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主不可以登基吗? 第110节

  “好!”

  连一向喜怒不形于色的林重山都这般欢喜,更别说战场上那些早就憋着一口气,等着看敌人下场的北疆军了。等到震耳欲聋的爆炸声过后,大伙儿欢呼雀跃,士气大涨,朝着那些已经被吓得如同瘟头鸡一般的草原蛮子砍杀过去。

  现在趁着他们还没反应过来,多杀一个都是战功。如今他们北疆军可没了讨人厌的监军,每一份儿战功都会切切实实的落在身上。

  其实这场爆炸范围并没有那么大,至少无法完全覆盖在场十几万草原军。奈何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是第一次见到这等神奇的东西,发出这般巨大的声响,如平地炸雷一般,吓得人三魂没了七窍。就连京城中人初次见识到这霹雳弹的威力时,都忍不住心魂俱颤,更何况这没见识的草原蛮子们了。他们虽然粗蛮,但骨子里对天地神鬼之类的事物还是相当敬畏的。

  之所以损失这么大,主要是因为他们慌了,慌乱的人群马匹对上养精蓄锐,早有准备的大景军队,谁胜谁负,一目了然。

  因此在大景军队的追击之下,草原军仓皇逃窜,十二万军队留下一半,剩下的六万败兵残将簇拥着晕死过去的可汗,往后方逃去。

  这个时候的他们哪里还顾得上先前制定的计划,至于朝着东南两个方向前进到大小王子,连可汗都晕死过去了,这个时候谁还会在意他们?

  更别说可汗其他几个还活着的儿子,更是恨不得大小王子死在这场混乱里,免得回去跟他们争家业。是的,即便到了这个时候,人类的劣根性也还是占据了上风。毕竟在他们心里,这只是一时的失败。若是此刻将那两人叫回来,岂不是白白将草原可汗的位置让给他们吗?

  别看木尔顿和纳木措两个平日里好像很不对付,一见面必吵架的模样,可他们两个合起来,手中现在也有六万精兵强将。若他们此刻回来,还真有一战之力,还不如趁着父汗晕死过去,趁机将剩下的部队收入囊中,也可卷土重来。

第317章 困境

  可惜撒气可汗已经晕了过去,否则清醒着看到自己筹备多年的草原军溃逃的场景,才会叫他生不如死。

  眼看着这股将近6万的草原军主力狼狈败逃,已经回到城内的林重山强撑着精神,立马点将,让自己最信任也是最出众的五个属下率兵前去收缴残军。

  “千万记住穷寇莫追,但那些落下来的残兵,定要一个不留,免得他们祸害百姓。”

  “末将得令,请林将军放心。”

  那五个偏将来自北疆军里不同的派系,在这一点上林重山倒是没有太过偏颇,不过其中有两个却是自己的属下。毕竟这前去围剿残兵败寇可是显而易见的功劳,而且只要不追的太狠,基本不会有危险,这样的肥差,谁会不想去?

  先不说那些欢天喜地冲出去的北疆军,林重山强撑着纵马回到营帐,迎面就遇到了忧心忡忡的九阙。

  其他人可能没看清,但有单筒望远镜的九阙却看得清清楚楚,林姨这是之前中了算计,如今还能走动,全是强撑的结果。线下尉迟舅舅得了天花,只能关在营帐里养身体。林姨若是也出事,势必会动摇军心,就算他们现在处于上风,但战争这个东西,谁也不能绝对保证会一直站在上风。

  更何况他们还有一场硬仗要打。萨奇暂时是不成了,可他还有两个如狼似虎的儿子。那两个可都不是等闲之辈,若是让他们发现北疆军内的疲态,势必会掀起风浪。

  九阙大步上前,轻松扶着林将军,十分亲昵的往营帐里走。

  “林姨,我还是第一次见你打仗,你真厉害!千军万马之中直取敌首,那个萨奇老东西被你砍掉一只手,肚子上还中了一枪,想来是活不长了。活该!谁让他谋算咱们大景。不过你是不知道我在这儿等的有多焦心,我也很想冲下去杀几个草原蛮子,给咱们那些被祸害的百姓报仇……”

  两人亲亲热热的走到营帐,身边那些本来准备凑上来的将军们彼此对视一眼,心中突然有了不好的预感。但他们面上依旧喜气洋洋,笑盈盈的往营帐里走去,等他们进去之后,赫然看到控制不住歪倒在椅子上的林重山,脸色齐齐大变。

  “林将军!”

