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拥有随身空间的我无敌了 第16节

  随后,马主任宣布了陈木和两位副厨的最新厨级。

  ......................

  陈木晋升两级变为8级,二厨崔师傅和三厨杨师傅各晋升一级,分别为8级和9级。

  众人一片欢呼,纷纷对三人表示祝贺。

  几位学徒工更是露出对陈某一脸崇拜的神情,决心以他为榜样,继续努力。

  轧钢厂的其他部门也在进行着考核,后院的一大爷、二大爷,钳工贾东旭、放映员许大茂,也都在进行各自的考核。

  陈木此时就像提前交卷的考生,骑着自行车一溜烟跑回家了。

  ......................

  回到家中,陈木迫不及待地把晋升的消息告诉母亲,陈母听了喜笑颜开。

  不过对于陈木的优秀表现,早就见惯不怪了。

  到了晚上,其他部门的大伙儿也都回到了四合院。

  一大爷和二大爷晋升成功,傻柱仍然是九级厨师。

  不过他半年前刚完成晋升,对于这次失败并没感到太大意外。

  更何况跟这段时间跟在陈木后面也赚了不少钱,在得知陈木比自己高一级的消息后,也是打心里替陈木高兴。

  傻柱的老死对头许大茂,半年前刚转正,这是第一次参加考核。

  因为业务没达到要求,考核失败了,此时跟傻柱俩心里互相嘲讽对方。

  陈木看出了两人相互较量的小心思,只觉得心里一阵好笑。

  ......................

  第二天上午厂里的广播播报了统计好的晋升结果。

  陈木得知,一大爷易中海晋级为八级钳工,二大爷刘海中则晋级为七级锻工,同时陈木连升两级的消息也在厂里传开了。

  一时间厂里的工人喜忧参半,其中最难受的要数贾东旭这类人了。

  连续几次的考核失败,让贾东旭心中愤懑不已。

  下午扎钢厂给所有工人发了工资,便正式开始放年假了。

  陈木拿着工资去菜市场买了些米和面,回来的路上又去裁缝店取来了之前定做的衣服。

  随后又偷偷跑到一个胡同里,从计算空间里取出了几斤猪肉,还有两条鱼和一只鸡,就风尘仆仆地回家了。

  .......................

第二十二章 拜年

  回到家中,阎大爷的女儿阎解睇正在逗小花玩儿。

  小花看到哥哥手里拿了这么多东西,赶忙跑过来帮忙拎回家。

  大年三十的一大早,陈木就被震耳欲聋的鞭炮声给吵醒了,巷子里、院子里,到处都有人在玩鞭炮。

  陈木也拿出事先买好的“小地雷”鞭炮,带着小花在巷子里玩着,惹来一群孩子围观。

  中午陈木做了好几道菜,一家人吃得好不痛快。

  到了晚上,餐桌上更加丰盛。

  一只鸡在陈木的手里被做成了好几道不同的菜,几斤猪肉也被做成了可口的小炒,至于主食则是韭菜鸡蛋馅的饺子.

  吃完饭后,陈木又领着小花到巷子里和孩子们一阵闹腾。

  晚上回到家后,陈母又分别给了陈木和小花一个红包,象征着以后能交上好的财运。

  ...................

  第二天一早,陈木就被门口的嚷嚷声吵醒。

  原来是一群孩子来找小花出去玩儿,看见陈木出来,这群孩子立马拱手作揖,争着要给陈木拜年。

  陈木有些不好意思,进门拿了一些糖跟甜糕,给大家分了分。

  孩子们得了好处,欢蹦着到别处玩去了。

  年初一这一整天,陈木都在外面闲逛,一会儿到傻柱家坐坐,一会儿又找三大爷喝杯茶。

  当天晚上陈母告知陈木,年初二要回农村外婆家。

  于是第二天一早,一家人就坐着破旧不堪的公交车,前往外婆家拜年。

  陈木提前从空间里拿取了些水果,还有一只鸡和几斤猪肉。

  又把家里剩下的糖果跟甜心分出来一半,当作拜年礼物。

  ......................

  外婆和舅舅张大川住在一块,外婆62岁,外公早在几年前就去世了。

  张大川的媳妇是一个村里的王翠翠,两人一共有三个孩子,大女儿张丽,比陈木小两岁,还有两个男孩,张壮和张强,一个十岁一个八岁。

  外婆看到陈木一家人,高兴坏了。

  上来一把抓住陈木和小花的手,朝身后喊道:

  “大川,你看谁来了!”刚说完就从屋子里走出来一个身材高大的中年男子,此人正是陈木的舅舅张大川。

  王翠翠跟在身后,三个孩子也一个接一个跑了出来。

  陈母和小花一个劲的“外婆”、“舅舅”的叫着。

  田老太笑着笑着喜极而泣:“我的宝贝外孙和宝贝外孙女哦,外婆可想死你们了。”

  ......................

