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听到中药心声 第273节

  鼻梁两侧的位置为胆,肝胆是相照的,如肝不好胆也会受牵连。

  胆不好的人在鼻梁两侧都会有斑点或肉瘤,代表肝胆有毛病。若此部位有红血丝状、青春痘,或早晨起床后嘴里发苦,说明胆部有了轻微炎症;若有斑,可能有胆囊炎。

  若此部位有竖褶子、或笑时有竖褶子,说明此人胆囊有问题。

  若此部位有痣、痦子,证明胆功能先天不足,眼袋晦暗亦证明胆不好。

  若肝胆两个部位发青暗或有斑,或者凹凸不平,也有可能是脂肪肝。

  若这两个部位或其中一个部位有青春痘,证明此人肝火旺,情绪不稳定、更年期等。

  其实,望诊的内容太多了,别说现在趁着有空跟你讲讲了,就算是给我一天时间专门讲这个,也很难说完,你要是对这块感兴趣的话,回头我给你寄一本书过去,你可以看看。

  不懂的地方,反正有陆医生在,你直接请教他就行,我这都算是纸上谈兵,而陆医生已经应用与实际当中了,他对这方面的了解,肯定比我更多,也了解的更加透彻。”

  季修文连点头:“感兴趣,当然感兴趣,就是到时候可能要麻烦一下您才行了。”

  “嗐!”

  “有什么麻烦不麻烦的,那本书我都翻过很多次了,能把它再交给你,也算是完成了它的使命了。”

  张广礼说笑着,然后叹了口气道:“其实吧,中医运用视觉,对病人全身和局部的神、色、形、态等进行有目的的观察,诊断疾病的方法,为四诊之一。

  在临床上,望诊同闻诊、问诊、切诊相结合,才能全面系统地了解病情,并对疾病作出正确的判断。

  理论根据望诊是根据脏腑、经络等理论诊察疾病的方法。

  人体外部和五脏六腑关系密切,若脏腑功能活动有变化,必然反映于人体外部的神、色、形、态等各方面。

  五脏六腑和体表由十二经脉贯通在一起,又分别和全身的筋、骨、皮、肉、脉相配:肺主皮毛,肝主筋,脾主肌肉,心主血脉,肾主骨。

  五官亦与五脏相关,鼻为肺之窍,目为肝之窍,口为脾之窍,舌为心之窍,耳为肾之窍。

  因此,观察体表和五官形态功能的变化征象,可推断内脏的变化。

  同时还可反映全身精气的盈亏,精、气、神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头部和双目,兼反映于全身形态、语言气息、面部色泽乃至脉象、舌象等方面。精充、气足、神旺,是健康的征象;精亏、气虚、神耗,是疾病的表现和原因。

  因此,望诊不仅可诊察内脏病变,还可了解人体精、气、神的动态变化情况。”

  季修文一脸郑重的点了点头,听的十分认真。

  他很清楚,这些内容,换作是在平时,他就算是给张广礼送上一份大礼,人家也不见得就会跟他说。

  不,不是不见得,而是肯定不会说的。

  这算不算自扫蔽珍,只是,有些东西,不可能跟一个陌生人说的这么清楚。

  偶尔提点两句还有点可能。

  而现在,因为陆轩的关系,张广礼才会跟他说的这么清楚,甚至详细到每一个身体部位。

  张广礼的医术也许并没有陆轩高超,临床经验什么的,也不一定有陆轩丰富,甚至对中医理念的研究也远远不如。

  可这些内容,却都是张广礼数十年行医的积累。

第二百三十八章 不怕西医笑嘻嘻,就怕中医眉眼低

  “形是形体,态是姿态。望形态是通过观察患者之形体胖瘦强弱及动静姿态,以诊断疾病的方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望诊。”

  见两人说了这么多,陆轩也是忍不住接话道:“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内外相应的有机整体,形体强弱、动静变化均与脏腑精气盛衰及气血运行密切相关。