  林重山此刻面色苍白,歪倒在椅子上,眼睛几乎都要睁不开了。一股不祥的黑气自她的左手开始不断往上蔓延,如今已经到手肘了。在此之前她其实在战场上已经处理过。此刻九阙正用从自己身上撕下来的布条狠狠在她胳膊上绕圈儿打劫。

  九阙的力气比林崇山大,这会儿那不断蔓延的黑意有渐渐衰退之势,只不过依旧在缓慢上游。

  “快去请谢太医过来!”

  众人眼看着情况不好,其中一个连连点头,倒是没有悄悄摸摸,反而正大光明的去谢太医的营帐内,看起来相当潇洒,甚至还带了一丝好笑。

  “我说我这外甥女儿还是个孩子吧。都十几岁了,看见点儿血还吓得大呼小叫。我们这些军伍之人,但凡上了战场哪能不沾点儿血呢?就算不是自己的血,总得沾点儿别人的血吧。要是真干干净净回来了才会被耻笑呢,那说明根本就没出力呀。谢太医,你还是跟我去瞧瞧吧,我真怕我那外甥女儿被吓晕过去。”

  谢明尘瞳孔微微一缩,随即轻笑着站起来,语气轻松。

  “下官这就去。应大人虽说官途畅通,如今也身居高位,但毕竟只是个十几岁的女子。看见血会害怕,也是理所当然。毕竟在京中可看不到战场上这样血肉模糊的场景。”

  “说的是啊,谢太医果然聪明的很。怪不得年纪轻轻就已经坐上太医院副使的位置……”

  两人有说有笑的来到林重山的营帐,等两人掀开帐子进去之后,表情才齐刷刷变了。

  谢明尘根本不带犹豫,提着药箱飞速冲到林重山身边。就这么短短一段路程,他已然看出林将军就是中了毒。从药箱里拿出一颗解百毒的雪参丹塞到林重山嘴里,这才细细询问她是何处中毒,中了什么样的毒。

  具体什么情况九阙也不太清楚。她只是借助单筒望远镜的便利发觉林姨的表现像是中毒。至于那根毒针如此纤细,就连身处战场的林重山都很难发掘,更何况站在城楼上的应九阙。

  好在大概是因为方才那颗药丸的威力,林重山勉强保持清醒,细说了自己的身体情况以及感觉。谢明尘手速飞快,此刻已经拿出一柄雪亮的小刀割破林重山的手指,用一根怪模怪样的东西夹住那根染血的毒针,小心翼翼的拔了出来。

  “当啷”一声,毒针落在银盘里的动静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当看到那根细如牛毛的毒针时,所有人都忍不住倒抽了一口凉气。这样纤细的东西,在兵荒马乱的战场上谁会在意?那萨奇可汗果真无耻!明明已经是草原之王,却偏偏还用这等下作的手段!

  怪不得是蛮夷之地,尽出这等无耻之人!

  好在谢明尘的医术当真出众,经过他一番操作,林重山的脸色比方才好了许多,只是,依旧虚弱至极。

  “林将军怎么样?可有性命之忧?”