  刚说完,田老太又伤感起来,说,

  “这么小就没了爹,真是可怜了两孩子。”说完便抬手抹了抹眼泪。

  “妈,这大过年的,干嘛说这伤心事啊,您看我们家陈木,现在长得多俊啊!”

  王翠翠怕老太太伤心坏了身子,在一旁安慰道。

  “是啊妈,过去的事就过去了,孩子他爹为国献身,是孩子们的榜样。”陈母也跟着说

  张大川想转移注意力,于是便问陈母,

  “姐,之前我托人带给你的30块钱你怎么不要呢?”

  陈母想起了办白事的那几天,张大川托人给捎了30块钱。

  这对于农村人,不知道要攒多久呢,她当然不能收了。

  ......................

  于是陈母就把抚恤金的事告诉了田老太和张大川,接着又把陈木当上主厨的事儿说了出来。

  外婆和舅舅看着刚成年的陈木,一脸的不敢相信。张大川开口说:

  “小木,你这可比舅舅出息多了,这一个月的工资顶舅舅好几个月呢。”

  陈木谦虚地说:“舅舅在的农村,自然不一样。您要是想到城里进厂,只管告诉我。”

  张大川摆了摆手拒绝说:“我在农村呆惯了,去城里住不习惯。”

  田老太知道儿子是想留在身边照顾自己,心里既欣慰又无奈。

  “来来来,今天一家人难得团圆,快进来坐吧!”

  ......................

  王翠翠开口说话了,看上去俨然一副顾家的农村妇女模样。

  于是一家人进了屋子,陈木把手里带的菜和零食拿给舅舅。

  陈大川哪里见过这么丰盛的食材,一脸的震惊,心想陈木这下可真的是飞黄腾达了。

  陈木和小花给田老太拜了年,也收到了红包,可把小花高兴坏了。

  陈木觉得自己已经成年了,不好再要红包,但推脱不过舅舅的坚持,只能接受了。

  之后陈母也把提前准备好的红包给了张大川的三个孩子。

  ......................

  陈木在舅舅家里四处观望着,家里的地还没浇上水泥,黑黑的泥土凹凸不平。

  家里也没什么家具,唯一的一张桌子看起来年代久远。陈水不经感叹,舅舅跟外婆家的日子真不好过啊,于是暗暗下定决心今后要多加帮扶。

  一番交谈之后,陈木得知表妹张丽三年前就从学校退学了,家里承担不起太多孩子的学费。

  陈木知道,五十年代的重男轻女封建思想还是比较严重的。

  大表弟张壮也退学一年多了,倒不是因为舅舅不提供学费,而是张壮实在不是念书的料。

  三个孩子目前就最小的张强还在小学读三年级。

  陈木心想这人各有命,果然不假,有些的出身就限制了太多条件,不过好在这是在五十年代,不读书倒也能找个不错的工作。

  有他陈木在,以后三个孩子不会差到哪里去的。

  ......................

  到了准备午饭的时候,陈木抢着去厨房亲自动手,不管张大川的阻挠,说什么也要给外婆和舅舅一家露一手。

  张大川刚开始还有些过意不去,等到厨房里的香味冒出来的时候,一家人都吃惊得跑去厨房,看看陈木这是做了什么稀罕物。

  陈木打开锅盖给众人一看,一大锅鸡肉“咕咚”地冒着热气,锅边贴了一圈面饼。

  “这叫地锅鸡。”陈木看着震惊的众人解释说。

  “爹,我要吃地锅鸡!”张强吧唧着嘴,扯着张大川的裤角说。

  吃饭期间,孩子们一个个的狼吞虎咽,看得陈木一阵心疼。

  ......................

  陈母问弟弟未来有没有什么打算,张大川尴尬地摸了摸脑袋说,

  “我没什么打算,就在农村守着这几亩地,等孩子们长大了就让他们去城里工作。”

  陈木一听,不禁有些心酸,自己在城里过得风生水起,和舅舅的生活判若两样。

  “大川啊,以后有事多和咱们说,陈木现在出息了,在轧钢厂里好歹也算是个小管事的,有事千万别客气。”陈母说道。

  “行,我知道了。”张大川憨厚地答应着。

  吃完饭后,一家人待到下午,这才和外婆跟舅舅一家人告别。

  .......................

第二十三章 收徒弟

  年假很快就过去了,轧钢厂逐渐恢复了正常运转,工人们也都陆陆续续上班去了。

首节 上一节 16/148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