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考开始的激情岁月 第161节

  这肯定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啊,陈国华顿时高兴坏了。

  他还以为要明年才能有结果呢,没想到现在就出来了。

  太好了!

  但项目距离正式启动还有一段时间,因为需要分配一下任务,还需要协调一下人员。

  此次的科研任务,涉及到的科研单位,会比之前的单位更多。

  103计算机研发项目的单位不仅仅包括中科院,还有第二机械工业部十局,部队总参三部、第七机械工业部和清华北大等几所高校均有参与。

  现在好了,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晶体管工作寿命短和不稳定的问题。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这边的陈启宏等专家,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也有些束手无策。

  所以,今天中科院内部会议上,华罗庚主持着会议,面对这个问题也是不知道应该怎么办。

  如果是数学方面的技术问题,华罗庚自然是当仁不让了。

  但物理方面的技术,属实是难搞。

  闵乃大作为之前103计算机研发项目的组长,此时也皱眉地看向陈启宏道:

  “老陈,你们物理研究所都搞不掂这个小问题吗?”

  后者摊摊手,道:

  “老闵,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们国家的半导体行业,几乎没有”

  之前从零开始研制出来的晶体管,不到半年的时间,就被进口的晶体管给打败了。

  好家伙,总不能在这个时候,使用外国的晶体管吧?

  人家老外怎么可能会告诉你如何解决晶体管工作寿命短和不稳定的解决办法呢?

  如果人家北方那个国家,真的有那么大方,当初援建的时候,就不是给什么M-3和БЭCM-II两台计算机了。

  换做是内地自己,也不可能那么大方地把自己国家的最新科研成果给到别国吧?

  纯粹就是想屁吃!

  所以,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呢?

  就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处在会议室里,最不起眼地方的陈国华,突然举手开口道:

  “那个,华院士,闵组长,陈教授,我能提个建议吗?”

  PS:求月票!

第116章 ,生病 雪灾(求订阅)

  能不能提建议,你自己心里没数么?

  夏培肃正要呵斥陈国华,让他别捣乱,华罗庚却在这个时候开口笑道:

  “没问题,小陈有什么想法就说出来吧,正好你们年轻人的脑子灵活,或许真的有解决办法也不一定。”

  此话一出,大家全都眼睛微亮地看向陈国华。

  只不过,陈启宏却有些皱眉道:

  “小陈,不是我看不起你,伱一个大学生,学的是计算数学,难道比我们还要懂半导体么?”

  学术鄙视链、强烈的嫉妒心或者是打心底里瞧不起等等,这些或许都是陈启宏开口的原因。

  但陈国华不以为然。

  会议室内的这些人,全都是高智商人群,就没有一人是普通人。

  为何陈启宏会如此说话,大家都心知肚明。

  一者,陈启宏在前几年带头研发出来的晶体管,不到半年就折戟沉沙了。

  等同于他多年的科研成果,一朝就散去了。

  反观陈国华却备受上面的重视,安全带、搓牙机、农用地膜等多项发明或者技术改进,全都为工厂或者国家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并且陈国华还仅仅只是十七岁的年轻人而已。

  同样都是姓陈的,为什么大家的差距会那么大呢?

  有些人心胸狭小,所以心存嫉妒,也很正常。

  华罗庚、王传英、闵乃大等人都知道这些,但他们没吭声,夏培肃却直接说道:

  “陈教授,你这句话我就不爱听了,半导体是很难,但不代表大家都不能说话,就只有你自己能发表意见吧?”

  “何况,你要是能解决这两个问题,咱们现在也不用开会讨论了啊?”

  这话怼得陈启宏,脸色一阵红一阵白,也不知道该如何怼回去。

  最后只是冷哼一声,“那我倒要听听你们会有什么高见?”

  接着还气不过,又说了一句:

  “一个大学生就妄想解决这个半导体问题,嘁!”

  嘲讽的意思,不要太明显。

  陈国华面无表情地看向华罗庚说道:

  “华院士,其实我们京城这边的半导体人才,确实不太多,但东北的哈工大那边,似乎有不少专家,我觉得我们可以问一问那边的意见”

  这句话,顿时让会议室惊呼了起来。

  有人觉得哈工大不行,毕竟刚组建没多久的大学而已,能有什么资格参与计算机的研发工作?

