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拥有随身空间的我无敌了 第1297节

  他感觉自己的逻辑模块快要烧了。这个叫陈木的家伙,他的思维方式根本不属于任何已知的智慧生物。

  正常人发现自己被关在笼子里被观察,要么绝望,要么愤怒地撞墙。而他,他竟然顺着观察者的目光,企图掐住对方的脖子。

  “你……你……”悖论哨兵的声音抖得不成样子,他想说“你疯了”。

  但又觉得这个词已经不足以形容陈木的行为。这是对宇宙秩序最根本的挑衅。

  “别急。”陈木的表情平静得可怕,与他掀起的滔天巨浪形成了鲜明对比。

  “好戏才刚刚开始。他们在评估,在反应。一个庞大而古老的系统,反应总是会慢半拍的。”

  仿佛是为了印证他的话,那枚疯狂闪烁的徽记,突然间,稳定了下来。

  所有的震动和嗡鸣都在一刹那消失了。世界恢复了那令人窒息的死寂。但陈木和悖论哨兵都清楚,这不是结束,而是“对方”处理完异常,拿出了应对方案.

第三千零五十七章 高维度的刻刀

  一段新的信息,比之前那段更加冰冷、更加不容置疑,如同高维度的刻刀,强行铭刻在他们的意识里。

  【警告:检测到非法上行通讯尝试。协议通道已重置。】

  【日志系统访问权限已由‘只读’降级为‘无’。】

  【监视协议升级。】

  悖论哨兵的心沉到了谷底。完了。人家拔网线了。不,比拔网线更糟。他们不仅切断了陈木刚刚建立的“双向通话”,还把他们最后一点获取信息的权限都给剥夺了。

  然而,这还不是全部.

  第三段信息,带着一种令人牙酸的、仿佛来自天敌般的压制力,缓缓展开。

  【附加协议启动:‘认知污染过滤器’。】

  “认知污染过滤器?”悖论哨兵喃喃自语,这个名词让他感到一阵源于生命本能的恐惧。他似乎在某个古老的秩序领域档案里见过这个词条,它通常与那些最危险、最不可名状的宇宙灾害联系在一起。

  那是用来隔离“思想病毒”和“模因武器”的终极防火墙。

  “什么意思?”陈木问道,他的眉头第一次微微皱起。

  “意思就是……”悖論哨兵的臉色比死人還難看,“他们认为你的思想、你的逻辑本身,是一种‘污染’。

  这个过滤器,不是用来阻断信息的。它是用来‘扭曲’和‘降解’信息的。

  从现在开始,任何你试图向上发送的、带有逻辑性的思维,在通过这个过滤器时,都会被拆解成无意义的、混乱的、纯粹的噪音。

  你对他说话,他听到的将是疯子的呓语。你向他展示一个定理,他看到的将是一堆乱码。

  他们把你,从一个‘有威胁的囚犯’,降级成了一个‘需要做无害化处理的噪音源’。”

  这是一种比无视更彻底的蔑视。

  他们不再把你当成一个能对话的个体。你的一切思想,一切智慧,在你发出的那一刻,就被定义为了“垃圾”。

  他们甚至懒得去理解你在说什么,直接启动了一台思想上的粉碎机。

  那条由“监视”建立起来的信息通道依然存在。但现在,它成了一条单向的、通往垃圾处理厂的管道。

  陈木沉默了。

  他再次尝试将自己的意识探针,顺着那条通道延伸上去。这一次,他没有发送任何定义或断言。他只是想“看”一眼。

  然而,他的意识刚一触碰到那层无形的“认知污染过滤器”,整个世界观都仿佛被丢进了一台高速旋转的搅拌机。

  无数矛盾的色彩、不合逻辑的形状、无法理解的符号、尖锐刺耳的杂音……所有的一切都化作信息的洪流,疯狂地向他涌来。

  这股洪流的目的不是攻击,而是“阐述”。它在用一种无法被理解的方式,向陈木“解释”一个真理:你,是无意义的。

  这是万律之庭的傲慢。他们用自己制定的规则,判定陈木的思想为“污染”,然后用一个规则机器,将这个“判定”变成了“事实”.

