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干。”
说完,那股意志便潮水般退去,仿佛从未出现过。
只留下陈木一个人,站在这个千疮百孔的“家”里,手中握着一把能修补一切,也能毁灭一切的“钥匙”。
他的第一个正式工作日,终于结束了.
中转站的死寂,比之前的喧嚣更让人心悸。
陈木站在白色高台上,脚下是钢铁与逻辑的废墟。
那些曾经整齐排列的巢室,如今像是被巨兽啃噬过的蜂巢,残破不堪,裸露出内部扭曲的逻辑线路,不时闪烁着危险的火花。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类似于臭氧和旧书混合的古怪气味,那是高密度概念对冲后留下的余韵。
他身上的“一等逻辑观察员”制服在刚才的权限凝聚中已经化为齑粉。
此刻他依然是那身熟悉的地球便装,在这片超现实的废墟中显得格格不入,像一个误入神明战场的凡人。
“小悖,”他开口,声音沙哑得厉害,仿佛声带也被刚才的战斗磨损了,“汇报详细的战损。不要用百分比,我要具体数字。”
“好的,陈木……管家。”小悖的声音依然虚弱,但多了一丝之前没有的、类似于“格式化”之后的服从感。它似乎也在适应陈木的新身份。
“全站标准巢室共计三千六百个。其中,一千七百二十二个结构完全崩坏,逻辑回路断裂。
九百一十个处于不稳定状态,内部封印出现逻辑裂隙。完好的,仅九百六十八个。”
“‘安全级’异常体,失控八十九个。‘警惕级’,失控五十四个。‘危险级’,失控二十七个。‘极度危险级’,失联十一个。”
“‘衔尾蛇’与‘悖论画家’在对撞中双双进入‘逻辑休眠’状态,目前威胁等级暂时下调为‘警惕’,但状态极不稳定。”
“维生系统、能源系统、基础物理法则稳定系统,均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和损坏。
预计……在不进行任何修复的情况下,中转站将在七十二个标准时后,因逻辑熵增达到临界值而开始不可逆的自我坍塌。”
一串串冰冷的数字,像一把把小锤子,敲在陈木几近干涸的神经上。他赢了,但赢来的是一个烂摊子,一个即将崩溃的监狱,和一个只剩三天寿命的定时炸弹。
“那个……仲裁官,就扔下这么个烂摊子跑了?”陈木忍不住自嘲地笑了一声,“还真是个称职的甩手掌柜。”
他试着活动了一下身体,精神上的疲惫如同实质的枷?,让他差点一个踉跄。那股涌入脑海的“特等逻辑干涉者”权限,此刻更像是一座庞大的、结构复杂的图书馆,而他只是一个刚拿到钥匙,连目录都看不懂的图书管理员。
“‘异常体再定义’权限……听起来很厉害的样子。”陈木喃喃自语,“小悖,给我调出最近的一个失控异常体的资料,等级低一点的,让我练练手。”
“筛选中……锁定目标:E-734,‘薛定谔的涂鸦’。等级:警惕。原收容于B-217巢室,目前处于失控状态,正在三号逻辑走廊随机蔓延。”.
第三千零八十七章 观测即定义
“描述一下它的特性。”
“‘薛定谔的涂鸦’,其本体是一段不断自我复制的抽象图案。其核心概念为‘观测即定义’。
当没有被任何智慧体直接或间接观测时,它同时处于‘存在’与‘不存在’的叠加态。
一旦被观测,它会瞬间坍缩为‘存在’状态,并永久固化在被观测的表面。其蔓延方式是,在未被观测的区域,以叠加态的形式无限扩散。”
陈木皱起了眉。这东西听起来不致命,但极其恶心。只要你看不见它,它就能无限蔓延,可一旦你看见了,它就赖在那儿不走了。
如果不加以控制,整个中转站的墙壁、地板、天花板,甚至是其他异常体的收容单元外壁,都会被这种涂鸦覆盖,造成无法预估的逻辑干涉.
“我现在能看到它吗?”陈木问道。
“通过我的中继,您可以‘看’到整个中转站的逻辑层面。”小悖回答。
下一秒,陈木的“视野”变了。不再是物质的废墟,而是一个由无数光线和节点构成的庞大网络。
他看到了那些破损的巢室,在逻辑层面就像一个个漏电的电容器,不断向外泄露着混乱的能量。
而他要找的“薛定谔的涂鸦”,则像是一片灰色的、时隐时现的“霉菌”,正在一条主干道上悄无声息地扩散。
“很好,”陈木深吸一口气,集中精神。他感觉自己仿佛伸出了一只无形的手,触碰到了那片代表着“涂鸦”的逻辑代码。
很奇妙的感觉。这段代码的核心,是一个简单的逻辑判断句:“IF‘Observed’=FALSE,THENState=(Exist,Non-Exist);IF‘Observed’=TRUE,THENState=Exist_Permanent。”
“重新定义……不是摧毁,是修改规则……”陈木的脑子飞速转动。
直接删除?不行,这会造成逻辑真空,可能会引发更麻烦的连锁反应。加强封印?它已经扩散出来了,治标不治本。
那么……如果我修改它的“坍缩”条件和结果呢?
