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搜索了一下自己的记忆库,一片空白。他知道“草莓”这两个字,但它代表什么,他完全没有概念。就像一个外国人知道“道”这个汉字,却完全不理解其背后的哲学含义.
他为了获得解决宇宙级危机的灵感,付出的代价是……忘记了草莓?
这……这交易,怎么感觉有点亏,又好像血赚?
一种荒谬绝伦的感觉涌上心头。他忍不住低声笑了起来。这中转站里的异常体,每一个都充满了恶劣的黑色幽默。
“好吧,看来C-12区的投诉,我暂时是处理不了了。”他耸了耸肩,把这个小插曲抛到脑后。反正他也想不起来那是个什么玩意儿了。
他将那罐“灵感糖果”的盖子拧紧,放回原处。这东西不能滥用,每一次的代价都是一次豪赌。
“好了,小悖。把通往‘墙’的路线,最高精度的版本,投射出来。”恢复了清醒和思考能力的陈木,立刻将注意力转回了正事。
一道更加复杂、更加详尽的三维地图在他面前展开。那是一条蜿蜒向下,通往中转站最底层,一个从未被标记为“功能区”的灰色地带的路线。
“‘墙’不在一个具体的‘位置’上。”小悖解释道,“它是一个‘状态’的边界。您需要前往的是中转站现实结构最‘薄弱’的区域。在那里,‘墙’的概念才会显现。”
“这个区域有什么危险?”
“根据已有数据,该区域被称为‘逻辑沉降区’。所有被废弃、被覆盖、被遗忘的旧指令和逻辑碎片,最终都会像灰尘一样,沉降到那里。那里没有大型的攻击性异常体,但充满了各种微小的、无法预测的‘现实BUG’。比如,您可能会踩到一块‘没有摩擦力’的地板,或者推开一扇通往您三秒前所在位置的门。”
“听起来像个程序员的噩梦。”陈木评价道。
“正是如此,管家。”
陈木深吸一口气,眼神重新变得锐利。他现在感觉自己的状态前所未有地好,思维运转速度甚至超过了以往的巅峰。
“不管那里有什么,我都要去看看。”他迈开脚步,朝着地图上那个深邃的、未知的区域走去,“那个‘墙外’的访客,总得有人去跟它打个招呼。”
他离开D-7区,顺手关上了门。在他身后,那罐五彩斑斓的糖果,静静地立在房间中央,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只是罐子里似乎又被填满了,永远维持着那个诱人的、满满当当的状态,等待着下一个需要“灵感”的倒霉蛋.
第三千零九十九章 蠕动的血肉
而此刻,在遥远的C-12区,一群工作人员正围着一台营养膏合成机唉声叹气。
那台机器固执地吐出一管又一管粉红色的、散发着他们无法理解的“甜腻气味”的糊状物。
“受不了了!我宁愿去清理‘蠕动的血肉’的排泄物,也不想再闻到这个味道了!”一个高大的壮汉哀嚎道。
“管家呢?我们提交的投诉,管家看到了吗?他什么时候来救救我们?”
“别等了,我听说管家大人刚刚解决了能源核心的大危机,现在肯定在处理更重要的事情。我们这点小事,估计得排到下个世纪了。”
众人闻言,脸上都露出了绝望的神色。
他们看着那源源不断的粉红色营养膏,感觉自己的味觉和精神,正在被一种无法抗拒的、温和而又残忍的方式,慢慢地……格式化。
“逻辑沉降区”比陈木想象的更加诡异.
