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佳也伸出手,轻轻和他握了握,脸上露出一丝浅淡的笑容:“合作愉快,这次辛苦你了。”
李景又转头对魏佳带来的几人道谢,尤其是对眼镜男时,对方难得没板着脸,还朝他点了点头。
随即,见对方开始分装各班的衣服,李景又问要不要帮忙,魏佳摇了摇头,指了指不远处的教学楼方向:
“我已经通知各个班的男生代表了,他们马上就过来,各自领自己专业的衣服回去发,不用麻烦你们了。”
李景点点头,没再多客气,转头对身边的陈丹琳道:“那我们先走吧。”
陈丹琳的目光还在李景手里的钱上打转,脸上的欢喜藏都藏不住,闻言乖巧地点了点头,转身跟着李景往校内走。
魏佳身旁的女生看着两人离去的背影,忍不住低声道:“他们是情侣吧?那女生长得挺漂亮的,倒是郎才女貌,挺搭配的。”
魏佳想起李景之前跟自己说的话,回道:“应该不是。”
女生偏头疑惑:“不是吗?他们两个看着那么亲密,不可能不是情侣吧?”
闻言,魏佳回头看了眼李景离去的方向,正好看到陈丹琳一手挽住李景的手臂,一副撒娇的亲密模样,她微微皱眉,沉默片刻后,又转了回来。
她身旁的女生则得意道:“你看我就说对了吧。佳佳,你平时学习厉害,可在男女关系这上面可没我敏感。”
魏佳的神色冷淡了几分,没搭理这个话题,直接道:“行了,我们把这些衣服先拖到树下,别站在太阳下晒着了。”
女生见魏佳情绪似乎有些奇怪,眼中疑惑,想说些什么,却发现对方已经抱着一箱衣服往前走去,根本没给她继续说话的机会。
再看看其他同学,都在忙着搬衣服,没人注意到这细微的情绪变化,她只能撇了撇嘴,把到了嘴边的话咽回去,乖乖抱起一捧衣服跟在魏佳身后。
……
第81章 小步行街
和魏佳分开后,李景和陈丹琳走到学校门口侧的一个小花园内,开始算账。
陈丹琳看着李景手里那一大叠零钱组成的钞票,忍不住心跳加速了几分。
这还是她第一次看到这么多钱,连呼吸都轻了些。
李景见对方这模样,心里有些好笑,便当着她的面一笔笔计算:
“我总共订了三百六十件文化衫,每件成本十一块,总成本三千九百六。魏佳那边共给了八千九块,总利润算下来是四千九百四。”
李景先从钱里数出三千块,递到陈丹琳面前:“这是你之前借我的,先还你。”
然后他又按约定好的两成利润,数了一叠钱递过去:“文化衫的分成是九百八十八,再加上之前答应的一百快辛苦费,总共一千零八十八。”
见状,陈丹玲两眼冒光,小心翼翼地把钱叠好,放进随身的小钱包里,拉上拉链时,脸上满是欣喜。
而李景自己算下来,这次赚了三千八百五十二块,加上兜里原本剩下的七百来块,存款达到了四千五百多。
这相当于他父亲李卫国四个多月的工资,而他大学一年两个学期的生活费加起来可能都不到四千块,这不过是一个国庆节假期就赚到了。
李景忍不住有些感慨,趁着陈丹琳还在低头收拾,他走到一旁拨通了家里的电话,主要是告知父母自己在勤工俭学,能赚到生活费,不用家里再转生活费了。
他原本想提做买卖的事,但斟酌后还是没说。
父母一辈子老实打工,对做生意的事并不了解,说了反而会让对方担心,倒不如说勤工俭学,既减轻家里负担,又不会让他们太过操心。
母亲王桂兰得知后,先是心疼自己儿子太辛苦,随后才是欣慰,嘴里不停说着感慨的话,甚至到最后声音都多了几分哽咽。
