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2006,我靠锦囊崛起人生 第125节

  ……

  两人从床上起身穿好衣服时,窗外的太阳已经升得老高,快到中午了。

  陈丹琳刚下床,双腿就有些发软,下意识扶住了床沿,脸颊悄悄红了。

  李景看在眼里,没多说什么,只是道:“你先坐着歇会儿,我去做饭。”

  他转身进了厨房,老屋的厨房不大,却被收拾得干净。

  李景系上围裙,从冰箱里拿出鸡蛋、青菜和昨晚剩下的米饭,动作熟练地炒了蛋炒饭,又煮了两碗紫菜蛋花汤。

  饭菜端上桌时,热气腾腾的,香味瞬间弥漫开来。

  陈丹琳坐在桌边,看着李景端来的饭,心里甜丝丝的,这还是她第一次吃李景亲手做的饭。

  她拿起勺子舀了一口蛋炒饭,米粒颗颗分明,咸淡正好,忍不住眼睛弯成了月牙:“李老板,想不到你连做饭都这么好吃!”

  李景坐在她对面,看着她吃得开心,自己也跟着笑了笑。

  两人都默契地没提之前的事,却都能感觉到,彼此之间的距离又近了一层,多了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亲昵。

  吃过饭,氛围渐渐恢复了日常的轻松。

  李景回到桌边坐下,拿出之前画好的草图,开始细化服装的尺寸、面料标注和细节设计。

  陈丹琳则搬了个小凳子坐在他旁边,安安静静地看着,偶尔指着图纸小声提意见:“这个碎花裙的领口能不能再低一点呀?显得更好看。”

  “还有短袖的袖口做宽松点会不会更舒服?”

  李景耐心地听着,时不时点头采纳她的建议,笔尖在纸上不停滑动。

  等到傍晚,夕阳透过窗户洒在图纸上时,李景终于放下笔,将一叠设计图递给陈丹琳:

  “春季的碎花裙、针织衫,还有夏季的短袖都弄好了,一共八款,你先看看款式合不合适。没问题的话,你就联系之前的代工厂,谈谈面料、做工和工期。”

  陈丹琳连忙接过图纸,一张张仔细翻看,眼睛越看越亮,连连点头:“不错不错!每款都好看!”

  她抬头看向李景,语气认真又带着点雀跃:“我现在就给厂家打电话约时间,争取明天就去谈!”

  ……

  第二天一早,李景开车到陈丹琳宿舍楼下接她。

  车窗降下时,他看见陈丹琳站在路边。

  她没穿平时的学生装,换了件浅灰色的小西装外套,配着修身牛仔裤,长发打理得整齐,比平时多了几分成熟干练,却依旧难掩眼底的雀跃。

  “李老板,久等啦!”

  陈丹琳拉开车门坐进来,身上还带着淡淡的香水味,刚坐稳就自然地往李景身边靠了靠,伸手帮他理了理衣领,语气亲昵,“我们去株市开发区大概要多久呀?”

  “大概一个小时,路上车不多。”

  李景发动车子,能清晰感受到陈丹琳的亲近。

  她时不时会凑过来跟他聊两句路上的风景,偶尔还会伸手碰一碰他的手臂,眼神里满是欢喜,完全没有了之前的患得患失。

  其实昨晚过后,陈丹琳就想通了。

  李景看着温和,骨子里却有自己的主意,不是会被感情轻易束缚的人,逼他给承诺反而会拉远距离。

  倒不如像现在这样,保持着亲近的关系,至少在所有女人里,她是最贴近他的那个。

  而且她了解李景的性子,他重情义,就算没有名分,也绝不会亏待自己。

  想通这一点,陈丹琳反而彻底放松下来,和李景相处时越发自在热情。

  车子驶上高速,她靠在副驾上,看着窗外掠过的风景,笑着跟李景说:

  “我昨天跟厂家提前打了电话,他们说会安排专门的人跟我们对接面料和生产,我们今天肯定能谈得顺顺利利的!”

