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箭术开始修行 第684节

  “说什么,我们也不撤军!”

  “……”

  “小成子。”

  许文才挥挥手:“去,把我书房里的东西搬过来。”

  齐成立即照做,不出盏茶时间就返回庭院,怀中多出一个上着铜锁的木箱子。

  “又是这破箱子。”

  冯庸嘀咕道:“这两年你走哪带哪,也不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宝贝,跟当下的事情又有什么关系?”

  “还真有关系。”

  许文才轻轻晃动羽扇:“而且是一劳永逸地解决掉问题,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能找我们北凉的麻烦。”

  “这么神?”

  “里面什么东西?”

  “怎么早不拿出来?”

  “……”

  “一看便知!”

  许文才说着,抛出一把钥匙。

  “神神叨叨!”

  汪直接过钥匙,不以为然地说道:“我来看看有没有那么玄乎!”

  “咔——”

  钥匙打开铜锁,伴随着“吱呀”一声,盖子打开,露出内里的庐山真面目。

  “我日。”

  汪直虎躯一颤。

  “啥玩意儿?”

  “……”

  将领们纷纷挤过来抻着脖子查看,但凡看清楚的人,神色立马都会一凛,老老实实闭上嘴巴。

  原本嘈杂无比的院子,在短短几个呼吸的时间内就变得鸦雀无声。

  最终还是许文才打破沉默:“诸位将军,意下如何啊?”

  “好!甚好!”

  汪直率先拍桌子:“确实是个好办法!”

  “没错!”

  赵康声音高亢地喊道:“只有这样,我们北凉军才再也不用被人欺负!什么曹家,都特娘的是狗屁!”

  “早该如此,早该如此!”

  “……”

  从鄱阳走出来的乡党将领们率先赞同。

  “我也同意。”

  程位若有所思地说道:“既然不论是谁当皇帝都会对北凉猜忌,那么这个皇帝不如就由师弟来当。”

  “嗯。”

  荣滟秋点点头:“确实应该小师弟来干。”

  师兄弟们经过深思熟虑后,也表示愿意拥护。

  最后,便是其余的北凉将领,有老人也有新人,同样没有提出任何异议。

  不论怎么说,事情若是成了,对于他们也是天大的好事。

  是当北凉王手底下的兵,还是皇帝手底下的亲兵,哪个选择对于将来的前途更有利,众人心里一清二楚。

  更何况,这可是从龙之功!

  “只是……”

  向来少言寡语的叶凤修开口道:“师弟他自己恐怕未必愿意。”

  “也对。”

  程位摸着下巴:“今日和曹六郎相商,其实算是师弟主动撤出中原的,他要是不撤,谁又能拿我们怎么样?既然他答应撤军,想必是对于大位不抱有心思的。”

  “不如……”

  九师姐荣滟秋琢磨道:“我们去找师弟聊聊?”

  “大人不会同意的。”

  许文才打断道:“所以今日,许某人才会等着各位将军相聚于此,而且这种事情,怎么能让大人主动?”

  “有理有理。”

  “我听说还需要什么三辞三让呢,以前史书里不都是这样写的?”

  “许先生,房先生,那你们说吧,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

  许文才稍加思量后,便徐徐道:“七日之后,我们在撤军之前,会在灞县内摆下庆功酒宴,到时候……”

  ……

  县衙。

  陈三石临时住在此地,日夜运功调养身体,不断祛除着体内残余的剑气,尽快恢复痊愈。

  在这之后,他还有许多事情要做,包括修炼、归元门,以及返回北凉之后大大小小的政务。

  打仗是门复杂的功课,治理天下又何尝不是?

  北凉五州大大小小的折子政务,堆积起来都会如同小山一般,不知道会占用多少修炼时间。

  对于他来说,五州已经是愿意接受的极限,断然不可能继续浪费更多的时间在上面。

  这中原疆土广袤无边,他还真是管不过来。

  回到北凉之后,也准备多培养几名有良知又能干的文官,好好整顿一番吏治。

  闭关养伤,一晃就是七日。

  凡人伤筋动骨至少一百天,修炼者伤及经脉也需要长时间恢复。

  陈三石的伤势虽然还没有痊愈,但好在不会再影响战斗中的实力,对于目前来说这就足够,剩下的暗伤也只能慢慢静养。

  “呼……”

  他呼出一口浊气,缓缓睁开双眸。

  此次大战从北凉到淝水持续将近三年,中间的许多收获还没有来得及清点,比如各种功法、法器之类的。

  当然,众多东西当中,最重要的还是龙渊剑和传国玉玺。

  这口龙渊剑之中,蕴藏着大盛朝的国运已然消散干净,和曹家的血脉联系也完全抹除,如今算是真正属于他的兵器。

  传国玉玺。

  陈三石也仔细观察过一番,其中确实隐藏着玄之又玄的力量,能够抵御天地封印的压制,平日里也能够当成法器来使用。

  这两样,都是至宝。

  但值得一提的是。

  不论是龙渊剑还是传国玉玺,都不是大盛朝打造的。

  七星龙渊剑,出自于四千多年前的,对之记载内容少之又少的大周。

  传国玉玺,则是出自于两千余年前的大秦。

  这两样东西,存在于东胜神洲并非一朝一夕,也一直在各个王朝当中流转,历经无数帝王之手。

  但从来……

  没人像曹楷一样发挥出它们真正的用途,龙渊和玉玺仿佛真的只是一个“正统”的象征而已。

  它们的作用真正重新开发出来,应该还是盛太祖曹燮所为,其中不知道有什么秘辛。

  尤其是七星龙渊剑。

  曹燮竟然是能够把半座江山的气运炼制成“一剑”封存于剑身当中。

  要知道国运这种东西可是玄之又玄的存在,寻常人压根看不到也摸不着更别说是炼制。

  曹燮真的只是个炼气或者筑基修士吗?

  如果不是的话,他又为什么那么早就薨了?

  还是说……

  “大人。”

  出神间,外面传来的声音打断陈三石的思路。

  “大人,时间差不多了,大家都在等您呢。”

  “……”

  陈三石看向窗外大亮的天光,才想起今日似乎是要举行庆功宴。

  这一仗打了差不多三年,好不容易告一段落,于情于理也该稍微庆祝一下,陪弟兄们好好喝顿酒。

  他简单收拾下东西后,就来到灞县外的军营。

  八万多人的庆功宴,可谓是“浩浩荡荡”,一眼望去满地都是酒肉饭菜,将士们其乐融融,场面十分热闹。

  “参见大帅!”

  “参见大帅!”

  “……”

  陈三石所过之处,将士们纷纷起身行礼。

  他没有停留,一路来到中军大帐附近,核心将领八成以上都聚集在这里,隔着数百步之外都能闻到酒肉的香气。

  “参见大帅!”

  “……”

  “弟兄们不必拘谨。”

  陈三石淡然道:“此次庆功宴大宴三日,弟兄们尽管喝酒,大口吃肉!肉要是不够吃,本帅亲自领着人去给你们打猎,想吃虎肉有虎肉,想吃熊心有熊心!”

  “大帅!”

  “你可得陪我们一醉方休啊!”

首节 上一节 684/118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