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主不可以登基吗? 第154节

  “要不是白百户人机灵,还有这两位小公子聪明。我们还真被你蒙蔽了,这种脏污事儿也肯做,真是恶心!”

  群情激愤之下,这中年男人还真挨了好几下。他本来就不是什么忠贞之士,这会儿被众人连踢带打的,很快就投降了。

  “别打了,别打了!我家主人可是王家家主!五家七姓之一你们知不知道?怎能对我动粗?!”

  旁边看着事情发展的九阙都要笑了,也不知中年男人到底是谁派来的,竟这么为自己着想。这句话下来,京城百姓对世家大族的厌恶更深了。

  果不其然,大伙儿正在气头上,怒气冲冲的表示。

  “五家七姓很厉害吗?他怎么不开个图书馆啊?”

  “就是!丧良心的,赶紧把他抓起来,关到大牢里让他长长记性!”

  在诸位热心百姓的帮忙下,这中年男人很快被制服,扭送到旁边的静室。

  这场闹剧过后,众人很快就安静下来,四散开去寻找自己想看的书。时间有限,他们交了钱进来的,总不能因为这场闹剧就不看了吧?

  九阙这会儿悄悄走到静室里旁听。那中年男人刚开始还装出一副世家大族的高贵模样,但是在见识了一番白百户的分筋错骨手之后,顿时服了软。屁滚尿流的把自己知道的一切都吐了出来。

  五家七姓果然贼心不死,看起来好像服软了,实际上还是暗搓搓的搞这些小动作。本来她正愁料理了谢家没理由料理王家,没想到这王家主可是上赶着给理由啊,可真是好心。

  淳于霜也在,九阙直接交给了她。

  “殿下放心。微臣一定将王家料理的干干净净。”

  淳于霜眼底浮现出冷笑,皇家图书馆何其重要,不分男女老少都能进来看书,殿下给了女子们这么好的机会,总不能让那几个没皮没脸的混账毁了吧?

  王家主是吧?之前苛待无为居士这笔账还没算清楚呢,就这么着急蹦跶,真是谢、谢、你、了!

  看着淳于霜杀气腾腾的背影,九阙摸了摸鼻子。算了,反正她有分寸,不会把王家主怎么着的,充其量就是私底下揍他一顿。

  不过,皇权与世家的战争这算彻底打响了。若想在这场战争中占据上风,最好率先出手。不过这个契机嘛,最后还得落到父皇身上……

  下一刻,九阙就看到与父皇堪称寸步不离的九福公公笑眯眯的从人群中走过来。还真是说曹操曹操到啊,跟着九福公公来到对面酒楼,九阙惊喜的看到景泰帝精神颇佳的模样。

  “父皇!你这是大好了?!”

  景泰帝笑眯眯的,他以前可不是这么整天笑眯眯的富家翁模样。不过是找到九阙之后心情甚好,心中肩上的重担卸下来许多,心情舒畅,这才有个笑模样。

  这会儿笑呵呵的拍拍九阙的脑袋。

  “我是谁啊?当年在战场上摸爬滚打,更重的病都扛过来了,这点儿小小的毛病我还不放在心上!”

  跟九阙逗趣了几句,景泰帝关切的询问。

  “刚刚遇到麻烦了?用不用父皇帮忙?”

第455章 开恩科

  “刚刚确实有个闹事的人,不过白百户已经解决了,父皇,原来你已经来了一段时间了?怎么不早点儿叫我,我也好来服侍父皇。”

  “我来的时候图书馆不是在忙吗?那个百户不错,遇事冷静,方才若不是他足够机智,就要中那男人的套了。这些世家大族真是贼心不死,朕已经放过他们许多回还是不知悔改,既然如此,就不必给他们留面子,九阙你想做什么就尽管放手去做,朕给你撑腰。”

  景泰帝这话已经说过好几次,但每一次听到九阙都觉得心里暖暖的,有什么比你在前面冲锋陷阵,后面有全心全意支持你,为你撑腰的后盾来的安心吗?

  不过她还真有件事儿要请景泰帝帮忙。

  “父皇,这些世家之所以负隅顽抗,不过是因为他们仍有许多子弟在朝中做官。若有朝一日,天下所有人,不分男女老少都能入朝为官呢?”

  “你是说科举?”