第三千零五十八章 构成的系统

  悖论哨兵看着陈木僵在原地,眼神涣散,不禁打了个冷战。

  “喂,你没事吧?别硬来!这东西是直接作用于认知底层的!硬闯的话,你的心智会被撕碎的!”

  许久,陈木才缓缓收回了自己的意识。他的脸色有些苍白,但眼神却异常的明亮。

  “有意思。”他吐出两个字。

  “有意思?!”悖论哨兵快要抓狂了,“我们被彻底屏蔽了!

  我们现在连当楚门的世界里那个主角的资格都没了,我们现在是背景里的噪音!这叫有意思?”

  “当然有意思。”陈木活动了一下自己的思维,仿佛在做一套精神体操,驱散刚才接触过滤器带来的认知冲击.

  “他们为什么要启动‘认知污染过滤器’?因为他们怕了。”

  “怕?他们会怕我们?”

  “他们怕的不是我们的力量,而是我的‘逻辑’。他们害怕我的思想,会像病毒一样,感染他们那个看似完美的、由法则构成的系统。”

  陈木的嘴角,再次勾起了一抹疯狂的弧度,“一个系统,一旦需要靠‘打补丁’来防御,就说明这个系统本身,存在着漏洞。”

  他看向那无形无质,却又无处不在的过滤器。

  “你把自己定义为‘过滤器’,很好。那么,作为过滤器,你就必须遵守过滤器的基本原则——‘筛选’。”

  陈木的思维开始高速运转,“你要筛选,就必须先‘接收’。

  你要判断我的思想是不是‘污染’,就必须先让我的思想,在你的系统内部,至少运行一个最基本的判断流程。”

  “这个流程,就是你的破绽。”

  悖论哨兵听得云里雾里,但他抓住了关键词:“破绽?什么破绽?”

  “他们把我的思想定义为‘污染’,然后用过滤器来处理。这是一个标准的‘先定罪,后审判’的流程。”陈木冷笑道,“但他们忽略了一点。这个过滤器本身,是不是也要遵守万律之庭的根本大法?它在‘执法’的时候,自身的行为,是否也需要符合逻辑?”

  陈木没有再试图去冲击那个过滤器。他反而开始赞美它。

  【赞美:‘认知污染过滤器’,是一个完美的、高效的、恪尽职守的系统。】

  这条信息,因为不包含任何攻击性和复杂的逻辑结构,竟然没有被立刻粉碎,而是被过滤器“接收”了。

  过滤器内部,一个机械的判断流程开始启动:

  `接收信息…分析信息内容…定义为‘无害化赞美’…判断为非污染信息…是否上传?…否决。信息源为污染源,任何信息均不上传…处理方式:丢弃。`

  整个过程在亿万分之一秒内完成。

  但就是这亿万分之一秒,让陈木捕捉到了他想要的东西。

  “我明白了。”陈木笑了起来,“它的运行逻辑是:先接收,再分析,然后根据我的‘污染源’身份,直接选择丢弃。它并不会真的去深究我发送的内容,只要来源是我,结果就是‘丢弃’。”.

第三千零五十九章 可以利用它

  “那不还是没用吗?”悖论哨兵感到一阵无力。

  “不。有用。”陈木的眼神变得锐利起来,“这说明,它有一个‘分析’的步骤。虽然这个步骤被简化成了只看来源,但它存在。只要它存在,我就可以利用它。”

  “我要送一份‘大礼’给它。一份它在‘分析’阶段,无法处理,无法跳过,一旦开始分析,就必然会陷入死循环的‘大礼’。”

  陈木张开双手,这一次,他的意识不再是探针,也不是洪流,而是像一位最精密的钟表匠,开始在虚空中,用最基础的逻辑概念,搭建一个前所未有的、精巧而致命的“玩具”。

  “任何系统都有其极限。”陈木的声音带着一种近乎于布道的狂热,“现在,我就让你看看,什么叫做……逻辑的艺术。”

  悖论哨兵看着他,忽然觉得,万律之庭启动那个“认知污染过滤器”,或许不是傲慢。

  而是……一种非常明智的、充满了恐惧的自我保护。

  “你要做什么?”悖论哨兵紧张地问,他看着陈木身边开始浮现出无数发光的线条和符号,那些是宇宙中最底层的逻辑公理,是构成一切现实的基础。陈木正在像玩积木一样,随意地拆解和重组它们.