  内盛则外强,内衰则外弱。

  脏腑阴阳气血失常可表现为形态的异常,以此可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不同的形态又能体现体质的差异,提示某些疾病的倾向性和证候的特异性。

  望诊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但比起脉诊,望诊可能会受到的干涉比较多,同样的症状出现在不同人的身上,意味着的病症并未绝对相同。

  对有些人来说,他可能身体是健康的,没有任何病症,可对有些人来讲,他身体可能就出了问题,有可能是肝脏,也有可能是肾脏。

  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地方的人,也会对望诊的结果产生很大的影响。

  想要将望诊应用于实际之中,需要大量的临床经验,而且最好结合脉诊和舌诊的结果继续判断,而并非单靠望诊。

  望诊有时候辨证准确,可有时候就很难说了。”

  听到这里,季修文其实有些疑惑。

  他跟陆轩可谓是从大学就开始认识的,两人没见过面也就是毕业后的那半年时间了。

  半年时间,陆轩能积累多少临床经验。

  要说临床经验,其实陆轩并不会比他多多少。

  可就是这样一个情况,两人的医术却是有着天差地别。

  一个只是刚毕业的实习生,一个却已经可以被称之为杏林圣手了。

  这差距之大,说出去恐怕都没人会信。

  也就是陆轩不知道季修文在想什么,不然怕是想说。

  他的临床经验的确不多,可心声多啊!

  几千年积累下来的经验,放谁身上谁都能成为中医领域的妖孽。

  这些药材,什么样的病症没见过?

  说到这里,怕是全世界所有中医联合起来,也没有它们的经验丰富。

  三人没有多聊,陆轩说了一句后就回过身去,继续给下一位患者诊治。

  这次倒不是年轻人,而是一位看起来有六十好几的大爷。

  老大爷笑呵呵的,不过脸色有些不太好,跟在他身后的应该是老大爷的妻子,一位同样六十出头的老奶奶。

  老大爷来到陆轩跟前坐下后,便是把手伸到了陆轩跟前。

  陆轩面带笑容,将手搭上大爷的脉搏后,问道:“大爷哪里不舒服?”

  大爷还没来得及说什么,陆轩搭在大爷的脉搏上感应了一会,原本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不见,眉头也变得紧锁,按在大爷脉搏上,略显松散的手指直接用力按下。

  陆轩眉头一下子皱的很深,让原本还有些轻松愉悦的气氛顿时变得严肃起来。

  张广礼也看出了不对劲。

  不怕西医笑嘻嘻,就怕中医眉眼低。

  这句话,可不是说笑的。

  能让一名医术高超的中医皱眉,足以说明患者的情况有多严重了。

  “陆医生,怎么了?”张广礼赶紧问道。

  “你来看看。”

  陆轩没有说,而是将位置让了出来。

  张广礼虽然疑惑,可还是将手搭在了大爷的脉搏上面。

  过了一会,张广礼脸色一沉。

  “怎么样?”陆轩问道。

  张广礼皱了皱眉头:“手脉寸、关、尺浮取俱洪大有力,如同太阳病脉象的浮,少阳病的弦一样,脉搏洪大、强而有力,这是阳明病的专属脉象啊!”

  “对。”

  陆轩点头应道:“伤寒三日,阳明脉大。“伤寒三日”,三日为少阳主气之期,现在出现了“阳明脉大”,脉大是脉象强而有力,是阳明病的专属脉象,如同太阳病脉象的浮,少阳病的弦一样。如果脉又浮又大又弦,说明是太阳、阳明、少阳的三阳并病。

  陈修园认为,本来病宜乘其气而枢转外出,今现脉大,说明已转属阳明,而邪归中土即无所复传,是不能从少阳之枢而解。

  不过,大爷的脉象却不知是如此,张院长可以用力按压试试就知道了。”

  “怎么可能?”

