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姝然看着重重跪倒在地的母亲,实在不忍心让她多年的夙愿因为猜疑而无法得偿,自己也狠狠跪倒在地。
“殿下,我娘亲没有说谎。她一直都在默默关注着您,就是为了报答当初应大将军对她的恩情。就连娘亲成为林,林炜的妾室,也并不是她所愿。那时候她是被迫的,她没有办法。而且当初您出生的时候,娘亲就在应大将军旁边。如果她真想做坏事,当初您也不可能平安生下来。这些年,娘亲也确实没做过一点儿对不起您的事。如果您是记恨当初在陛下寿宴之上,我对您的为难,大可以惩罚我,跟娘亲没有关系……”
“姝然,你说这些做什么?”
徐明慧被九阙的目光紧紧盯着,不知为何总觉得后背甚至后脑勺一阵发凉,因此并没能第一时间反应过来,及时制止自己女儿说的话。这会儿终于能够开口,忍不住有些焦灼。
这十几年她都没在殿下身边做过事,突然上门说自己愿意帮殿下一臂之力,换成谁都会觉得怀疑。更何况自己切切实实生下了一儿一女,当初,殿下回林家待的那三天,她也确实不得不对殿下做出了一些违心之举。殿下还是好性情,若是换成旁人,只怕不会让她们在这儿待一刻钟,就会将她们母女二人赶出去。
想到这个,徐明慧忍不住怀念起当初的应大将军,在她不知道的情况下,嘴角竟然带上了一丝幸福的微笑。这些年,不得不与自己的大仇人虚与委蛇,徐明慧有时候都觉得自己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女子了。常年的压迫紧张,让她有时候都觉得自己面目全非。
若是应姐姐见到自己现在这副模样,只怕也会认不出来。
忍不住再看一眼应九阙,徐明慧心中忍不住惊叹,像!实在是太像了!瑞亲王跟自己记忆里的应姐姐起码有七八分相似。唯一的不同大概就是应姐姐更为沉稳,像座高山那般让人安心。而面前的瑞亲王大概是太过年轻,眉宇之间难免带了一点独属于年轻人的意气风发和锐利。再加上她仕途得意,步步高升,只是安静的坐在那里,就让人有种感觉。
这是天生的上位者!
年纪轻轻就已经有睥睨他人的姿态,难得的是没有一丁点儿伪装勉强,她坐在那里,就仿佛是天生的亲王,自然的不得了。
不过话说回来,九阙这个亲王之位都是凭着实打实的功绩得来的,并没依靠旁人的荫庇,本就是个实权亲王。有这样的姿态,也是理所应当。
徐明慧心中感慨许久,猛然发现自己已经很长时间没说过话。侧目看了看女儿,发现女儿也是满头冷汗,不由得有些震惊。来之前分明已经在心中预演过许多遍,可是当真的来到瑞亲王面前,她还是失态了。这般不稳重的姿态,只怕瑞亲王不会相信她了……
更何况之前瑞亲王被从庄子上接回来的时候,她们母女二人确实对瑞亲王太过苛刻。即便那是有原因的,可是谁又会喜欢一个曾对自己恶语相向的人呢?
徐明慧此刻竟心如死灰。她狼狈的趴伏在地上,只是期望瑞亲王不要因为她这点失态选择不相信自己放上去的证据。要想彻底与林炜撕扯开来,必须得将林炜从礼部侍郎的位置上薅下来。甚至必要时刻,得弄死他。这么多年的相处,徐明慧对林炜这个人了解的不可谓不透彻。只要他还活着,只要有那么一丁点儿希望,他都不会放弃往上爬,哪怕是受尽世人的讥笑。毕竟这些年他凭借着应姐姐的家族势力一路往上升。哪怕应姐姐为国捐躯,旁人讥笑他是凭借着夫人裙带才一路高升,林炜哪怕心中恨的要死,但该夺的利益,他是一丝儿也没放下。
若是瑞亲王不相信自己,她要不要回去之后找个机会直接拿把刀捅死林炜,这也是她能为瑞亲王做的最后一件事儿了……
就在徐明慧即将绝望的时候,一个因为饮酒而略显沙哑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她猛然抬头看向九阙,眼中满是不可置信。
“徐明慧,把你手中的东西给我。”
殿下,殿下竟然知道她的名字?可是这些年在林家,旁人只会叫她一声徐姨娘,根本没人知道她的闺名。难道自己方才说漏嘴了?