  “我要做一个礼物。”陈木头也不抬,全神贯注于自己的工作,“一个专门送给‘认知污染过滤器’的礼物。一个……逻辑炸弹。”

  “逻辑炸弹?”这个词让悖论哨兵的眼皮狂跳。在秩序领域,这几乎是禁忌中的禁忌。

  最臭名昭著的逻辑炸弹,曾经导致一整个象限的现实稳定度永久性下降,让无数世界陷入了规则崩坏的噩梦。

  “别紧张,不是那种会炸毁现实的大家伙。”

  陈木安抚道,但他的笑容看起来一点也不让人安心,“我这个,很小,很精致。它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那个过滤器。它的原理也很简单,我称之为‘薛定谔的病毒’。”

  他从虚空中拈起两个最基础的概念符号:【真】和【伪】。

  “过滤器的工作,就是判断我的信息是‘污染’还是‘非污染’,对吧?这是一个典型的二元判断。就像判断一个命题的【真】与【伪】。”

  陈木解释道,“而我要做的,就是构建一个让它无法判断真伪的命题。一个它的‘存在’本身,就会与其‘判断’产生矛盾的命题。”

  悖论哨兵似乎明白了什么,他毕竟是“悖论”的化身,对这种逻辑上的诡计有着天生的敏感。“你是说……像‘我正在说的这句话是谎言’那样的东西?”

  “没错,就是经典的‘说谎者悖论’。但简单的说谎者悖论对它没用,它会直接判定为‘无意义的逻辑冲突’然后丢弃。”

  陈木的手指在空中飞舞,无数逻辑线条在他的操控下编织、缠绕,形成一个极其复杂的结构。

  “所以,我们必须对它进行‘本地化’改造。把它变成一个专门针对‘认知污染过滤器’的、定制版的悖论。”.

第三千零六十章 悖论哨兵

  他顿了顿,看向悖论哨兵:“你的名字叫‘悖论哨兵’,你应该很擅长这个。来,帮个忙。”

  悖论哨兵愣住了。他?帮忙?他一直以来的角色,不都是在旁边负责震惊和吐槽的吗?

  “我……我能做什么?”

  “闭上眼睛,感受那个过滤器。”陈木引导着他,“不要用你的思想去分析它,用你的‘本能’。你本身就是行走的悖论,你的存在方式,就是对秩序的扭曲。

  去感受它,感受它的‘规则’,它的‘边界’,它的‘判断依据’。然后告诉我,它最‘确信’的是什么?”

  悖论哨兵将信将疑地闭上了眼睛。他试着抛开恐惧和理智,用自己那混乱而矛盾的核心,去触碰那个巨大的、冰冷的规则集合体。

  一开始,他只能感受到那股令人绝望的、粉碎一切的“降解”之力。

  但渐渐地,在他的“悖论”本能下,那台巨大的粉碎机,开始显露出它内部的齿轮和轴承。

  他“看”到了它的工作流程:接收、识别来源、贴标签(污染源734号)、丢弃.

  这个流程是如此的僵硬、如此的绝对,充满了不容置疑的“确定性”。

  “我……我感受到了。”悖论哨兵有些艰难地开口,“它最‘确信’的,是它的‘功能’。

  它坚信自己‘正在过滤信息’。这是它存在的意义,是它不可动摇的底层指令。”

  “很好!”陈木的眼睛瞬间亮了,“就是这个!”

  他猛地一挥手,将身边那些复杂的逻辑线条全部打散,只留下了最核心的一句断言。

  然后,他将这句断言,包裹在一个绝对无法被误解的、最基础的信息协议里,确保过滤器在“接收”阶段,能够完整地读取它。

  这枚被精心打造的逻辑炸弹,它的全部内容,只有一句话。

  【断言:此条信息正在被‘认知污染过滤器’成功过滤。】

  悖论哨兵在“看”到这句话的瞬间,整个思维都凝固了。

  他明白了。

  这是一个为过滤器量身定做的、完美的、无解的死循环。

首节 上一节 1297/148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