  面对九阙的焦急询问,谢明尘微微摇头,只是面色依旧担忧。

  “应该并无大碍。我做的雪参丹可解百毒,只是方才这支银针在林将军身体里待的时间太长,一部分毒性不可避免的留在她的血肉。必须佐以药浴针灸,且不间断喝药,每天至少六次,坚持十天以上才有可能彻底去毒。但若想恢复以往的身体情况,最少也得半年时间休养。”

  半年?如今的情况连半天都等不得!若是不能一鼓作气将木尔顿纳木措所率领的军队打垮,日后草原必将卷土重来,他们这段时间的牺牲就全白费了!

  可林重山是除了尉迟将军之外唯一能压得住底下兵将的将领,也是唯一一个在带兵打仗方面不逊于尉迟将军的人。若是直面那大小王子,领兵之人起码也得与他们斗个旗鼓相当。可此刻遍观军中,竟是一时间没能找到合适的人选。

第318章 ‘剽窃’

  其实这也是北疆军这十几年来的困境,青黄不接,对军队来说是件很严重的事儿。可没办法,就算景泰帝与北疆军彼此达成了默契,景泰帝也相信北疆军不会叛变。可相信是一回事儿,制衡又是另一回事儿。再加上,似乎十几年前那场混乱不堪,震动天下的乱世之局已然耗尽了中原大地的将才,此后十几年间,不管景泰帝还是北疆军,竟真没能找到可以接班的将才。至于帅才,那更是举世难寻。

  当年的应重鸣将军是唯一一个可以让敌我双方兵将都钦佩敬服的帅才。尉迟将军和林重山勉强算半个。帅才可不是会带兵打仗就行的,毕竟带兵打仗有规律可循,可以教导。可这世上真正的帅才将星,乃天授,非人力可为。

  虽说大伙儿一般情况下都极为团结,可眼下这等能迎战草原大小王子,决定中原与草原胜负的战局,这种踩在历史分界线上的刺激与荣誉,不管打输打赢都会在青史留名的关键之局,还是让大家有些忍不住了。

  随着第一个请命的将领出现,一个又一个将军用热切的眼光盯着林重山。若是林重山此刻完好无损,那大伙都没什么好争的,毕竟大家伙儿都服林将军。可林将军此刻身受重伤,不能上阵杀敌,无法对抗草原大小王子,他们为什么不能接过这一棒呢?他们在军中也有几十年了,大大小小的战争,参加过的不计其数。无论资历还是身份地位,都能一战。既然如此,他们为什么不行?青史留名,不仅是文官们的宿愿,也是他们武将的最终成就啊!

  什么?你也要去?你凭什么跟我争?你打架还打不过我呢。呸!带兵打仗跟个人武力高低有什么关系?再高的武功,于千军万马之间还不是只有束手就擒的份儿。那也比你强吧!你个软脚虾,头一回上战场的时候还被吓哭了,要不是老子当初拉了你一把,早没你这个人了,现在竟然还要跟老子争。好汉不提当年勇。净说些当年的事儿做什么?眼下最重要的是现在!如今正是乘胜追击的时候,若是放跑了大小王子,十年之内必再起战端。咱们大景天灾人祸连年不断,已经撑不起下一回的战争了。说的跟谁不知道似的。那就让老子去,老子有把握把那什么大小王子都给抓回来!你……

  眼瞅着下面那些将领们已经不仅仅是眼神交锋,甚至都已经开始有小动作了,林重山觉得自己头痛不已。以前怎么没觉得他们这么多事儿?就算她有心放权,下面那几个还没出战就逗得跟乌鸡眼似的,她能交给谁啊?还不如身边的九阙沉得住气嗯?九阙?

  林重山抬眼仔细瞧了瞧身边面带忧色的九阙,武力值,有了。统率下属的能力,有了,在军中的号召力影响力,也有。说句实在话,如今应九阙在北疆军中的影响力甚至比她和尉迟将军还要高。甚至她还有陛下的任命,关键时刻就连尉迟将军也要听她的。唯一欠缺的,可能就是带兵打仗的经验。可当初的应将军,在横空出世之前也从未带兵打仗过。作为应将军的嫡传弟子,林重山还记得她说过的话。

  “古往今来,曾在历史上出现过的帅才,没有几个是稳扎稳打,一步一步学习出来的。重山,你天赋奇高,但只能算半个帅才。这天下英勇善战的将军易得,可能统领千军万马,出其不意,以少胜多,令部下信服,朝野敬佩,百姓遵崇,皇帝满意的帅才,却非人授,乃是天生。”

  “我也只能算是大半个帅才。”

  “您怎么会不算呢?您这么厉害,天下没有哪个女子,不,没有哪个男人女人比您强!在我心里,您就是最大的帅才!”