震惊之下,徐明慧心中想了许多,过多的想法在她脑子里转来转去,但身体却下意识动了起来,连忙将准备了许久的证据双手奉上。
接过那厚厚一沓的证据,九阙让这母女二人起身落座,自己郑重的看了一遍,这一看就看了小半个时辰,才缓缓放下手中的东西,长出一口气。
“虽然早就知道林炜不干净,但没想到他胆子这么大。竟然跟逆贼穆延春还有关系!而且足够胆大心细,陛下当初处理穆延春一派的逆党,竟然没把林炜抓出来。他还真够幸运……”
不过这份幸运也就到此为止了。
九阙转眼看向这母女二人,神色温和了许多,不过她尚且有疑问想请这母女二人解答。
“徐夫人,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你应该为林炜生了一儿一女。为何深夜前来投诚却只带了女儿?你那个叫林默然的儿子?”
终于听到这句问话,徐明慧郑重开口。
“瑞亲王容禀,我虽然生了一儿一女,但他们都不是林炜的孩子。我这个女儿自小带在身边,她的人品我能够保证。可那个儿子自小被林炜亲自教导,品性已经坏了。这样的大事我不可能叫上他。更何况,他对殿下心生怨恨,因此这些事儿他从头到尾都不知道。他若是知晓,必定头一个告诉林炜。届时,我不仅会悄无声息的死掉,也会给殿下带来大麻烦。”
听起来很合理,但这难道不是一种保护自己儿子的特有说法?带上一个女儿能增强她的信任,把儿子撇到家里,若是后来出了差错,也可以说她儿子毫不知情……
第382章 礼物
或许是看出九阙心中所想,徐明慧连忙解释。
“殿下放心,我绝不是为那个孽畜开脱,实在是当年之事让我极为厌恶林炜。但正因为厌恶,我知道他是如何教导林默然,他教导出的儿子绝不可能是个好人。如今林默然只是年岁不足,没办法好好遮掩自己的真实想法。因此那些自私虚伪,阴狠毒辣的品行还是能看出来。”
都到了这种时候,当年之事也没那么不好开口,徐明慧将自己当初与林炜之间的种种恩怨情仇倒了个干净,把自己都给说的气喘吁吁。但她却还时刻注意着九阙的表情,生怕瑞亲王不相信自己。
听了当年之事后,九阙若有所思,在这母女二人紧张的等待中,她终于点了点头。
“不管徐夫人说的是真是假,但这些证据做不得假。夫人放心,你心中所想,我也晓得了。但现在还有个问题,若是林炜被治罪,你们之间的那个儿子只怕也会受拖累。你……”
九阙本来还想说若是想将林墨然留下来也不是不可能。只是还没等她这试探之语说出口,徐慧然就已经激动万分的表示。
“殿下请放心,到那个时候我一定会禀告官府,整个林家,只有林墨然是林炜的亲生儿子。他们父子二人总该同富贵共患难。”
嘶——
好像不小心听到了什么劲爆的消。
那个林炜妾氏姨娘不少,所生育的孩子更多。难道一个都不是他的种?哦,不,算来算去,自己似乎是林炜的亲生子。
啧,还不如不是呢。
这边徐明慧发觉自己说漏了嘴,干脆也不装了,直接把那些秘辛倒了个底儿掉。
“林炜作恶多端,怎配有自己的亲生孩子?!说来也要怪他自己。当初做下那等事,我心中怎会不恨?早早的就给他下了绝嗣药。那药性极其毒辣,虽不影响功能,可却无法孕育子嗣。他纳入府中的那些妾室姨娘,刚开始的时候都不敢。可谁让林炜自食其果?一次酒醉后,他坦言要将那些没有孕育子嗣的妾室卖掉。‘不能生儿育女,养着也是浪费粮食。’这是他的原话。虽说这是酒醉之后才说的,但谁也不知道他会不会这么做。毕竟外人可能不知道林炜是个什么样的人,可府中那些妾室对他可是知道的一清二楚。官宦人家卖出去的妾室能有什么好去处?她们都怕了,可久久不能怀有身孕,她们总会想别的法子。这世上可不只有林炜一个男人。”
哇哦!