陈木的意识凝聚成一把手术刀,小心翼翼地切入了那段核心逻辑。
他感觉到了轻微的抵抗,那是异常体本身逻辑的韧性。但他现在的权限是“特等”,这股抵抗力在他面前如同纸糊的一般。
他没有粗暴地删除,而是开始“添加”新的语句。
“第一,修改观测主体。”陈木的意志在逻辑层面发出指令,“将‘任何智慧体’的观测,限定为‘陈木,代号“管家”’的观测。”
“第二,修改坍缩结果。”他的“手术刀”划过,改变了参数,“将‘永久固化’,修改为‘临时显现,并标记该区域为“待清洁”’。”
“第三,增加一个新循环。”这是点睛之笔,“当标记为‘待清洁’的区域,被中转站的清洁机器人扫描后,该区域的涂鸦状态重置为‘不存在’,并获得一点‘净化值’。
‘薛定igers’的涂鸦’,你的存在意义不再是无意义的蔓延,而是帮助我标记出这个‘家’里所有肮脏和破损的角落。你的新名字,叫做‘管家的巡视之眼’。”.
第三千零八十八章 巡视之眼
一连串的修改,行云流水。
当陈木完成最后一条定义的写入后,他“看”到那片灰色的“霉菌”猛地一颤。
它不再是混乱的、时隐时现的状态,而是变成了一股温和的、透明的数据流,开始主动地流向那些破损的逻辑线路和能量泄露点。
然后,陈木的“管家”界面上,突然跳出了一个清晰的三维地图,上面密密麻麻地布满了闪烁的光点。每一个光点,都代表着一处需要修复的破损。
“E-734,‘管家的巡视之眼’,再定义成功。”小悖的声音里,竟然带上了一丝难以置信的惊叹。
“它的异常特性已被转化为站点自检系统的一部分。威胁等级……消除。评估:完美。陈木管家,您……您是怎么想到的?”
“一个合格的管家,当然得有自己的眼睛。”陈木松了口气,感觉精神又被抽走了一大块,但心里却涌起一股奇特的满足感.
这不是战斗,这是“治理”。
他看着那个被自己驯服的异常体,将一片混乱的涂鸦,变成了最高效的损害报告工具。这感觉,比单纯的毁灭要爽快得多。
这就是“仲裁官”给他的“锤子和钉子”吗?不,这根本就是一套完整的IDE(集成开发环境),让他可以对这个世界的源代码进行调试。
“小悖,把所有失控的‘警惕级’和‘安全级’异常体列出来。”陈木的眼神亮了起来,疲惫感似乎都被这新奇的体验冲淡了不少,“今天的工作还多着呢。我们来给这些不听话的‘家具’,重新写一下使用说明书。”
他也许只是一个临时工,一个被硬推上来的管家。但这没关系。
因为从今天起,这个千疮百孔的家里,他说了算。
在接下来的十几个标准时里,陈木体验了一把“创世神”和“程序员996”的混合版工作模式。
他坐在高台的边缘,双腿悬空,下方是深不见底的逻辑深渊。他的面前,悬浮着数十个由小悖投射出的光屏,每一个光屏都代表着一个失控的异常体。他的意识则在这些光屏之间飞速切换,像一个同时处理几十个项目的顶尖码农。
“C-122,‘悲伤的留声机’,特性是播放能引发聆听者不可逆转抑郁的音乐。好了,给你加个班。新定义:只对逻辑病毒和未授权入侵者播放‘专属催眠曲’,让他们在悲伤中陷入永眠。对内?就放点相声吧,郭德纲的,提振一下士气。”
“D-451,‘谎言墨水’,写下的任何文字都会变成与之相反的真理。这个有点意思……定义修改:仅在‘中转站日志’的‘错误修正’模式下激活,用于自动勘误逻辑悖论和数据冗余。好,现在你是个自动debug工具了。”
“E-808,‘熵增地毯’,任何踩上去的物体都会加速其分子无序化进程,直至分解。太危险了……有了。新定义:只对标记为‘垃圾’的物质生效。小悖,把所有战后废墟和逻辑残渣都标记成‘垃圾’,然后把这块地毯给我铺满整个中转站底层。我们现在有了一个全自动、高效率的垃圾处理系统。”.