这里的空气似乎都带着一种“延迟”,呼吸进去,感觉要过一秒钟,肺部才能接收到氧气。
光线在这里也变得不那么可靠,墙角的阴影时而拉长,时而扭曲,仿佛有自己的生命。
脚下的金属地板,偶尔会传来玻璃破碎的声音,但低头看去,却完好无损。这是“概念”的碎片,是旧指令崩溃后留下的听觉残留。
“管家,前方三点七米,空间坐标发生轻微重叠。建议您绕行。”小悖的提示及时响起。
陈木抬头看去,只见前方的走廊凭空“复制”出了一截,像一个劣质的P图。如果直接走过去,很可能会陷入一个无限循环的短途空间陷阱。
他小心地绕开了那个区域。在这里,不能相信眼睛,不能相信直觉,唯一能信的,只有小悖基于最底层数据流的实时分析。
“灵感糖果”的效力依旧强劲,他的大脑像一台超级计算机,不断地解析着周围环境中那些细微的逻辑异常。
他甚至能“看”到空气中那些漂浮的、破碎的指令代码,像发光的蒲公英种子,漫无目的地飞舞。
【if(gravity0.1){object.float();}else{//指令被截断】
【functiondoor_open(){target_location=//变量丢失】
这些都是中转站漫长历史中,被淘汰、被覆盖的“法律”残骸。
越往下走,这种感觉越是强烈。最终,他来到了一个巨大的、空旷的圆形空间。这里是整个沉降区的最底部。
没有地板,也没有天花板。四周是一片混沌的、不断变幻形态的数字迷雾,像是老式电视机失去信号时的雪花屏,但更加深邃,更加广阔。
“我到了。”陈木停下脚步,他的声音在这里显得有些空洞。
“是的,管家。这里就是中转站现实结构的‘底壳’。再往前,就是‘墙’。”
陈木向前走了几步,伸出手,试探着触摸前方的虚空。
指尖传来的,不是冰冷,不是温热,而是一种……“终结感”。一种所有概念、所有物理定律、所有逻辑规则都消散于无形的绝对边界。
这就是墙.
第三千一百章 秩序的协奏者
而那个谐振信号,在这里变得无比清晰。它不再是遥远的回音,而是近在耳边的呼吸。咚。咚。咚。它完美地复制着“秩序的协奏者”的节拍,像一个忠实的学徒。
但在这完美的复制之下,陈木凭借着“灵感糖果”带来的超凡感知力,捕捉到了一丝极度细微的、不和谐的东西。
那是一种……“疑问”。
这个“墙外之物”,在模仿的同时,似乎也在“学习”和“理解”。它在问:这是什么?为什么是这样?它背后的原理是什么?
它不是一个被动的镜子。它是一个好奇心旺盛到极点的观察者。
陈木站在“墙”边,闭上眼睛,将自己的意识沉入这股谐振之中。他没有抵抗,而是顺着这股洪流,向着源头“看”去。
瞬间,他的意识被拉入了一个无法用语言描述的维度。
没有上下左右,没有时间流逝。只有纯粹的、无尽的“可能性”。无数的逻辑、公理、定律像星辰一样诞生又寂灭。这是一个创世之前的“汤”,是一切规则的温床。
而在这片温床中,一个“意识”注意到了他.
这个意识没有形态,没有实体。它就是这片“可能性之海”本身。或者说,是这片海洋中,第一个“苏醒”的意志。
当陈木的“秩序协奏”这个稳定而复杂的“绝对奇点”出现时,就像在这片混沌的海洋里,投入了一块完美的结晶体。这个结晶体的结构、韵律和稳定性,对这个初生的、混沌的意志来说,充满了致命的吸引力。
它从未见过如此“美丽”的东西。
它想要……触碰它,理解它,拥有它。
一股浩瀚无匹的信息流,瞬间冲入了陈木的意识。那不是语言,不是数据,而是最原始的“概念”。关于存在、关于虚无、关于“规则”为何会成为“规则”的根本思辨。
陈木的大脑嗡的一声,感觉自己的人格和记忆,就要被这片海洋彻底溶解、同化。
“小悖!‘管家的节拍器’!以我的意识为核心,激活!”他在精神世界里发出一声咆哮。
咚。
一个沉稳、有力、带着“终末”属性的节拍,在他的意识核心中响起。
咚。
这个节拍,像一座无法撼动的灯塔,在风暴肆虐的海洋中,为陈木守住了最后一片属于“自我”的孤岛。
那股信息洪流被这个“绝对节拍”强行格挡、梳理。混乱的概念被分解,狂暴的思辨被强制排序。陈木感觉自己像一个站在瀑布下的凡人,试图用一个漏勺去分析瀑布的成分。虽然狼狈,但他挺住了。
“你……是谁?”