九阙真想惊叹出声,她也这么做了。要不怎么说人不要做亏心事呢?许多年前做下的亏心事,总会在若干年后报应到自己头上。就像林炜,他认为自己是世上一等一的男人。受了种种磨难才爬到现在这个位置,肯定自豪骄傲的不得了。但他偏偏在自己看不起的女人身上栽了跟头。
那么多的子女,竟一个都不是自己的,说句实话,九阙真的很想亲眼看看林炜在知道真相之后会是什么样的表情,到时候一定很精彩。
既然已经了解到这个地步,如果是再不出手,就有些对不住徐明慧这些年辛辛苦苦搜集而来的证据。于是九阙点了点头。
“你的心意我收下了。若日后有需要帮助的地方,可以来瑞亲王府。”
面对这个结果,徐明慧已经很高兴了。毕竟在这之前她甚至都有想过瑞亲王不相信自己的话。
因此她并没有对此多说什么,十分安静的道谢之后准备带着林姝然离开。只不过在临走之前,她迟疑片刻片刻,从怀中拿出一个包的十分严实的包裹。
“瑞亲王,当初你出生的时候,我曾和应姐姐说过要送你一件礼物。只是这么多年纷纷乱乱的也没能送成功。这是我亲自绣的手帕,不值几个钱。若是您不嫌弃,还请收下……”
“……多谢。”
九阙并没有拒绝这份小小的礼物,在那母女二人离开之后,她安静打开那个包裹,里面露出一方洁白的锦帕,锦帕一角绣着一朵小巧玲珑的花。
用指尖触摸那朵花的纹样图案,九阙许久才露出一个微笑。
“朝颜花啊……这么多年过去,这手艺真是愈发精湛了。”
翌日。
一大早,整座京城都喜气洋洋的。虽说祭皇庙这样的场面百姓们无法亲眼见到,但他们可以围观献俘仪式。昨天有好多人没能见到草原可汗和那群草原王室的模样,毕竟他们都是阶下囚,这一路走来也没人会好心给他们换衣服洗头洗脸啥的,因此只能看到黑乎乎的一团,脸上也满是胡子头发。今天这么重要的场合总会给他们洗洗涮涮,到时候可得好好看看。
抱着这样想法的人还真不少,大伙儿在朱雀门外碰头了。
“哥几个来的挺早啊。”
“嗨,今儿这样的大热闹,谁会不想来看看?你来的不也很早嘛?”
“说的也是,昨儿个想看看草原可汗长什么样子,却只看见黑乎乎臭烘烘的一团。今儿可得看清楚,以后也告诉我儿子闺女,他们老子当初也是亲眼见过草原可汗的人!”
“你不是连媳妇儿还没娶吗?”
“都说了是愿望。愿望你懂吗?我得先给我儿子闺女备着,以后好吹大牛!”
“真有你的。我就跟你们不一样了,我是想再见一见咱们的瑞亲王。这不?我特意把闺女带过来,也让她看看,女子也不是非得温柔安静贤淑,像瑞亲王这般神武,未来也是能出人头地的。”
“你这么疼闺女呀,说起来,之前有个招收女子的书院出来宣讲,说是前三个月并不要束脩,你们把自家闺女送进去没?”
“我倒是也听说了。这书院以前也不显眼,也就前段时间突然出现。可是我有个亲戚送自家闺女过去的时候也看了,那学院看起来有些年头了。就在北郊那块儿。不仅占地挺多,里边儿的先生学生一点儿也不少。就是不知道之前为什么一直不出名……”
“前三个月不要束脩?!这么好的事儿我怎么不知道?那书院叫什么名字?我也得去看看,要真是不错,得把我家闺女也送去学学。”
“嗯,好像,好像叫什么,什么,哦对了,朝颜书院!”
第383章 献俘大典
“朝阳书院?”
“不是,是朝颜。朝颜花的那个朝颜!”
“朝颜花啊?咱们这边儿可不多见,怎么会叫这个名字?”
“你问我我问谁去?反正书院嘛,人家想叫什么就叫什么,只要能教你家孩子不就成了?”
“这说的也是。不过只有女孩子才能进去读书?我家男娃儿能去不?”
“就知道你会这么问,男娃娃当然可以去读书,只不过男娃娃可没有前三个月不要束脩这一说,男孩子的束脩比女娃娃还要贵一倍。”
“这是为什么?凭什么男孩子的束脩就比女孩子的贵?”
“我怎么知道人家书院自己愿意呗。你管那么多做什么,要是不愿意的话,别把你家孩子送去啊。”
“瞧你说的,我又不是傻,这么好的机会为什么不把我家孩子送去?不过我得先去看看,瞧瞧那里边儿是不是正正经经教孩子读书的地方。万一是个坏人办的学院,我们家孩子可不去。之前无忧洞那是好不容易有个了结,我家闺女可宝贵着呢。”
“说的也是,到时候咱一起呀。”
“行行……话说那草原蛮子们怎么还不出来?”
