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重生儿子的心声在南洋建国 第28节

  村长说出这话后,台下所有从大陆到的移民突然陷入了平静,接着全都沸腾起来了。

  这是他们从没想到过的惊喜,没想到来到南洋,这么快就能有自己的土地。

  他们种老一辈子的地,一直都是租别人家的地种,做梦都想有一块自己的地;现在听说村长要给自己分土地,惊喜来的让他们有些不知所措。

  散会后,众人像做梦一般跟着村长到田里看了看自家分到的土地。

  孙有根看着前面整整10亩地,连在一起,好大一片,这都是自家的。

  每人2亩地,他们家加上刚出生的小儿子一共5口人,分了10亩地。

  这要是在山西,在村中那妥妥的是富裕之家了。

  并且会上听村长说,这里都种水稻而且是一年三季。

  孙有根感觉自己进了天国,第一次听说一年能丰收三次的。

  这十亩地就相当于三十亩地,一年的收成都赶上之前村里的地主孙大福家了。

  不过对于村长说的种植水稻,孙有根有点拿不准,之前他们都是种小麦的,没种过水稻,

  好在村长早就知道这种情况。

  让他们不用害怕,到时会有村里人教他们种植水稻。

  孙有根一路上笑着合不拢嘴的回到家。

  老伴看到他时,还以为发生了什么事,十分担心的问。

  “你这是咋地了,一回来就咧着嘴,也不说话。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好事,大好事,咱们要享福了,老伴。”

  孙有根对媳妇大声说道。

  接着把今天开会分地的事和家里人说了下,和家人一起分享这巨大的惊喜。

  孙有根的老伴也没想到,竟然是分地。

  惊呼一声,抱着孙有根哭了起来。

  接着全家人都欢呼起来,就连刚刚1岁多的小儿子,也感受到家里的氛围,哈哈笑起来。

  第二天,孙有根一早就带着媳妇和十岁的大儿子就开始在在地里忙活,跟村里人学习种植水稻。

  类似孙有根一家和周二妮的情况,发生在南洋每一个大陆移民身上。

  很多人都分到了梦寐以求的土地和拥有了自己的房子。

  并且不少人传信到老家,让还在老家受苦的亲朋好友,赶紧到南洋来。

  可以预见,南洋如此优厚的生活待遇,随着第一波移民的传播,马上会有更大一波人从大陆移民过来。

  对此南洋政府来者不拒,南洋政府有信心安置更多的移民。

  要知道此时南洋政府完全控制了从除了小部分菲律宾全岛的所有南洋岛屿,以及整个中南半岛,再加上印度次大陆布拉马普特拉河以东的广大区域,陆地总面积达到510多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达到近800万平方公里。

  这广阔的疆域完全可以供养亿万人生存,此时整个南洋人口才刚刚到8千万出头,所以南洋的移民工作才刚刚开始。

  移民在有条不紊的持续,而南洋政府内部人员却开始商讨建国的事,众人对于建国后的国体众人争论不休,有倾向美国那样的总统制,有的倾向英国的君主立宪议会制。

  这种争论逐渐流传出去,也引起了社会上各界人士的关注,纷纷在报纸上发表自己的看法。

  对于还在进行的战争,感觉已经不那么重要了,显然每个人都更关心自己身边的事,。

  每天各家报纸上头版头条,都是对未来国家制度的辩论。

  对于盟军对日本战争的的胜利都被放到副叶上。

  对此刘铭华乐见其成。

  民众讨论的越激烈,讨论的范围越大,让所有人认同一个国家的意识。

  提升人民对国家的认同感,这是初生的南洋政府最需要的,也是以后长期的工作。

  晚上刘铭华回到家,在饭桌上伊丽莎白也问起了以后国家制度的问题。

  现在全城都在讨论这个问题,作为主角之一的伊丽莎白,不会不关注。

  “亲爱的伊莎,那你觉得用什么制度好?你未来想做皇后,还是想做总统夫人?”