  景泰帝不愧是积年帝王,这会儿已经迅速反应过来,不过他觉得此事有些难度,之前他不是没开办过科举考试,可这年头识字的人实在不多,能从小接受良好教育的又都出自世家大族,这与他开办科举的初衷相反。久而久之,他也就不再经常性开科举。

  不过九阙既然提出来,就是已经做好了准备。

  往后指了指那座人来人往的皇家图书馆,九阙神采飞扬。

  “如今已经有皇家图书馆可以让天下之人读书。这皇家图书馆也不必非得开在京城,各府都应有一座。且,儿臣已经造出更便宜且产量更大的纸,穷苦百姓之家的孩子若想读书识字也会更加便宜。但这一切都得需要一个前提,那就是朝廷愿意开一条通天之路,让那些真正学到知识,有学识的人能够入朝为官。有这样一根胡萝卜在前面吊着,不愁天下之人不读书识字,也不愁那些真正有才学之人不能入朝为官。”

  “所以父皇,我们加开恩科吧。”

  “恩科?”

  景泰帝咀嚼着这两个字,若有所思,以前的科举并没有固定的年限,都是景泰帝想哪一年招收人才就开办,不过恩科,这两个字儿倒是颇得他喜欢。

  这倒也不是不行。可如果现在就开恩科,能考中的还是那些世家大族之人,就没有意义了。

  九阙对此也有对策。

  “父皇,那些世家子弟所学不过是诗词歌赋。儿臣翻看过往年科举所考题目,大多也都是这些,策论所占的比例很少。但真正治理国家需要的还是策论,而且我们可以按照朝廷所缺来招收人才。比如户部缺少精算之人,就可以特地招收擅长此道的人才。其实也不必现在就开科举,可以给大家大半年的时间准备,如今天气正冷,天南海北的学子若想赶到京城也需要个把月。不如定到十月份,那时天气凉爽,不必担心天下学子在赶往京城的路上生病,时间宽裕,也不必担心他们赶不过来。”

  “且给这几个月时间,也能让那些丢下书本的人再捡起来。如此两全其美,咱们大可以试试。”

  景泰帝听了之后十分心动,并且他还真觉得这法子可行,他早就苦那些世家官员久矣。若是用这个法子,还真能将朝中官员大多出自世家这问题解决掉。

  不过他听来听去这孩子,有件事儿没点明,还跟自己玩儿心眼儿呢,不由觉得有些好笑。

  “你这说来说去的倒是有件事儿给藏起来了,你说天下百姓不分男女老少,所以你是想让女子也能参加科考了?”

  “嘿嘿嘿,我就知道瞒不过父皇。”

  九阙笑眯眯的抱着自家父皇的胳膊,跟自己亲爹撒娇卖痴也没什么,她做起来自然的很。

  铺垫了这么久,九阙为的不就是这件事儿吗?

  “父皇您是知道的,其实这天下有许多才华斐然的女子,缺的不过是条向上的途径。如果她们能走进官场,势必会为天下女子争取本就该有的权利。您也觉得天下之人无论男女老少,只要有用就行吧?”

  “这说的倒是不错。”

  景泰帝本来就是唯才是举之人,否则也不会在朝中官员抵制女官的前提下,还提拔了几个类似淳于霜的女子。若是换成前朝末帝,即便九阙之前有那么多功绩,也不会给她真正有实权的位置。

  而且九阙这话还真没掺杂什么私心,毕竟从始至终这孩子只对弱者善良。

  其实这件事景泰帝早就有所思考,既然他已经决定了下一任继承者,自然要为九阙造势,如果朝中之人尽是抵制女子鄙夷女官的朝臣,但是孩子之后势必会遇到许多阻挡。为人父母的,当然希望自家孩子能够轻松一些。如果朝中多出一些女官,想来,这孩子以后不会那么辛苦。

  景泰帝本就不是扭捏之人,决定好之后当即拍板!

  “那就这么定了!”