“应该快了。瞧,有人过来了。”
众人闭上嘴,安静的瞧着那一大帮人缓缓走来的模样。
那是聚集起来的朝臣。他们总得在陛下来之前赶到朱雀门。他们都是经验丰富的臣子,就算有些年轻的,那官位也绝不低。因此就算旁边有百姓们的频繁注视,众人也没有惊慌失措。在这么多人的注视之下,他们的脊背反而挺得更加笔直,行走起来更加端庄肃穆了。
一方面是想展示一下自己围观的威严,另一方面,礼仪官还在旁边虎视眈眈的盯着呢。但凡他们敢在今天这么重要的日子里失仪,绝对会被礼仪官狠狠记上一笔上奏陛下。今天这样的盛事,绝对能记在史册之上,若是在顺笔记上某个失仪臣子的名字,那可真要遗臭万年了。
因此在众人的目光中,这些臣子一个比一个仪态端正,威严肃穆。原本只是过来看热闹的百姓们,这会儿竟忍不住心生艳羡,他们是不成了,只能指望下一代。
这会儿一个个的对着跟在身边的小孩子们殷切教诲。
“耀礼,看见那些大臣们没?他们可都是辛苦读书一路走到这里的大人物。你也得好好读书,学习本领,以后也能走到他们中间,那才叫光宗耀祖呢。”
“桃花,以前老是叫你学做饭女红,现在想想确实不对,你瞧瞧那大臣中还有好几个女官呢!咱们家几个孩子里就属你最聪明机灵,日后把你送到书院去,你可得好好读书,不要辜负咱们家人的期待。你不是不喜欢隔壁家的狗蛋吗?他总是拽你辫子欺负你,你要是当了官儿,以后他再敢欺负你,直接让人把他拖出去打板子!”
“真的吗?”
“娘什么时候会骗你?你瞧瞧那几位女官大人多威风啊,她们的官袍好像会发光,真好看。以后你要是当官儿了,也让为娘凑近了看看那衣服上的金丝银线是怎么绣的,竟这般好看。”
“娘,你放心吧,我一定好好读书,以后当大官儿!好好孝敬你。”
“哎,这才是娘的好闺女……”
虽说中间有巡城军金甲卫隔着,但其实这两者之间的距离并没有那么遥远,至少人群之中的淳于霜就听到了这段有趣的对话,这让她原本不怎么美丽的心情也舒缓了许多。
朝中那些个古板臣子当真叫人厌恶,明明是这样足够进入史册的盛事儿,而且亲自带兵打败草原的还是九阙这样的女子,可他们偏偏就拼死抵抗,不让所有的女官一同参与。还说什么必须得有足够的官位和经验,才不至于在这盛世大典上出错。
屁!
大景朝建国才十三年,整整十三年就没发生过这样的盛事儿。这些个老臣难道就比自己有经验?他们不也没有参与过吗?哦,对了,他们确实参与过。不过参与的是前朝屡次战败的商讨。
不过就算他们再抗拒又如何?如今女子崛起之势已然不可抵挡。他们此刻的阻拦也不过是平添一点儿笑料而已。淳于霜倒是要看看,等到时候女子可以正大光明入仕为官之际,他们家中那些不甘于称作联姻之用的女儿们奋起反抗,这些个一向秉持男女大防的老酸儒们会如何应对!
总是这样,怪不得陛下看不上他们。总是想着把女子踩在脚下的人能有什么广大的胸怀?而陛下需要的是能立足现在,着眼大局,奔向未来之人!
就在淳于霜忿忿不平之际,诸位臣子已经就位。景泰帝也一身庄严龙袍出现在了城楼之上。在他身边站着的,赫然正是近些时日以来出尽了风头的瑞亲王应九阙。
当看到应九阙站在景泰帝身边之际,众人都忍不住皱了皱眉头。虽然早就想到陛下对她十分信任,但今天这样的大场合还把应九阙带在身边,实在让人无奈。今天这样的日子,陛下应该将自己的皇子带在身边向世人展现才是,怎么会将瑞亲王带在身边哦对了,他们突然想起来陛下身边只剩下一个被幽禁起来的皇子,而且四皇子还不知道被关在哪个犄角旮旯里。
这样一想将瑞亲王带在身边好像也可以理解了,毕竟如今宗室里就剩下瑞亲王一个。但不管如何解释,瑞亲王不仅是个女子,而且她并不是陛下的子嗣啊。
只是在此之前大家其实心中已经有过预想,因此这会儿并没有人触陛下的霉头。
不管怎么说,先将这场献俘大典安安生生的办下去,不要在史书之上留下不好的场面,他们这些做臣子的也就心满意足了。
因此,众臣子难得没有唧唧歪歪,干脆利落的行了大礼,然后礼部尚书上前一步,手捧一幅明黄圣旨,卯足了劲儿大声诵读这次献俘大典的祭文。
是的,这场大典不仅仅是为了接收草原蛮族的投降,更是为了祭奠那些死在战场之上的将士们。
第384章 独属于你的欢呼
礼部尚书不愧是礼部的执掌人,文采斐然,诵读起来情感得当,该激动时激动,该悲伤时悲伤,很容易就调动起周围人的情绪,有些个感性的,甚至眼睛都红了,险些落下泪来。虽然有些百姓听不懂这祭文在说什么,但他们也明白那些为了保家卫国而战死沙场的年轻人们再也回不来了,有些跟他们毫无关系,但大家都是大景人,怎会不感到心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