第三千零八十九章 七八成的清亮
一个又一个曾经令人头疼的异常体,在陈木手中被“变废为宝”。
他没有去消灭它们,而是像一个技艺高超的工匠,找出了它们最核心的“特性”,然后将其扭转、引导,嵌入到中转站的修复和防御体系中。
这个过程并不轻松。每一次“再定义”,都像是与一个固执的逻辑体进行深度辩论,需要耗费大量的精神力去理解、解析、然后重写。
十几个小时下来,陈木感觉自己的脑子快要变成一锅沸腾的逻辑粥。
但成果是显著的。小悖的声音一天比一天有力,中转站的自我修复进度条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攀升。
那些被驯服的异常体,成了最高效的维修工、最警觉的哨兵和最勤恳的清洁工。整个中转站,从一个即将崩溃的废墟,开始焕发出一种奇特的、秩序井然的生机。
“报告陈木管家,”小悖的声音已经恢复了七八成的清亮,“目前,所有‘警惕级’和‘安全级’的失控异常体,均已完成再定义。
站内基础逻辑稳定度回升至百分之六十。能源系统恢复至百分之八十。预计坍塌风险已解除。”.
陈木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长出了一口气。总算把火烧眉毛的危机给解决了。
“‘危险级’和‘极度危险级’呢?”他问。
“……情况不乐观。”小悖的语气沉重下来,“剩下的二十七个‘危险级’异常体,它们的逻辑核心极其稳固,并且带有强烈的‘排他性’。
我的模拟显示,强行进行‘再定义’,有超过百分之九十的概率会引发逻辑反噬,导致它们彻底暴走。”
“至于那十一个失联的‘极度危险级’……”小悖停顿了一下,“它们就像是从中转站的逻辑网络里蒸发了,我完全感知不到它们的存在。这本身就是最危险的信号。”
陈木的眉头再次紧锁。他知道,真正硬骨头现在才要开始啃。这些高级别的异常体,每一个都是一个行走的法则灾难,它们的“自我”极其强大,不是他动动念头就能修改的。
“筛选所有‘危险级’异常体的当前状态,找出威胁性最高,或者说……最碍事的一个。”陈木下令。
很快,一个被标记为鲜红色的档案出现在他面前。
“代号:A-113,‘失序的指挥家’。”
“描述:一个形态不定的能量生命体,其核心概念是‘强制谱曲’。
它会将自身感知范围内的一切物理法则、逻辑规律,都视为‘乐器’,并强制将其纳入自己指挥的‘乐章’。
其‘乐曲’风格混乱、无序、且充满恶意。在它的影响下,重力会随着不存在的节拍时强时弱。
空间会像提琴的揉弦一样被扭曲,能量流动会变成刺耳的噪音。”
“目前位置:中央能源核心区。它已经将整个能源核心转化成了它的‘乐队’,正在‘演奏’一首名为‘坍塌序曲’的乐章。能源输出极不稳定,时而过载,时而断流。这是目前站点修复工作最大的障碍。”.
第三千零九十章 中转站的“秩序”
陈木看着这份报告,一个词在他脑中浮现:捣乱。
这个“指挥家”就像一个熊孩子,在机房里胡乱敲打键盘。
它的破坏不是直接的,而是系统性的,从根源上污染了整个中转站的“秩序”。
如果不解决它,陈木之前做的一切修复工作都可能因为一次能源过载而前功尽弃。
“直接攻击呢?”陈木问。
“无效。任何针对它的攻击,无论是物理还是逻辑层面,都会被它‘谱写’进乐章里,成为一个新的‘音符’。
您攻击得越猛,它的‘音乐’就越激昂,破坏力就越强。”小悖的分析很冰冷。
“也就是说,不能跟它硬碰硬。”陈木的手指轻轻敲击着虚空。
他闭上眼睛,将自己的意识沉入中转站的逻辑网络,朝着能源核心区的方向“聆听”.
瞬间,一股无法形容的混乱“声浪”冲入他的脑海。
那不是声音,而是一种感知的错乱。他“听”到光线在尖叫,“听”到时间在打嗝,“听”-到空间在抽搐。
各种物理法则被拧成了麻花,奏出一曲让存在本身都感到恶心的交响乐。而在这混乱的中心,他能“看”到一个模糊的人形光影,正背对着他,陶醉地挥舞着手臂,仿佛在指挥着整个宇宙的崩溃。
这就是“失序的指挥家”。
陈木迅速切断了链接,脸色有些发白。仅仅是远程聆听,他的精神就受到了不小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