  李景侧头看了她一眼,见她脸上满是期待和开心,也跟着弯了弯嘴角:“嗯,有你提前沟通,肯定没问题。”

  陈丹琳被他夸了一句,眼睛更亮了,凑过来在他脸颊上快速亲了一下,又立马坐回去,满脸得意开心。

  李景看了对方一眼,只是摇头笑了笑。

  车子停在株市开发区的工厂门口,迎出来的是厂长老周。

  一个五十岁左右的中年人,穿着洗得发白的蓝色工装,双手粗糙却干净,脸上带着憨厚的笑,一看就是踏实本分的人。

  “李老板、陈小姐,快里面坐!”

  老周热情地把两人请进办公室,泡上热茶,直接拿出之前陈丹琳发给他的设计图复印件,“我看了你们的设计,款式很新颖,年轻人肯定喜欢。”

  陈丹琳没绕弯子,开门见山:

  “周厂长,我们这次来,是想敲定十款衣服的样品生产。面料方面,春季碎花裙用雪纺,针织衫用精梳棉,夏季短袖用冰丝,这些我们都带来了样品,您看看品质能不能达到?”

  她说着从包里拿出面料样本,一一摆放在桌上,眼神认真,条理清晰,完全没有了平时的娇俏,多了几分职场人的精明。

  老周拿起面料样本,对着光看了看,又用手摸了摸,点头道:“都是好料子!雪纺垂感足,精梳棉柔软,冰丝透气,我们厂能做,就是成本会比普通面料高一点。”

  “成本我们了解,”陈丹琳接过话,“只要做工达标,价格好商量。

  我们要求每款先打一件样衣,领口走线要直,锁边不能露线头,印花要清晰不褪色,样品工期多久能出来?”

  她连细节要求都提前想好了,问得精准,让老周暗自佩服。

  一旁的李景全程没多说话,只偶尔在陈丹琳提到关键数据时,补充一两句。

  李景语气沉稳,句句切中要害,既体现了对品质的重视,又不失礼貌,让老周觉得他虽然话少,但做事沉稳靠谱,心里对合作也更加有底。

  没聊多久,双方就敲定了细节。

  十款衣服每款先做一件样衣,工期一周,样品费和后续批量生产的价格也谈妥,批量生产时每款先做三十套试水。

  老周握着两人的手,笑着道:“跟你们年轻人合作就是痛快!你们放心,样品我亲自盯着做,保证让你们满意!”

  走出工厂时,老周还站在门口挥手。陈丹琳忍不住跟李景小声说:“周厂长看着就靠谱,这次应该没问题。”

  李景点头,笑着对陈丹琳说:“这家厂子选得好,老周看着本分,做事也实在。”

  陈丹琳眼睛一亮,带着点小得意:“我之前跟红玫姐打听的时候,她就说老周的厂子口碑好,不偷工减料,我还特意提前跟老周聊了两次,摸清他的性子才定下来的。”

  “没想到你这么会看人,考虑得也周全。”李景真心夸赞了一句。

  这话让陈丹琳笑得更开心了,挽着他的胳膊晃了晃:“那当然,跟你一起做事,总不能拖后腿呀!”

  两人没急着回星市,开车去了株市市区找赵红玫。

  赵红玫的服装店依旧热闹,她正站在货架旁给顾客推荐衣服,看见两人来,笑着冲顾客说了句“您先慢慢看”,就大步迎了过来,嗓门依旧爽朗:“你们俩怎么来了?是不是网店的事有进展了?”

  “红玫姐,我们刚跟工厂谈完,十款样衣都定下来了!”

  陈丹琳拉着赵红玫的手,把事情简单说了一遍。

  赵红玫听完,拍了拍她的肩膀:“行啊你。做事越来越利索了!我跟你说,网店上架后得注意库存,先少批量试卖,卖得好再补,别压太多货。

  还有产品图,一定要拍得真实,别过度修图,顾客买着放心才会回头。”

  她句句都是实在建议,没半点藏着掖着。

  陈丹琳认真记着,等赵红玫说完,立马提议:“红玫姐,中午我们请你吃饭吧!就当谢谢你之前给我介绍工厂,还教我看面料。”

  赵红玫也不客气,爽利地答应:“好啊!正好我也饿了,附近有家湘菜馆味道不错,就去那吃!”