  张广礼不信,他按照陆轩说的用力按压着大爷的脉搏,过了一会,似乎感受到了什么,心中顿时一惊:“这……”

  “手脉寸、关、尺浮取俱洪大有力,但沉取则空乏无力,表现暴出之象,幸未至于数。”陆轩吸了口气,微微有些庆幸。

  洪与伏对,浮之最着者为洪,水面上波翻浪涌;沉之至隐者为伏,石脚下迹遁踪潜。

  洪:洪脉胀兼呕,阴虚火上浮。应时惟夏月,来盛去悠悠。

  经曰:“诸腹胀大,皆属于热。”呕,初起为寒,郁则为热。

  经曰:“诸逆上冲,皆属于火。”阴虚阳盛,脉多洪。惟夏日应时。

  濒湖曰:“拍拍而浮是洪脉。”

  《素问》曰:“来盛去衰。”

  浮大稍数,滑利带长,来盛去衰,举按来势充盈有力,去势衰减。

  《医家正眼》:洪脉极力,状如洪水,来盛去衰,滔滔满指。

  按洪脉体状宽阔盛大,似洪水之波浪,来势汹涌盛满,去势其力逐渐衰减,势缓力弱,满布指下。

  而洪脉有什么特点?

  其一,洪脉上搏时,浮大满指,来盛充实,状如洪水之波,下降时,似回落之波,力势衰减,波幅平坦而长,且兼滑数之象。

  其二,轻触中候,充盈有力,具有浮大实的特点,脉之形体清晰可辨,沉按衰减而无力(或无神),趋于大而平缓之象。

  其三,平人两手寸、关、尺各部之脉见洪大,其位浮势盛,过于平脉。但无病理之状,均属生理脉。

  洪有力,此为太过,洪大无力,此系不及,多由心气虚乏,或为伤阴致虚造成,多见久病体虚,失血脱液,泻痢日久,烦躁不安等。

  若浮取则洪,重按全无,或阔大无根,无神者,乃阴气脱绝,孤阳泛上,气不归元之故。可致亡阴证,或真元脱绝之候。出现高热大汗,烦躁口渴,咳唾吐泻,失血虚劳等症。

  这些内容,无不说明洪脉的问题。

  像大爷这种六十多岁的老年人,正常脉搏是不可能出现洪大有力,可却是出现了,这就说明大爷的身体出了问题,而且还是大问题。

  再加上有向数脉发展的趋势,更是能说明其中的问题。

  《濒湖脉学》体状诗中便有言及,脉来洪盛去还衰,满指滔滔应夏时,若在春秋冬月分,升阳散火莫狐疑。

  相类诗同样也有记载,洪脉来时拍拍然,去衰来盛似波澜,欲知实脉参差处,举按弦长愊愊坚。

  主病诗更是将洪脉病症讲述的十分清楚,脉洪阳盛血应虚,相火炎炎热病居,胀满胃翻须早治,阴虚泄痢可愁如。寸洪心火上焦炎,肺脉洪时金不堪。肝火胃虚关内察,肾虚阴火尺中看。

  “陆医生,那这到底是什么病?”

  张广礼吸了口气道:“我行医多年,还真未从老年人身上遇到过这种脉象,若非你提醒一下,我可能也就以为只有脉洪大,将至脉数恐怕是很难看出来。”

  张广礼心里清楚,只是脉洪大的话,虽然身体出现了问题,但情况还算不重,但若是脉搏已经朝着脉数的方向发展,那就不是小毛病了,足以要命。

  而且大爷年纪不小,更是有可能一病不起。

  “足脉趺阳、太谿未绝!”

  陆轩道出了八个字。

  张广礼皱眉道:“什么意思?”

  陆轩直接说道:“按本证纯属“下虚上厥”,阴不为守,阳不为使所致。盖“心者君主之官也。

  神明出焉”,而心所以能发出神明,又全靠肾中真水与心火互相交通之作用,此所谓:水火既济,阴阳调和。

  患者系一劳心过度之人,心火自然不足,因此失却与肾水相互为助之作用,结果造成阴不升、阳不降,而出现两颧泛红,浮取六脉洪大有力,沉取空泛无力,手足冰冷等证候。”

首节 上一节 273/28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