔宝和钱伯荣两人才到京城。

  然后到了九月份,北汽制造厂就拿出了高级单反照相机这个设备。

  对于全国的照相机厂来说,这并不能说是一个坏消息,但也算不上多好的消息。

  然而对于张亚民和吴邵英两人来说,内地的照相机产业能够得到快速发展,这就是大好事儿。

  何况,向叔宝和钱伯荣两人也都参与其中,他们两人可是从魔都照相机厂走出去的呀。

  所以算起来,高级单反照相机这份功劳,也有他们魔都照相机厂的份。

  这不,十月份的时候,魔都照相机厂这边,也建立起了高级单反照相机的生产线。

  以魔都这边的消费力,别说一万台高级单反了,就算是五万台,也能很快卖出去。

  当然了,高级单反的价格会比较昂贵,比他们魔都照相机厂研制的58-2型号照相机,还要贵几十块钱。

  要知道,这一款58-2型号的照相机,单价可是217元。

  这个价格当然是非常昂贵了,高级单反照相机的价格还要更贵。

  可是9月份刚上市销售的58-2型号的照相机都卖出去了两千多台,高级单反照相机卖出去的更多。

  所以,在整个照相机产业欣欣向荣的背景下,结果陈国华这个光学领头人,居然无法再从事科研工作了。

  简直就是晴天霹雳!

  不提扼腕长叹的张亚民和吴邵英两人,京城工业部办公室,熊玉坤、吕进雄、陆士嘉等人也都在叹气。

  “昨天,二部的王树迎同志又来找我了,他说材料科研所不能没有陈国华.”

  熊玉坤开口,吕进雄他们却没有什么反应。

  最近这样的事儿,可不算少。

  并不仅仅是王树迎,还有管着二部等其他几个部门的领导邱宗岳也同样过问了此事。

  即便是当初那位让陈国华去5341工厂的军装领导,也都关注着这件事。

  “王树迎同志说了,如果我们再不行动的话,那么他们就要向上面申请,让陈国华参军了.”

  此话一出,吕进雄、陆士嘉他们顿时都惊讶地看向熊玉坤。

  这确实是一个好办法,而且也有可能会让陈国华脱离现在的苦海。

  但对于工业部来说,就是一个巨大的损失了。

  毕竟陈国华这个年轻人,他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拿出来了那么多科研成果,工业部怎么可能舍得放人?

  只可惜,工业部这边没办法直接让陈国华参军,否则的话,这样的问题,也可以迎刃而解了。

  “有关部门的童敬之同志,不是在调查当中么?现在还没出结果,参军就可以让陈国华重回工作岗位了?”

  除了吕进雄等少数几人之外,还有人提出了质疑:

  “而且,之前小段不是去找过陈国华吗?他都一副不配合的样子,怎么搞?”

  确实,陈国华现在可谓是消极怠工呢。

  况且他还能写论文来赚生活费,没人会说他什么,也不用经常出门了,这样的生活不要太滋润。

  因此,现在想要让陈国华重新回到材料科研所的岗位上,哪有那么简单啊?

  一句参军的话,就可以解决问题了么?

  人家还不想参军呢!

  “你不懂!”吕进雄说了一句,结果那人却瞪眼:

  “我有什么不懂的?”

  熊玉坤皱眉地敲了敲桌子,道:

  “我们是来开会的,不是来吵架的,赶紧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吧”

  “领导,还是我去跟小陈聊一聊吧,看看他的想法是什么。”

  吕进雄如是说道,“至于有关部门那边,还有上面的意见,就靠领导你这边了”

  他没有什么其他办法,毕竟现在是童敬之死咬着不放,否则的话,问题很容易解决。

  后者担忧的事儿,简直就是子虚乌有的事儿。

  毕竟陈国华就住在翠花胡同,他父亲也是部队里面的老战士了,老丈人也同样是老战士。

  可谓是真正的天子脚下!

  而且也是在众目睽睽之下,陈国华能够干嘛呢?

  他除了研制出科研成果之外,也没有犯什么事儿啊?

  不就是之前提了一嘴一百微米的晶体管,应该卖给外国赚外汇罢了。

  然后就因为有人举报,接着不知道怎么回事,就被童敬之给盯上了。

首节 上一节 323/104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