  刘铭华柔声的问大着肚子的伊丽莎白。

  “哦哈,你这个问题不要问英国女孩,我想每一个英国女孩都会有一个公主与王子的梦。”

  “不过,现在世界各国好像更倾向民主共和制,我们是不是也选择民主共和制。”

  伊丽莎白一脸期盼的看着刘铭华说道,作为接受现代教育的女子,伊丽莎白内心更觉得民主共和要好一些。

  两人谈话时,没注意到,旁边的儿子也停下了与可口的饭菜战斗。

  【民主可不是随便用的,这是要符合国情的,否则还不如封建制度呢。尤其是在建国初期,民众的民主意识很薄弱,很容易被有心人利用,引起各种动乱。还有可能形成政府弱势,军队强势的军政府现象,更会给国家带来长久的混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前世,全世界在二战后解放的那么多国家,全部一窝蜂的选择民主制,最终除了欧洲一些民主意识崛起较早的国家发展起来,其他亚非拉美国家大多陷入无休止的动乱中,像印度尼西亚建国后没多久就被军队夺权,缅甸一直处在混乱中,非洲那些国家,直到我重生时还战乱不断。】

  刘铭华听到儿子的心声,结合这几天看到的各种评论,心中有了初步的想法。

  “伊莎,可能让你失望了,我不打算搞民主,至少前期我不打算搞民主。”

  刘铭华说完,看了下伊丽莎白的反应。

  看到她一脸信任的眼光等待他后面的话,以及儿子好奇的目光。

  “现在南洋的文明层级可以说刚刚脱离奴隶制的阶段,土着没有一点人权意识,包括从大陆过来的移民,都是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每天为一口饭生活,可以说比这边的土着好不了多少。他们不关心民主,关心的是怎么填饱肚子。”

  “别看报纸上那些人说的民主有多好,我想他们多多少少有些是美国,欧洲的生活经历,才这样说。他们从没想过美国欧洲人民大部分都能读书看报,而我们这里99.9%的人都不会写自己的名字,甚至全国的语言还没有统一。这个时候和他们讲民主,无异于对牛弹琴”

  “如果现在就搞民主,把国家的权利交给他们,肯定会被有心人利用,我想那时南洋离混乱也不远了。”

  ......

  

第47章 国家制度

  刘铭华说完看了妻子和儿子一眼,只见两人都一脸崇拜的看着他,心中不由一股豪气,继续说:

  “对于君主立宪制还是总统制,我觉得都行,但是前期必须要有一个强权政府,随着国民逐渐觉醒民主意识,再慢慢放开。这是我目前的想法,具体的要和明轩他们商量商量。你们先不要说出去。”

  最后刘铭华对伊丽莎白嘱咐道。

  伊丽莎白在刘铭华说完,才收回崇拜的目光,赶紧点头后,害羞的埋头吃饭。

  【老爸这眼光真是厉害,尤其是经过这几年的磨炼,看问题的角度越来越独到了。】

  【国家初期确实需要强权,也有利于国家发展,可以举国之力快速完成国家的初步工业化。这是民主国家很难做到的。】

  【对于南洋,我更建议采用君主立宪制,皇帝作为国家的象征,更有利于获得民众对国家的认同,快速树立大一统的观念。】

  刘言边吃饭边想。

  刘铭华看了儿子一眼,想了想,没有继续聊这个话题。

  第二天,李明轩碰到刘铭华不自觉聊起了未来的国家制度问题。

  “铭华,你觉得我们应该用什么制度?”李明轩顺势问起刘铭华。

  听到这个问题后。刘铭华看了李明轩一眼,便知道他的想法,李明轩可能倾向君主立宪制。

  作为华人一直有着封侯拜相,加官鬻爵的传统观念,哪怕是经历过西方教育的李明轩,也不能避免。

  这刻进骨子里的因子也不会改变,可能不只是李明轩,现在所有的南洋官员应该都希望君主立宪制吧。

  怎么说建国后也要给他们封个爵位什么的。

  刘铭华沉默了一会儿,反问道:

  “明轩,回答这个问题前,我这有一个问题想问问你,你觉得南洋以后要有一个什么样的政府?或者说一个怎么样的政府能带领南洋快速发展。”

  刘铭华反问道,这也算是他对李明轩的一次考验。

  “铭华,这个问题,我其实是想过的,如果你前段时间问我,我肯定会说欧美的那种分权的政府制度,因为作为全球最发达的两个地区,他们无疑会被所有国家拿来当模板。”

  “可是经过这段时间的移民工作,通过和这些人接触,我发现现在我们达不到分权的条件,对于一个什么样的政府带领南洋发展,我还没有一个完整概念。”

  “但脑海中有了一个笼统的想法,大战之后国家最需要的是稳定,更别说我们现在刚刚经过全国性的大移民。更需要稳定。”

  “所以说未来的政府应该以保证国家安全稳定为主,给人民充足的时间休养生息。”

  李明轩十分郑重的说出了这番话,显然也知道刘铭华问他的目的。

  显然刘铭华对李明轩的这一番话,十分满意。

  “明轩,不得不说,你真是我的诸葛亮啊。听你这番话我就可以放心把国家交给你管理了。”

  “你说的很对,这段时间的观察我也发现了,现在南洋民众最需要的是吃饱饭,是熟悉周围的新环境,是融合进南洋这块土地上,让他们意识自己不是客人是这里的主人。而不是所谓的民主人权。至少这一代人很难和他们谈民主人权。”

  “所以为了保证国家的稳定,政策实施通畅,我们想我们必须要有一个强权政府,哪怕这个政府的政策有问题是错误的,也能强硬的实行下去,而不是出现,政令不下乡,或英国议会这样各种扯皮,消耗国家的精力。”

  听完刘铭华的话,李明轩若有所悟,对这个政府的概念更加具体起来。

  “对于你问的国家制度,我想应该有不少人问过你吧。其实在我看来不管是共和制还是君主立宪制,本质都是一样的,那就是放权,将国家的权利下放到全国每一个乡镇。至于说的国王还是总统只是称呼不同罢了。”

  “但是前期我肯定不会放权,至少前十年内一定不会放权,真正要放权也要等到南洋度过初期的蒙昧阶段再说。”

  刘铭华对李明轩说。

  “不愧是你,铭华,能看的这么透彻,你说的这些让我感触很深,不管你做什么选择,我都支持你。”

  李明轩佩服的说道。

  “行了,现在我们不要急着表态,先让好好看看热闹,有些东西越辩越明,再说这也是一次民族交融的机会。”

  刘铭华笑了笑说道。

  李明轩听后,也笑了起来,不再纠结这个问题。

  ......

  与此同时,1945年8月1日,丹尼尔带着一队南洋外交人员,抵达英国首都伦敦。

  对于南洋来的这些外交人员,英国政府可能为了给那十万多士兵出气,并没有派出对应的官员迎接,而是很随意的让几个外交部的职员在机场迎接。

  英国外交部的职员并不认识丹尼尔,虽然对一个白人带着一群黄种人的外交团有点好奇。

  但多年的工作经验,让他并没有深究。

  对于英国的这种做派,丹尼尔早有预料,并不以为然,路上也已经和随行人员说了,众人也有了心理准备。

  所有人都很淡然的听从英国外交部职员的安排。

  让英国外交部职员松了口气。

  丹尼尔随职员到达酒店后,就和副团长交代了下,自己一个人离开了。

  离开酒店后,丹尼尔叫了辆车,向城外的威廉城堡驶去。

  随着越接近城堡,丹尼尔心中慢慢开始紧张起来,因为老威廉的责罚就在前面等着他呢。

  对于自己没经过老威廉的同意,偷偷把妹妹带走这件事,肯定让老威廉怒不可遏,幸好结果是好的。

首节 上一节 28/111下一节 尾节 目录