  “哈哈哈哈……虽然听你这么说我很高兴,但这并不是能自欺欺人的事儿。唉,我如今能统领千军万马,不过是应运而生。陛下其实并不满意我。不仅因为我不听他的话,当然了,他的话也没什么好听的,昏庸无能,他连皇帝都做不好,还妄想指挥我带兵打仗。咳咳咳,这个部分就不用记那么清楚了。更重要的是他忌惮我是个女子。或许你有些听不懂,一开始他肯定会高兴在这关键时刻有人能站出来统领战局,因为我只是个女子。可如今我在军中的威望越来越高,已经高过他这个皇帝。当他发现,就算身为女子,我也能取得比他高的成就,他就会心生不满。毕竟,他有失土之责,史书上必定会狠狠记他一笔,就算日后死了,也会有恶谥。可我就不同了。乱世之中,一个女子应运而起,本身就有极大的争议,若这个女子还能率领大家结束这乱世,就更不得了了。你得知道,这世上不仅有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战争,还有人与人之间的战争。”

  “男人们享受了上千年的福利,怎会心甘情愿将权利拱手让给女人?就算再无用的男人,只要他娶了妻,妻子就必须给他生儿育女,他不仅能统治妻子,还能统治儿女。他什么都不用做,自然而然就享受了这种统治别人的权力。都说权力使人疯狂,重山,你如今还愿意回到你父母身边任由他们买卖吗?”

  “当然不愿意!那时候是我没反抗的能力,现在那个老东西胆敢对我有一丁点儿不敬,我就叫上姐妹们把他全身上下的骨头拆下……我好像有些懂了。”

  “是啊,这世道,为人不易,身为女人更不容易。所以,我才建立娘子军,不仅想救国,还想给天下千千万万的女性同胞们一条不一样的活路。你要记住,名声、父母亲缘、所谓好的归宿……一切的一切,都比不过手中的武器。只有拥有权力,拥有至高无上的武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真理,只在剑锋所指之地!”

  记忆里的应将军说到这里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转头看向京城所在的方向,满是怀念。

  “其实这不是我说的,我这也算剽窃了别人的话吧哈哈哈……”

第319章 谁能保证?

  故人的音容笑貌犹在,只是那个人再也不会站在身前如最坚韧的山峰,挡去风雨。

  但是没关系将军,我会成为新一代的高山,为九阙,为娘子军的同僚们,为全天下的女子遮风挡雨。只是我已经到了要培养下一代的时候。我没有你那么伟大,能拼上性命生养一个孩子。但你的孩子就是我的孩子。都说当母亲的会把最好的一切给最疼爱的孩子,我会把我认为最重要的东西给九阙。

  普天之下,有什么比权力更让人迷醉的东西吗?若是一喜一怒俱要看别人的脸色,那样的日子未免也太过可怜。唯有自己掌握权力,才能自由生活。

  林重山闭了闭眼,等再睁开的时候,已然十分坚定,想来是下了决心。

  “九阙,你可愿意替我出征?”

  在场所有人在这一刻保持了诡异的安静,下一刻,他们齐刷刷的看向应九阙,那如刀锋般的目光,就连九阙都感到些许不适应。

  她知道那些目光中更多是对她的不信任,而且她也确实没什么让人信任的地方。毕竟在此之前,她从未真正带兵打仗,这对于在战场上消磨了大半生的将军们而言,她就是个纸上谈兵的赵括,而且还要去打决定两国命运的最后之战。这放到谁身上都不安心啊。

  “我吗?”