  当朝廷这道政令下发之后,引发的震动可想而知,整个大景都热闹起来了。不知有多少贫苦学子,寒门之士在看到这条政令时泪流满面。

  他们苦读多年,却始终等不来一条通天之路,即便有向上之心,也无向上之途。那些科举所用之书,他们这辈子都没办法看见一二。

  可现在不同了,陛下开办图书馆,里面有许多孤本可以看。亲王殿下开办的民说书局,里面有许多科举用书。且民说书局还卖便宜量大的纸张,对他们这些贫寒士子来说可谓是最好的消息了。更别说与民说这旬报,每十日都会发一版,上面记载了朝廷发行的许多政令。若是以往,普通人哪儿有方法知道朝廷颁布的政令呢?有了这东西,就算是平民百姓也能知晓朝廷的倾向。更重要的是这旬报并不贵,就算是一些贫寒学子,几个人团结起来,这次我买,下次你买,不就每一期都能看了?

  除了这些人,还有一些不可置信之人正在暗地里狂欢。

  王姮手里拿着一张与民说的报纸,上面刊载的正是十月开恩科之事。普通人只看到了此次开恩科要招收的人数之多,要求之杂,就算只擅长书算之道,也能考个小官儿做做。但像她这样一直等待机会的人,才能看出这道政令之后隐藏的深意。

  这天下,女子竟也能参加科考了吗?

第456章 师门

  那么,她岂不是也可以参加?

  虽说之前她借助亲王殿下的势压了谢家一头。但那毕竟不是依靠自己的努力,她今天确实可以借助亲王殿下的威压,但殿下愿意帮她已经感恩戴德,怎能一直仰仗着人家过活?

  她自己也得立起来才行。

  只是不知像她这种嫁过人生过孩子,而且已经年纪40的人,能不能参加这场恩科?

  终究还是觉得不放心,王姮带着厚礼上了淳于霜的家门,以她的身份之前能殿下搭上关系已经算是高攀。如今要打听关系,倒不必非得见殿下。

  淳于霜还奇怪无为居士怎么突然上了自己家门,听到她的来意之后顿时笑了。

  “殿下没有明说是为了不激起天下学子的激烈反抗,但告示上清清楚楚的写着,天下人都可参与。所以,居士为什么不能参加?所以,尽管大大方方的去吧,殿下之所以开办恩科,不就是为了让天下之人都有一条向上之路吗?”

  这个王姮虽说也出身世家,但她是个女子,这个身份就注定了世家之人不会仅仅全力支持她,尤其是她之前还大大得罪了五家七姓,那些世家大族之人生怕摁不死她,又怎会支持呢?

  所以她的参与对天下的计划没有影响。何不让她去做个领头之人,也能激起天下女子的向上之心。

  天下人都告诉女子要安分守己,温柔贤惠,却唯独没有告诉过她们,来自于别人的赞赏远远比不过自己手握权利重要。看看她如今的样子就知道了。她身居高位,深得殿下信任,就算家人不喜欢她又能怎样?现在还不是千方百计想着要跟她缓和关系,只不过她如今已经过了那个渴求家人爱与信任阶段,已经大步走向下一个人生历程,不会因为那点儿小小的关爱渴求无比了。

  以前那些人总说她年纪大了,就算嫁人也只能嫁个鳏夫。可现在,她府中养着几个年轻貌美,温柔小意的男子,红袖添香,别提有多么惬意。如今她也能体会那些男子为什么非得千百年压着女子不让她们出头,实在是这样的日子太爽了!

  不必管婆媳问题,不必搭理丈夫有有几个妾室,不必在内宅之中勾心斗角,只为了那一点点的利益。每天只需要为自己的前途努力,回到家中有人安排好热菜热饭,小心翼翼的伺候着,这样的日子如何不好呢?而这么爽的日子,男人们已经过了几千年,让她过个几十年又怎么了?

  淳于霜看王姮还是很顺眼的,因此也不介意指点她一下,毕竟她有个儿子跟自己是好朋友,严格来说也算是自己的长辈了,只不过王恒想来是不愿意借用这番关系的,要不然也不必带这么厚重的礼物上门了。

  其实王姮也不是看不清楚,只是心里没底罢了。如今得了淳于霜的指点,心中顿时安定许多。虽说如今还有好几个月时间,但她毕竟已经许多年没有捡起书本,更何况还要学许多以前自己从未接触过的东西,还是有些紧迫的。因此王姮告别了淳于霜之后,就急匆匆的回去学习了。

  王姮刚走,一个身形修长,又有种弱不禁风感觉的白衣男子轻飘飘走进来,手里还端着一碗银耳羹。看其样貌,清丽过人,貌若好女,是个难得的美人。

  “大人辛苦了,喝碗银耳羹吧。”

  淳于霜笑眯眯的摸人家修长细腻又白皙的手,至于那碗银耳羹,哪儿有面前的美人香?