  也有人认为可行,因为有不少专家教授都在那边呢,或许这就是解决办法也说不定。

  此时的陈启宏也是目瞪口呆,半晌说不出话来。

  因为刚才他以为是陈国华这小子自己能解决晶体管的两大问题,没想到对方是建议哈工大那边参与进来解决这个问题。

  还别说,这个建议的可行性,很大。

  主要是陈启宏自己就知道有几位半导体方面的专家便是在哈工大那边教学。

  他们是去教学了,可不代表他们的科研能力不行啊。

  如此一来,关于晶体管寿命短和不稳定的两大问题,就有相关机构接手研发了。

  华罗庚闻言,询问了一下大家的意见。

  确认大家都认为陈国华这个提议很好,于是便打算跟哈工大沟通一下,让他们帮忙解决这个问题。

  接下来就是二极管、记忆磁芯、阻容器件等相关硬件的工作安排了。

  还有就是机械结构工艺设计、电路设计等,这些工作都是千头万绪,得慢慢开会研究一下。

  一个上午的会议,才总算是忙碌完了。

  他被安排在了两个项目组当中,一个是夏培肃领导的机械结构工艺设计、电路设计、运算器和控制器的设计等项目组。

  夏培肃在之前的103计算机项目时,也是负责这些方面的设计工作的,而陈国华也是设计出身的,所以干这个活,完全没有问题。

  另一个则是王传英领导的高级程序语言的设计项目。

  对于这一点,会议上,陈启宏又提出了质疑:软件程序语言,你懂么?

  当时陈国华就很想回怼对方,只不过,王传英已经替他抢先开口了。

  “小陈在软件程序语言设计方面,还是很有天赋的,所以就不需要陈教授担忧了。”

  连华罗庚都没吱声,可见陈国华的天赋或许是真的很强吧。

  这让陈启宏更加无语了:合着陈国华就那么厉害,衬托得我这个教授就很普通咯?

  大家也没理会陈启宏的意思,只是闵乃大稍微安慰了对方几句,其他就没有了。

  反正晶体管目前已经计划交给哈工大了,那么陈启宏的作用就可有可无了。

  这么大的科研项目,如果陈启宏无法参与进来,那么他的价值自然也就是那样了。

  下午,陈国华没有继续参与会议。

  刚回到北汽制造厂,叶茂昌就把他喊去保卫科办公室了。

  然后是罗树江罗科长,只说一把手要找他,于是领着他带去一把手办公室了。

  老段为啥又找自己啊?

  闲的?

  办公室里,见到段云平之后,后者却很快就丢下手头工作,然后带着他上车离开了。

  “领导,咱们这是去哪里啊?”

  车上,陈国华好奇地询问。

  讲真的,明明是北汽制造厂的一把手,可还是开着破破烂烂的吉普车,真丢人。

  也不知道改装一下避震器、弹簧之类的,坐起来是真的很不舒服呢。

  “等下你就知道了。”

  听到老段的话,陈国华撇撇嘴,还神秘起来了?

  嘁,我还不想知道呢!

  很快,汽车停靠在了文津街附近的一个衙门办公室门口。

  跟着段云平的步子,陈国华走了进去,很快就见到了吕进雄这位领导。

  寒暄几句,吕进雄直接把段云平给请了出去。

  办公室内就剩下吕进雄和陈国华两人了。

  后者一头雾水,用得着这么夸张么?

  难道是自己做了什么不好的事儿,让领导怀疑了?

  很快,他就知道是什么情况了。

  “小陈啊,你是怎么知道罗布泊那边有钾盐矿的呢?”

  对方这么问,换做是其他人,或许只会简单知道是字面意思。

  然而陈国华很清楚,对方要了解的是他陈国华是否有可能知道罗布泊那边有一个绝密项目。

  反应过来的陈国华,已经猜到了对方的意图。

  那么接下来就很简单了。

  他没有露出丝毫的破绽,反正北大图书馆里面,就有相关的书籍。

  至于说他为什么能确定罗布泊就有这样的钾盐矿。

  作为一名计算数学的学生,加上他平日里酷爱看书,喜欢翻看一些地质方面的杂书。

  所以,能大概推算一些钾盐矿存在的地方。

  毕竟钾盐矿这玩意儿形成的基本条件,一是有利的地质构造和地理地形条件,能够形成封闭、半封闭的大盆地。

首节 上一节 161/104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