  其实就连九阙自己都觉得相当诧异,没想到林重山会把这个任务交给自己,毕竟在场众人,哪个的经验都比自己多。

  但不可否认的是,听到林重山的询问之后,九阙陡然感到自己浑身上下的血液沸腾起来,就连心脏都在砰砰直跳,仿佛有什么东西从她体内呼之欲出。

  带兵打仗?她吗?在这样宏大的战场上,肩负着两国胜败以及未来20年的命运?她真的可以吗?

  此刻已经有人按耐不住的开口劝。

  “林将军,我知道九阙是个聪明的孩子,若是给她足够的时间,假以时日,她定会成为杰出的将领。”

  九阙没有吭声,因为她知道接下来必有转折,果然紧接着就听到那位将军的否定。

  “可她此前从未上过战场。虽然她是应将军的独女,可此前十八年,她只是养在深闺中的大小姐。虽然后来当官了,但也是文官啊,更别说她除了力气大些,也没有能上阵杀敌的本领。而且她如今身份贵重,不仅官途畅通,而且还有了爵位,甚至还被封为公主,也算是半个皇家人。若是在战场上出了岔子可该怎么办?咱们谁也担不起这个责任啊。”

  “老邢这话说的对,我倒是对九阙这孩子没什么意见。她要实在想带兵打仗,我也服,可关键是她实在不能出岔子,如今尉迟将军染上天花正在修养,你又中了毒,若是连应大人都出了事儿,咱们北疆军可就真成了一盘散沙了。虽然如今萨奇呢老东西身受重伤,活不了多长时间,可他那一大一小两个儿子可是草原上的头狼,一个个凶猛的很,更别说他们手里还有六万多精兵强将,那可是六万骑兵啊。如今这战局可是一丁点儿都不能出事儿,否则,我们前二十年的努力,从今天起未来二十年的发展,全都白费了。”

  “我也觉得这事儿得从长计议。别的不说,九阙可是应将军唯一的后代,难道咱们能眼睁睁瞧着她出事儿吗?”

  之前众人因为谁带兵出征争吵,如今再次陷入争吵,却是为了九阙。

  九阙一时间无法分辨出他们是不想自己去,还是不敢让自己去。但这两者对如今的她来说也没什么区别。九阙心里当然是失望的,但同时那种不服输的倔劲儿再次升腾。

  凭什么她就不能带兵出征?凭什么她就只能待在安全的后方,看着前方的战士上阵杀敌?凭什么那么多人在时代的战场上厮杀,她却只能像个看客一样看着?

  本能上,九阙觉得这不对。萨奇身受重伤,底下的士兵被吞掉一大半,剩下那六万多溃逃之军想必也失了心气,如果想彻底打败草原,这将是最好的一次机会。而且如无意外,这将是近20年最后一次机会。没有谁比九阙更清楚,国内的粮草支撑不住了。这些年,虽说大景百姓没有受战乱之苦,可各种天灾人祸却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尤其是天气变幻莫测,给农耕也带来了一定的压力。而且这个时代还没有高产的粮食,就算农民们再怎么精耕细作,也种不出满足全天下人吃的粮食。更何况那些豪绅富商、世家大族最喜欢囤积粮食,哪怕不是为了囤积居奇,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囤积癖,他们的粮仓里许多粮食都陈旧的腐坏,也不愿意拿出来低价卖给百姓。

  百姓们急需要至少10年休养生息种植粮食的时间,才能经得起下一场战争。

  作为和平年代出来的人,九阙实在不想看到天下战火纷飞。

  当然,这并不是说景泰帝做的不够好,事实上,作为大景的开国皇帝,他已经做到了自己能做的最好的一切。如果没有他打下的基础,百姓只怕连如今的日子都过不上。只是,既然他们能生活的更好,为什么还要沉溺于这乱糟糟的生涯呢?