  “修竹这是用的什么香?竟如此动人?”

  美人面上微红,眼神又有些哀怨。

  “哪儿有什么香,不过是些许药味罢了。大人若是不喜欢,我这就洗了去。”

  “哎哎哎,哪里用洗?我帮修竹清理干净即可……”

  其实吧,也不怪九阙一直怀疑淳于霜才是那个穿越的人,因为她的某些做法实在是太过超前。

  九阙看一眼面前放着的参淳于霜的折子,一脸无奈。

  这上位者也不是好当的啊,还得断这种案子,实在是叫人头疼。

  这不?折子上说淳于霜不守妇德,还未成婚,家中就养了七八个男宠,实在是败坏风气。还说会把女子带坏,让严加处理。要让九阙自己说,这实在是放屁,淳于霜又没有强买强卖,那些男人又是自己愿意的,再说了,里面有几个是真男宠,几个是探子还说不定呢?而且,这些官员真是没事做了是吧?自己的分内事不去做,反倒关注起别人的家里事了,真是闲的。

  还有,这上折子的官能不能先看看自己?九阙可是记得很清楚,这人的儿子前段时间还在青楼跟人家争花魁争的大打出手头破血流,现在可就不认账了?

  干脆在折子上批了大大的红字,‘先管好自家事’,然后下一本!

  是的,自从景泰帝认回九阙之后,百官上的折子就都让九阙帮忙处理,把她给累的,本以为父皇身体好了之后会把这个烂摊子接过去,没想到父皇竟然直接丢开手不管了。这怎么行?

  可是,人家都说老小孩儿老小孩儿,景泰帝这也不遑多让了。如今的他可是越来越能放开自己,每天吃吃喝喝玩玩乐乐,行程还挺满的,那叫一个美啊。

  而九阙,只能在勤政殿里凄凄惨惨戚戚的批折子,外加一大串的政事。不得不说,在这种高强度环境下,九阙处理起政事来,还真是越来越熟练了呢。

  等她好不容易处理好政事出去散心,结果去了淳于霜府中,发现人家已经跟男宠一号出去游湖了,谢明尘则是跟自己娘出去找幽静的宅子读书去了,连魏渊都去庄子打猎了,就剩下自己一个孤孤单单的……

  不对,还有崔前辈!

  但是,崔前辈出来之后,神情有些犹犹豫豫的,颇为纠结。

  九阙一下子来了兴致。如今身边的人都帮着恩科或者自己的事儿,但崔前辈很少说自己的情况,这是遇到什么困难了?

  在九阙的殷勤关爱下,崔前辈终于说出了自己纠结好几天的事儿。

  “九阙,我师门的人找过来了……”

第457章 接见

  啊,崔前辈还有师门呢?!说起来挺不好意思的,九阙的第一个反应竟然是这个,实在是之前崔前辈从来没有提起过自己家师门怎样,她还以为崔前辈是自己孤孤单单一个人武功大成的呢。现在突然听对方提起自己还有师门,而且师门的人还找过来了,让九阙惊讶不已,不过话说回来,前辈有师门,就代表她以后不会再这么孤单了?

  她稳定了一下情绪,惊喜开口。

  “这是好事儿啊,前辈。不过话说回来,你的师门中人对你怎么样?他们要是对你好当然是件好事儿,要是对你不好,那还是件好事儿,来到京城,落到我的手中,有什么前尘旧账不能算?”

  崔前辈有些窘迫的摇了摇头。

  即便跟九阙这么熟了,聊起自己的师门,她还是有些不好意思。主要是,如今九阙成了亲王,她的师门早不来晚不来,偏偏这个时候找来,总有一种想找九阙做靠山的感觉,让崔前辈感觉很不自在,毕竟她跟九阙之间的交往完完全全是发自本心,没有丝毫利益纠葛的。这么一来,掺杂了利益,就不纯粹了。

  但九阙对此十分关心,在她的再三追问下,崔前辈还是说了情况。

首节 上一节 154/16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