而父亲李卫国一如既往的沉默少话,却最后也难得交代了一句,让李景在学校好好照顾自己,别太累了。
挂了电话,李景内心情绪并不平静。
哪怕只是通过电话,他也能感受到自己父母的欣慰和感动。
这也让他觉得赚的这些钱,有了更多的意义。
随后,他刚转身,就被陈丹琳一把挽住胳膊。
她晃着李景的手臂,笑盈盈道:“李老板,今天这么好的日子,我们去逛街吧?就当庆祝了。”
李景刚想拒绝,陈丹琳立马带着点撒娇的语气,认真道:“不能拒绝。不管你有没有别的事,总不能每天都这么忙吧?生活也要享受的。
再说逛街不用你请客,我就想让你陪陪我,就一两个小时,不会耽误太久的。”
陈丹琳今天本就特意打扮了一番,精致的五官再加上撒娇的模样,显得格外漂亮。
周围路过的几名男生忍不住看过来,眼神里满是羡慕。
李景感觉手臂被抱得紧紧的,挣脱不得,只好点头:“行,说好就两个小时,我下午还有事。”
听到李景答应,陈丹琳高兴地“耶”了一声,立马攥住他的手,拉着他往校门外的小步行街走。
去市中心来回太耗时间,所以陈丹琳特意选了学校外的小步行街。
这条步行街不大,也就两百来米长,不过服装店、饰品店、小吃摊都有,主做学生和附近居民的生意,价格都很实在。
一进街内,陈丹琳显得格外开心,脚步都轻快了不少。
对她来说,不过是跑了趟株市的厂家、帮着借了笔钱,短短几天就赚了一千多块,这是以前她不敢想的。
这也让她心里对李景愈发认可,若不是李景总忙着各种事情,她巴不得天天跟在对方身边。
可偏偏李景总对她态度平淡,反倒勾起了她的胜负欲。
李景越是难拿下,她越想让对方对自己上心。
陪着陈丹琳逛的时候,李景也在盘算自己那四千五存款的用处。
对普通学生来说,这钱够一年的大学生活费,可对他而言,还远不够帮家里改善生活。
之前他想过给自己买手机和电脑,方便登QQ打理网店,可这年代的电子产品都不便宜。
像样的手机要三四千,笔记本电脑更是动辄五六千,四千五根本不够买两样。
稍微思索了片刻,李景便打定主意。
手机暂时用旧的,先买台二手笔记本,反正他自己会修,哪怕机器有点小毛病也不怕,关键是性价比要高。
于是他掏出手机,给潘子发了条信息,要对方给自己找台笔记本。
信息发出去刚过一分钟,潘子的回复就弹了出来:“景哥你放心!我现在就去帮你找,凭我们的关系,保证给你找个又好又便宜的。”
李景看着信息笑了笑。
潘子这人看着咋咋呼呼,做事倒还算实在,跟卫大海一样,都是外粗内细的性子,而且比较看重情义。
刚把手机揣回兜里,就听见陈丹琳喊他:“李老板,你快过来看看!”
他抬头望去,陈丹琳正站在一家女装店的衣架前,手里拎着两件连衣裙,一件浅粉色,一件淡蓝色。
店老板在一旁笑着撺掇:“小姑娘眼光真好,这两件都是刚到的新款,衬你肤色。让你男朋友帮你选选,男生眼光准。”
陈丹琳眉毛微挑,故意没反驳“男朋友”的说法,只是把裙子递到李景面前,笑嘻嘻问道:“你看哪件好看?”
李景扫了两眼,实话实说:“这两件穿在你身上应该都挺好看。”
“哟,没想到李老板嘴还挺甜,会哄人啊?”陈丹琳挑眉揶揄,故意晃了晃手里的裙子,“要不我两件都试了,你帮我选最终的?”
“随你。”
陈丹琳见李景这副波澜不惊的模样,拎着裙子路过他身边往试衣间走时,故意压低声音逗他:“要不要跟我一起进试衣间?帮我看看合不合身?”