  想到这里,九阙猛然上前一步,打断了那些人的劝阻。

  “除却尉迟将军外,本官是整个北疆军官职最高之人,并且在来之前陛下也曾下令,关键时刻,就连尉迟将军也要辅佐本官行事。本官觉得,此刻再也没有人比我更合适统领军队追击剩余草原部队!”

  周围短暂的沉默过后,即使再怎么不情愿,他们也没在高声讨论,毕竟九阙说的是实话,她如今确实是整个北疆军中官职最高之人。

  只是依旧不太信任,毕竟将全副身家交付给一个从未上过战场的孩子,实在让他们难以接受。

  但就在此刻,林重山缓慢却有力的声音响起。

  “我相信九阙,就如同相信应将军。当初应将军初次上战场时,也没人相信她能打败敌军,解决国朝大患。可她最后还是做到了,我们谁能保证,九阙不是下一个应将军?”

第320章 她只能去

  听到这话大家都有些沉默,当初那位应将军还没如今的九阙耀眼。毕竟在横空出世之前,她只是京城中默默无闻的大家闺秀之一。当初她能上战场,还是托了父兄的名声,即便如此,当时也没人愿意相信一个初出茅庐的女子能做什么。那时的阻力远比今天九阙面临的还要大。最后,还是应将军立了军令状,军中才有人将那些准备淘汰的兵将分给她两千。那些兵将倒是也没缺胳膊少腿这么过分,只是实在老弱,要么实在不适合战场。

  虽然当时的将军们依旧不满意,但对于这个处理办法也没什么可指摘的,毕竟那两千老弱实在是不像样子,老的老,小的小,弱的弱,本来都准备遣返回乡了。罢了罢了,就当是赔个情面,让应老将军的女儿最后任性一把吧。毕竟应家满门忠烈,举家男丁都为国牺牲,就剩个闺女,怎么着也有几分香火情。

  当时谁也没想到那个不被大家放在眼里,甚至已经间接性放弃的应家女儿以及两千老弱竟然在草原的猛烈袭击下,趁着无人注意从草原上绕行,精准无比的找到草原蛮子的粮草库,不仅烧了敌军一大半粮草,下药毁掉对方替换的马匹,还借助粮草被烧的时机散布谣言扰乱军心,不仅搅的前来接应的3万草原军晕头转向,还趁乱俘虏了萨奇的两个兄弟,一个伯父,两个叔父,并其他草原王族数十位。

  那些原本还被草原君打的节节败退的前朝军队还纳闷儿呢。怎么打着打着,占据上风的草原军竟然撤军了?众人一直百思不得其解,直到应重鸣带着一连串的俘虏,以及歼灭三万草原军的战果回来,掀起了轩然大波。

  当时对应将军褒贬不一,但不可否认的是,那是位天赐的将星,硬生生将危如累卵的前朝强行续命了数年。

  当脑海中将硬将军的彪悍事迹一一回顾,众人砸吧砸吧嘴,好像也没什么能阻挠就缺的理由了。论公,人家身上的官职爵位比他们高的多。于私,她可是应重鸣将军的女儿,说不定确实遗传到了应将军的天赋。再加上她深受陛下信任,仅此一点,就超过天下九成九的人。

  那现在,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九阙的生命安全,毕竟战场可不是儿戏,但凡身处战场,无论你在哪里都有丧命的可能,毕竟战场上的刀剑可是不长眼的,没人会因为你身份高贵就少砍你一刀。

  关于这个问题,九阙给出了强有力的证明。

  她将崔逐风请了出来。

  “崔前辈是武林第一高手,诸位就算不相信我,也得相信她的武艺。”

  有一部分人没见过崔逐风,但在对方展示了用一片树叶切断10丈之外用来固定营帐的木头,对此就再无异议了。

  虽说还有人难免不情愿,但在种种因素的加持下,最终还是没人明确拒绝。

首节 上一节 110/16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