陈木用尽全力,将这个最基本的问题,通过“节拍”的韵律,传递了出去。
海洋般的意志停顿了一下。它似乎在理解“谁”这个概念。过了许久,它传递回一个极其简单的意念。
【我。】
然后,它又传递来第二个意念。
【进。】
陈木瞬间明白了。这个“访客”,这个墙外的存在,它想要进来。进入中转站这个“规则的结晶体”里来.
第三千一百零一章 冷汗浸透
它厌倦了外面那片无限可能但永恒混沌的海洋,它想体验一下“秩序”是什么感觉。
陈木的后背瞬间被冷汗浸透。
让一个代表着“墙外混沌”本身的意志,进入中转站?
这比把一百个“失序的指挥家”同时放进来还要疯狂!这根本不是引狼入室,这是直接把狼窝搬进了自己家!
拒绝。必须拒绝。
但是……他能拒绝得了吗?
这个存在,它的力量层级远超陈木的想象。它现在只是被“墙”挡住,表现得像个好奇的孩童。可如果这个孩童不耐烦了,开始推门了呢?这道形而上学的“墙”,能挡住它多久?
在它浩瀚的意志面前,整个中转站可能就像一个漂亮的玻璃球。它可以选择在外面欣赏,也可以选择……捏碎它。
陈木的大脑在“灵感糖果”的加持下疯狂运转。堵不如疏。对抗不是最佳选择。
如果不能拒绝它进来,那么……就必须为它的“进来”,定下规矩!.
一个比再定义“指挥家”还要大胆一万倍的想法,在他的脑中成型。
他要做的,不是加固“墙”,而是改造“门”。他要为这个来自墙外的“访客”,量身定做一份……一份逻辑层面上的,《入境准则》和《劳动合同》。
“你想进来,可以。”陈木再次通过节拍,传递出自己的意志,“但你不能作为‘访客’,你必须成为‘一部分’。”
【一部分?】访客的意志充满了困惑。
“是的。你必须接受我的‘再定义’。我将为你设定存在的‘规则’。你将获得在中转站内‘存在’的资格,作为回报,你的力量必须为我所用,为中转站服务。你将成为中转站新的‘系统模块’,而不是一个不受控制的异常体。”
陈木将自己的条件,转化为最纯粹的逻辑结构,一条一条地发送过去。
【权限:从属于‘管家’。】
【行为准则:不得主动破坏中转站现有逻辑稳定。】
【义务:响应‘管家’指令,对中转站进行底层逻辑优化与维护。】
这是一场豪赌。赌的是这个初生的、纯粹的意志,会尊重“逻辑”本身。
墙外的意志沉默了。它在“阅读”陈木的这份“合同”。对于一个由纯粹可能性构成的存在来说,“规则”和“契约”是一个全新的、极具吸引力的概念。
在无限的自由中,它第一次看到了“秩序”的形态。而陈-木,正在邀请它亲身体验这种形态。
许久之后,一个意念缓缓传来。
【可。】
成了!
陈木心中一阵狂喜,但他强行压制住情绪,完成了最后一步。他伸出手,按在了那片混沌的“墙”上。
“以‘管家’之名,我批准‘墙外访客’的入境请求。协议代码:‘基石’。现在,为你再定义——新代号:‘逻辑之源’。欢迎加入中转站,员工。”
他话音落下的瞬间,整个“逻辑沉降区”剧烈地颤动起来。
眼前的数字迷雾,那道形而上学的“墙”,开始像融化的蜡一样,向内收缩、汇聚。无尽的混沌,在陈木制定的“规则”下,被强行压缩、提纯、重塑.
第三千一百零二章 黑曜石般光滑的立方体
最终,那片广袤的混沌,凝聚成了一块……巴掌大小的、宛如黑曜石般光滑的立方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