闻言,李景嘴角一抽,干脆转过身,看墙上的衣服海报,懒得接话。
见状,陈丹琳笑得愈发得意灿烂。
她现在觉得只要能撩拨一下李景,便莫名的高兴开心。
一旁的女老板见陈丹琳钻进试衣间,凑到李景身边笑着搭话:“帅哥,你这女朋友长得真水灵呦。
是我开店这么久见过最出挑的姑娘,穿什么都好看,性格还活泛,你可真有福气!”
李景听着这话,心里估摸着多半是老板为了卖衣服的吹捧,却也不驳对方的面子,只敷衍地应了几句,又随便跟老板聊了两句衣服的款式和价格。
随后,陈丹琳最终选了浅粉连衣裙和一条牛仔短裤,拎着衣服走到收银台,便开启了讲价模式。
李景之前没见过陈丹琳讲价,心里想着以对方性子,讲价应该不会差。
结果也确实没让他意外,陈丹琳跟老板硬是磨了快半个小时,把总价砍到了最低价。
眼看老板都快妥协了,她还不罢休,又缠了十分钟,不仅让老板把零头抹了,还多要了一对免费的小发夹。
直到两人走出店门,身后还传来老板带着无奈的叹气声:
“你这丫头片子嘴巴太厉害了,我这次真是亏本卖了。”
第82章 万一是真的呢
李景看着陈丹琳攥着购物袋、一脸得意的模样,正想调侃几句,却见陈丹琳突然收了笑容,脚步顿住,眼神直直盯着前方。
李景疑惑,顺着对方的目光看去,才发现步行街的拐角处,一个穿着破旧碎花衫的中年妇女正跪坐在地上,怀里抱着个看起来只有一两岁的小孩。
妇女身前铺着一张皱巴巴的白纸,上面用黑笔歪歪扭扭写着几行字,不用看便能猜到大概是描述自己生活艰辛的文字。
2006年的街头,不管是步行街、火车站还是商场门口,乞丐的身影还很常见。
有缺胳膊少腿的残疾人,有白发苍苍的老人,也有这样抱着孩子的母亲。
他们的形象大多都格外可怜,靠路人的善心讨钱。
不过李景依稀记得,也正是这几年出现了“职业乞丐”,甚至有团队操控乞丐骗钱,专门利用路人的同情心牟利,当时还引起过不少社会讨论。
他正想跟陈丹琳说些什么,却见陈丹琳已经跨步走了过去。
陈丹琳此时脸上没了刚才的雀跃,反而透着几分沉默的黯然,蹲下身,从钱包里掏出一张十块钱,放在妇女身前的碗里,什么也没说,又站起身,走回到了李景身边。
李景见状微微挑眉,刚才在服装店,陈丹琳为了省几块钱,跟老板磨了十几分钟嘴皮子,连零头都不肯放过。
而眼下遇上乞丐,对方却能毫不犹豫递出十块钱。
刚才省的那点钱,算得上是白忙活了一场。
十块钱不算小数目,别说2006年,就是十几年后,街头给乞丐钱的,大多也只给一块、五块,这年头给的最多的还是一毛、五毛的零散钱。
像陈丹琳这样直接给十块的,非常少见。
看着陈丹琳走回来,李景忍不住开口问:“我看她那碗里,大多是一块、五毛的,还有不少一毛钱的,你怎么给那么多?”
陈丹琳抬眼看他,没了之前的调侃和挑逗,语气格外平淡:
“没为什么,就是想给。我觉得,在难成这样的情况下,还没丢下自己孩子的母亲,都很伟大,值得我去帮一把。”
这话让李景一愣。
他忽然想起陈丹琳说过自己的身世。
父亲酗酒不管事,母亲早在她小时候就弃家而去,不知踪迹。
看着对方,李景沉默,随后还是忍不住多说了一句:“我听说现在有专门的人组织这种骗局,故意扮可怜骗钱,你想没想过这对母女是装的?”
闻言,陈丹琳淡淡瞥了李景一眼,语气带着几分倔强:
“我不管她是不是骗人的,我只想做我想做的事。
你只想着她可能是假的,可你有没有想过,万一她是真的呢?
那这十块钱,说不定就能帮她们熬过这两天的难关,让那她们能吃顿饱饭。”
李景听完,微微一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