  吃饭时,赵红玫和陈丹琳聊得热火朝天,从衣服款式聊到顾客喜好,偶尔还开玩笑逗对方,相处得像亲姐妹一样。

  李景坐在旁边看着,听着两人的笑声,心里泛起一阵欣慰。

  陈丹琳这段时间,确实成长了不少。

  ……

  晚上,李景和陈丹琳分别住在赵红玫家的两个客房。

  刚躺下没多久,隔壁卧室就传来赵红玫和刘哥的动静,声音很大,持续了好一阵。

  李景躺在床上,和上次一样无奈,辗转反侧,怎么都睡不着,只能盯着天花板发呆。

  大概到了后半夜,李景隐约听到自己房门被轻轻拉动的声音,转头一看,陈丹琳正蹑手蹑脚地走进来。

  她穿了件短款的丝质吊带睡裙,露出纤细的肩膀和手臂,头发没扎,散在后背。

  “你怎么过来了?”李景压低声音问,有些诧异。

  陈丹琳没说话,走到床边,直接掀开被子坐了进来,身体贴着他,手轻轻放在他的胸口,抬头看着他,眼神带着明显的暗示。

  李景本来就因为隔壁的动静心神不宁,被她这么一贴,身体瞬间热了起来。

  陈丹琳顺势靠在他怀里,低声说了一句:“李老板,我有些想你了……”

  话音刚落,她直接主动吻了上去,两人很快就缠绵在一起。

  期间,客房里的动静和隔壁偶尔传来的声音交织着,此起彼伏,直到后半夜才渐渐平息。

  第二天早上七点多,赵红玫就喊两人起床吃早餐。

  餐桌前,赵红玫和刘哥有说有笑地聊店里的事,李景和陈丹琳也跟着搭话,没人提昨晚的事,气氛和平常一样自然。

  吃完早餐,赵红玫拿起包说:“我店里今天要整理新到的货,得赶紧过去,你们走的时候把门锁好就行。”说完就匆匆出了门。刘哥也跟着去了店里。

  李景和陈丹琳收拾好自己的东西,锁上赵家的门,开车返回星市。

  路上,陈丹琳靠在副驾上,偶尔偷偷看一眼李景,嘴角藏着笑意,气氛里带着几分心照不宣的亲昵。

  ……

  接下来的日子,李景按部就班地推进着手头的各项业务。

  听竹轩那边,自从上次李景跟何伟交代清楚后,何伟做事明显上心了许多。

  工地上材料码放整齐,施工进度表贴在显眼位置,每天收工前还会主动发信息给听竹轩的经理汇报进度。

  吴菲去现场看时,难得表示了认可,特意给李景发了信息表示满意。

  而学校这边倒是轻松。

  该逃的课照逃不误,反正李景成绩摆在那儿,没人再多说什么。

  甚至现在班里风向都变了,老师点名时,除了贺敏之外,还有其他同学抢着帮他打掩护。

  说他去图书馆的,或者不舒服去校医室的,总之李景得益于同学的帮助,这学期旷课还没被抓到过一次。

  李景对此知道后,心中感慨。

  果然一旦人有实力后,周围都是好人。

  而最近让他费心最多的是服装厂那边。

  老周的样品做出来后,李景在公司抽不开身,便让陈丹琳一个人去株市跑了趟工厂。

  陈丹琳做事也利索,一天便跑了个来回。

  傍晚打车回来时,陈丹琳脸色复杂,一进门就把验货单往桌上一放:“品质确实没问题,面料、走线、版型都达标。”

  “那不挺好。”李景挑眉道。

  “好是好。”

  陈丹琳咬了咬嘴唇,从包里掏出刚签的合同,“可这一口气订三十件,十个款式就是三百件啊,进价都花了一万五了……

  李老板,我们这是第一次做服装生意,就投资这么多,要是砸手里怎么办啊?”

首节 上一节 125/14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